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屯垦戍边的光辉历程及经验启示
2022-11-17罗利华付鹏飞
罗利华 付鹏飞
[摘要]中国共产党结合现实需要,借鉴历代经验,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展大生产运动,解决了粮食问题,加强了边区防卫;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组建了以新疆兵团为代表的13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国家边防;1981年,恢复新疆兵团,继续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不仅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且形成了一系列有利于推动当前和今后党的屯垦戍边事业发展、有利于新疆兵团履行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光辉历程;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E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4—0147—07
[作者简介]罗利华,男,兵团党委党校(行政学院)屯垦研究所(兵团史教研部)副所长、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兵团屯垦戍边史;付鹏飞,长庆油田公司信访保卫部,政工师。
屯垦戍边是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的重要国策。中国共产党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祖国边防,把马克思主义有关大农业的理论和中国古代屯垦戍边思想相结合,在广大地区特别是在边疆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屯垦戍边实践活动,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为党的屯垦戍边事业尤其是新疆兵团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减轻民众的负担和保证根据地党政军生存的需要,借鉴古代军队屯田的经验,提出了人民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三个队”的思想,并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1939年初,毛泽东指出:“在比较巩固的根据地上,战斗部队担任作战任务,后方机关人员担任生产任务。”1随后,陕甘宁边区军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其中表现最突出的是王震领导的三五九旅。1939年10月,王震要求部隊立即准备生产,决定停发全旅官兵9至12月的津贴,用以开办旅、团的合作社(商店),开办手工工厂。12月,王震又要求,所有勤务员去工厂工作,集中各级干部的马车发展运输业,旅直属队的炊事员要熬盐、挖炭,并到工厂做炊事员,全体指战员都要参加背炭背粮,并主动参加生产活动。
1940年底,王震率领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并成立了以王震为首的生产委员会,负责领导全旅的生产工作,同时各团也成立生产领导机构。部队初入南泥湾时,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荒坡荆棘丛生,深林遮天蔽日,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战士们用树枝杂草搭建帐篷聊以为宿,徒步前往百余里外背粮运盐,就地挖野菜、打野兽以果腹,夏天缺少衣物则光膀开荒种地。在全体官兵不畏艰难地努力下,三五九旅第一年的生产就取得较大成就。“全旅开荒种地1.12万亩,收细粮1200余石(每石等于270市斤)、蔬菜164.8万斤,每百人约养猪20头,经费自给(包括衣服、油盐、津贴、杂支等)78.5%。各部大都超额完成了计划。”1在此基础上,王震制定了科学发展方针:农业为第一位,工业和运输业为第二位,商业为第三位,推动三五九旅的生产取得了骄人成就。
在党中央的号召和三五九旅的示范下,陕甘宁边区的其他部队和党政机关开辟了槐树庄、金盆岭、大凤川、小凤川、二家川、豹子川、清泉镇、郭家渡、关门子、田家湾、柳林、葫芦河等大片垦区。“1944年,单是陕甘宁边区军队和机关人员,靠自己的劳动所生产的粮食,约占边区粮食总产量的8%,这个百分比超过他们的人数同边区总人口的比例。”2
二、各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戍边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建成先进的工业国,并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中国共产党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增加国营工厂和生产工具,按照总的计划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3的观点,形成了屯垦戍边理论,并进行了屯垦戍边实践。
1954年,党中央根据新疆的实际,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后统一称为新疆兵团)。1968年至1971年,党中央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借鉴新疆兵团经验,新建了12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虽然所有兵团在1972年至1975年被撤销,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军区兵团的屯垦戍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新疆兵团的屯垦戍边工作
新疆兵团组建后,各级干部职工发扬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沙漠战天斗地,兴建起了一座座国营农场,创建了一批批工、交、建、商企业,兴办起了一项项科、教、文、卫事业,为建设新疆、巩固国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农业大发展。新疆兵团成立后,在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及其他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建设了大量正规化国营农场。
1954年至1975年,新疆兵团农业总产值从3153万元增加到37313万元。主要农产品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中粮食产量从7.18万吨增加到65.39万吨,棉花从0.19万吨增加到1.03万吨,油料从0.21万吨增加到1.51万吨。新疆兵团的农业大发展,不仅解决了驻疆军民的粮食问题,还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商品粮和工业原料。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新疆兵团不仅没有发生严重缺粮问题,而且还为内地受灾省份支援了大量粮食。
