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

2022-11-19

读与写 2022年25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徐 艳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十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中学阶段是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比较强烈。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乐感的培养推动了音乐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也是提高学生乐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音乐在中学阶段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向往。因此,在中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更加理解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和音乐内容,从而引发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情感共鸣,增强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体验感。作为音乐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进而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除此之外,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对学生全方位发展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融入游戏元素,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也是学生能否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点之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课堂学习中。而游戏教学是一个提升学生音乐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乐感发展程度来设计符合学生喜好的游戏活动,并在其中融入一些能够提升乐感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在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教学中,逐渐增强音乐兴趣,获得乐感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青春舞曲》这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融入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从而更好的实现学生乐感的提升。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舞蹈节奏游戏活动,首先,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维吾尔族的经典舞蹈动作,比如,摇头、抖肩、旋转等,然后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游戏比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需要跟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最终反应最快、动作最标准、最准确的学生获得胜利,教师也会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们对这个音乐游戏都充满了兴趣,参与积极性也非常高,整个课堂都充满了活力和欢声笑语。教师正是通过舞蹈音乐游戏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融入到趣味课堂中,并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逐渐掌握相关的音乐技巧,加深了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乐感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逐渐获得有效培养。

2.妙用视听教学,丰富感官体验

聆听音乐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体验,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会获得心灵和听觉的双重享受。如果再加上画面语言,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类感官,多种感官的体验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音乐情感。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来设计视听结合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精彩的画面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作者演唱时的心态与情感,这时,再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学生就能更加深入的理解乐曲的内涵,也能从中逐渐丰富自身的乐感,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3.聆听各类音乐,提升鉴赏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更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这也非常有利于学生乐感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听觉体验,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乐感就会慢慢形成。此外,教师还可以按照音乐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以及音调、音区等变化,来有序的为学生播放不同乐曲,让学生在不同的音乐类型对比中,逐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形成更加良好的乐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教学《念故乡》这一首乐曲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节奏较快、歌词也比较明朗的音乐,使其与所学乐曲形成对比,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音乐进行异同点的赏析,并通过对比品味与赏析,可以进一步促使学生感受到思乡、送别这类的音乐节奏一般是较为缓慢的,歌词也较为伤感,使学生逐渐明白音乐的节奏是会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的。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其他类型的音乐,比如,青歌赛中的《父亲》,可以让学生从刘和刚的演唱中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深情,在音乐的感染中学生的乐感就会不知不觉的增强;再如,日本歌唱家谷村新司所演唱的歌曲《星》,可以让学生在歌曲的节奏中体会到星空的美丽,同时,温柔的歌词也给人一种无穷的力量,激励着学生不断努力和前进。通过对多种类型音乐的聆听和赏析,体验到不同种类的音乐带来的律动和情感,学生的音乐乐感就会逐步获得有效提升。

4.加强乐理教学,促进技巧掌握

没有理论知识作为地基,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音乐技巧的,更不用说获得乐感的提升了。在以往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视音乐理论教学,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音乐技巧的传授,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会唱这首歌,而不是真正的让学生体验音乐,认识音乐和感受音乐,这样的教学方式自然是非常不利于学生乐感的培养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对传统的“带唱”模式进行优化,注重对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乐理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了能学好音乐的先决条件,从而逐渐增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获得音乐技巧的提升和乐感的有效培养。

5.利用问题引导,感悟音乐情感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这样的课堂难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乐感也就很难更好的培养起来,俗话说“兴趣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动力”,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来制定有效的教学问题,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内在学习欲望,最终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问题引导教学,不仅能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乐曲的情感与内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乐感,并使学生逐渐掌握乐曲中的节奏和旋律,最终获得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6.引导自主训练,提升音乐乐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使不同的人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段话的主要核心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而,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拥有良好的发展也绝非易事,就像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每个人喜欢的音乐是不相同的,这恰恰反映出了个体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除了认真执行规定的课程标准外,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来自主选择喜爱的音乐进行鉴赏练习,在自主训练中体会音乐带来的情感以及韵律感,这种自我感悟的过程能快速提升他们的音乐乐感,最终提升音乐素养。

