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毗邻地区深化产业合作的对策研究
——以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为例
2022-11-13张成立王云鹏
张成立 王云鹏
(1.绥芬河市战略研究中心,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2.绥芬河市境外产业园区服务中心,黑龙江 绥芬河 157399)
中俄两国山水相连,边境线长达4300 多公里,仅黑龙江省就与俄罗斯5 个州区接壤,有15 个边境陆路口岸、10 个河运口岸。建立长期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是双方共同的愿望,也是两国各自发展和保证国家安全的需要,而进一步扩大与深化中俄双方毗邻地区的产业合作,对提升两国边民的福祉、密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义重大,值得研究。
一、绥芬河市产业发展概况
绥芬河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距俄对应口岸波格拉尼奇内21 公里,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一带一路”框架下“中蒙俄经济走廊”向东方向的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枢纽城市。1903 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奠定了绥芬河地区交通、通讯和通商口岸的基础,史称“国境商都”。绥芬河对外交流广泛,与俄日韩等国家27 个城市开展常态化人文交流,被誉为“会说俄语的城市”。近年来,绥芬河市在中俄沿边开放合作中始终居于前列,培育了商贸物流、进出口加工、跨境旅游等外向型产业体系。2020年,外贸额完成133.73 亿元,占黑龙江省的15.8%;对俄贸易额完成106.33 亿元,占全省的31.8%。2018 年至2020 年,绥芬河市木材进口量1895 万立方米,实现贸易额198.4 亿元,俄材进口量占黑龙江省进口俄材的75%左右。全市木材加工企业369 户,年木材落地加工能力120 万立方米。绥芬河铁路口岸接运换装俄煤的能力为每年600 万吨,截至2020 年底,累计进口煤炭1660.4 万吨,贸易额实现67.8 亿元。绥芬河口岸进口粮食17.8 万吨,同比增长153.3%,现有企业粮食年加工能力达128 万吨。水产已实现帝王蟹、鲜活扇贝、鲜活河蟹、海参、虾类等进口,市内的冷库设施、冷链配送也具备一定规模,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进口俄罗斯水产集散地。绥芬河市注册中药材加工企业77 家,投产5 家。绥芬河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建设了7 个境外园区、70 个境外投资项目,涉及林木采伐、木材加工、农业种植养殖、煤炭、矿产、轻工产品制造、建筑工程承包、房地产开发、商场酒店服务等领域,主要分布在滨海边疆区、哈巴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等10余个州区,其中15 家企业入驻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和超前发展区,在俄投资总额21 亿美元。
二、发展机遇
(一)中俄之间高水平运行的国家关系,为两国毗邻地区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
近年来,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国家层面的政治互信和双边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一带一路”与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倡议高度契合,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两大战略互动对接的步伐加快,俄罗斯大力发展经济特区、超前发展区,并设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俄罗斯重点打造的“滨海1 号”国际交通运输走廊项目与“哈欧”“哈绥俄亚”货运班列顺利对接,为扩大中俄地方经贸、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绥芬河凭借地缘上的优势,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二)中俄两国经济要素及市场需求的互补性强,双方产业合作的潜力巨大
中俄经贸合作逆势上扬,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更是整个远东地区和滨海边疆区的第一大外贸伙伴。2020 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1077.77 亿美元,连续3 年超千亿美元。2021 年1-8 月,中俄贸易额同比增长29.5%,达到889.98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408.04 亿美元,增长31.6%;中国自俄进口481.94亿美元,增长27.8%。统计显示,8 月当月,中俄贸易额为133.63 亿美元。其中,中国对俄出口63.21 亿美元,中国自俄进口70.42 亿美元。2021 年前8 个月,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额826.2 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5.6%。其中对俄出口67.25 亿元,同比增长4.9%;自俄进口758.95 亿元,同比增长27.9%。前8 个月,黑龙江省货物贸易进出口额1277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增长22.3%。
(三)沿边口岸在中俄毗邻合作中先手棋、排头兵作用日益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出台的重大规划和政策中,中国边境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攀升,获得了诸多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以绥芬河市为例,先后获批边境经济技术合作区、互市贸易区、综合保税区、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境外产业园区等多个特殊功能区,在全国沿边口岸率先实现了开放型园区的全覆盖。这些特殊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是推动对外开放转型升级、深化中俄毗邻合作、促进绥芬河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俄超前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有效对接的有力支撑。
