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基本意涵与实践进路

2022-11-17徐琛党锐锋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实践进路生成逻辑共同富裕

徐琛 党锐锋

[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生成逻辑上,共同富裕具有根植于科学理论、孕育于传统文化、滋养于百年党史、定型于当代现实的四重渊源。在基本意涵上,共同富裕具有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同步、适度差异与渐进发展并存的多重指向,从而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多方面具体表征。在实践进路上,需要从政治保证、经济基础、制度依托、精神动力等维度进行谋划,不断推动共同富裕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关键词]共同富裕;生成逻辑;基本意涵;实践进路

[中图分类号]D61;F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4—0120—08

[作者简介]徐琛,男,宁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党锐锋,男,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的一项系统性、长远性、基础性的战略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1]为此,需要厘清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明确共同富裕的基本意涵,概括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探讨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在理论与实践上对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课题进行全面阐释。

一、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

作为一项立意宏大、指涉长远的发展目标,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以整体性视域对共同富裕进行溯源,明确共同富裕根植于科学理论、孕育于传统文化、滋养于百年党史、定型于当代现实的四重渊源,能够更为坚定地树立起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

(一)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共同富裕的表述,但却不乏共同富裕的思想火花,為共同富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根基。根本而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无情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旧世界、科学预示和展现共产主义新世界的革命性理论,共同富裕正是作为一项基本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内蕴于这种革命性之中的,“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2]

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中蕴含的人民立场,表明共同富裕是未来社会的根本目标。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过去的一切理论家不是忽视人民、就是惧怕人民,从而不会也不可能发现:正是在被他们贬低为“群氓”“暴徒”的人民身上,蕴含着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马克思主义秉持人民立场,提出“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3]擘画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公正平等、无剥削压迫的美好愿景,科学预示了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彰显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

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中蕴含的阶级属性,表明共同富裕是无产阶级使命的集中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无产阶级受到的剥削和压迫最为深重,因而他们也是最先进、最有组织纪律性、最富有革命意愿的群体,天然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责任使命,“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4]380因此,在无产阶级以暴力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社会之后,任务就转变为如何建立一个无阶级的新社会,这就实质上将目标指向“以所有人富裕为目的”的共同富裕,只有在共同富裕的条件下,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才在真正意义上被彻底消除,全民解放的愿景才得以达成。

(二)共同富裕的文化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2]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是深深镌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基本表达,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承,为当代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养料。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民强民的思想主张,明确了共同富裕的主体指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共同富裕作为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人民富裕程度如何、享有程度如何,这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观念的富民强民思想一脉相承。如成书于商周时期的《尚书》就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等论述,强调人民是国家稳定、政权稳固的基础,必须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置于国家治理的首要位置,凸显出古代先贤对于人民本源性作用的认知。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均贫富的思想主张,明确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原则。在民本思想的视域下,古代先贤进一步探讨了具体的治理举措,其核心原则就是“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均平主张,如晏子提出“取财于富有者,以调剂贫乏者”、老子提出“损有余而补不足”、管子提出“安高在于同利”,等等。这种思想传统深刻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始终,不论是古代的农民起义,还是近代的民族民主革命,其中都不乏均平因素,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于解决分配问题最为朴素的见解。但需要强调的是,均平思想并不等于“平均主义”,其“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调节均衡以达到人们按其身份享受应有的相对公平待遇的中正和谐思想”。[5]这为我们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启示,即共同富裕追求的不是普遍均等,而是在合理差异内的均衡与可持续。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义取利的思想主张,明确了共同富裕的伦理取向。作为关涉利益分配的目标,共同富裕不可避免地要面临伦理问题,即如何衡量利与义的关系。最为典型的观点是儒家“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义利观,强调个人追求利益应以不损害整体利益为前提,贯穿着“以天下为先”的集体主义原则,这为我国正确处理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冲突的问题、有力革除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潮提供了伦理规范。

(三)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推进处于萌芽阶段。根源于当时农民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客观状况,以及党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现实条件,这一时期党的工作聚焦于土地问题。如土地革命时期,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保障农民对于土地的所有权;抗日战争时期,推行普遍的减租减息政策,确保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战争时期,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这些举措动摇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存在根基,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有力地推动了整体革命进程,为之后继续探索共同富裕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1953年,针对“三大改造”中农业改造的根本目的,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指出,之所以要将传统的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就是为了让农民首先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6]并将这一做法和经验全面推广到手工业和工商业的改造之中,从而让整个社会的民众都能享有富裕平等的新生活。由此,不仅明确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在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上有了科学而深入的理解:既要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保障共同富裕的推进,又要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实现各项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极大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完善了共同富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原则。一方面,在理论上对共同富裕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考察和界定,将之上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7]142同时,坚决驳斥平均主义,“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7]155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对共同富裕的“先富带动后富”的推进原则做出明确概括,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7]166党的十四大首次将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决不能动摇”[8];党的十五大正式将人民共同富裕与国家繁荣富强作为两大历史任务并提,凸显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全局性、战略性高度。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彰显了共同富裕的主体属性,明确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9]同时,着重从分配制度改革入手,健全了共同富裕的实践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10]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共同富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已渐趋成熟。