2.工、交、建、商企业的发展。1966年,新疆兵团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97个,工业总产值高达6.12亿元。1966年的客运量达46.27万人,货运量达653.94万吨。修筑了乌艾公路、伊昭公路,参与修建了伊库公路。1954年至1966年,新疆兵团建筑队伍不仅承建了铁门关水电站、跃进钢铁厂、石河子八一毛纺织厂等内部工程。还承建了独山子炼油厂、自治区党校、库若公路等工程。新疆兵团商业起源于军人合作社,1966年纯国内批发零售商品总额达1.98亿元。新疆兵团还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地发展起了科教文卫事业,并且形成了一定规模,具备了相当于甚至高于新疆地方的较高水平。
3.戍边工作。1962年“伊塔事件”发生后,新疆兵团积极执行党中央的命令,组建了6个独立营21个武装值班连,沿边境线建立了82个边防哨卡、检查哨和巡逻点,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昼夜巡逻在边境线上。同时,新疆兵团还抽调近两万优秀职工前往伊犁、塔城、阿勒泰地区执行代耕、代牧、代管工作,并组建了边境农场带。
1962年,针对印度不断入侵和蚕食我国领土,中印边境局势战事一触即发的状况,新疆军区要求新疆兵团提供支援。1962年7月21日,新疆兵团抽调401辆汽车,1125名民兵和驾驶员参与支前运输任务。同时,还抽调20辆战备车,配合解放军执行战勤任务。其中独立汽车第三营四连的9辆车,15名正、副驾驶员和保修工,荣立了集体三等功。
(二)新建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屯垦戍边工作
12个新组建的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新建兵团)成立后,各级干部职工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积极恢复各垦区的农业,发展工、交、建、商企业,一些兵团还为巩固国防做出了贡献,较好地履行了屯垦戍边的职责。
1.農业的发展。新建兵团大都是在改造原有农垦系统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非常重视恢复和促进农业生产。
1968年至1973年,黑龙江兵团先后新建了9个农场,1974年,粮食产量从上一年的9.3亿公斤,增加到15.75亿公斤,上交给国家的商品粮从上一年的2.35亿公斤增加到7.35亿公斤。1970年至1971年,广州兵团开荒种植橡胶树180万亩,相当于广东垦区过去18年橡胶保存面积的83%。安徽兵团平均每年投资农业基本建设达700万元左右。7年时间里,生产的粮豆累计达5.5亿公斤。其他兵团组建后,农业生产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和发展。
2.工、交、建、商企业的发展。新建兵团组建后,千方百计恢复和发展工、交、建、商企业,利用军队渠道,争取了很多有利的优惠条件,促进了企业发展。
1968年至1975年,黑龙江兵团工业产值增加12亿多元,利润接近2亿元。安徽兵团组建后,工业在安徽省占据了主导地位,尤其是汽车工业被兵团全部囊括,工业企业平均每年盈利1500万元左右。新建兵团都重视交通、建筑、商业的发展。广州兵团不断修建单位间的公路,垦区内的公路从1969年的1.08万公路增加到1974年的1.31万公里。1969年至1973年,广州兵团共修建了274万平方米的职工生活用房,第二师设计并建成了会山双曲拱大桥。新建兵团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业网络。“1969年,农垦改为安徽生产建设兵团,……这时期的商业网点和流动资金都有增加,商品的品种和数量有所增多。兵团时期农垦商业得到一定的发展”1
新建兵团组建后,都积极借助其隶属关系方面的便利条件和自身组织化程度高的体制优势,加大资金投入,使科、教、文、卫事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全面恢复和较快发展。
3.戍边工作。新建兵团组建后,便迅速组建了数量可观的武装队伍,进行了艰苦紧张的军事训练,部分兵团还参加了不畏牺牲的边境军事战斗行动,发挥戍边功能。1969年3月2日,珍宝岛战斗打响后,黑龙江兵团立即命令通往珍宝岛战场公路各要点的第三师的团、营、连,成立支前领导小组,建立兵站和物资供应站,把拖拉机修配场、工程队、医院改为战勤分队。在支援珍宝岛战斗中,3月2日至3月20日,黑龙江兵团第三师有12529人次参加了公路抢修,抢修了公路380公里,修建桥涵55座,出动支前车辆39台次,为过往车辆加油112502斤,抢修车辆187台,消耗零部件182套(件),接待就餐人员13280人,运送主食21018斤,蔬菜29864斤。2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疆兵团的屯垦戍边
根据西北特殊的区情,党中央强调在新疆发展屯垦戍边事业,不仅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撤销了的新疆兵团,而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发展壮大,履行屯垦戍边使命。
兵团恢复后各项事业逐渐发展。1989年与1981年相比,兵团粮食产量从92.3万吨增加到了137.25万吨,农业总产值从8.78亿元增加到27.07亿元,工业总产值从9.62亿元增加到35.65亿元,国有企业财务盈利额从0.21亿元增加到1.23亿元。这一时期,兵团在全国率先引进并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推动了新疆现代农业的发展。投入9000余万元,支持喀什、塔城等地的农田水利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应对内外局势,党中央决定加强兵团工作。1990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管理体制和有关问题的通知》,批准兵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行业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实行单列。1997年,中央印发相关文件,规定兵团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明确兵团计划单列的内容和办法参照计划单列市的方式进行;在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和北屯,设立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进一步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等。1998年江泽民同志强调“兵团是中央直属单位”。2010年胡锦涛同志强调,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是中央的一贯方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支持政策兵团同样适用,对困难地区和对口支援受援地区的政策所在地兵团师、团场同样适用。这一时期,党中央还高度重视兵团维稳戍边力量建设,如1990年,将兵团人武部改为军事部,强化了人武系统力量建设。1998年,中央军委决定,兵团对民兵行使省一级指挥权,并提高其军事机构编制等级,1999年,兵团军事部由正师级升格为副军级,所属师、局人武部由正团级升格为副师级等。