扩能改造后的绥芬河铁路口岸每年货运量可达3350 万吨,公路口岸货物量可达500 万吨,后方通过能力达5000 万吨,过客能力2200 万人次,集装箱年作业能力达16 万标箱,已连续四年过货量突破一千万吨,开辟了面向东北亚和我国南方港口的陆海联运大通道,“哈绥俄亚”陆海联运辐射国内沿海及日韩15 个港口,跨境通道优势明显。绥芬河机场将投入运营,集公路、铁路、航空于一体的现代化立体式交通网络有助于促进中俄毗邻地区的产业合作。
三、面临的挑战与制约因素
从国际方面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趋势放缓,二战后形成的自由开放的世界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从俄罗斯市场情况看,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纷纷登陆俄罗斯,形成了多国竞争的局面。2021 年1 月至7 月,俄罗斯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为197.89 亿美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41%。其中,俄罗斯向美国出口商品99.02亿美元(同比增长60.7%),从美国进口商品98.86 亿美元(同比增长25.5%)。美国在俄罗斯对外贸易总额中的比例从上年同期的4.5%上升至4.7%。
从俄罗斯口岸通过能力看,不能充分满足外贸企业扩大进口规模的需要。比如,绥芬河至俄方边境车站格罗捷科沃铁路为一百多年前修建的宽、标轨套轨线路,这段线路大部分在俄方境内,线路条件和技术标准低,通过能力有限,列车平均运行速度仅为每小时30 公里,绥芬河铁路口岸改造后形成的运输能力不能充分释放。由于过货能力不匹配,中国企业普遍反映俄铁车皮申请困难,煤炭、木材等大宗商品难以增加过货量。
从中俄双方合作主体看,由于受毗邻省州经济实力不强和俄方投资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缺乏大项目支撑,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居多,规模小、数量少、竞争力不强,缺乏大企业、国企参与,合作多是围绕木材、铁矿砂、煤炭等资源性传统领域,缺乏科技、加工制造、服务领域合作,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从中国边境口岸看,面临“过顶贸易”(从事中俄民间贸易的一些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的大客户以及中国驻俄商人不在中俄毗邻边境口岸城市采购商品,直接到中国南方厂家进货的经济活动,也指中俄双边贸易货物不经由陆路口岸过境,以空运或者海运方式抵达目的地)和同质化竞争。俄罗斯已经已告别短缺经济时代,仅仅依赖传统边境口岸进口中国商品来满足市场需要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随着跨境电商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交通运输网络日益便捷,中国的许多省份开通了到俄罗斯各大城市的客运航线和中欧(俄)班列,更多的沿海和内地城市开展“过顶贸易”抢占俄罗斯市场,传统沿边口岸的比较优势逐渐被多样化的物流通道所削弱,边境口岸传统的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同类边境口岸也纷纷出台新的补贴政策吸引企业注册,相互争夺腹地、货源、客商,个别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转移业务或者将企业迁走,外贸经营主体与进出口货物呈现分流趋势。
从“新冠”疫情影响看,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较大,市场周期性需求下降。因防疫措施加强导致公路口岸车辆放行数量受限、跨国运输滞缓,难以满足外贸企业需求。中俄两国均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陆路口岸旅检通道持续关闭,致使两国边民无法出国进行采购活动,预期内的各项业务无法按计划正常开展。
四、对策建议
(一)明确合作方向
以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俄罗斯超前发展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为载体,中俄携手,联动发展。在巩固已有林业、农业、商贸、旅游、物流、电商、机电、矿业、能源、资源等领域合作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保险、教育、文化、医疗、邮政、生物工程、信息通讯以及高科技产业合作,同时,加强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推动双方的生产分工协作,实现两国供应链、产业链衔接。
(二)完善合作机制
中俄产业合作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关系到双方的共同利益,从政府到企业、从规划到项目,每个层面、每个环节都要合作联动,都需要双方共同扫除障碍。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中俄国家元首、总理和外长定期会晤机制,解决双边合作过程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立法机构之间、部门之间、口岸之间的互动协作,在政策、法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投资保护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跨境风险应对机制等,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对方公民在本国境内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为两国人员的正常往来及劳务合作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和便捷的条件。加强中俄海关互认合作,强化两国公安、司法、森防、运输、货代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和物流合作体系,改善货物通关环境,简化通关手续,提高通关效率,根本解决双方海关对同一批次进出境货物重复检验问题。
