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泽基于开阖枢理论谈早中期消渴肾病“毒损肾络”的机理与治疗*
2022-11-15刘禹辛尚晓玲
刘禹辛,尚晓玲,何 泽
(1.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2.吉林省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消渴肾病即现代医学中糖尿病肾病,是消渴病最常见且较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迁延难愈,且久病入络,致气血不通[1]。现代医学主要采用对症治疗,以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蛋白尿为主要治疗方向,能延缓其发展,但目前仍缺乏特异性、高效性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消渴肾病主要是消渴病迁延日久,机体内部阴阳失和、气化失调、脏腑失职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后,产生的新病证。主要因素不外乎禀赋不足、肾脏亏虚、饮食失调、七情失和、失治误治等,尽管具体病机尚未统一,但其整体病机始终不能逾越机体阴阳升降出入机制的异常。阴阳不相顺接、脏腑经络气化失调,引发机体“开阖枢”机能紊乱,形成气有余化火化热之势,或气不足生寒化湿之势,终酿痰、湿、瘀、热等各种毒邪,日久浸淫肾络,致肾之体用受损,从而引起或加重消渴肾病。
何泽,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师从国家名老中医南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研究二十余年。何泽教授在继承南征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基于毒邪学说和络病理论,提出了消渴肾病“毒损肾络”病因病机学说[2],并运用开阖枢理论解读“毒损肾络”病机的形成机制,丰富和拓展了该病的中医病机理论和治疗思路。笔者有幸师从何泽教授,收获良多,现将其运用开阖枢理论治疗消渴肾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开阖枢理论模型
1.1 开阖枢的理论内涵 开阖枢理论是中医学解读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理论[3],源于《黄帝内经》。《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曰:“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4]该理论以自然界“门户”取象比类,概括三阴三阳经及其络属脏腑的机能[5],阐释了气机升降出入运转变化的3种状态,其中“开”是向外释放,“阖”是向内聚化,“枢”是调节开合。人体以此维持机体气化常态运转。开阖枢是阴阳二气升降离合,气机内联脏腑经络的关键。且三者需相互协调、彼此相须,不得相失。
开阖枢具体运转机制,一方面体现为阳气上布达周流。如:太阳“开”机,为三阳之表,主宣发布散卫阳;阳明“阖”机,为三阳之里,主阳气走里内蓄;少阳“枢”机,为阳经表里之间,主协调内外阳气。另一方面体现为阳气下周布流输。如:太阴“开”机,为三阴之表,主潜藏阳气入阴;厥阴“阖”机,为三阴之里,主集聚蕴藏气血精微;少阴“枢”机,为阴经表里之间,主宣通运转阴气。以此,阳气与阴气以开阖枢方式,分别呈现不同运动趋向[6],以成阴阳和谐交感、融合贯通,周身气化调顺之象。
