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

2022-11-16危玉姐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危玉姐

摘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仅是在文科方面,在一些理科的学习上同样重要,优秀的阅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快速审题、提高做题效率的必要因素。而对小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能更好地帮助他们专心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本文将研究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学习水平,帮助他们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以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22-0190-03

Analy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mathematics reading abi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lower grades

WEI Yujie  (Dongke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Yanping District, Nanp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is not only in liberal arts, but also in the study of some science subjects. Excellent reading ability is a necessary factor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questions, review questions quickl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question-making.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ing good reading ability can better help them concentrate on their studies and improv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This paper will study how to improve the mathematics reading ability of the lower 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mathematics learning level more effectively, and help them achieve the ideal learning effect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s.

【Keywords】Lower grade students in primary school; Math reading ability; Teaching strategies

对小学生而言,如果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将会导致他们在数学做题过程中审题读题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学生做题效率和正确率较低,容易打击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培养学生在数学中的阅读能力十分关键。教师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理解题意的能力,由此提高做题效果,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1.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现状

(1)学生数学阅读意识不强

由于學科之间的差异,对阅读而言,学生在文科性科目上较为重视,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没有太过注意阅读的重要性,而往往认真地阅读,才是促使学生数学学习进步的一个关键因素之一。但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进行数学课本阅读、做题过程时,在审阅题目、查找关键信息上都是匆匆看过,没有认真阅读,认为数学仅仅关注数字信息和关键词即可。但往往有的内容需要学生联系上下语句,才能更好地判断题意、明白题目要求以及数学知识的含义。学生在此方面缺少对数学学科的阅读意识,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及数学思维的培养。

(2)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

低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不断学习和形成正确学习习惯和意识的过程中,在此过程,如果教师一味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发展而忽视细节的学习指导,将会影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调查中发现,在数学阅读指导上,教师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进行数学的阅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正确的阅读步骤和方法,导致学生在阅读时出现思维混乱、逻辑错误的现象,包括对一些数学语言符号的感知与认读出现理解偏差,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相关的语言没有敏感、思维性不够强,最终造成他们能接受并掌握的数学信息质量也较差,不利于学生的数学正常学习,也会削减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主动性。

(3)未掌握阅读方法和技巧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自身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习惯和经历等因素的限制,导致他们在日常阅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读不懂题意、无法明白题意要求的情况,从而影响他们做题进度。而学生总会把这些阻碍归咎于数学问题本身的难度上,久而久之,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学生正常的学习进步。学生在完成一些应用习题或是文字信息较多的类型题目下,往往会出现题目难度大、信息量大、复杂性高的心理,便会出现逃避的不良学习状态。这些现象也正是由于学生在阅读题目时不能从中很好地分析出有价值的关键信息、缺少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规整、提炼出重要的数字语言,从而导致学生在阅读题目中出现困难,容易造成学习的障碍而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读物来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以此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在校内也可以帮助学生定制校园数学报纸、搜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举办校园的数学竞赛等数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开阔他们的数学视野,进而拓展学生的数学阅读内容,促使其养成优秀的数学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能力。

2.培养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措施

(1)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教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有较强的学习欲望,才能进行主动学习。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对低年级段的学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注意力投入阅读中。例如,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兴趣。教师可结合数学教内容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的喜好创设一些问题情境,以此激发他们的数学阅读兴趣。教师可以设计一定的悬念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比如,有两对父子去吃饭,但是服务员只给他们提供了三双筷子,有谁知道是为什么吗?这种问题比较生活化,学生思考的欲望会比较强。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将题目中的语言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如可以用结构图表示“两对父子”,分析完毕后也就得出了答案。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对数学阅读产生较浓厚的兴趣。

(2)利用多样化方式进行数学阅读训练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审阅题目的能力等基本数学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实际研究中发现,学生具备的较好的阅读水平将会影响他们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主动性和针对性,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会缺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学习将会失去意义和价值,并且达到没有理想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小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时,要帮助他们提高对数学阅读的重视,使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并正确、灵活地掌握数学语言,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和学习。教师一方面要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入手,提高他们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并且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能力;另一方面,在指导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时,要根据数学语言的表达形式和内容挖掘其中暗含的数学寓意和学习目的。低年级教材内容中的插图较多,对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读懂数学练习的主题图、看懂图意,只有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看到题目或教材内容出现的这些主题图片是以什么形式呈现,是如何反映数学主题,并且要传达什么目的和意义。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并懂得教材内或是书面插画中人物的对话,通过对话内容深入理解他们所表达出来的数学内容或是题目要解决的数学问题。只有学生理解这些对话的内容和意图,才有思路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强化阅读教育