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兵团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农业现代化方面,兵团大力推进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等“三大基地”建设,在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和植物育种与栽培、牲畜育种与饲养等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研发上取得突破,并在全疆大规模推广应用。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形成了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氯碱化工和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加工、石油天然气化工、新型建材和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一批工业企业成功上市。在城镇化建设方面,兵团以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空间为重点,统筹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初步形成以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为发展架构,与新疆城镇职能互补,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拥有农垦科学院等10余个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建立了影剧院、文化馆、博物(纪念)馆、图书馆(室)、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活动场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对外开放方面,兵团发挥农业生产及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产业特长,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和物流产业,积极开拓中亚及欧洲等国际市场,进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总量逐渐扩大。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兵团始终牢记党中央赋予的维稳戍边特殊使命,勇当维稳处突的先锋和巩固国防的卫士。1990年4月5日,阿克陶县巴仁乡发生武装暴乱,农三师人武部200多名民兵和3个民兵连积极参与平暴事件,配合平暴军警围攻、追剿暴徒。1997年2月5日,伊宁市发生暴乱事件,农四师民兵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迅速出动参与平暴,承担了伊宁市三分之一城区街巷的清场、驱散、围捕歹徒任务,连续二十余天冲在平暴处突的第一线,为稳控局势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之后兵团民兵又积极参与处置2000年墨玉“1·4”暴恐案件、参加2006年阿克陶县“12·25”灭鼠行动、参与处置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维护了新疆的社会稳定。
四、新时代推动新疆兵团高质量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新疆治理的独特需要,明确提出,兵团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力量,是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要求兵團发挥好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强调维稳戍边是兵团的看家本领,要求兵团不断提升维稳戍边能力。不断推动兵团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部署安排,兵团深入推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明确职工的权利和义务,提高了职工收入水平;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狠抓“放管服”改革,确立了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南疆兵团力量,南疆兵团力量布局不断完善;加大集聚人口力度,兵团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经济活力不断迸发。兵团实现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工业不断转型升级,服务业持续繁荣,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呈现。2020年与2012年相比,兵团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生产总值由1197.21亿元增加到2905.14亿元,增长142.66%;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由32.4∶39.7∶27.9调整到23.2∶35.3∶41.5。
为尽快改善干部职工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兵团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兵团城镇化的若干意见》,加快设市建镇步伐。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五师双河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十四师昆玉市、第七师胡杨河市、第十三师新星市相继成立,同时还挂牌了数十个建制镇。
兵地融合是实现兵团与地方优势互补,发挥兵团特殊作用的重要途径。兵团紧紧围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认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持续推进农业共同发展,医疗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吸纳地方少数民族群众到兵团就业,帮助各族群众脱贫致富。逐步形成战略规划统筹编制,产业发展加快融合,国企改革协同推进,交通体系优化完善,水利资源科学配置,电力网络有序衔接,城镇建设联手推进,生态环保共抓共管,科技教育交流合作,医疗卫生共享资源,公共文化交融共建,民族团结共建共创,社会稳定共同维护,干部人才加强交流的良好局面。
五、中国共产党领导屯垦戍边事业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领导屯垦戍边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当前和今后我国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新疆兵团的发展壮大和有效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以下方面的经验启示。
