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粤剧译介在海外的传播

2022-11-12曾衍文

戏剧之家 2022年9期
关键词:粤剧译介戏剧

曾衍文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1483)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艺术瑰宝,在广东、广西两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广为流传。粤剧译介是粤剧在海外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由于海外受众的文化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海外受众对粤剧的理解和接受与国内受众存在差异,因此,从文化生态视角探讨粤剧译介在海外传播中如何进行“文化顺应”,如何克服文化障碍,有助于粤剧在海外受众中的传播与交流,从而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一、文化生态理论与粤剧译介

文化生态学来源于生态学,最早由美国学者斯图尔德(Julian H.Steward)在其著作《文化变迁理论》中清晰地提出。文化生态学主要从生态适应的角度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解释文化如何适应环境的过程。重点研究文化与所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及社会价值观念等各项因素进行交互作用下,文化是如何形成、发展和适应性变迁,以便与所处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圈。

粤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其传播与发展离不开所在的地域文化环境。明末清初,随着外来剧种海盐腔、昆山腔、弋阳腔等与广州本地南音、木鱼、粤讴、咸水歌等民间曲调融合,粤剧从原来以“戏棚官话”演唱发展为以“广州白话”演唱,最终成为轻优流畅、新潮善变的特色剧种。它以“为我所用,兼容并包”的艺术特性,根植岭南传统文化,尽显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色。粤剧在清朝随着粤人到达海外,主要在粤侨间传播和传承。随着第2 代、第3 代粤侨在海外出生,粤剧依然得到很好的传承,粤侨兴建戏院,从国内重金聘请粤剧大佬倌到海外演出。但是,由于受到所处的海外多元文化冲击,第4 代、第5 代粤侨渐渐远离粤侨文化,粤剧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海外传播环境、满足海外受众对文化的需求,粤剧为了生存和传播,自身必然不断经历选择性变化,以便适应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因此,基于文化生态学层面,研究粤剧在海外传播过程中,面对不同的传播生态环境,粤剧译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所进行的适应性选择和演变,通过采用不同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以达到促进其海外传播与接受传播目的与效果,能有效探究岭南戏剧在海外传播是如何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促进粤剧海外传播与接受。

二、从文化生态视角看粤剧译介在海外的传播

(一)粤剧文本译介传播

由于广东地处我国南方沿海,从清朝末期开始,到海外务工定居的粤侨遍布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19 世纪,粤剧随着祖籍岭南的华人在海外扎根并蓬勃发展,是我国地方戏剧在海外传播最广泛的戏剧之一。我国的香港特区,中西方文化交融,为海外学者研究粤剧提供了天然的环境和条件。关注及研究粤剧的海外多个学者,均与香港相关,他们的研究促进了粤剧在海外的传播。例如,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的伍荣仲博士(Wing Chung Ng,Ph.D.)生于香港,其著作The Rise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的兴起》)中以二十世纪初至太平洋战争前夕为时序框架向读者详细介绍了粤剧在粤港地区以及海外演变发展的过程及粤剧兴起的轨迹,并且记述了近现代时期粤剧在太平洋彼岸演出的盛况。此书出版后,获得海外学者的关注和积极反响,先后在主要学术期刊登载,涉及的领域有亚洲研究、中国研究、中国音乐、戏曲、戏剧演艺与华人移民史等,其相关书评已有十多篇。此著作先有英文原版,后有其相应的中文版本。无独有偶,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詹森教授(Graham Johnson),是位通晓粤语、普通话和客家话的“中国通”,他曾先后走访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农村进行社会学调研。调研途中,他被在该地区广为流传的粤剧所吸引,逐渐爱上粤剧并醉心于粤剧研究。他回到加拿大后,经常前往温哥华的华人社区观摩粤剧演出,收集了大量资料,并撰写和出版了英文专著《加拿大戏剧民俗》,发表文章《暂时艺术的证据——温哥华唐人街的粤剧》和《粤剧在加拿大的来龙去脉——老传统的同时代生命力》向海外读者介绍粤剧。詹森教授于1993 年将他与夫人收藏的粤剧文本资料和物品进行整理,举办了题为“奇花盛开振华声:粤剧在加拿大一百年”的展览,并先后在温哥华等多个城市展出,用物品及其翻译介绍间接促进了粤剧的海外传播。

(二)粤剧演出译介传播

粤剧表演是粤剧海外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适应海外的文化环境,粤剧的海外表演有诸多选择适应性变化,具体体现在演出时间、演出方式、演出内容、演出唱词等方面进行“文化顺应”,克服文化障碍,从而促进粤剧在海外受众中的理解、传播与交流。在演出时间上,清朝末年,当粤剧随着粤侨传播到夏威夷时,由于夏威夷地处热带,全年气候温暖,即使在冬季,温度都在25 摄氏度左右,因此,室外的粤剧演出基本不在白天进行,而是选择气温舒适的晚上且持续到半夜。而在粤剧的第二故乡——东南亚地区,由于国家间的距离较近,粤侨分散聚居在不同的国家和城市,粤剧戏班以“走埠”的演出方式到各个国家和城市进行巡演传播。在演出内容上,一是对粤剧已有剧目的改编,例如:基于海外受众对中国功夫和武术的浓厚兴趣,戏班尽量选择含有武打情节的演出剧目,或者对国内剧目进行改编,新增或强化武打动作剧情,粤剧的武打动作极具南派功夫的特点,场面异常精彩。一是把西方剧目改编为粤剧形式演出,例如: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大胆革新创造,把外国作品《八达城之盜》改编为《贼王子》,该戏在中外粤剧界引起轰动,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和热烈的反响。在演出唱词方面,为吸引不懂粤语的海外受众了解和观看粤剧,粤剧戏团采取多渠道的传播方式,包括:发布英文演出广告、为演出剧目印刷英文传单、在表演过程中提供英文唱词字幕以及用英文填写粤剧唱词,甚至直接用英文唱演粤剧。例如,新加坡粤剧团“敦煌剧坊”对粤剧剧本进行英文版的编译和改译,将粤剧简介和唱词翻译成英文演出字幕,使用英语唱演粤剧。由新加坡粤剧团“敦煌剧坊”创建人黄仕英先生编译的第一部英文粤剧《白蛇传》一经面世即引起轰动,在欧洲及南美洲等地区演出时,观众好评不断。随后,黄仕英先生又出品了大型英文粤剧《清宫遗恨》,在全球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演,获得当地观众的高度认可。

