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过程

白 蕊

(安徽省阜阳市实验小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教育教学的基础阶段,在学生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培养极为重要,也能够从更多的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力,因而音乐教学便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良好的知识储备固然重要,不过素质教育理念下更为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能够对学生学习的压力有所缓解;还能够有利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也会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推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更为有效的发展与进步。合唱教学则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能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培养,因而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当予以重视。

1.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

1.1 学生的合唱兴趣并不高。合唱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不过从当前小学生合唱的参与性来看,大多学生对合唱的兴趣还不高。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但是缺乏相应的耐心,在刚刚接触合唱歌曲的时候,还具有一定的兴趣,但通过合唱的反复训练,学生的兴趣便越来越低。另一方面,一些合唱歌曲的普遍性比较高,但是与学生日常接触的流行歌曲又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小学生在进行合唱学习的过程中,便显得兴趣并不是很高。

1.2 学生在合唱中存在“充数”现象。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基础时期,对自己的自控能力相对还比较差。而合唱是大家一起对一首歌进行演唱,所有学生一起发声,这样一些学生便会存在侥幸心理。一方面,学生对歌曲中歌词、曲调等各个方面的记忆不够认真,在合唱的过程中便会存在“充数”的现象。另一方面,小学生总是存在偷懒的心理,在合唱的过程中有时觉得他人的声音能够对自己的声音予以掩盖;或者在合唱的时候总是认为自己的声音并没有被外界听到,缺乏相应的自信心,这样便会对其合唱的质量有所影响,在合唱中总是存在相应的“充数”情况。

1.3 学生缺乏对音乐的聆听。合唱教学虽然是引导学生共同对歌曲进行演唱,但是在合唱的过程中也需要对歌曲进行聆听,通过聆听感知他人对歌曲的表达,从而达到合唱的最佳效果。但是目前,大多小学生对合唱的认知还不足。在合唱中并没有聆听的意识,这样便会影响最终的合唱效果,也会增进学生对音乐的综合认知和想象。

1.4 学生在合唱中的配合默契不足。目前,小学生合唱大多表现得参差不齐,在合唱中高低起伏,甚至不同的节拍卡点也存在严重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的配合默契还不足。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我行我素,总是认为自己演唱得更好,急于表现自己,这样在演唱中便不会顾虑他人的情况,也就会导致合唱效果的降低。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合唱的时候由于缺乏技巧以及对歌词曲调记忆的不到位,从而便会导致学生合唱的时候气息不足,显得合唱效果高低起伏,参差不齐。另外,学生在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并不注重与他人的默契程度,往往只是单纯从合唱歌曲入手,没有引起合作默契的重视,因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在合唱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也就会对合唱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2.1 合唱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合唱需要学生拥有更为高超的演唱技巧,也要学生的气息以及呼吸方法更加平稳和准确,因而歌唱能够有利于学生肺活量的增强,也能够使得学生的声带等各个方面的训练更加系统。另外,在合唱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掘到自己的价值,也能够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参与感,即使在音乐学习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学生依旧能够通过合唱来展现自己,也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便会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2 合唱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合唱不仅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与他人的合作以及临场的反应。一方面,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周围学生的演唱情况,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呼吸和节奏,保证合唱的效果。另一方面,合唱教学需要学生对歌曲的曲调和歌词予以准确记忆,只有整齐统一才能够达到合唱的效果,一旦一个学生出现词曲的错误,单独演唱可能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合唱便会产生巨大的偏差。由此可见,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3 合唱有利于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想象。合唱不仅是表达的过程,也是聆听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边唱边聆听他人的演唱,来对自己的演唱进行及时的调整。而通过学生对他人演唱聆听的过程中,学生便会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幻想,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合唱的认知和想象。

2.4 合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唱最为重要的并不是演唱技术的高超,而是讲究团队的配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如果不注重学生的协作能力,那么合唱便会显得参差不齐,突出的会特别突出,不出声的依旧不会出声。因而在小学音乐课堂合作教学时,教师会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也会不断加强合唱的融合,进而学生便会对团队的作用予以充分认知,也会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5 合唱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水平。歌唱的训练中,如果只是对学生一个人进行单独的训练与指导,并没有比较的标杆,这样学生音乐水平的提高相对也会比较有限。而通过合唱教学,学生之间的比较也会有所增加,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也会更为迅速。另外,在合唱的过程中,对小学生的合唱技巧、合唱节奏等方面的要求更为重要,因而合唱会更加有利于小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

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3.1 科学合理选择合唱教学素材。目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合唱水平还有所欠缺,其中最为首要的便应当注重合唱教学素材科学合理的选择。对此,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音乐水平等予以充分了解,针对学生当前不同的音乐水平选取层次化的合唱教学素材;同时还应当依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合唱素材的广泛收集。比如说,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些合唱歌曲浏览量逐渐攀升,受到了人们的广泛传颂,此时教师便可以将其作为合唱教学歌曲进行教学,像《奔跑》、《水手》等等流行歌曲都可以用作合唱歌曲来进行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素材的选择时,还应当注重合唱素材的教育意义,要选取一些能够对小学生的情感、理想或者道德等产生影响的合唱素材,也可以是一些对历史或者现实生活予以反映的合唱教学素材,这样更能够体现合唱的综合价值。比如说,教师可以选取《我相信》或者《阳光总在风雨后》等歌曲,这样便能够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够更好地实现合唱教学的综合价值。