1.2 开阖枢的常态与异态 张志聪基于《黄帝内经》,发挥了“开阖枢”理论,认为“三阴三阳之气,主开、主阖、主枢,乃无形之气,出入于外内,而合于有形之经也。夫人之阴阳,应天之六气。天之六气,合于四时。春夏主阳,故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秋冬主阴,故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7]。其指出人体阴阳开阖的规律应运于天地四时阴阳运转规律。在天时指引之下,五脏元真激发三焦气机与血脉运转,产生开阖枢运行机制,表现为阴阳升降出入离合有序运转。
正常生理状态下,三阳主外,三阴主内,并在各自的开阖枢机制下,发挥开主外出、合主内入、枢主内外出入的作用[8]。其中,三阳主要借助三焦通路进行开阖枢运转,保障气和津液的正常运与化;三阴主要借助血脉通路进行开阖枢运转,保障血液和精的正常运与化。三阴三阳彼此亦可通过经络系统相通互用,形成表里互合关系,从而建立以三阴三阳为纲,脏腑经络为目的人体系统网络。网络内部阴阳和谐,各守其机;脏腑安稳,各司其职;气血调顺,各行其法。
异常病理状态下,就“开机”而言,太阳开机不力,则小肠及膀胱受累,使营卫不达体表,气血不畅;太阴开机失调,则肺及脾受累,使气血藏运失度。就“阖机”而言,阳明失阖,则胃及大肠受累,腐熟传导职能紊乱;厥阴失阖,则心包络及肝受累,使阴血失藏、疏泄太过。就“枢”机而言,少阳不枢,则胆及三焦受累,表里枢转不利、脏腑气化失常;少阴不枢,则心及肾受累,阴阳枢转不利、水火血脉不和。正如《灵枢·根结》所述:“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9]因为开阖枢统括了机体气化的全过程,生命的本质、生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皆是建立在气化基础之上。
2 早中期消渴肾病的病机要点
何泽教授认为,开阖枢理论模型能详细解释早中期消渴肾病“毒损肾络”病机。其中“肾络”是络脉由经脉支衡别出又逐层细分,纵横交错并遍布全身,分布在肾脏组织间的网络系统[10]。其隶属于三阴三阳脏腑经络体系范围。“毒”是指在内外因素作用下,所产生的对机体生理功能有不良影响的病理产物。南征认为消渴肾病的致病毒邪可分为热毒、湿毒、瘀毒、浊毒,且临床中可单独或相兼出现[11]。“毒”的产生实际就是由于气机紊乱、气化失职、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变化结果。随着病情变迁,机体开阖枢系统趋向紊乱,并以枢机不利为主要表现形式。“阳枢”不利,则疏泄胃肠、通调水道失职;“阴枢”不利,则敷布气血、膀胱开合失司。最终脏腑气化失调,气、血、津、精运行受阻,日久内蕴痰、湿、瘀、热等邪,结聚日久成毒,毒邪盘踞体内,循经伤及肾络,发为此病。故枢机不利是产生“毒损肾络”病机的关键。
2.1 阳枢不利 阳枢不利是“毒损肾络”机制形成的启动条件。阳枢包括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等经络及三焦、胆等脏腑。少阳枢机主司阳气在表的升降出入。因胆主阳气之升发,三焦主阳气之气化,故少阳启枢在胆,枢运在三焦,从而构成枢路一体,实现启运阳气、宣达表里、调控津液,维系并调节太阳、阳明阳气升降出入的功能。此外,胆腑内寄相火,三焦亦可流行相火,二者相合,可鼓舞脏腑之气化,使气机调畅而无病。一旦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无力运转气、水、火,便可致气血津液聚而发病;胆腑无力启运相火,失于疏泄,便可致相火炽盛,郁而化火化热,耗伤元气。最终痰、湿、瘀、热诸邪久聚化毒,郁滞肾络,损伤肾体。故阳枢不利是发生“毒损肾络”病机的启动条件,治疗当以通畅阳枢为主,通过疏散毒邪、除郁通络,恢复胆腑及三焦运转气化功能,使气、血、津正常运转。