例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学生比较追逐潮流,喜欢现代流行音乐;有些学生比较文艺,喜欢一些古典音乐;还有学生则会喜欢激情大胆的摇滚音乐。当他们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时,往往会不自觉跟着音乐节奏去哼唱,甚至身体也会跟着进行有节奏性的摆动。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就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在课后布置相对应的音乐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一首音乐进行自主学习、鉴赏和演唱等。比如有学生选择的是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命运交响曲》,他们在音乐鉴赏和演唱的过程中就会进一步理解并感受到乐曲所表达出的那种由渺小逐渐成长,最终战胜黑暗,走向胜利的情感力量,并真切体会到整首音乐带来的那种磅礴气势,同时多种乐器的组合演奏,也使得学生获得了听觉上的多样享受,进一步加强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的学生选择了当下流行音乐的代表作品,包括周杰伦以及王力宏的歌曲,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欢快感以及律动感,这种感受能促使学生更加自如的去演唱,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乐感。最后,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鉴赏表现,进行合理的赞赏性评价,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通过引导以及鼓励学生去自主选择音乐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喜爱的音乐中不断提升音乐素养,并且辅以一定的赞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在积极的音乐练习中快速提升乐感。

7.在听觉训练中强化乐感

音乐属于听觉艺术,可以通过听觉聆听与感受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听觉体验,让学生在聆听中感知优美的音乐旋律、音乐形象和作品情感,实现对音乐美的充分感知。首先,听是学生接触音乐最为直接的方式。学生反复聆听优美的音乐,更利于培养乐感。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感知音乐作品背后的寓意以及音乐的音调美和韵律美,从而强化自身的音乐鉴赏与感知能力[1]。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喜好,选择学生喜爱或是适宜学生聆听的音乐作品,针对性地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乐感。引导学生多听与多欣赏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有模糊与朦胧的初步感受逐步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和特点,能够清晰地分辨各种特点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并充分领会音乐所表达的意境与情感。其次,通过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音乐实践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及思维创造能力。在听觉训练中融入律动游戏,如跟随音乐拍手与接龙报数式的音阶练习、点名听音等游戏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感知音乐线条的美感,进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采取多种形式的节奏听辨训练,通过节奏的听记、改错、填空和模仿等训练强化学生节拍的时值观念。在音乐欣赏中提高听辨能力,包括音乐听辨、力度听辨及速度听辨等,引导学生欣赏、深入体验乐曲的情感,并领会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音乐听觉能力和乐感等音乐修养的发展。

8.在实践中培养乐感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注重学生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当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加强对音乐多种表现形式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音乐表达情感[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展开挖掘本土民间音乐作品的活动,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强化学生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和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歌唱比赛活动,学生可自主选择民俗、流行及古典歌曲,在准备与操练中不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组织学生观看专业的演唱会或演奏会,让学生体验专业表演,逐步增强乐感。鼓励学生展开歌曲创编活动,包括歌词的创编、节奏的创编和曲风的创编等,将传统元素与流行音乐旋律整合,如京剧唱腔与流行说唱形式的整合,通过学习能力的延伸和知识面的拓展,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情感体验,从而推动学生个性的发展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多听取学生的意见、想法,了解学生语感发展需求与学习进展情况的同时,以此作为教学设计与方案调整的依据,实现音乐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9.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教学技术

在现阶段的中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大部分音乐教师都选择电子琴这种乐器来进行伴奏,开展音乐教学。但是在一些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地方,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一些教师通过手打节拍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即使通过班级活动一起用手打节拍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一些学生依然会觉得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有点单调,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改变当前中学音乐教学形式单一的现象,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音乐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学技术,将多媒体与音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相关的音频、视频和图片来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充分沉浸在音乐的多彩世界之中。网络上的教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那么就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某一歌剧的时候,教师就要在上课之前在网络中找到相关的歌剧教学资源,以便于学生感知歌剧的情感和魅力,同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提高。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那么学生的乐感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为日后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比如,融入游戏元素、聆听各类音乐、妙用视听结合教学、加强音乐理论学习、利用问题引导亦或是进行自主练习等方式,来充分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逐渐掌握音乐的旋律、节奏以及节拍等音乐技巧,达到全面提升学生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情感音乐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论音乐作品分析对钢琴演奏的重要性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音乐作品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