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乐府古题《巫山高》的流变

2022-11-12刘芯阳

戏剧之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神女巫山乐府

刘芯阳

(江苏师范大学 敬文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巫山高》作为铙歌十八曲之一,其研究集中在训诂和音乐性方面,内容方面集中在意象的发展和神话研究,少有对于该古题系统的研究,仅有古玉芳的《乐府诗〈巫山高〉研究》对主题流变进行分析,但着重于其艺术技巧、神话和地位的研究,缺少和地域文化的结合。本文从不同的地域文化入手,追溯《巫山高》的源流,并对后代文人的拟作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主题的流变和诗体的发展。

一、《巫山高》本事溯源

《巫山高》始于汉,在隋唐拟写较多,在元清到达顶峰,后人仿拟的《巫山高》的母题可以追溯到乐府古辞:

“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我欲东归,害梁不为?我集无高曳,水何梁,汤汤回回。临水远望,泣下沾衣。远道之人心思归,谓之何!”

该辞将巫山和淮水并提,突出路途的艰险,抒发征夫欲归不能的无奈,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据《乐府解题》:“古词言,江淮水深,无梁可度,临水远望,思归而已。”即寄托思归之情的一首诗,并不适用于铙歌的特点:在军中演奏。但如果从乐府采集传播的角度分析也不无道理,铙歌十八曲本为民间歌谣,而乐府采诗“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贴近百姓的生活,自然表达人的情感。

二、各时期文人拟作浅析

魏晋南北朝时南方新兴音乐发展,雅乐式微,以铙歌十八首为代表的系列雅乐进入文人的创作视野,给《巫山高》增添了抒情性特征,主题也得以进一步扩展,开始引入楚王神女的神话。到了隋唐时期因为乐调的失传,《巫山高》作为铙歌的音乐性特点消失,而以汉乐府古辞为名,内容进行自创的诗在唐代兴盛起来,不再拘泥于汉代乐府表达的主旨,使得《巫山高》进入全盛时期。

(一)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巫山高》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有范云、刘绘、萧绎、王泰、何承天等文人进行创作,如范云所作“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霭霭朝云去,溟溟暮雨归”;刘绘“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灼烁在云间,氛氲出霞上”等,这些诗歌一反古辞抒发相思之情,转而对巫山的景色进行描写,并且引入巫山神女的神话,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便是与神话的融合,为后代细致地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奠定基础。随着南北朝时声律的兴起,对仗格律等训诂技巧趋于完善,受时代文学特点的影响,《巫山高》的创作也以体现声律的五言为主,如“巫山高不极,白日隐光辉”“高唐与巫山,参差郁相望”等。但这一时期也有特例,何承天的《巫山高篇》中就未出现神话,反而和消失已久的军乐雅乐相接近,以勉励将士打压敌兵为主题。这也为后代《巫山高》表达歌功颂德做了铺垫。

(二)隋唐

这一时期的作品集中于唐朝,在继承汉代思归主题和六朝山水风景主题的同时,增加叙事的内容,着重描写人物的形象,对于神话的引用也细致很多,在继承前朝的朝云、猿声等意象外,还引入了“楚王梦”“襄王梦”等新的意象,如唐代乔知之“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十二峰作为新的意象出现,并产生专门写十二峰的作品。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削弱了阶层的隔阂,文人群体得以扩充,诗歌的创作主体也随之增加,从高官名家到失意文人,不同地位、思想的碰撞,让《巫山高》的创作开辟新的角度和格局。

(三)宋代

宋代的《巫山高》与隋唐时的五言、七言不同,其篇幅较长,不仅有对于景色的描写,神话故事的叙述,更夹杂了议论和自己的感慨,如王铚在描写完巫山景色后发出“岁月人间几朝暮”的慨叹。与前代不同的是宋代诗歌在写实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由虚写向虚实结合转变,如“断崖青黄耸天壁,秀色暮茫接天路。”既有精彩的想象也真实地写出了十二峰的险峻陡峭。同时,神女的神话进一步发展,第一次以故事情节的形式出现在诗歌中。如范成大在诗中写“神女助大禹治水”开辟了神话入诗的新方式。