2.2 阴枢不利 阴枢不利是“毒损肾络”机制形成的核心关键。阴枢包括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等经络及心、肾等脏腑。少阴枢机,主司阳气在里的升降出入。因心主血脉内有君火,肾主藏精内寄元阳(相火),故心肾通过经脉的联通作用,形成水火相交、君相安位的“心-肾”通路,使肾之元阳上养于心,并通过“心主血脉”功能将元阳通达全身、温养全身,从而保障血液运行、神的发挥、阳气输布正常,调节太阴、厥阴阳气开阖的功能。因此,少阴枢机实际上是对心肾相交状态的一个概括。少阴枢机通过这种联系,以血脉作为三阴开阖运转的基本路径,发挥通达元阳、君火,交融阴阳水火的作用。一旦少阴枢机不利,“心-肾”通路作为交通阴阳、布散阳气的载体便会出现障碍,导致肾之元阳虚而失布,不能供奉心之君火,从而引起水火失和、气机不利、脉道不畅、阴阳不相顺接的病理状态,甚至导致脏腑乃至全身阴阳调节紊乱,血脉瘀滞,气化失职,水液代谢紊乱。肾为生命之本,为精气之所居,故“久病必穷肾”[12]。一旦肾用失职、肾体受损,肾主封藏、主水气化的功能便会失调,继而加重原本瘀滞之象,致使经脉不和、血络不畅,肾络痹阻更甚,而发为水肿。故阴枢不利是发生“毒损肾络”病机的核心关键,治疗当以调畅阴枢为主,通过扶正益肾、通脉活血,恢复阴平阳秘状态,使肾主水和气化功能、主司膀胱开合职能恢复正常,三阴开阖枢回归正常。
综上,“毒损肾络”的病机发生与枢机不利密切相关。多数情况下,少阳不利往往见于消渴肾病的肾之用受损阶段,即消渴肾病早期;而少阴枢机不利往往见于消渴肾病的肾之体用俱损阶段,即消渴肾病中期。本虚标实为早中期消渴肾病的主要病机特点。针对这种复杂性及多变性,进行有效调节和治理——调理枢机,可达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的效果。
3 早中期消渴肾病的治疗
何泽教授根据消渴肾病早期和中期不同阶段、不同证型的病机特点及症状,提出了畅通枢机、分期对证治疗的原则。早期调阳枢,祛邪为主兼以扶正,治以疏散毒邪,除郁通络;中期调阴枢,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治以通脉活血,扶正益肾。以此为依据,何泽教授拟定了糖肾安系列方。其中糖肾安Ⅰ号方由生地黄、黄芪、黄精、榛花、大黄、土茯苓、金荞麦、丹参、槟榔、草果、厚朴、络石藤、人参、僵蚕、蝉蜕等益气养阴、除郁通络药组成,适用于消渴肾病早期(气阴两虚证);糖肾安Ⅱ号方由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金荞麦、地骨皮、榛花、大黄、土茯苓、丹参、槟榔、草果、厚朴、僵蚕、蝉蜕、牛膝等滋养肝肾、通脉活血药组成,适用于消渴肾病中期(肝肾阴虚证);糖肾安Ⅲ号方由补骨脂、淫羊藿、肉桂、黄芪、泽兰、麸炒白术、金荞麦、金樱子、芡实、槟榔、草果、厚朴、僵蚕等温阳化水、解毒荣络药组成,适用于消渴肾病中期(脾肾阳虚证)。区别于传统补肾活血法,分期、对证辨治,能有效改善肾之体用受损状态。
3.1 方药的整体结构特点 糖肾安系列方选药特点体现了泻实补虚相结合的原则,契合早中期消渴肾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针对痰、湿、瘀、热的标实病机,糖肾安系列方中草果、厚朴、僵蚕行气化痰,温胃散寒,厚朴、麸炒白术、泽兰、土茯苓、芡实、槟榔除湿散结,健脾消胀,泽兰、大黄、丹参、牛膝、鸡血藤补血行血,散瘀通络,金荞麦、大黄、络石藤、地骨皮、生地黄、蝉蜕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上述药物合用,可破消渴肾病痰、湿、瘀、热等互结之势。