(四)共同富裕的现实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过往共同富裕探索经验的基础上,把握时代演进趋势、洞察社会发展特点,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置于更为突出的位置,对共同富裕做出了更加详尽的规划和部署,为坚定推进共同富裕积淀了深厚的现实基础。

一方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应对新形势、适应新发展的必要旨归。第一,我国的各项发展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人民精神境界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备,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全面从严治党治军力度空前,国际发展环境相对稳定,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备充足的条件和可能。第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主要因素,这种制约既体现在人民的物质需要上,也表现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更高层次需要上。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矛盾、摆脱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困境,就必须以共同富裕为根本发展导向,在不断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满足人民新的发展期待。

另一方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达成,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必然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11]不仅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国人民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而且形成了覆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完善制度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实现共同富裕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升华和持续巩固,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信心和决心,昭示着中国共产党扎实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不懈追求。

二、共同富裕的基本意涵与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11]这一论述,全面、具体地分析了共同富裕的若干基本问题,以历史必然与具體实际相统一的辩证法对共同富裕进行总体观照,做出了既揭示其内在应然又因应当下实然的系统阐释,为我们辩证、科学、深入地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意涵提供了思想指南。在明确基本意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和提炼出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明确共同富裕与传统发展之间的差异,为更有针对性地探寻共同富裕的实践理路奠定前提。

(一)共同富裕的基本意涵

第一,在主体覆盖上,共同富裕含括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决物质利益分配问题的方案设想,人民立场天然嵌刻于共同富裕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之中。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如果不能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差距显著、人民生活困苦,那么不仅已经取得的社会发展成果难以为继,更会造成整个社会的全面解体,“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166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我国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繁重,其中一项关键任务就是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人民主体层面表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这一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纾解,但并不能因此就产生歇歇脚、缓口气的想法。相反,贫富差距问题仍将长期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此,就要继续把人民摆在首要位置,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2],以深刻领悟“国之大者”的清醒认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在主体层面上涵盖广大人民,不仅意味着人民是共同富裕的享受主体,也同时意味着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建设主体,共同富裕必须是全民共建、全民共享。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也深刻昭示,任何其他因素只能起到外因的作用,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内因。回顾过去,中国得以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最大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立足当下,中国得以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大的依靠力量是人民;展望未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大的依靠力量是人民,美好生活是靠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出来的。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述中专门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13]。只有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巨大作用,团结广大人民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共同富裕才会有源源不竭的推动力。

第二,在目标范围上,共同富裕指向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与精神生活极大满足,从而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从价值论的角度而言,人类自产生以来最为切近的目标就是不断挖掘客体对于主体的价值以满足主体的需要,因而不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社会,其本质关系都可以回溯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关系。在这种价值关系的结构中,人的需要会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个人生活的不同状态等因素而呈现出不同的层次。

一方面,人首先是现实的自然存在物,具有物质生活需求,“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158随着这种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特别是在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共同推动下,新的更高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不断产生,“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159因此,这一阶段的价值关系体现为以人的物质需求为主,这也构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界定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依据,“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14]

另一方面,人的需要不可能停留于单纯的物质层面,而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化出精神需求,“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4]326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此,这一阶段的价值关系体现为不仅注重满足物质需要,而且对精神需要也给予高度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11],正是统筹新时代人民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关系的新变化、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全面发展需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所做出的战略性决断,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发展的目标旨归。

第三,在根本性质上,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在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分配原则的设想中,不论是低级阶段的按劳分配,还是高级阶段的按需分配,其内在的前提条件都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全体占有和商品经济的全面消亡。[15]这些条件对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并不具备,因而造成了一些对共同富裕的错误理解,如认为共同富裕就是平均主义的“同步论”,将共同富裕理解为对先富者进行全面清算的“收割论”,等等。[16]这些错误论调是对共同富裕本质的严重歪曲和教条式理解,是完全忽视中国特殊国情和发展阶段的谬论,必须对此进行澄清,恢复共同富裕以本来的面貌。

