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建立与价值分析

2022-11-18韩金青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互联网+研修远程

○韩金青

国家“十四五”教育规划征求意见中,有学者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教育行动,补齐城乡教育发展的短板,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步伐”。2021年教育部启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2035年要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十三五”期间,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但与发展高质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质增速,但与发展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无论是乡村教育振兴,还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这一关键因素。由此可见,如何推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将是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远程研修的实施背景分析

(一)教育发展的要求

根据对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科学评估和当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形势的客观分析,国家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应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快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教育高质量发展必定是建立在优质均衡基础之上的。在教育部制定的优质均衡评估指标中,对义务教育学校学科教师配备和专业化水平有定量和定性要求:一是每所义务教育段学校中各门学科教师的配备要符合标准要求;二是教师专业化水平高,每所学校每百名学生要拥有一名骨干教师。在这种背景要求下,师范院校肩负着增量师资的供给侧改革和质量提升任务,而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存量师资专业化水平提升的重任则落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

(二)乡村教师队伍现状

通过调研发现,经过连续几年的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创建,在国家硬性标准的要求和指导下,义务教育段学校师资配备数量已经有了大的提升,尤其是乡村教师的配备,基本满足了中小学正常的学科教学需求,但存在几个现象:一是乡村教师年龄偏大,多数农村偏远地区学校教师平均年龄达到53岁以上,教师年龄结构与城镇学校比差距很大;二是音体美及劳动学科教师严重缺乏,目前任课者大都是非科班出身或未经专业培训的教师兼职;三是教育教学专业素养比较高的乡村骨干教师的数量达不到标准,个别小规模乡村学校没有骨干教师,为解决此问题,部分学校采取骨干教师学区内走教制度,但面对农村学校距离远、路况差、小规模学校多、课程设置难以协调等因素,骨干教师走教难以落到实处;四是乡村教师学历达标率虽然达到100%,但高一层学历率却很低,这也从侧面说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受教育程度不高,这种现状严重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

(三)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变革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的抗疫经验受到世界肯定,而疫情也在倒逼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我国的教育教学方式、质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正在缩小,并在建立了一整套硬件建设标准体系和管理机制之余,还探索衍生出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如线上教学、网络教研等已经成为常态,这在疫情还未消除的今天,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历来受到各级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制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组织实施乡村教师专题培训、音体美短缺学科教师培训等,极大推动了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在教师培训模式上,过去多实行的是集中培训、专家大课堂讲授及专题报告等,这种集中培训模式面临工学矛盾、疫情防控等因素,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教学现实要求,高成本、低成效等弊端暴露无遗。同时,乡村学校偏远、教育基础条件差使乡村教师参与大学区教研和培训等活动受限,专业提升缺少有效途径。

(四)互联网环境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农村网络建设已经大面积普及,所有中小学都建立了校园网并实现了宽带上网。在教育初步现代化达标创建背景下,农村学校微机室装机台数达标、教师人手一机已经成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标配。伴随互联网软硬件建设,在信息技术2.0专项培训支持下,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也得到迅速提升。淄博市通过教师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已经使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在计算机使用、网络建设、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具备了相应的知识,为开展“互联网+远程研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远程研修的现实优势

远程研修改变了知识本位的传统培训方式,实现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促进了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了乡村教师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一)远程研修科技色彩鲜明

借助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远程研修具有节约经费、培训面广、受益人数多、培训效益高、工学矛盾易于解决等显著特点。参训教师利用网络灵活安排时间进行研修学习,培训地点或在学校或在家庭,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甚至实现了手机APP移动学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投入学习。这已经极大地消除了传统教师培训学习方式导致工学矛盾突出的弊端。

(二)远程研修学习资源丰富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资源的汇集功能强大。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科技功能,在乡村教师远程研修内容模块的设计上,从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到国内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先进经验,从教育专家对教育改革发展方向的论定到优秀学科教师一堂优质课的展现,从教材课程标准的解读到课堂授课微观问题的处理手段等等,都为乡村教师提供了最现实、最直观、最有效的学习资源。

(三)远程研修使培训更具针对性

远程研修方式灵活,全程贯穿多种形式的活动设计和评价方式,如案例分析、问题情境创设、主题活动、班级沙龙、优秀学员评选、优秀教师评选、学科研修活动主持人竞聘、成果展示等,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同时,远程研修互动性强,教师通过网络观看视频、登录教育论坛,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专家、名师开展交流研讨,发表自己对教育教学问题的见解,给乡村教师学习交流提供了最便捷的渠道。

(四)远程研修是团队整体的研修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远程研修实现了优秀专家资源与地方专家资源的有机结合,指导乡村教师学习的是一个强大的、多元的专家团队,这个专家团队是过去任何培训都无法比拟的。除国家级的专家团队外,还要组建区域内本土性教师教育专家库,由特级教师、各级名师、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学科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指导教师。优秀指导专家团队、学习共同体的虚拟班级团队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

