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伏风辨治艾滋病探讨*

2022-11-15付广威孟培培范孔莉于淼韩思佳桑希生

河南中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风邪邪气艾滋病

付广威,孟培培,范孔莉,于淼,韩思佳,桑希生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一种具有高致病性和死亡率的严重传染病。自1981年由美国科学家首次报道以来,艾滋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艾滋病患者3 690万例,仅当年一年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即达180万例[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在各地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3],感染病例呈年轻化趋势[4]。中医学中无艾滋病相关论述,现代医家将其归为伏气温病[5]、浊毒[6]、艾毒[7]、秽毒[8]中。笔者将中医理论与流行病学资料综合分析后认为,艾滋病可归属“伏风”范畴,探讨如下。

1 伏风与艾滋病

1.1 中医对伏风的认识《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9]春天为风邪所伤,邪气留连,潜伏于体内,到夏季发为洞泄,本句指出了风邪可以伏留的特性。但综观后世医家所述,其多强调最后“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对邪气伏留论述甚少[10]。《伏气解》言:“伏气之为病,六淫皆可,岂仅一端。”正式提出伏风之名的为清代医家刘吉人,其在《伏邪新书》中提出:“夫伏邪,有伏燥,有伏寒,有伏风,有伏湿,有伏暑,有伏热。“在书中,他还进一步论述了各种伏邪相应的致病特点,丰富了伏邪学说的理论内涵。

伏风作为伏邪的一种,其具有潜伏性,如《伏邪新书》说:“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已发者而治不得法,病情隐伏,亦谓之曰伏邪。有初感治不得法,正气内伤,邪气内陷,暂时假愈,后仍作者,亦谓之曰伏邪。有已发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伏风的发病种类多样,既可以感而不发,伏留于体内,伺机发作,也可以急发后潜伏于体内,总都不离邪气潜藏的性质[11]。另外,伏风属于风邪的一种,也具有风邪轻扬开泄、善行数变、易伤津耗血的特性。《伏邪新书》说:“舌苔浮而易去,舌质如发青纺绸之兼青者,色暗不鲜,其脉弦缓往来滑利,如波浪之涌,按之则芤,浮取则虚,神志荡荡……或有微恶风之状,此伏风常见之形证也。”以舌脉说理,风性善行,易于鼓动气血,故脉道滑利,但风性又有伤津耗血之性,津血被伤不能充盈脉道,故脉道按之则芤。风性轻扬开泄,易伤人气机,卫气被伤故出现微恶风之状。风邪易与血相结,伤及血分,故舌色较暗。风邪伤人日久,胃气衰减,舌苔易祛,若后期精血大伤,胃气衰亡则可见舌色暗红无苔之象,此皆为伏风伏留伤损人体之象。

1.2 现代医学对艾滋病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艾滋病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所致,以CD4+T淋巴细胞遭到破坏为特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三种,其中,性接触传播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人群普遍易感[12]。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入侵CD4+T淋巴细胞,既可以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导致细胞溶解[13],又能通过破坏骨髓干细胞,使CD4+T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14],并通过各种机制广泛地影响人体其他的免疫机能。艾滋病发病一般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三期,急性期因其表现类似流感极易误诊,从而导致患者在无症状期进行传染,到达艾滋病期时,患者免疫机能衰竭,常因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而死亡。对于艾滋病的治疗,现代医学以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的应用为主[15],尚无特效疗法。

2 从伏风认识艾滋病

2.1 急性期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50%~70%患者会在感染后数天到几周内出现临床症状,症状有发热(80%)、身体不适(68%)、食差(54%)、关节痛(54%)、斑疹(51%)、肌肉疼痛(49%)、咽喉炎(44%)、口腔黏膜溃疡(37%)、体质量下降>2.5 kg(32%) 以及无菌性脑膜炎等[16]。另外,腹泻、乏力、出汗、恶风、神经系统症状等也是常见的症状表现[17-18]。这一时期,艾滋病的症状表现符合风邪致病的特点,风为阳邪,易趋阳化,在一身之气分,邪与卫气相争则有发热的表现,风邪郁于局部则易化火成毒,毒在咽喉可见咽喉炎,在口腔可见溃疡,在关节可见关节疼痛,正如《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全参》所说:“风为阳邪,郁于经络,遇火相煽,则发出诸毒。”[19]风性清扬开泄,易于开泄,气机耗气,使腠理开,汗大出,气随津脱,里气外泄,可见乏力、食差,表气外泄常见恶风之症。《素问直解·风论》云:“风性鼓动,开发毛窍,故多汗;正邪不合,故恶风。”风性善行,传变迅速,可在短时间内由表及里,由气分到血分,风邪入里,扰动胃肠气机,可见腹泻,发病急、重者,中伤肝经,可见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风邪入血分,伤血动血,肌肉血脉受伤则可见肌肉疼痛。此期风邪迅速入里,风邪鼓动气血,使气血运行加速,可见脉滑数、舌红;风性开泄,耗伤津气血,可见脉细,苔白而燥[20]。《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所提到的阴阳易病症状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头重、眼花、膝胫拘急等[21],与风邪的开泄耗气、伤血等致病特点相关,风邪开泄一身气机则少气、身重、头重、眼花,风邪入里伤于血分则可表现为少腹里急、膝胫拘急,而阴阳易病以性传播为特点,又与艾滋病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谋而合。急性期持续1~2周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进入伏风伏留的无症状期。以上急性期风邪的症状表现,结合无症状期病邪潜发的特性,在病程上本期可以定为伏风急发阶段,病机可以总结为伏风急发,耗气损卫,伤津动血,生热化火。