(三)加快合作平台建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绥芬河作为口岸城市要努力搭建金融、会展、大数据、创新创业、总部结算等平台,在服务中俄产业合作发展中找准位置、体现价值、实现多赢。通过已有的境内外园区平台和企业科技创新,推动跨境产业联动和跨境产业链延伸(比如,借助绥芬河自贸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特殊优惠政策,吸引受到美国对华橱柜双反调查影响的中国企业向绥芬河转移,将厨柜生产工序流程拆分成前后两段,分别布置于国境两侧的绥芬河自贸区和滨海边疆区,同步配套建设与产业规模配套的现代化的跨境产业园区和多式联运物流服务体系,打造“俄-中-俄-美”厨柜产业跨境加工基地)。探索建立中俄产业合作信息互通平台,形成固定的信息沟通渠道,加强产业合作信息交流与共享,及时发布各层面最新的产业政策和法规、办事信息、动态信息等,为企业了解对象国相关信息提供便利。同时,要加快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适时在俄罗斯设立具有保税功能的“海外仓”,优化物流服务,降低成本,提升质量。
(四)培育投资主体
鼓励支持中俄双方国有龙头企业、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参与中俄产业合作。黑龙江要与南方发达省份联合开发俄罗斯市场,借助外力,壮大实力,促成一批有示范意义的大项目,带动机器、设备、原材料出口及劳务输出,形成规模效应。绥芬河要在现有互贸组的基础上,全力发展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社主体,打通互助组、合作社从进口、报关、交易、结算、监管、提离、抵扣、开票、流通、付汇等全流程作业,实现互市贸易高效运转,提升边民互市贸易交易能力。在中方企业“走出去”参与俄远东开发的同时,要创造条件吸引俄罗斯企业投资东北振兴规划项目,如引进俄方先进适用技术参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允许俄罗斯企业通过设备、原材料、资金和技术入股等方式与我方共建合资企业,共同生产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附加值的产品,这样才能形成互动共赢合作关系,推动两国毗邻地区经济社会共同发展。
(五)充分发挥金融工具对中俄产业合作项目的支持作用
加强与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欧洲投资银行、世界银行等境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多方式、多渠道、多层次融资。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推动开发综合授信、仓单质押、本外币保函等金融产品和业务。遵循国际惯例谋划包装项目(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类产品开发、加工贸易、科技合作等),争取引入“丝路基金”“亚投行”资金、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中俄产业合作。推动企业与民间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中俄产业合作。扶持企业在国内外上市或发行债券,直接融资。
(六)拓展合作空间
在中俄合作方面,树立“边境有边、贸易无边”的全局眼光,跳出毗邻边境地区合作的局限,延伸合作触角,积极向双方腹地拓展,发现新的合作领域和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项目。以绥芬河等口岸城市为窗口、桥梁和纽带,将“龙港合作”“龙粤合作”纳入“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和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区合作机制,构建中俄区域合作更大平台。在深耕俄罗斯市场基础上,深度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拓展贸易品种,丰富贸易门类,稳定对外贸易大盘,着力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积极拓展与日韩、港澳台、东南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用更广阔的视角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找合作契机。
(七)大力提升跨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力争把沿边地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更加重要的战略安排予以支持,在更高层面加强会晤、沟通协调和推进落实。争取尽快启动绥芬河至俄格城26 公里“套轨”铁路改造项目,增加货物通道能力。协调俄方尽快完成格城公路口岸改造工程,与中方实现功能匹配。
(八)夯实民意基础
发挥好“哈洽会”(中俄博览会)“俄罗斯东方经济论坛”“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海进博会”“广交会”“绥芬河国际口岸博览会”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加强双方商会、协会、社会组织的密切合作,广泛开展文化、教育、科技、人才、艺术、体育、青年、妇女、智库、新闻传媒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巩固和强化双方合作的社会人文基础。中国“走出去”企业应积极开展投资考察和市场调研,全面了解俄罗斯的法律制度、国情、民情、市场行情等相关信息,自觉遵守俄罗斯法律,尊重投资地民族习惯,为当地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就业树立良好形象。
(九)加强跟踪调研,畅通信息交流
鉴于俄罗斯政策多变和不可预料性长期存在、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要强化调研工作,加大境外信息的搜集、分析、整理和情况反馈,跟踪研究俄罗斯的政策、法规及其变动趋势,密切关注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时准确地将市场信息和相关政策传达给政府和企业,为各级领导决策和企业进行投资可行性研究提供可靠依据,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适时调整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