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情境体验健康宣教在卵巢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11-14杨二女
杨二女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471000
卵巢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治疗卵巢癌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作为创伤性治疗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影响患者预后〔1〕。加之患者对疾病预后不确定,导致患者围术期容易消极应对疾病,影响患者治疗配合度,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2〕。自我效能是指患者应对疾病的信心及态度,而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增强患者围术期治疗信心〔3〕。既往常规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以口述的方式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宣教效果容易受患者年龄、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影响〔4〕。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变得立体、生动,从而提高患者健康宣讲效果〔5〕。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本研究将探讨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在卵巢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旨在为卵巢癌围术期护理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选取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卵巢癌切除术患者9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卵巢癌,并符合卵巢癌根治手术指征;②患者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③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②预计生存期限少于6个月,③合并淋巴结远处转移。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年龄26~70岁,平均(49.25±4.85)岁;临床分期:Ⅰ期20例,Ⅱ期15例,Ⅲ期10例;文化程度:小学8例,初中12例,高中15例,大专10例。对照组:年龄25~70岁,平均(49.15±4.25)岁;临床分期:Ⅰ期18例,Ⅱ期12例,Ⅲ期15例;文化程度:小学10例,初中10例,高中13例,大专1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行常规健康指导,向患者介绍卵巢癌围术期相关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并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生活指导、治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实施干预。
1.2.1制作微视频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并输入“卵巢癌切除手术” “自我效能”“疾病不确定感”“健康教育”等关键词,通过总结及分析筛选出具有上述关键词的文献,同时根据专科护理常规,结合实际情况,由专科护士长与主管护士根据既往护理经验,最终确定卵巢癌根治手术围术期护理健康宣教方案,并完成微视频拍摄及制作。在视频拍摄前选取专科1名外形条件好,普通话标准,声音柔和,具有亲和力且试镜自然的护士进行健康宣教。在视频拍摄前,护士先简单自我介绍,以缓解陌生感,然后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卵巢癌发病原因、根治手术治疗指征、围术期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及心理指导等。微视频制作完成后指导患者扫描科室二维码,加入科室微信群,并在微信群中上传微视频,指导患者下载并保存,嘱患者每天抽时间观看,对于存在的不明白的地方由护士亲自向患者进行讲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1.2.2情景体验健康教育方案 在微视频健康教育基础上,由专科护士长对患者进行分组,共分为5组,每组9人。以小组为单位,由专科护士长安排术前参观手术室并进行角色体验,在手术室中告知患者术中体位正确摆放方法及麻醉配合注意事项,同时告知患者相关仪器设备用途、手术原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关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方法。情景体验教育结束后,由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分享情景体验相关感悟,鼓励患者提出疑问,并详细解答患者问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疾病不确定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①自我效能: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6〕进行评价,量表包括自我决策、正性态度、自我减压3大维度,共28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总评分28~14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04,提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②疾病不确定感:应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7〕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不明确性(13条目)、信息缺乏(7条目)、复杂性(7条目)、不可预测性(5条目),共4个维度,合计32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4分,总评分32~160分,分值越高提示不确定感越明显。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75,提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③应对方式:采用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8〕进行评价,量表包括3个维度(包括屈服、回避、面对),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本研究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924,提示量表具有良好信效度。④生活质量:采用癌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9〕进行调查,包括躯体功能(5个条目)、情感功能(4个条目)、认知功能(2个条目)、角色功能(2个条目)、社会功能(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1~4分,将各维度条目得分相加得到该领域粗分,通过线性变换法将各维度粗分转化为百分制得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生活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SUPPH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C-SUPPH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不明确性、信息缺乏、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面对、屈服、回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对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研究指出,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应对疾病,有助于患者确立可行的健康目标,帮助患者发挥内在潜能,激发患者参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及积极性〔10〕。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总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表明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自我管理效能。考虑可能由于微视频可将复杂的卵巢癌护理知识变成可反复阅读及观看的画面,有利于患者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加深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及自我效能〔11〕。此外,情景体验健康教育通过让患者提前进入手术室切身感受手术现场,使患者对手术有更深刻的认知及了解,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提高患者自我效能〔12〕。
3.2 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对卵巢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卵巢癌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匮乏会导致其对治疗及预后不确定〔13〕。另外,患者术后还需要面对伤口疼痛、经济状况、性功能损伤、社会定位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导致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增加〔14〕。研究指出,疾病不确定感会导致卵巢癌患者围术期不良情绪增加,影响患者遵医行为,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15〕。本研究对卵巢癌患者实施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不明确性、信息缺乏、复杂性、不可预测性)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可减轻卵巢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考虑可能由于微视频能让患者反复观察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相关内容,避免由于护士口述而导致患者难以记忆而影响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减轻疾病不确定感〔16〕。另外,通过让患者术前进入手术室体验手术过程,并让患者相互分享个体体验感受,可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识,减轻患者术前焦虑及疾病不确定感〔17〕。
3.3 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对卵巢癌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研究指出,患者应对方式与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呈正相关,而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呈负相关〔1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而屈服、回避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可促进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这是由于微视频健康宣教能让患者更好地认识卵巢癌根治手术,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观念。同时情景体验健康教育能患者相互分享体验式教学心得体会,使患者树立正确疾病治疗态度,使患者能更好地面对疾病〔19〕。
3.4 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可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躯体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考虑可能由于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卵巢癌患者自我效能,从而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有利于患者预后及身心健康,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0〕。
微视频+情景体验的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卵巢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促使患者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