针对肾之体用虚损的本虚病机,糖肾安系列方中牛膝、黄精滋肾养阴,淫羊藿、补骨脂、肉桂补肾助阳,山萸肉、芡实、金樱子益肾固精,益气生津,枸杞子滋养肝肾,温补肾阳。此外,黄芪、人参既可泻阴火、祛虚热、补元气,亦可助正祛邪,固表御邪。上述药物合用,共解肾用虚疲、肾体不足之难。
糖肾安系列方配伍特点体现了祛邪扶正相结合的原则,符合早中期消渴肾病“分期对证”的治疗特色。针对消渴肾病早期气阴两虚之证,何泽教授认为治疗应以祛邪为重点,辅以扶正。故选榛花、大黄、土茯苓、金荞麦、丹参、槟榔、草果、厚朴、络石藤、人参、僵蚕、蝉蜕等解毒、散瘀、清热、通络之品祛除实邪,并酌情选用生地黄、黄芪、人参等扶正之品,益气养阴,使邪去正不伤。
针对消渴肾病中期肝肾两虚之证,何泽教授认为治疗应以扶正为重点,辅以祛邪。故选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金荞麦、地骨皮、牛膝等补益肝肾之品以扶正,并酌情选用榛花、大黄、土茯苓、丹参、槟榔、草果、厚朴、僵蚕、蝉蜕等清热解毒、化湿行气、活血通络之品祛除实邪。
针对消渴肾病中期脾肾两虚之证,何泽教授认为治疗应以扶正为重点,辅以祛邪。故选补骨脂、淫羊藿、肉桂、黄芪、炒白术、金荞麦、金樱子等健脾益肾之品以扶正,并酌情选用芡实、槟榔、草果、厚朴、白僵蚕、泽兰等行气、化湿、通络之品祛除实邪,使扶正不留邪。
3.2 方药选择与阳枢、阴枢的关系
3.2.1 早期 早期调畅阳枢,治以疏散毒邪、除郁通络方法。消渴肾病的发生是由于少阳枢机不利,三焦运转气水火功能及胆腑寄运相火职责异常,经络脏腑气机失调,气化紊乱,继而产生痰、湿、瘀、热等病理产物久而蕴化毒邪,引发“毒损肾络”的病理状态。基于此,何泽教授选用大黄、络石藤、僵蚕、黄芪、人参等能入手足少阳经的药物,畅通阳枢以利其气,调节阳枢以行其郁,实现疏散毒邪、除郁通络的治疗目的,从而阻断“毒损肾络”机制的形成,纠正消渴肾病早期病理现状。
大黄大苦大寒,可泻毒热,导瘀血,推陈致新,虽不归胆经,但其能通过“泻胆热”[13]而作用于胆腑;络石藤苦微寒,通络祛风,凉血退热,“禀少阳之令”,“入心、肝、肾、胆、胃五经”[14]49;僵蚕辛咸微温,祛风化痰、散结行经、解毒通络,“入肺、肝、三焦三经”[14]102;上三药既能清胆热、通胆络,亦能行三焦经,使少阳枢机恢复通畅,正常运转。黄芪甘温,泻阴火,祛虚热,补元气,可归“手少阳”,“乃上中下内外三焦之药也”[14]150;人参补元气,通血脉,泻阴火,乃“禀少阳之令而生”,“通行十二经”[14]146;上两药可泻少阳阴火,以升清阳,补元气,使少阳枢机协调,阴阳升降有序。上述药物可从整体调节少阳枢机启运并转运元气、津液、相火,调节太阳、阳明经腑阳气开阖的功能,从而使三焦通道气机通畅、脏腑气化健运。
3.2.2 中期 中期调畅阴枢,治以通脉活血、扶正益肾为法。少阴枢机不利,使“心-肾”通路在交通阴阳、布散阳气方面出现障碍,形成“脉络不畅”的病理状态,使肾络瘀阻更为严重从而导致消渴肾病进展或缠绵难愈。基于此,何泽教授选用丹参、络石藤、牛膝、鸡血藤、地骨皮、生地黄、土茯苓、芡实、金樱子、黄精、枸杞子、山萸肉、淫羊藿、补骨脂、肉桂等能入手足少阴经的药物,通畅少阴以达其阳,调节少阴以行其血,通过通脉活血,扶正益肾,使血脉畅通,水火相交,肾之体用如常,从而纠正消渴肾病中期病理现状。
