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问题及对策探究

2022-11-14何卫平

经营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财政部门国库财务人员

何卫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九十团 核算中心,新疆 博乐 833409)

一、引言

国库集中支付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支付款项时,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规定审核机构审核后,将资金通过单一账户体系支付给收款人的制度。当前运用的支付方式有两种,一种由政府直接进行支付处理,另一种是财政授权支付。

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更加规范地管理单位预算资金账户

很多事业单位在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前期,通常会创设一个或多个预算管理账户。不同事业单位在管理账户时设定的规范要求不同,再加上受管理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制约,财政资金使用时存在较多的隐患,资金过度消耗的情况屡见不鲜。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规范了账户的管理工作,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二)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既往事业单位主要推行分散支付制度,明文要求财政部参照各单位的实际预算结果,如期将财政资金拨至各事业单位的账户内,实现对资金的综合化管理。但是在这种运行模式下,很多资金被扣留在单位内部,若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这种状态,很容易出现随意挪用、挤占的情况,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通常是把所有财政资金存储在国库账户内,当单位提出使用资金的需求时,集中支付系统便会统一支付各项资金,真正完善了资金支付程序,减少了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成本,在确保资金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其使用效率。

(三)有助于改进集中支付流程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以后,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的多个方面均得到完善,但在具体支付流程上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政府资金审批时间较长,很难确保单位项目能在资金充足的情境下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确保资金安全的需要也对集中支付流程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有关人员一定要做好相关工作,提升单位项目的运行质量。

(四)有助于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

收支业务控制为新时期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重要一环。在国库集中支付工作持续开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内部收支业务内控制度逐渐完善。建立并有效落实财务收支审批、银行账户管理、货币资金及公务卡使用管理制度等,有利于增强事业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国库集中支付的思想认识不足

摒弃传统分散式国库支付方式,转变成当前的集中支付方式,势必会对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事业单位不能像过往那样自主管理、应用财政预算资金,行为被管束等。这容易使一些事业单位预算部门领导出现抵触情绪,导致财会人员配合上级部门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能动性不强。

这项新工作的开展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全面掌握相应内容,只有这样,方能在真正执行财务工作时,和国库集中支付实现精准对接。但现实情况是多数财务人员学习意识不强,对集中支付的了解不深,在岗位实践中不能游刃有余地衔接本单位财务与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内容,执行力明显不足。

(二)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将国库集中支付应用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践中,为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新增了一些标准与规定。既往预算编制方法十分粗放,未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标准执行,影响了预算管理的工作效率。尽管当下很多事业单位开展了独立的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但在资金预算管理程序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基层员工参与度整体偏低,审核预算执行流程设置少之又少,既有的审核流程效果较差,审核人员主观性较强,导致预算资金管理流于形式;二是在国库集中支付中,预算管理没有被整合至相应的预算指标分解范畴中,既有的管理体系完善度不高,不同环节连接不够紧凑,目标管理规范性不足,设定的工作要求也千差万别。因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不足,其不能为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的有效管理创造优势条件。

(三)支付信息系统尚不完善

支付制度改革需要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的支持。当前,社会信息量逐年增长,外加国内预算单位数目庞大,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上至中央政府,下至基层单位,该系统均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长此以往,必将降低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甚至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四)国库集中支付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

事业单位在获得财政预算审批以后应合理设定财务预算指标,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循均衡性原则执行基本支出用款计划,依照项目执行进度原则制订支出用款计划,主管、财政部门审核用款计划后,基于计划额度将其上传到事业单位单一账户平台内。在这样的情景下,事业单位设定支付指令仅需要在用款计划额度中选出相应用款计划,填写支付业务摘要内容,就可以将其传送到银行金融系统,完成资金支付。这也意味着支付过程中,主管与财政部门的监管严重缺失。

虽然部分事业单位下达支付指令前需要经主管或财政部门的审核,但是以上部门或人员也只是依照用款计划,判断其支出资金是否处于预算额度范畴内,很难依照本单位自行填制的业务摘要内容评估其支出业务的真实程度、手续资料的完善性、支出标准的科学性及是否与其他预算管理要求相吻合等。主管及财政部门通常运用事后监督的方式开展检查活动,即使在以上环节发现问题也只是亡羊补牢,不能通过事前监督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四、有效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对策

(一)扭转传统观念,提升思想认识

首先,作为事业单位的高层领导与管理人员,应认识到国库集中支付的重要性,主动扭转传统观念,发挥带头作用,这是提升单位财务管理工序质效的基础。其次,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工作,让更多人了解此次改革的意义,促进事业单位人员转变传统观念,持续提升自身的思想认知水平。最后,财政审计部门要主动落实自身职责,维护财政资金应用及国有资金安全等,以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意识。