其一,共同富裕具有差异性。共同富裕不是追求劳与不劳同得、干与不干皆有的“大锅饭”,不是搞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平均主义的薪给制抹杀了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之间的区别,也抹杀了勤惰之间的差别”[17],而是要求实行适应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即按劳分配。不同个体间由于生理状况、劳动能力、个人意愿等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是允许存在的,但这种收入差距要控制在合理合法限度内,对于非法收入要坚决取缔、过高收入要适度调节、过低收入要给予倾斜,避免两极分化、差距过大的收入格局,“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18]

其二,共同富裕具有渐进性。自1953年首次提出以来,党和国家对共同富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从仅仅将农民作为共同富裕的主体,到将共同富裕界定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再到上升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轮廓愈加清晰、地位愈显关键。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共同富裕的实现是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11]启示我们对于共同富裕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现实范例的目标而言,不能将其视作一成不变的僵化指标,而要充分结合具体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对其内在含义、战略位置、实践举措进行全局审视和科学谋划。党和国家确立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模式,并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长期发展规划和2035年遠景目标中,正是基于对共同富裕渐进性质的科学认知。

(二)共同富裕的主要特征

第一,国民整体富裕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共同富裕的实现以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对此既需要在国家主体的宏观层面上考量,也需要将居民主体的微观层面纳入考量范围。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破除传统的“唯GDP论”,摈弃只要增速、不要民生的面子工程,更多地将城乡居民收入及其增长率作为衡量共同富裕进展的可靠指标。

第二,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民主法治的保障程度达到较高水平。共同富裕不仅强调“富裕”,同样凸显“共同”,即物质条件基础上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诉求的满足和保障程度,“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19]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要注重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也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的各项政治诉求,切实提升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获得感、满足感、享有感。

第三,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限度内。提出共同富裕的初衷就是为了消除贫富差距。以基尼系数为例,国际公认的合理标准不能超过0.4,但我国的基尼系数常年高于0.45,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差距仍然十分显著。[20]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公平,不断激发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社会民生保障程度达到较高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1]指明了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就是“共享”,使全体人民能够更加公平、全面地享有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建成了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社会保障体系,人民的各项民生诉求得到基本满足,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长期隐患,各项民生工程和保障事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不断健全各项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获得更加坚实的保障。如果说,前四项特征意指共同富裕一般的、基本的特征,是对人的生存需求、生活需求、享受需求的集中概括,那么人的全面發展则指涉人的发展需求,代表着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2]当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一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不断侵蚀和冲击着人民的思想;二是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设施、体制机制仍不健全。因此,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多方面差距,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引导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向;完善面向人民精神需求、生态环境需求等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的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保障。

三、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以全方位视野对新发展阶段下的党和国家事业进行全面审视,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着力点,既要注重经济质量和发展效益,也要统筹民生保障与收入分配,在全领域、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中开拓出一条中国特色共同富裕道路。

(一)政治保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共同富裕是一项历史性、开创性的事业,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现实经验或比照案例,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通过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战略规划不断完善各项顶层设计,在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战略思维的认知优势中强化共同富裕的有利条件、消除弱化共同富裕的不利因素。

第一,对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和不同发展时期的阶段目标、衡量标准、具体要求等,以可依循、可执行的宏观部署保证各项政策举措的切实执行。

第二,注重协调中央与地方、各个地区间的关系,既要以高标准、严要求保证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地方层面落地生根,又要兼顾地方层面的特殊情况,特别是不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具体要求上遵循合理性、适度性的原则,避免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出现“一刀切”倾向。

第三,考虑到不同地区间的优劣禀赋,遵循“先富带动后富”的共同富裕原则,健全地区协同帮扶政策,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总结提炼一系列可借鉴、可参考的发展经验,推动不同地区探索形成共同富裕的特色道路。

第四,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加强问计于民、倾听民声的体制机制构建,定期开展实地走访、民意调查、联席会议,特别是要积极利用科学技术、网络媒体等先进手段拓宽民众反映渠道,发挥“互联网+政务”的显著优势,在充分汲取民众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动态调整推进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

(二)经济基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11]新发展理念从发展思维、发展原则、发展要求、发展环境、发展目的等角度,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和总体规定,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的科学发展理念。

第一,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关键地位,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构建创新激励机制,通过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市场化手段,鼓励企业更多致力于科技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和扶持机制,形成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提供用武之地;加快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进程,简化繁琐的审批流程,提升科技创新反哺高质量发展的效率。

