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经典,浸润人生
——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和改进策略
2022-11-19吴天聪
吴天聪
(福建省福州华侨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4)
古诗文诵读是我国既往时期大力倡导的一种语文教学方式,近些年国学热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引领了现实生活的一股新潮流。《中国好诗词》以及《中秋诗会》正是与国学热风潮下开展的文化活动。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时,为了能令学生全面领会我国古典诗歌、人文精神等,则需要全方位挖掘诗歌中的经典段落以及语句,为学生有效学习语文提供全力帮助。通过诵读古典诗文,能够促使学生把握更多优美语句,保障学生在学习中通过诵读方法,提高对国学内容的研究兴趣,持续强化其文化修养,并且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做到这些,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令其在语文学习时爱上国学,做传承中华文化的新时代好少年。
1.经典诵读及校本课程概述
1.1 经典诵读。“经典”即权威著作、儒家经典。“诵读”即背诵、诵读和阅读。“经典诵读”即诵读经典。“经典诵读”指的是对经典古诗词、儒家经典书籍的背诵;对古今中外名篇和名著的诵读和阅读。本研究的“经典诵读”是指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经典”进行朗读和背诵,使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升,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1.2 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即校定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国家课程计划,预留自主开发的时间和空间,根据本校办学理念编制而成的课程。校本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式,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开发程序。在遵循国家课程规范基础上,依据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求评估以及学校课程资源,充分尊重和满足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由学校主导开发的课程体系。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中学学校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
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但有助于丰富当前语文教学体系,同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一定的拓展作用。目前,经典诵读体现了时代的要求,更是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必经之路。经典诵读有利于深化素质教育成果,对新课改的持续推进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古诗文经典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不仅能提升初中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心灵起到熏陶作用,为学生生命成长奠基。这正是促使初中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动因之一,但是从实际的开发效果来看,一些教师参与不积极,部分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频出,还是没有很好地达到落实目标,这其中的问题值得深究。综上分析,在初中学校办学及发展中,开设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发展实力,促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不断地提高其语文素养,为其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基础,这对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而言非常关键,可以令学生终身受益。
3.中学学校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
3.1 古诗文经典诵读教学目标待完善。目前,随着国学热风潮的兴起,中学校内的教师以及学生逐步热爱阅读经典内容,但是很多教师以及学生表示目前所诵读的经典教材内容仍需改进。由此可见,中学学校在开设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时,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只有适当拓展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才能全面地满足学生日益发展的阅读需求。近些年。在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研究工作深入进行时,发现诵读教材有所丰富,但是仍有较大的进步可能性。学生关于古诗文经典诵读的兴趣较高,为了防止学生在后期阅读古诗文时对所阅读的经典内容产生逆反情绪,就需要解决现有的古诗文经典诵读目标不完善的问题,合理搭配泛读以及精读,否则极有可能为学生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3.2 古诗文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待改进。课堂是学生参加古诗文经典阅读活动的关键时间段,但由于在晨读时间,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会抢占这一部分时间,留给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时间并不多。因此,需要学校教育人员能合理安排课时,并且调整教学管理计划,以保障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在初中学校中取得长远发展的效果。值得注意的一点,改善古诗文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提高其诵读效率,并不意味着要为学生增加阅读负担,而是要贯彻保质保量的原则,要求学生优质地完成经典诵读任务,防止经典诵读和新时期素质教育目标相互背离。如果不注重改善古诗文经典诵读课堂的教学情况,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开始抵触阅读经典的故事和内容[1]。
3.3 古诗文经典诵读师资力量在壮大。目前,在初中学校中负责执教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的教师,由于其本身经典知识储备相对匮乏,则会影响古诗文经典诵读教学工作的展开,很多教育人员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的教师为主,虽然具有丰富的语文教学经验,但仍需补充和经典诵读有关的知识,否则就有可能因其本身经典诵读素养不强,难以为学生带来有益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的古诗文经典诵读过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指导者作用,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学生后期诵读古诗文经典内容的效果,所以万万不可忽略培养相关教师素养和技能。
3.4 古诗文经典诵读评价机制待健全。长期受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初中学校开设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时,依旧会被成绩以及考试等因素影响,学生以及教师并未针对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产生全面的认知。在阅读时,格外重视经典阅读功能,却忽略了指导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学以致用。实质上,若想保障初中学校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能够取得优良成效,建设合理的评价机制是很重要的一点,但目前初中学校在这一方面已经进入了瓶颈期,需全面深化原有评价计划,督促学生阅读经典古诗文内容,并且跟踪评价学生的古诗文经典诵读情况,否则可能导致学生在古诗文经典诵读这一方面浅尝辄止[2]。