丹参补血活血,化瘀通络,可“入手少阴、厥阴之经”及“心、肝、肾三经”[14]158;络石藤苦微寒,通络祛风,凉血退热,“禀少阳之令”,“入心、肝、肾、胆、胃五经”[14]49;上两药活血化瘀通心脉。牛膝补益肝肾,行血活络,乃“足厥阴、少阴之药”[15]447,可“入肝、肾二经”[14]171;鸡血藤活血补血,舒筋活络,能“入肝、肾经”[16];上两药能行血补元通肾络。地骨皮清热凉血,祛风止痛,可“入足少阴、手少阳经”[15]898,“入肾、三焦二经”[14]188;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能“入手少阴”[15]445及“心、肝、肾三经”[14]169;上两药滋阴清热,泻肾中伏火。土茯苓除湿消水,通利解毒,“专入胃、肝,兼入肾、肠”[17]136;芡实益肾固精,健脾利湿,能“入脾胃二经,兼入心、肾二经”[14]390;金樱子固精益气,“专入肾、脾、肺”[17]61;上三药利水消肿,益肾气,泻肾浊。黄精补中益气,益肾填髓,“专入脾,兼入肺、肾”[17]14;枸杞子滋肾补虚,生精助阳,能“入肝、肾二经”[14]188;山萸肉补养肝肾,固精生津,能“入肝、肾二经”[14]186;淫羊藿益精气,补命门,乃“手足阳明、三焦、命门药也”[15]324,“入命门经,兼入肝经,通入胃、大肠、三焦三经”[14]161;上四药既可润养肾阴,又可温补肾阳,使肾体阴阳和谐。补骨脂补相火通君火,“入脾、命门、心包三经”[14]409;肉桂补火助阳、温通经脉,“入肾、肝、命门三经”[14]421;上两药温经通脉,交通心肾。上述诸药可发挥调节少阴枢机的作用,以实现疏通“心-肾”通路、维持血脉正常运转的治疗目的。
4 验案举隅
4.1 验案1患者,男,68岁,2020年12月21日就诊。主诉:尿中有泡沫2年。患者3年前确诊糖尿病,2年前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予黄葵胶囊口服治疗至今,未见改善,故前来就诊。尿微量白蛋白:20.86 mg/L。现症见:尿中有泡沫,偶乏力,五心烦热,自汗出,口干口苦,手指脚趾麻木刺痛感,大便不调,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有力。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中医诊断:消渴肾病;辨证: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治法:疏散毒邪,除郁通络为主,辅以益气养阴。拟方糖肾安Ⅰ号方,处方:生地黄25 g,黄芪15 g,黄精15 g,榛花25 g,大黄15 g,土茯苓20 g,金荞麦20 g,丹参30 g,槟榔10 g,草果10 g,厚朴20 g,络石藤15 g,人参10 g,炒僵蚕15 g,蝉蜕10 g。15剂,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2诊:2021年1月11日,体力增加,麻木、刺痛感症状明显减轻,口干减轻,小便偶见泡沫,时有口苦,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尿微量白蛋白:15.28 mg/L。前方去生地黄、大黄,加泽泻10 g,柴胡15 g,熟地黄30 g。7剂,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2021年1月21日电话随访,患者自述小便正常,上述症状均明显改善。
按语:本案患者病程较短,诊断为消渴肾病早期,四诊合参,辨证为气阴两虚兼痰瘀阻络。何泽教授基于开阖枢理论,认为少阳枢机不利可引发气、水、火转运通路出现障碍,形成各类病理产物,郁久化热,耗伤气阴,引发气化失职,脉络瘀滞,肾用受损,引起“毒损肾络”的病理状态。治宜调节阳枢,以实现疏散毒邪、除郁通络的治疗目的。故选用大黄、络石藤、僵蚕、黄芪、人参等能入手足少阳经的药物,以畅通阳枢;针对痰瘀互结的标实病机,选用草果、厚朴、槟榔、土茯苓、榛花、丹参,以行气化痰,散瘀通络;针对气阴不足的本虚病机,选用生地黄、黄精、金荞麦、蝉蜕养阴清热生津。2诊时结合患者小便情况及口苦症状,进行原方加减,加入柴胡以强化少阳枢机之启动运转。