(二)完善预算管理流程

资金预算对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的资金支出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事业单位应把资金预算设定成基础,依照各项业务运行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宜的资金结算方法。事业单位应持续完善预算管理流程,改进资金控制体系。在国库集中支付实施的大背景下有针对性地调整资金记账管理方案,完善费用的控制卡体系,严控成本支出,防控管理风险,清晰设定岗位责任,严格审核财务信息录入情况。上传财务信息后,财务主管与行政部门应开展多层次的审核活动,在确认没有差错后将其上传至国库集中支付信息系统中。在审批与预算控制大额度资金时,事业单位要更加严谨,结合实况调整预算定期例会制度,打造层次化的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现金流控制体系,编制可行的核算方案。

有效衔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预算会计,是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可行方法。现行会计制度在呈现事业单位预算收支实施结果时,在精准度、完整性及可比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财政部颁发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规定了政府会计的构成部分,一是进行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二是进行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会计。对预算内的各项工作均要做好对应的处理,每一项工作根据制度进行。预算收支通常在现实收到与支付环节确认,和单一账户平台的计划传达与支付指令生成达成统一,预算结余和单一账户平台上剩余的可用额度保持一致。在推行政府会计准则的过程中,要持续调整及完善集中支付制度,不断提升其和预算会计核算方式之间的协调性,促进两者融合,辅助事业单位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能力。

(三)加大财务管理力度

在国库集中支付实施前,事业单位编制费用支出标准并严格执行。一些标准延续使用数年之久,已经不符合当下事业单位发展情况,不同预算单位设定的费用标准存在较大差别。为规避以上情况,有关部门应尽早梳理分类及修订编排各单位的财务开支费用标准,并编制完善的规章制度,辅助提升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使资金支出合法、规范化,这样便能较好地维护单位的财经秩序,显著提升财政的直接支付比例。

(四)完善集中支付信息系统

集中支付信息系统可以看成是一个基础平台,其能高效率地交换整个系统的内部信息,也能提供可靠的技术方法。要建设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建议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根据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具体要求,科学建设支付操作系统,以此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规范财政资金支付流程,实时监控预算的实施状况,定时整理、归纳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支出信息。第二,财政部门主动和行政事业单位搭建联网系统。建设该系统可以应用既有的政府网络,进而使信息传输实现电子化,最大限度提升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第三,财政部门主动和代理银行、国库及其他有关部门创建横向联网,持续完善联合信息网络,进而更有效、快速地实现多途径监测、信息共享等目标,做好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工作,提升集中支付功效。

(五)做好财务人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工作

首先,在事业单位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务管理出现显著改变。作为一名优秀的财务人员,应及时了解、把握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方法、新制度以及新业务,因此应有针对性地提升全体财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其次,国库集中支付推进涉及诸多环节,包括编制预算资金、申请用款等,对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财务核算水平,也要有大局意识及较强的预算编制能力。最后,持续加大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完善业绩考评机制。对业务能力强、业绩好的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要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给予其一定奖励,树立楷模,调动其他财务人员的能动性。

(六)加强集中支付动态监控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为改善部分事业单位在资金支付过程中缺乏监管控制的情况,建议把动态监控系统引进国库集中支付工作中,借此方式实时监督控制资金支付、清算等工作,及时解决违规违法问题。一方面可实现对资金支付应用风险的有效防控,另一方面能显著提升预算支出执行监管水平。在动态监控系统的协助下,财政部门能够依照相应的权限实时监控单位支付业务实际选用的预算科目、用款方案、支出范范畴标准等,判断其是否处于既有的财政预算审核范畴,是否符合政府部门采购、公务卡应用、现金及其他预算管理相关规范。对动态监控过程中探查到的疑点或者线索,要及时核实、纠偏与处置,进而真正强化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促使事业单位持续完善资金内控制度,理清预算收支程序,特别是要规范大额资金支出的申报流程,循序渐进构建内控风险预警及防控机制。

(七)区别对待年终结余

在各年度年终,部分事业单位可能还有剩余的日常公用经费,财政部门不能收回所有资金,一定要结合具体情况,在条件准许时留到明年再使用。财政部门一定要区别对待年终结余,在事业单位有资金需求时,结合实际情况,依照资金管理程序上报处置,通过财政方面的审核后再审批,结合实际将上年度结余资金划分给各个事业单位。

五、结语

当下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可能牵涉多个方面,应明确影响工作效果的因素,采用适宜的管理方法,不断完善集中支付工作,协助事业单位更有效地管理资金,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财政部门国库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浅论县级国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基层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银子去哪了
好老板
对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财务部门作用的策略
财政部门实施内部控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