4.初中学校古诗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分析
4.1 展开国学诵读活动,弘扬传承优良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时,如果要想令学生深层次了解国学内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感受文化魅力,就要求学生能够增强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相关教师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诵读古诗文经典内容时,自觉地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展开和古诗文诵读有关的活动,以保证学生之间能在互相交流时,被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所感染,从而令其形成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各种活动实践中加强对古诗文的记忆印象。
比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把握每一年的传统节日这一契机,以传统节日为主题,展开诵读古诗文经典内容的活动。以端午节为例,教师可以把“粽香·龙舟·屈原”作为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的主题,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或者翻阅既往时期所学的语文教材,查找和端午节相关的古典文章或者诗歌、宋词等。在这期间,学生需保持良好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3]。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装扮班级氛围,围绕端午节这一主题,为教室装潢,打造符合主题情境的文化空间,以确保学生能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下积极地参加到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活动中。在古诗文经典诵读比赛期间,教师引导学生互相切磋。这一过程,即可令学生被激烈的竞争氛围所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弘扬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极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令传统文化真正地植根于学生内心深处。
4.2 营造古文诵读情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在教师展开古诗文经典诵读教学工作之际,要灵活地使用诵读教学方式,意识到诵读是很多古代诗词以及歌赋倡导的吟唱形式,尤其是对于宋词来讲。通常会搭配一些乐器进行咏唱,具有较强的节奏感以及音律,对于抒发学生的情感具有较大的益处。所以,教师要遵守古诗文的教学规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诵读机会以及营造适合其诵读经典文本的氛围,这样便可以令学生内心的兴趣油然而生,使得其对经典的古文诵读内容越来越感兴趣,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古典文章的理解,全方位分析古典文章内容,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古诗文经典诵读现状,提高级语文核心素养[4]。
比如,以“唐诗五首”为课程切入点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地应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内容,创造生动且丰富的学习场景,将学生置身在浓郁的古典文章学习氛围下,促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古人的思想情感。结合相关的情境进行联想,最终和古人的思想产生共鸣。在讲解“野望”诗歌之际,教师就可以提炼关键词,从采薇、秋色等入手,考虑到诗歌的意境,通过使用多媒体的方法,为学生构造生动课堂。这样一来,即可保留学生在诵读时与头脑中形成形象的场景,仿佛能够勾勒出荒山中和落日相互对望的情景,这样便可促使其在阅读经典的古诗文时投入更多情感。众所周知,在很多经典的古诗文本内容中,都隐藏着作者浓厚的情绪。比如,一些古诗文表达着作者孤独凄凉之心意,如“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我之色彩”这一句为例,远处的景物和静处的景物浑然一体,既有动的画面,也有静的想象,整体的意境非常浓厚。在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古诗文内容时,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必不可少。在优良的阅读情境作用下,可以令学生深层次的掌握古典文本的意境,这样便可以使得学生带着饱满情感去感受文本,跟随作者的情感变化来变化自己的阅读视角以及分析问题的角度,在不断诵读过程中提高自身关于古诗文经典诵读内容的解读能力[5]。
4.3 创造实景模拟诵读,感受文化情景情感。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在学习古诗文或者是古代文章时,之所以未曾把握其中的核心以及关键,主要在于未曾有效的阅读这些文章,所以难以领略其中的内涵。一些学生在阅读经典的古诗文内容时,仅将其作为一项任务看待,目的在于能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常常敷衍了事,严重影响古诗文经典诵读的效率。后期教师在具体讲解时,则要善于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规律,结合古诗文诵读以及实景,进一步还原古诗文中的各种画面,这样才有利于刺激学生全面的想象,保障其在诵读时真正感受经典的古诗文文化核心内容。
在具体阅读经典的古诗文内容时,教师应为学生准备丰富的素材。比如,为学生提供“龟虽寿”相关资料,再带领学生诵读这一诗歌之际,可以展开舞台化改造,通过载歌载舞的形式诵读相关内容,并且适当设置旁白,保障学生在实景模拟时,可以感受曹操心境[6]。比如,在南征北战过程中,即流露了一种快意恩仇的情感,正因有了多年征战的经历,便产生了极其深刻的人生感悟,而这些人生感悟均体现在诗歌之中,诗情以及思想互通互融,形成了一种哲学思想。在抒情过程、明志过程以及述理过程中均实现了情感和文学内容的有机契合,学生在诵读以及体验时,极易于其了解曹操在创作诗歌时的具体情感。以千古名句举例,“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简短的几个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作者老当益壮的情感。在阅读这一类语段时,便可以有效的令学生产生激昂情绪[7]。在学生主动参加实景模拟阅读活动中,即可因阅读具体的内容而产生真实情感,并且在不断诵读经典内容时,产生别样的理解以及感悟,更有利于学生表达自身情感,并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其逻辑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双提升,这对学生日后深入研究古典文章内容而言非常关键,可以令学生掌握阅读古文的技巧,为其他学科学习积累一定的经验,而且在饱览知识之际,还能提高其文化修养,可谓是一举多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语文教学过程中展开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开发对应的校本课程,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文化感悟能力以及文本解读能力。在具体诵读时,可以令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个人品质。因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能够重视模拟实际情景,应用多媒体等设备创设主题活动,由内而外的设置各种各样的古诗文诵读场景,丰富诵读内容,通过创设多元化教学情境,点燃学生阅读古诗文经典内容的热情,以保障其立志于传承与我国优秀的文化及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