4.2 验案2患者,男,52岁,2020年12月23日因糖尿病肾病治疗效果不佳前来就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6年,平素血糖控制以皮下注射50/50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甘舒霖50R),早14 u,晚12 u,血糖控制较平稳。40 d前住院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服用西药治疗后,未见改善,故前来诊。尿微量白蛋白:101 mg/L;糖化血红蛋白:6.4%。现症见:两目干涩,耳鸣,口干渴,明显乏力,头晕健忘,眠差易醒,轻微嘴唇麻木,夜尿频多,尿中有泡沫,舌暗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西医诊断: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中医诊断:消渴肾病;辨证:肝肾阴虚兼痰瘀阻络。治法:通脉活血,扶正益肾为主,辅以补益肝肾。拟方糖肾安Ⅱ号方,处方:生地黄15 g,山萸肉30 g,枸杞子30 g,金荞麦40 g,地骨皮15 g,榛花15 g,大黄10 g,土茯苓20 g,丹参15 g,槟榔10g,草果15 g,厚朴15 g,僵蚕15 g,蝉蜕15 g,牛膝15 g。10剂,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2诊:2021年1月11日,体力增加,周身舒服,麻木症状减轻,口干减轻,睡眠良好,夜尿减至3~4次,时有耳鸣,舌质暗红,苔白,脉弦滑数。尿微量白蛋白:60.17 mg/L。前方加金樱子30 g,芡实10 g,狗脊15g。10剂,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3诊:2021年1月25日,乏力口干明显减轻,嘴唇麻木、耳鸣症状消失,夜尿减至1次以内,舌质稍暗红,苔白,脉滑。尿微量白蛋白:24.41 mg/L;糖化血红蛋白:6.0%。继予10剂以巩固疗效,水煎服,1剂/d,早晚分服。
按语:本案患者病史较长,诊断为消渴肾病中期,四诊合参,辨证为肝肾阴虚兼痰瘀阻络。何泽教授基于开阖枢理论,认为少阴枢机不利造成交通阴阳、布散阳气的心-肾通路障碍,引发经脉失和,血脉瘀滞,肾之体用俱病,引起“毒损肾络”的病理状态。治宜调畅阴枢,以通脉活血,扶正益肾。方中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牛膝等补肝肾之阴,金荞麦、地骨皮、蝉蜕等清热生津,榛花、土茯苓、丹参、槟榔、草果、厚朴行气化痰,散瘀通络。2诊时结合患者小便情况及耳鸣症状,加金樱子、芡实、狗脊,加强扶正固本之力。3诊时患者小便次数基本恢复正常,结合舌脉,原方不变以善后,以促枢机调和通畅、脏腑气化健运。
5 小 结
基于开阖枢理论模型对早中期消渴肾病“毒损肾络”的病机进行探讨和实践,何泽教授认为可从“枢机不利”角度辨别“阳枢”不利或“阴枢”不利,从而分期、对证论治。阳枢不利者,以调畅阳枢为治疗基础,以疏散毒邪、除郁通络为治疗目的,恢复三焦及胆腑功能,可使阳枢以“三焦”作为路径发挥运转气水火的职能如常;“阴枢”不利者,以通畅阴枢为治疗基础,以通脉活血、扶正益肾为治疗目的,恢复心、肾功能,可使阴枢以“心-肾”为通道发挥交通阴阳的职能如初。少阳枢机、少阴枢机运转正常,人体表里阳气开阖协调、气机升降出入自如、脏腑气化健运、气血精津液代谢如常,郁毒得解、水火调和、经脉畅通,则消渴肾病渐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