(一)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在各地尤其是在边疆地区发展屯垦戍边事业,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重要战略举措。屯垦戍边事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在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党中央始终给予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如在驻疆部队屯垦戍边效率降低、生产管理难度增大时,毛主席亲自批准成立新疆兵团。新疆兵团生产建设缺少足够劳动力时,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动员青年前往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数十万内地各省区的有志青年响应号召来到新疆兵团参加屯垦戍边。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持续恶化,西北国防压力骤增,中央决定从各大军区抽调一批高素质的现役官兵充实到新疆兵团,增强了新疆兵团戍边力量和能力。在新疆兵团体制撤销,屯垦戍边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时,邓小平同志亲自到新疆视察,做出了恢复新疆兵团的决定。新疆兵团恢复后,农业部受职权限制,难以对新疆兵团农业以外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领导时,国务院于1990年3月下发通知,规定新疆兵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行业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实行单列。为加快新疆兵团改革开放步伐,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于1997年下发通知,指导新疆兵团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深化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疆内外形势的影响,新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面临严峻挑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兵团视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支持新疆兵团发展壮大,对兵团做出了与时俱进的新定位。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新疆兵团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同年底,中办发布〔2017〕74号文件,对新疆兵团增强南疆力量做出了顶层设计。
(二)要理顺农垦系统的领导关系
在农垦发展的过程中,隶属关系复杂,领导多头严重制约了农垦事业的发展壮大。如1968至1975年13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经济出现巨额亏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关系多变。 关于生产建设兵团的领导关系,1970年的全国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会议规定:“兵团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工作、行政管理、军事训练、指挥调动和战备、装备等,由军区管;生产、基建、财务和物资等,由省区革委会管;年度计划和长远规划,由兵团统一编制,纳入所在省区的计划和规划。”1领导多头造成的权责分离,产生了相互推诿,给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就曾向农林部的调查团反映:“领导多头,不利于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财务、产品管理同省无关,不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荒地、山林、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方面,同地方矛盾大,纠纷多,不利于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合理地开发利用。”2198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时,也规定“生产建设兵团受自治区和农垦部的双重领导,兵团的农垦事业,是自治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工作,公检法及其他政权工作,受自治区领导;业务工作,包括年度计划、长远规划、生产、财务、投资、物资供应、劳动工资等,作为农垦部的直属企业,受农垦部领导……,干部工作由生产建设兵团统一管理,按中央干部管理的权限报批;军事工作,包括军事指挥、边防警备,基干民兵的训练、民兵武装值班连队武器弹药供应等,归乌鲁木齐军区领导。”1
为理顺各方关系,加快新疆兵团的发展,1990年国务院在通知中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行业纳入国务院有关部门计划,实行单列。兵团可向国务院部门直接请示,报告工作,联系有关业务。各部门召开的有关会议通知兵团派人参加,有关文件发给兵团。”2中央对新疆兵团实行计划单列后,新疆兵团成为中央的直属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领导多头、政出多门的混乱状态。但在理顺领导关系、实现权责统一方面还需继续深化、细化。
(三)要正确处理屯垦和戍边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屯垦戍边实践表明,所谓戍边,就是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保卫国家边防安全的行为,所谓屯垦,就是为戍边行动提供物质保障而进行的生产建设活动。由此可知:屯垦和戍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戍边是屯垦的目的,屯垦是戍边的保证和手段,科学处理屯垦和戍边的关系是确保屯垦戍边历史使命顺利履行的根本保证。首先,戍边是屯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个组织只有承担着维护边疆地区内部社会稳定,保卫国家边防安全的任务,其进行的屯垦活动才有存在的合理性;反之,其屯垦活动则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次,屯垦是戍边的保证和手段。只有屯垦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屯垦戍边组织的戍边行为才能有较好的物资保障;反之,其戍边任务难以顺利执行。如13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被撤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经济方面发生了巨额亏损,造成戍边任务难以为继,最终丧失了屯垦戍边的能力。同时,也有屯垦活动取得突出成就,使得戍边能力不断增强的现象。如20世纪50年中后期至60年代初,新疆兵团的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工业实力突飞猛进,交通建筑业、商业都有了迅猛发展,屯垦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当1962年“伊塔事件”爆发后,新疆兵团能够迅速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前往事发地点平息了事件,并抽调数万干部职工,赶赴边境地执行了“三代”(代耕、代牧、代管)任务。