培养数学阅读能力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养成一种优秀的阅读思想和习惯,尤其低年级时期正是学生学习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对此,教师自身也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并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阅读方式和习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内容制订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在课下,教师要尽可能去补充自身的教育知识和经验,从而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课堂主体地位,使学生具备自己的数学思想,能对数学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可以做出判断。尤其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在知识学习方面习惯用直观思维去理解,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这种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当应用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调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就成为一项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才能给小学低段的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阅读教学。

(4)提高数学阅读的技巧

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如指导学生在读题时养成拿笔寻找关键信息并圈画出来的习惯。低年级的数学题型很鲜明,主要表现为“一共”和“还剩”等,而这些也都是关键词,学生也必须在问题中找出关键词,确定答题方法是用“+”还是“-”,找到后圈起来,甚至可以在圆圈外写上要用的方法。此外,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低年级的数学题并不会呈现过多的数字信息,但一些题目中难免也会有干扰的数学信息,那么此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题目中留下读题痕迹,把已知的几个数字连带单位名称一起圈出来,这样列算式的时候就能看出是不是都用上了,从而避免丢数或者重复使用数学信息的情况。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看准单位名称,数字和问题中“多少、几”的后面跟着的就是单位名称,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基本常识。比如,问题求“多少只”的时候,主要关注题目中同样是“只”的数学信息,通过确定单位也能帮助学生挑出多余信息。有的题目单位不同却表达相同的意思,比如“1张桌子可以摆4把椅子,3张桌子一共能坐下多少人?”,尽管问题问的是“人”,但是此时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1把椅子对应能坐1个人,那么4的后面也可以直接跟“人”的单位。对此,就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不仅在数学方面,对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帮助。教师可在日常习题中多编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现象或事物息息相关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投入阅读。

(5)重视方法指导

在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阅读能力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他们毕竟是小学生,识字量方面比较少,而且系统性接触数学学科的时间不长。所以,他们在学习时并没有足够多的阅读经验,在理解能力方面也稍显不足。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方法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领读,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教师在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要拿捏好轻重缓急以及节奏。教师先示范,读给学生听,接着学生用手指着字跟读,像这样逐渐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读题习惯,做到不漏字、不添字。第二,在遇到数学题目时,强调一定要理解字词来阅读,尤其是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的含义。比如“各”“分别”,另外,“三个”“第三个”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教师讲解完后还可以现场出题,比如“3和9相乘,积是多少?”“3个9相加的和是多少?”“3和9相加呢?”,借此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把握关键词,养成细心的好习惯。第三,需要让学生在读题时候能够积极地动嘴说。尤其是对一些数学概念定义要准确理解,学生就可以通过读来提高阅读效率。比如,学习数学中的退位减法时,教师给一个题目:“66-37=?”,让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读出来:个位上6-7不够减,需要从十位退位。这样能保证计算准确。第四,在读题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圈画。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性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在读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圈画来给自己的思维提供帮助,将注意力保持在这个题目上。学生需要运用各种符号来对题目进行圈画,这样就可以将题目转化成简单的图形,理解起来会更容易。比如:在数学小组中,有12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4人,求男生的人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给男生和女生下面各画一条横线,“比”和“少”下面画三角形,“4”下面划波浪线,这样就能迅速理解题意。

(6)培养阅读习惯

任何一项能力的提升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需要让他们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这样一来,他们在课下也会更主动地开展这一活动,在看到数学题目时,能从阅读分析、理解的角度入手,对题目进行剖析。而且,这样可以让学生真正意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变得更主动。而数学阅读也可以在这样的基础上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让他们在面对数学题目是并不是急于作答,而是认真去分析,在脑海中读两遍,及时从中提取数学信息,明确题目问什么,自己应该如何去解决。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心智能得到发展,他们内在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得到强化。

总而言之,具备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对每一名学生而言都是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阅读培养,活跃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从而促进他们数学学习水平的进步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理.关于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析[J].读写算,2018(32).

[2]刘廷志.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新课程教学,2019(02).

[3]李炼.加强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版), 2019(07).

猜你喜欢

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语文游戏教学方式探讨
警惕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中的“消极完美主义”倾向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能力
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阅读效果的研究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