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相关思考
2022-11-12杨立军
杨立军
(沈阳音乐学院 辽宁 沈阳 110818)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缺乏情感的融入,音乐则缺乏内涵,不能打动人的情感,音乐缺乏生命力。而声是歌唱艺术“气”的本源,实现情与声的融合,可呈现良好的歌唱艺术作品。基于此,在歌唱艺术中,应重视歌唱艺术者声与情的教育与培养,增强其声与情的技能、技巧,更好地凸显歌唱艺术的情感性、艺术性、人文性,提升歌唱艺术实践的综合水平。
一、歌唱艺术中声的功能
在歌唱艺术中,声是极其重要的艺术元素之一。声在歌唱艺术中彰显着社会性、生理性的功能。一方面,声在歌唱艺术实践中,是由人体的声音器官发出的声响。从此层面来看,声在歌唱艺术中是一种特殊的艺术门类,通过个体的语言及声线,呈现艺术的声模式,赋予歌唱艺术声的展示特性;另一方面,在社会发展以及人情世故进程中,声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通过声音发出模式,传达情感及思想信息。而在歌唱艺术中,通过声的发出,以高低起伏的模式,传达多元的情感信息,赋予歌唱艺术情感思想。例如:在歌唱艺术中声的融入,通过对歌唱艺术作品的了解,明确其中的情感性,以声的发出来传达这种情感,做到声的表达、刻画、传达等模式,丰富歌唱艺术作品的意境以及精神层面,使歌唱艺术声情并茂化。从此声的阐述而知,声为情感的主载体,而情也是声的核心信息,更是歌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元素。但从歌唱艺术演唱维度而言,声的发出在于情感之前,以声的传达模式,来表达情感。所谓“声乐”,就是以声来传达乐感、情感,使歌唱艺术作品的呈现更具审美性。
二、歌唱艺术中情的功能
黑格尔曾说:情感是音乐所持有的本质表象。在歌唱艺术中,情是如何借助声来传达出来的呢?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同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学科研究相关,是一个较为深奥与复杂的问题。而从物理学视角来研究,歌唱艺术中的音具有四个物理基本属性,包含音高、音色、音长、音量,这些音在艺术创作与呈现中,其可营造良好的旋律氛围,都是提升歌唱艺术演唱质量的重要手段。旋律在歌唱艺术中是其生命线,是声发出的音,可促进歌唱艺术节奏的变革;节奏在歌唱艺术中,是其灵魂,通过声的发出,带动人们的情感,使情感的传达形式层次递进。可以说,在每一部歌唱艺术作品中,其都包含多元的艺术元素,而通过这些艺术元素的构建与融合,可使歌唱艺术作品声情并茂。通常情况下:歌唱艺术是以自身旋律、节拍、节奏、音色等为主导,整合艺术信息,以“情”为主线,生产丰富多变的艺术效果,塑造歌唱艺术内在与外在的艺术形象,促进歌唱艺术的情感迸发,以情感打动受众,达到歌唱艺术演出与表演的情感性模式。在歌唱艺术中,“情”是重要的元素,在情感信息的传递中,结合声、节奏、旋律等艺术形式,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情感加工,促进歌唱艺术作品中的情感呈现,增强歌唱艺术演出以及演唱的魅力性。
三、歌唱艺术中声与情之关联
在歌唱艺术中,情与声既是重要的艺术元素,也具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在两者的融合下,推助歌唱艺术的演唱与演出。声音是歌唱艺术中赖以生存的基础,可通过行腔、唱字等方法,来传达艺术情感信息,是一种情感力量展示的主要手段。同时,在歌唱艺术中,情感信息也不能够脱离,如果脱离情感,只是运用声来传达作品中的信息,就如同“读字”,使歌唱艺术作品毫无情感意义。在唯物主义思想中,对“物质决定意识”等观点进行剖析,表明声与情在歌唱艺术中是相辅相成的,以声来传达情感,以情感呈现声信息传达的独具性,使歌唱艺术更具审美性,使听众被歌唱艺术作品打动,也对歌唱艺术作品流连忘返。在歌唱艺术中,如果将声视为情感传达的主要手段,那么情感的呈现,需要声在其中进行作用,通过声传达音,以音色形式打造旋律等信息,以此促进情感的呈现。同时,在歌唱艺术中,声与情也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情感在其中像是一匹“野马”,其不受到声音的管控,一味地释放情感,但声却要受制于情感,遵从一定的发音规律,以此呈现歌唱艺术演唱的灵动性。总之,情与声作为歌唱艺术中的重要元素,其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发挥自身独有的技能功能,也要在两者实践中相互融合与促进,打造声情并茂的歌唱艺术演唱氛围,进而增强歌唱艺术演唱的综合水平。
四、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融合实践
(一)提升声与情认知