(四)要处理好垦区(兵团)和地方的关系
与各垦区经营的全民所有制农业经济相对应的是周边地方分散的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经济。垦区的农业经济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生产技术上都要比地方先进,但垦区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农业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而且分布在各地农业经济之中。由于存在着同地同质性,垦区经济的发展和地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经常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尤其是随着垦区农场数量和面积的不断增多,垦区与地方的矛盾日益增多,冲突越来越激烈。
为加快垦区的发展,发挥垦区对地方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处理好垦区和地方的关系,各级党委和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垦区要扶持地方发展和地方要支持垦区发展的思想。同时,垦区要更加主动地推动垦地融合,深入推进垦区与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维稳等方面的合作,在垦地融合中不断增强自身屯垦戍边综合实力。
(五)屯垦戍边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途径
在边疆地区发展屯垦戍边事业,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边疆地区特殊形势而做出的重要决策,边疆各垦区兴建后,推动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了民族团结、巩固了国家边防。如新疆兵团成立后,通过大规模兴建正规化国营农场、兴办各类现代化工业企业和交通、建筑、商业企业,不仅发展壮大了自身经济实力,同时还通过先进生产技术的示范引领,促进了新疆地方的农业、工业、交通、建筑、商业的繁荣发展。新疆兵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毛泽东主席关于“为各族群眾大办好事”的指示,在技术、物资、资金方面持续给予周边地方各族群众提供无私援助,密切了各族群众间的情感,增强了民族团结。“珍宝岛事件”发生后,黑龙江兵团承担了大量支前任务,同时在战备物资保障、伤员运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成功处置事件和巩固东北边防贡献了应有力量。“伊塔事件”发生后,新疆兵团按照党中央的指示精神,从腹心师团抽调1.7万余名干部职工,赶赴事发边境地区执行“代耕代牧代管”工作,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各边疆垦区在发展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兴建了大量屯垦特色鲜明的城市和城镇,这些城市城镇成为边疆地区传播中华文化的高地,在提高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发挥兵团在安置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国家边防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屯垦戍边事业的实践表明,生产建设兵团是一种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屯垦戍边组织,13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这种组织能够在边疆地区和内地特殊情况下,通过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挥安置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的重要作用。
一是要充分发挥兵团在安置就业方面的作用。新疆和平解放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有10余万复员转业官兵需要就地安置,党中央根据新疆的实际,决定通过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方式来妥善安置。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城市大量青年人就学无学校、就业无单位,中央动员他们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数千万城市青年响应中央号召离开城市。为有效安置这些城市青年就业,党中央做出了诸多决策部署,新疆兵团和1968年至1971年组建的12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安置了数以百万计的城市青年就业。当前,如有需要,兵团依然可以发挥安置内地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作用。
二是要发挥兵团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受“文化大革命”的破坏,我国国内形势陷入严重混乱状态,各省区社会形势动荡。稳定社会形势也是党中央决定新组建12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原因。这些兵团组建后,在恢复当地社会局势,促进经济发展,抵御外敌入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新疆兵团始终发挥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功能,在历次暴乱事件发生时,总是发挥就近优势,第一时间参与平息暴乱。当前,新疆正处于新的“三期叠加”阶段,更要充分发挥兵团维稳戍边特殊作用,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三是要发挥兵团巩固国家边防的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中苏关系走向破裂对峙,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我国东北、北部和西北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中美关系也因越南战争而陷入胶着状态,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安全也受到较大威胁,为此,党中央决定新组建12个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这些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在巩固边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加大了在中亚、南亚的活动力度,给我国西部边疆安全、国防巩固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要不断加强兵团建设,形成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新优势,提升巩固国家边防的本领。
责任编辑:张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