(四)明代

明代文坛受到前后七子思想的影响,出现拟古的倾向,《巫山高》的作品主题、形式也向汉代的民歌雅乐靠近,如明王洪的《巫山高》“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与魏晋南北朝何承天的铙歌《巫山高篇》在形式和主题上极为相似。除了内容主题的拟古,形式上也与唐宋的五言七言不同,使用长短不一的杂言,如李攀龙的诗三言、四言相杂。整个明代诗歌意象较少,体裁相交融,形式主题上呈现拟古趋势,继承歌功颂德的军乐主题。

(五)清代

清代《巫山高》的创作数量达到一个巅峰,主题也是囊括了前朝大部分主题,弱化神女神话在诗歌中的地位,但出现两个新的主题:一是揭示官吏的压迫和百姓的悲惨生活,如王士祯的《巫山高》;二是对战事的记录,批判战场上无所作为的将领,如戴殿泅《巫山高》。创作主体也由名家大师转变为底层人民,但无疑让诗歌的主题内容更贴近百姓的生活,虽没有足够的特色,但也是对《巫山高》主题的延续。

三、变化与发展

以上简单的论述,让人觉得《巫山高》的拟辞千篇一律,没有创新,但实际上拟辞都随着时代人物的不同而变化和发展,从汉代到清代,《巫山高》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体的发展

《巫山高》经过汉到清代的演变,拟作从单一的杂言到律诗、绝句等不同的体裁。最早的《巫山高》为汉代铙歌,是典型的杂言体,三言四言五言相杂,虽然杂言较之其他乐府更好模仿,但后世只有魏晋时的何承天创作过杂言。魏晋时期,因为“永明体”的兴盛,五言八句成为诗歌文坛最热衷的体裁,这一时期的《巫山高》如王融、刘绘、范云等人的创作都以五言八句为表现形式,可见诗歌拟作和每一个时期的大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隋唐时期五言律诗成为《巫山高》的主要创作形式,并继承魏晋时的主要表达内容,渐趋完善。到了唐朝后期,为了在诗歌中表现更多的内容和更丰富的手法,诗歌容量不得不进行扩充,便出现了七言古诗。据统计,不仅在唐代,在宋明清三代中,《巫山高》七言的数量在同题不同形式的诗歌中占比大于60%。除此以外,《巫山高》的篇幅也是越来越长,唐代阎立本的《巫山高》达到119 个字。到了清代,《巫山高》的体裁向着前代没有出现的体裁发展,增加了五言绝句,减少对景色的描写,将议论抒情的内容蕴含于诗句中。

(二)主题的流变

从汉代到清代的拟作,《巫山高》的主题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汉代的《巫山高》借山之高和水之深表达归家不能的苦楚,这成为《巫山高》最初的主题,后代文人对这一主题也进行了颇多诠释,如唐代戴叔伦“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明朝朱诚泳“嗟我怀人,涕下沾裳”,在这一主题上还增加了对身处异地的不适的表达。到了南北朝时期,风景山水的主题开始形成,以山水之奇特和地势之险峻为主要的描写角度,如皇甫冉的“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李端“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对于景色环境的描写渲染巫山凄清的氛围,是山水主题的代表诗歌。南北朝时的社会风气,实乃“一色情之社会”,《巫山高》也表现出描写艳情爱情的倾向,如“愿解千金佩,请逐大王归”表现瑶姬对于爱情的大胆追求,为了与心上人长相思愿居人间。楚王和瑶姬的爱情虽动人但发展到唐朝就成了祸国殃民的批判对象,这一时期的《巫山高》以批判讽喻为主题。在一众批判神女的诗歌中,清代的王士禛另辟蹊径,转向对于百姓生活的描写,对压迫百姓的官吏、黑暗社会进行批判,如“万人委命当蛟蜻”“何轻民命为水嬉”对于百姓的压迫,对于民生的关注,让《巫山高》的主题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三)艺术手法流变

抒情的手法最早见于汉代的古乐府,抒思归不能的相思之情,直抒胸臆,符合作为民歌直白的特点,后代的《巫山高》在间接抒情上有所突破,或以情开篇、以景结情;或先情后景、先景后情。唐代后期抒情手法得以完善,出现写景一抒情、写景-抒情-写景等多种艺术手法的结合方式。同时运用移情的艺术技巧,赋予客观景物生命的感性情感,使得诗人眼前景与心中意融为一体,促进感情上的递进。