2.2 无症状期艾滋病经过短暂的急性期发作后,进入漫长的无症状期,根据病毒毒力与患者体质强弱不同,本期可持续2~10年。在长期慢性的感染过程中,HIV的基因以及抗原和毒力不断产生变异,使其逃避人体的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的攻击,在体内长期存在。在此过程中,病毒在被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CD4+T淋巴细胞的计数不断下降,免疫系统受损[22]。由于本期多无明显症状表现,故西医称此期为无症状期,虽称无症状期,但此期并非全无症状,只是缺乏特异性症状。彭勃等[23]调查了633例处于无症状期的HIV感染者,并设立对照组,发现处于无症状期的患者多有睡眠异常、胸闷、乏力、口渴、食少、皮肤瘙痒、呕恶、消瘦、发热、腹泻、汗出异常、口味异常、头晕、心悸、脱发等广泛的全身症状表现,与正常人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以上论述可以得出,艾滋病这一病程属于伏风伏发阶段。首先,艾滋病病毒处于不断变异当中,这与风性数变有一定的重合度,虽然病毒根本性质未发生改变,但正因其不断变异的性质才使得其不为人体免疫系统所清除,从这个角度看,风邪的“数变”性质对于风邪易伏留于人体具有重要意义。其次,HIV病毒主要侵及人体免疫系统,即偏伤人体卫气,这与中医风邪多为偏邪的认识相似[24]。《素问·风论》说:“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9]风邪偏伤局部,如偏中于五脏六腑,而不累及他处则为五脏六腑之偏风。除了对五脏之风的详细论述,还有对脑风、首风、目风等概念的描述。由此可见,与其他种类的邪气相比,风邪具有偏伤一处的性质,艾滋病病毒偏伤人体卫气,也具有偏风的性质。最后,邪气潜伏于体内就必须要有所依托,与有形的物质如血、精、津液等相结才能潜藏[11]。根据无症状期的症状表现来看,此期以非特异性全身症状为主,几乎涉及各个系统。从中医基础理论来看,血作为人体的物质基础之一,具有濡养全身脏腑经络以助其行使正常功能的作用,如《素问·五脏生成》说:“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9]若血分受损,则其对周身的濡养功能减弱,可表现为各脏腑形体官窍多种症状。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并以损伤人体的免疫细胞为主,故HIV之伏风潜伏的病位应在人身之血分,伏风结于血分,耗伤血气,并在缓慢发病的过程中偏伤濡养支撑卫气之血,导致卫气受损严重。故艾滋病“无症状期”的病机可以总结为:伏风缓发,结于一身之血分,暗耗精血,偏伤卫气。