在歌唱艺术中,针对声与情的各自功能性,应提升对声与情各自的认知,使学习者明晰声与情在歌唱艺术中的各自作用,以此更好地运用声与情,使歌唱艺术作品更具情感性。首先,在歌唱艺术中,加强对学习者的声训练,使学习者获取声的知识与技能,以声的训练,传达情感信息,达到以声传达情感的艺术教育目的。例如:在声乐艺术演唱,让学习者认识到情感,明确声在构造情感中的功能性,加强声的训练,包含咬文嚼字、字正腔圆等,使学习者吐音、吐字准确,以此呈现歌唱艺术中的信息。其次,在歌唱艺术中,提升学习者对情感的认知,培养学习者的共情能力,使学习者把握歌唱艺术作品,释放自身情感。例如:教师可为学习者提供多元的歌唱艺术作品,让歌唱艺术聆听与品味其中的情感,训练学习者歌唱艺术作品共情的能力。最后,在歌唱艺术演唱训练中,既要提升学习者的情与声的认知,也应培养学习者的艺术性、审美性、人文性,使学习者以这些信息为导向,更好地领会歌唱艺术作品的内在美,并通过情与声将其中的美进行呈现,达到歌唱艺术优美的演唱目的。基于此,在日常歌唱艺术演唱中,在关注情与声技能训练的同时,也立足于艺术层面,加强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凸显声与情在歌唱艺术作品演唱中的意义性。
(二)把握声与情呈现模式
在歌唱艺术演唱中,应把握好声与情呈现的模式,做到声与情的一致性、声与情的分离等模式。一方面,声与情的一致性。从艺术原理的层面分析,声与情同为艺术信息呈现的主元素,两者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而在歌唱艺术演唱中,声是感情的寄托与表达,声在前,情在后,以此凸显声与情的一致性。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作品中,提出“未有曲调先有情”,该作品虽然提到的是琵琶演奏,但其也是归属于乐理中,提倡在自然语言与生活中,情与声是共性与一致。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忧伤或者高兴的时候,其情绪表达是不同的,故而其呈现的声音也是不同的,在声音的呈现中,包含强度、速度等不同,这些都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形式。同理,歌唱艺术演唱也是如此,根据情绪及情感来发出声音。例如:《保卫黄河》作品演出中,应加强学习者的情感教育,挖掘其中的情感元素,激发学习者保护黄河的豪情壮志,之后再引领学习者进行歌唱艺术演唱,使学习者将情感信息融入到其中,所呈现的声音也具有情感性,达到歌唱艺术演唱的良好模式。另一方面,声与情的分离。声与情在歌唱艺术中关联密切,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也是天然分离的关系。声与情的分离,做到以声的呈现传递情感信息、以情感表达声中的艺术信息,提升作品演唱的情感艺术魅力。基于此,在歌唱艺术演唱中,教授学习者情与声分离的技巧,领悟音乐作品中的感情、感受和体验,合理调适自身情绪,促进歌唱艺术作品信息,从而丰富歌唱艺术的艺术表现力。
(三)促进声与情的融合
在歌唱艺术中,声情并茂的演唱与演出有助于实现音乐作品的价值,歌唱艺术者的情感释放,以情感为导向,为受众面营造良好的艺术、审美盛况,以此实现受众面与作品情感的共鸣,也升华受众面的情感。基于声与情在歌唱艺术中是不可分割的,声是歌唱艺术演唱的基础,情是歌唱艺术演唱的目的,谁都离不开谁。基于此,在歌唱艺术中,应促进情与声之间的融合,做到演唱的声音更圆润,节奏与音准准确,以此凸显歌唱艺术演唱的艺术情感。同时,在歌唱艺术中,歌唱艺术者应具有共情能力,可与歌唱艺术作品共情,深入地领会其中的情感,以自身优美的音色、清晰的语言以及宽广的音域来呈现歌唱艺术作品,达到情感与声音的融合,以此迸发情感元素。尤其针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实现声与情的融合,可更好地将其中的文化信息、情感信息呈现,使受众面领会其中的艺术修养及文化底蕴,进而使歌唱艺术作品的情感进行完美的表达与释放。因此,在日常歌唱艺术演唱与技能的训练中,应加强学习者的声与情的融合,提升其声与情融合的意识及能力,使其以情与声的融合模式,促进优美歌唱艺术作品的呈现。例如: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可引领学习者聆听歌唱艺术作品,着重引领学习者领会、品味歌唱艺术中的声与情的融合技巧,做到潜移默化,加强学习者技能的提升,使其在自身的歌唱艺术演唱中进行声与情的共用模式,增强学习者的艺术素养。
五、结语
歌唱艺术中情与声元素的探究,可依据歌唱艺术的内涵性,分别研究情与声在其中的重要性及功能性,推助歌唱艺术中的情与声的融合,从而提升歌唱艺术演唱与表演水平。基于此,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应重视歌唱艺术者的情与声技能的培养,使其歌唱艺术演唱更具情感性,进而达到歌唱艺术演唱与演出良好的实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