3.2 丰富合唱教学内容。合唱教学是培养学生一同演唱同一首歌曲的技巧以及配合程度等,但是合唱教学除了对歌曲本身进行教学之外,还可以对其他内容予以丰富。一方面,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合唱歌曲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能够对合唱素材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与了解。比如说,教师在对《志愿军军歌》进行合唱教学的时候,便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志愿军艰苦奋战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入地对志愿军行军时的情景以及保家卫国的艰难予以了解,另一方面,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多聆听,聆听也是合唱的关键步骤,只有学会聆听才能够更进一步推动合唱效果的提升。比如说,在对《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讲解时,第一遍播放单唱,后播放合唱,练习时采取每个音柱式前进,进而达到能够边聆听的效果和声音的和谐度。

3.3 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合唱并不是独立演唱,有诸多自由地发挥空间,合唱追求的是整齐划一,因而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良好的歌唱习惯予以培养。一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自己对节奏进行掌握,要着重强调呼吸基本方法的讲解,这样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地对自己予以控制。比如说,教师在训练的时候要让学生立正,保持身体挺拔,两腿直立,放松面部肌肉,使得气息能够从腹部自然地呼出来;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学会运用收腹变换吸气与呼气的节奏。另一方面,教师一定要对合唱情况予以全面监督,要保证每一名同学,在任何一次合唱中,都能够积极参与,避免出现“充数”现象;同时要对学生的气息予以关注,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便及时进行纠正,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小学生养成更为良好的歌唱习惯,促进其歌唱水平的有效提升。

3.4 加强合唱技巧的训练。歌唱虽然更为注重学生集体演唱的整齐程度,并不会过于注重具体歌曲的演唱技巧,但是合唱中依旧存在相应的技巧。对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时候便应当注重加强合唱技巧的训练。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发声技巧和节奏的掌控予以训练,一定要保证所有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能够由伴奏准确地进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进而才能够有利于合唱效果的提升。比如说,在音域拓展训练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做到各个声部之间的妥善配合,将歌曲的内容表达准确。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合唱训练的过程增加一些乐器的伴奏,尤其是钢琴的伴奏,可以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对伴奏的音准等问题予以转换,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对合唱技巧予以掌握,也能够提升合唱教学的整体质量。

3.5 注重差异化合唱训练。每个学生对歌曲的敏感程度以及歌曲演唱的水平和对歌曲的认知基础等各个方面都会存在相应的差异。对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也应当注重训练的差异化,可以实施因材施教。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音乐水平对其进行划分,针对不同的小组采取不同的合唱教学方式。比如说,对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以从歌曲的曲调等方面开始进行讲解;而一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进行合唱练习,从合唱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针对性地纠正。最后再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整合,一同完成歌曲的合唱训练,这样的差异化训练更有助于学生合唱水平的快速提升。

3.6 提高学生的合唱默契度。目前,小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歌唱的默契度存在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合唱参差不齐,影响音乐的欣赏感受,甚至感觉会像噪音一样。对此,教师在进行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时候,便应当注重学生默契度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团队活动或者默契考验活动,来对学生的默契程度予以不断地提升。比如说,可以开展你画我猜的游戏活动,也可以组织团队学生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从而考验学生的默契程度。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歌曲接力,或者让学生不断对一句话进行共同阐述,直到形成相应的默契为止。

3.7 增加竞争激励训练模式。合唱是团队的协作,不过也需要提高,因而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增加竞争激励训练模式。对此,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竞争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接力演唱,接力效果好的可以给予奖励,这样便能够有利于更为快速地提升学生的合唱水平。比如说,在对《我的祖国》这首歌曲进行合唱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以接力的方式进行合唱,教师对其进行评选,这样便能够激发男女生之间的竞争意识,也就有助于学生将《我的祖国》这首歌曲合唱得更加完美,进而便能够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的提升。

3.8 完善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评价体系。教学除了教与学以外,教学的评价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教师还应当对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评价体系予以完善。对此,教师不仅应当对学生最终合唱的整体效果进行反馈和评价,还应当关注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具体表现。比如说,一些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出现忘词的现象;另一些学生会在合唱的过程中音调、气息等不稳,这些情况的偶尔出现可能并不会影响合唱的整体效果,但是对学生合唱水平的提升却会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从各个学生在合唱中的具体表现出发,对其进行细致的评价,同时依据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差异性的教学策略,这样便能够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合唱教学中组织学生互评或者自评,对合唱过程中所聆听到的问题予以指正,并进行沟通与交流,这样便能够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地提升。

结束语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有利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够有利于小学生音乐水平和音乐能力的提升。在合唱教学中,不仅会使得学生对音乐形成更为全面的认知,还能够增进对其中的情感感知,有利于学生思维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因而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合唱教学素材的选择,合唱教学内容的丰富,歌唱习惯的培养以及合唱技巧的训练和歌唱训练的差异化;同时教师还应当适当增加竞争激励训练模式,提高学生合唱的默契程度。这样才能够充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也能够促进小学教学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小学生音乐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音乐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音乐
秋夜的音乐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