诗歌的艺术技巧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描写和抒情。《巫山高》以具体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景物作为题目,自然少不了对于意象的描写。在发展初期,描写仅围绕简单的白描展开,意象也是单独出现在诗歌的某一联,意象与意象之间并不具有联系。到了唐代后期,意象的描写由点到面,并加入色彩、声音、远近、动静等突出立体感的描写。《巫山高》中最突出的描写手法是顶真,从汉代“巫山高,高以大”推广开来,出现“巫山高,高以耸”“巫山高,高以奇”等同一风格的诗句格式,顶真除了可以修饰上下两句的声韵,使形式整齐,更是对于乐府古辞的模仿。起兴也是《巫山高》中常见的修辞技巧,诗歌的发展,诗人不再局限于对于巫山的描写,但总喜欢以巫山开始全篇,不排除对于古乐府的效仿,更多的应该是借巫山特点兴诗人的情感,为全诗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除此以外,叠字在《巫山高》中也很常见,如于慎行的“巫山高高不可极,十二芙蓉入天碧”连四言诗中也出现“高高”这一组叠字。“巫山高高,望不可极”,其叠字的使用使得景物描写更具有形象性,引起读者想象。

四、地位与影响

《巫山高》作为汉代最为重要的乐府古题,同时也是拟作较多、流传深远的铙歌十八曲之一,它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乐府诗的发展,更是对三峡诗,小说戏曲等不同的文学体裁产生影响。

(一)《巫山高》对乐府诗的影响

隋唐时期乐调失传,雅乐式微,铙歌古题的发展也受到阻碍,但少数古题通过拓展主题,丰富体裁,得到文人的进一步关注和创作,《巫山高》便是其中一首。其欲归不能的无奈这一主题在《悲歌》中也有体现:“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都表达思乡望归的苦闷,在发展中又增添对人生不得志的感叹。六朝时,《巫山高》引入“巫山梦”神话,同时期的乐府古题《朝云曲》也融入巫山神女的描写,但随着文学发展,对于《朝云曲》文人创作越来越少,古题中表现的自然风光、人文地理都在《巫山高》中得以丰富和发展。

(二)《巫山高》对三峡诗的影响

巫山作为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三峡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自然风光、地理气候、人文风俗等都在《巫山高》中得以体现,具有极大的地域性特点,巫山神女等意象也成为日后三峡诗创作中常用的意象。《巫山高》在描述地域景色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将议论、叙事贯穿其中,并融合楚文化、巫山文化,突破巫山的限制,汇聚成山水和神话相结合的主题系统。

在《巫山高》的基础上,文人开创新的三峡诗歌题材。六朝开始,三峡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就贯穿其中,如六朝萧诠“别有仙云起,时向楚王宫”;唐代乔知之“巫山十二峰,参差互隐见。”开启巫山十二峰的描写,到了宋代更是出现以《巫山十二峰》为题的诗歌,以及一些虽不用此题但内容上受其影响运用人物、神话、意象的诗歌,如《朝云台》等。

(三)《巫山高》对其他文学体裁的影响

诗词本就不分家,《巫山高》在丰富诗歌主题的同时对词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唐代起就出现了与之有关的词牌,如唐庄宗制的《阳台梦》、赵孟頫以山峰名作《巫山十二峰词》以及一些收录于柳永《乐章集》的调名都与《巫山高》有着联系。

《巫山高》中巫山神女的神话在小说戏曲中也有体现,如《夷坚乙志》中《惜奴娇》言神女,有词曰“高枕巫山十二”“向巫山、朝朝行雨暮行云”可以看出是对《巫山高》相关诗词的引用。这种提取诗词中的想象、神话形成新的文学形式,也是小说发展的一种探索。在戏曲中,神女的形象一直用笔颇多,追溯其发展,《巫山高》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媒介,神女形象在《巫山高》的发展中不断演变完善,形成爱情这一主题,并经过历代文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一种文人情结。

五、结语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巫山高》从汉代乐府古辞开始进入文人视野,经过魏晋、隋唐、宋、明、清等朝代不同文人的拟作,其诗体、主题和艺术手法都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既有社会风气、诗坛文风的影响,也有对于前朝以及古辞的继承学习。总的来说,《巫山高》的流变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形式,使得此古辞可以一直流传下去。

猜你喜欢

神女巫山乐府
《乐府考略》作者非来集之考辨
醉美巫山赏红叶
神女游
品读乐府
《传奇汇考》《乐府考略》述考
巫山
神女与妓女
《神女赋》中神女形象的完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