第二,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要大力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给予老少边穷地区资金扶持和优惠的引资、引技、引智政策,建立地区对口支援和帮扶关系,加快技术、人才、资金、经验的流动转移;建立城乡联动发展机制,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和一体化进程,统筹城乡居民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保险等民生事业的安排部署,促进城乡基本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第三,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要加快实施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进行有序淘汰和融合升级,对产业改造效果突出、绿色能源运用高效的企业给予财政奖励和优惠政策;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制度,既要制定明确、严厉的环境污染惩戒措施,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形成实时监测报警体系,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环保的自觉意识。

第四,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引导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良好发展环境;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格局,促进国内业态创新升级;完善扶持各类企业面向全球的财税政策,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协作与竞争,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并积累经营经验和发展资源,不断带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五,坚持共享发展,共享是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要坚持全民覆盖原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特别是要注重向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给予倾斜,确保全体人民都能公平、普惠地享有各项发展成果;坚持全面覆盖原则,着眼于人民迫切期待的教育公平、就业保障、医疗保险、住房条件、良好生态等基本民生领域,补齐其中仍然存在的短板和劣势,让人民真正享有全面的公共服务。

(三)制度依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11]这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供了方法论和指南针,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完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初次分配。要建立保障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专业技术等各类劳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公平获得经营权益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资本要素投入与劳动要素投入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劳动所得收入占比,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积极探索以数据资源、尖端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生产要素参与初次分配的体制机制,加大对新兴行业和朝阳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薪资调查制度,及时、全面、科学地对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匹配度进行测算,确定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强化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各类企业的吸纳就业补贴和税收优惠力度,鼓励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提高广大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就业水平。

第二,健全以社会保障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既要不断扩大覆盖性,确保社会保障覆盖全体人民,囊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會救助等各个方面,又要注重制度设计的均衡性,协调城乡、地区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差异,加大对弱势群体和落后地区的倾斜力度;在税收政策方面,加大对高收入群体和高利润企业的征税比例,拓展以房产税、遗产税、环境税为代表的征税范围,参照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收入水平调整个人纳税起征点,加大在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民生领域的专项附加扣除力度;在转移支付机制方面,健全纵向与横向相互补充、多种转移支付方式并用的系统性机制,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低收入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解决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政策遗存的分配短板问题。

第三,引导以慈善事业、自愿捐赠为核心的三次分配。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捐赠、慈善等行为有法可依,在法治规范中有序推进、合理展开;通过网络媒体、社区街道等途径进行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加强对慈善组织、公益机构的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各类公益慈善活动的透明性;建立财税优惠和补贴政策,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参与积极性。

(四)精神动力:打造人民精神家园

真正的共同富裕不是物质单方面的丰裕,而是既要“仓廪实”亦要“知礼节”;既要“衣食足”亦要“知荣辱”,确保“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1]。

第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作用。要加强教育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类教育群体和各项教育活动之中,结合不同学段特点和不同教育环境采取因地制宜的教育方法与教育形式;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注重实践的养成和塑造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人民喜闻乐见的各类主题活动,如歌唱比赛、演讲竞赛、征文活动等,引导人民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断升华精神境界。

第二,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纵深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革除低俗、庸俗、媚俗的创作倾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23];健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为人民提供文化交流、文化感悟、文化创作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文化传播形式,利用互联网、媒体平台、社交软件等各类新兴载体,推动公共文化产品的数字化进程,切实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第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进程,对仍有借鉴意义和教育价值的内容进行阐释与解读,以更为时代化、通俗化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出来。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进程,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和网络平台等渠道,创新传播途径、扩大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成为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文化基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1).

[2]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李宗桂.从“调均”看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J].哲学研究,2016(8):34-40+128.

[6]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2.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66.

[9]胡锦涛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24.

[1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30.

[1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12]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1-11-12(1).

[13]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N].人民日报,2022-03-11(7).

[1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

[15]陈雪娟,胡怀国.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与协调配套的基本分配制度体系——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考察[J].改革与战略,2022(2):1-10.

[16]陈培浩.警惕关于共同富裕的八大错误认识[J].浙江经济,2021(10):50-51.

[17]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4.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111.

[19]张洋.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1).

[20]房汉廷.1981—2019:“基尼系数”标注的中国贫富差距[J].科技与金融,2021(9):39-40.

[21]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3-29(2).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23]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N].人民日报,2021-12-15(1).

责任编辑:杨建平

猜你喜欢

实践进路生成逻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新时代增强党的创造力:必然逻辑、原则导向及实践进路
理解高校资助育人科学内涵的三个维度
习近平党建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与路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