2.3 艾滋病期经过数年的无症状期后,艾滋病患者进入最终阶段即“艾滋病期”。此期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的数量明显下降[25],HIV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性发热、自汗、盗汗、慢性腹泻、体质量下降快(>10%)、全身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体征。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性格改变、记忆力减退、痴呆、精神淡漠、癫痫等神经系统表现[26]。另外,由于患者免疫功能极度下降,常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卡氏肺孢子菌肺炎、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卡波济肉瘤、非霍奇性淋巴瘤等[27]。此期病情急重,患者若未得到有效治疗,则多在6~18个月死亡。此期艾滋病的发病方式可以归纳为伏邪复发,如《伏邪新书》说:“有已发治愈,而未能除尽病根,遗邪内伏,后又复发,亦谓之曰伏邪。”[10]从症状上看,本期属于“中风痨”范畴。《证治汇补·痨瘵》说:“风痨者,初起原因咳嗽鼻塞,久则风邪传里,耗气损血,渐变成痨,在表令人自汗,在里令人内热,在肺咳嗽,在肝吐血,在脾体瘦,在肾泄精。”[28]风邪初起,侵袭人体,见咳嗽、鼻塞等表证,久则潜伏于里,暗耗精血,渐成虚劳,虚劳已成则人体正气大衰,风邪复发,而见诸症,因本病并非单纯虚损,而为风邪伏留,暗耗精血所致的虚劳,故称之为风痨。艾滋病在经过数年无症状期的血分耗伤后,到达艾滋病期,精血亏损,虚劳已成,故见体质量下降、痴呆、舌质暗淡、苔少或剥落、脉细弱等症。如《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内形伤,则神气为之消靡;外形伤,则肢体为之偏废,甚则肌肉尽削,其形可知,其形既败,其命可知”。[29]而伏风复发进一步耗气伤血,与仅存的卫气相争则可见发热、自汗等症状,最后导致患者衰亡。另外,因艾滋病病毒偏伤卫气,故此期人体卫外之气大伤,抗邪能力下降,多易并发全身上下各器官各种机会性感染,即易并发其他邪气的发生,这正符合风为百病之长,易兼邪气而发病的理论基础。《临证指南医案·风》云:“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多汗恶风……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由此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30]从艾滋病后期易并发机会性感染角度来看,风邪能鼓荡其他五气伤人,也正说明了其易于消耗卫气,使卫气对人体的卫护功能下降,从而引起他邪并发致病的发病机理。根据以上探讨,艾滋病“艾滋病期”的病机可以总结为:伏风复发,精血亏极,易兼他邪,正气衰亡。

3 从伏风论治艾滋病

艾滋病的发病过程分为“伏风急发”“伏风缓发”“伏风复发”三个阶段,故在治疗上也应根据三个阶段的病机辨证治疗。伏风急发阶段,风邪在表,消耗卫气,可见乏力、自汗、恶风之症,在里生热化火,伤血动血,出现发热、斑疹、肌肉痛、咽喉炎等症状,应调和营卫、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祛表里之风,方用桂枝汤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桂枝汤通阳祛在表之风,清瘟败毒饮清解在里之风及其所化之火毒。伏风缓发阶段,病邪在缓慢发病的过程中暗耗气血,出现乏力、食少等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如《重订广温热论》说:“邪伏既久,血气必伤。”[31]另外,在这一过程中,伏风损耗卫气之血,导致卫气日益消耗,易为邪气所侵,故感冒等疾病多见。此期症状皆由伏风结于一身之血分,暗耗精血而致,治疗应振奋脾气,化生气血,补气和血以固表实卫,可用当归建中汤加黄芪、小建中汤等。伏风复发阶段,虚劳已成,伏风弛张,此时应按“风痨病”进行治疗,治以秦艽鳖甲散加减,该方出自《卫生宝鉴》,由青蒿、鳖甲等组成。因此期伏风不再伏留,发于周身,正气虽然衰败,但难以速补,病机以邪盛为主,故以祛邪为要,以青蒿、秦艽、柴胡透散已发之伏风,鳖甲滋阴填精,补伏风损耗之虚,地骨皮清伏风弛张所化之热。此期易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故应针对各种并发邪气的致病特点进行具体论治,如感受热邪应加清热解毒药物,合并湿邪加理气祛湿药物。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文对艾滋病的病邪性质为伏风进行了探讨,伏风之邪既具有风邪致病的一般特点,也具有伏邪潜藏致病的特性,艾滋病的致病特点与中医所论述的伏风具有一定的重合度。现代中医多将艾滋病列入“疫病”[31]“虚劳”[32]“伏气温病”[5]“阴阳易”[33]等范畴。仔细分析,这种归纳方式只是对艾滋病的某一个特性进行了归类,如疫病是对艾滋病的传染性归类,虚劳是对疾病最终转归的归纳,阴阳易则是对其传播方式的划分,这些归类方式均不能对艾滋病的病因性质做出明确的定义。伏气温病的归类方式虽然认识到了艾滋病具有中医伏邪潜伏性的特质,但温邪易动血发斑的致病特点却并不符合艾滋病的病机与症状表现。伏风之邪发病隐匿,难以祛除,持续耗伤人体气血并偏伤卫气,这些特质均与艾滋病的致病特点相吻合。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对疫病具有传染性的认识,将艾滋病具体化归为伏风中的“伏风疫”更确切。

猜你喜欢

风邪邪气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治风邪 按摩风府穴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从幽门螺杆菌感染视角新解“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
从湿毒挟风论治炎症风暴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程演进
幸福来自感动
别轻易拔罐刮痧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