三、远程研修模式的组织特征

远程研修是一种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新的培训方式。它借助网络,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内容丰富、理念新颖、技术先进、实用便捷的优秀课程资源。远程研修的有效实施,需要在虚拟班级建立、学习共同体组成、远程研修管理及保障措施制定等方面深入探究。

(一)虚拟班级的组织架构

远程研修最大的优点是“受众广”,但随之而来的是“容易散”的缺点。因此,参考现实学校班级管理组织架构,需要建立虚拟化班级。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应以虚拟班级为单位,按乡村教师任教学科统一编班,班级人数也应根据区域内农村教师的基本状况而确定并适时调整。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主任、2名指导教师,他们肩负管理职责。在专家团队和班主任、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视频授课、在线研讨、完成作业、交流互动等方式来解决教育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这种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融专家引领、同伴互助、自主学习为一体,是对教师培训模式的创新。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

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是远程研修的最终目标。教师自主、能动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能力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根本动力。因此,应充分利用研修网络空间建立乡村教师学习共同体,面对乡村教师年龄大、接受能力差、信息技术素养低等特点,适时实行任务驱动,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有关研修任务,促使其在合作、学习、交流、探讨中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精神,把网络空间建成一个交流互动、资源生成、成果展示、问题解决的专栏,从而达到思想碰撞、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远程研修的管理体系

在研修过程中,班主任应把常规班级建设和管理经验用于虚拟班级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对班级学员的调研,根据每位学员的专业兴趣将其分成若干学习研讨小组。在研修活动中,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班主任和指导教师重点抓视频学习、文本学习、提交作业、在线研讨交流、参与评论等五大环节的管理,注重通过远程研修解决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同时,加强研修工作反馈和评比,及时通报教师参与远程研修的基本情况,对在研修中成绩突出的管理人员和学员进行表彰奖励,以科学管理推动乡村教师远程研修的健康开展。

(四)保障措施的制定

为加强远程研修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远程研修的实效性,应制定《远程研修平台使用手册》《班主任手册》《指导教师手册》《学员手册》及《虚拟班级管理制度》等保障措施,并对指导教师、班主任、乡村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同时,要制定考核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落实任务驱动,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研修学习。例如,可以将研修考核进行百分制量化,其中,网上观看视频20分,作业考核20分,网上与专家互动、交流、发帖评论20分,教学实践活动(包含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提交等)20分,个人教学成效提升20分等,从而促进乡村教师远程研修常态、长效开展。

四、远程研修模式的价值分析

(一)促进教师学习模式的改变

远程研修创设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的及时交流、平等探讨的活动平台和氛围环境,促进了课程改革实验的决策者、设计者、研究者与实施者的多元对话,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班级授课培训模式的有机结合。乡村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音频、视频、文本、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等网络媒体工具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网上研讨交流使乡村教师之间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争论和分歧,有助于参训教师增强自我认知,助力自身教育知识结构的重建;教学经验交流、教育思想碰撞,可以使研修空间由静态变为动态,推动乡村教师专业思想意识的提升。

(二)促进专家引领机制的建立

在研修实施过程及研修管理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专家引领作用,以教育教学问题解决为导向,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突出乡村教师的主体地位,尊重乡土教育经验与智慧,扩大乡村教师自主选课的权利,强化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改变乡村教师的职业习惯和认知习惯,为其终身专业发展提供了持续专业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将远程研修与本区域网络教研体系嫁接,促进市级教研直达乡村,增强了乡村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学能力。

(三)促进骨干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远程研修组织教科研人员以及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和班主任来充当三个角色,即指导者、学习者和研究者。参加远程研修工作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通过全程参与远程研修工作,无形中建立起一支网络研修的骨干队伍,建立起学科骨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团队,推动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四)建立专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和常态结合的过程,在社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情况下,教师对新知识的学习是动态的、不能停止的,所以学习常态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乡村教师的个体需求。通过远程研修工作实践,将培训模式固定化、制度化和常态化,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乡村偏远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模式,也为乡村教师终身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互联网+”模式必将在各行各业的改革探索中被广泛应用,这是国家的指导要求,更是科技进步的彰显。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实现教育强国的征程中,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教育优质均衡”都离不开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再提升。地域的限制、工学矛盾的限制、学习资源的限制等,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已经不再是乡村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教师的远程研修模式,需要教育管理者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学习结合等经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和规律,全面推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猜你喜欢

互联网+研修远程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远程求助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云屏引领大屏走向“互联网+”时代
醒醒吧,为什么你玩不好“互联网+”?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