观史知今,中西方文化交流双向而生,既有“东学西传”,也有“西学东渐”。频繁走出国门的粤剧逐渐融入外国文艺和舞美科技的先进元素,在舞台美术和场景布景等方面改革突破,最终形成粤剧浓郁的岭南味道。此种形式的革新嬗变,赋予粤剧演绎质量的飞跃,尤其是方言俚语的大量使用,使得唱腔音乐的地域性特点愈加明显。从感情上增加粤剧对海外粤籍受众的亲和力,消除了彼此的距离感,因此,粤剧深受当时珠江三角洲、港澳地区、美洲及东南亚等地粤语人士的欢迎。“西方的戏剧表演程式同样也影响到粤剧艺术的发展,使得粤剧与当地文化产生了互动。”20 世纪10 至20 年代,美国本土戏剧受到在美粤剧表演的影响,创造性地吸收粤剧文化的艺术精华。美国戏剧从业人员创作和扮演了一系列反映华人生活或中国故事的英语中国剧,在美国剧坛引起强烈反响。以中国传统故事为原型的美国戏剧《黄马褂》是戏剧文化互鉴互通的典范,它在舞台的表演形式、音乐背景、服装造型等方面打破美国僵化封闭的写实主义手法,改用粤剧特有的写意虚拟的表演程式,在欧洲演出获得巨大成功。粤剧艺术的“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正是粤剧艺术与当地文化交流与互通的优秀范例,体现了中西方对彼此文化的认同与尊重。文明互鉴别并不是“覆盖”和“摒弃”,粤剧在海外传播过程中,不断汲取当地优秀的戏剧文化基因。正是因为粤剧在文明互鉴领域下“适者生存”,在开发与包容中寻得新的发展思路,这种东方艺术才能与其他艺术形式和谐共存,并得以传承与发展。

(三)粤剧教育译介传播

在粤侨聚集的新加坡,粤剧活动丰富,在当地颇具影响力,使得东南亚地区成为粤剧传播的核心区域。新加坡政府及当地粤侨共同希望粤剧文化能够在当地传播与传承,以推动非遗粤剧保持持久的文化生命力。一项文化的传承必然离不开当地的受众,扩大文化受众覆盖面成为文化传承的必然之举。不可否认,粤剧的海内外传播需发挥粤剧现有的主要受众——老年人的余热,通过代际间“以老带幼”的形式促进粤剧传播与传承。但是,如果粤剧受众仅仅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粤剧必然被看作日渐式微的“夕阳”文化,因此,需要把粤剧文化植根到年轻人群体及儿童群体中,通过“以老带青、以老带幼”,增加粤剧的“朝阳”生机,延伸粤剧的未来希望之路。例如,在新加坡地区,就有近30 个非营利性质的粤剧业务团体活跃于当地的社区、学校和剧院,传播粤剧文化。不同组织形态的粤剧社团均努力创作贴近年轻受众群体的粤剧作品,同时在年轻人和儿童的教育中融入粤剧文化元素。其中,受到新加坡政府资助的“敦煌剧坊”就经常到学校、社区、民间社团等举办公益性的粤剧讲座,展开粤剧的专业示范表演,播撒粤剧未来发展的希望之种。另一方面,具有商业性质的粤剧组织则通过粤剧教学、伴奏演出等形式开设“身段班”“演唱班”“武术班”等粤剧专业培训班,将粤剧的传播与群众的强身健体、艺术文化学习结合一起,把粤剧打造成一种技能文化和时尚风潮。而新加坡社区活动中心的粤剧小组则是新加坡民众触手可及的粤剧文化集散地,它为社区居民开设粤剧兴趣课程及举办粤剧活动提供了优秀平台,使粤剧文化走下舞台,成为亲切、通俗的社区文化。为了覆盖更多的年轻受众,当地的粤剧团体也采用了年轻人日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形式进行教育传播,包括:在视频类社交媒体YouTube 平台上传粤剧唱段供线上学习、在社交媒体Facebook 平台开设账号,吸引年轻粉丝,推送粤剧相关的知识,普及粤剧文化。民间粤剧社团组织或进行的以粤剧教育译介传播为主导的教育传播形式,不仅存在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并且普遍存在于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三藩市有20 多家民间粤剧乐社;加拿大温哥华的“燕凤鸣粤剧团”、澳大利亚悉尼的“澳洲侨青社”等粤剧社团均提供粤剧的教学和组织活动。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海外传播环境中,海外业余粤剧社团的教育译介形式将作为粤剧在海外主要的传播形式,帮助粤剧在海外继续传承。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作为传承粤韵,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重要载体,是岭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瑰宝,深受两广地区、港澳台同胞及海外粤侨的喜爱。粤剧在海外流传的过程中,必然遇到文化障碍、经历文化碰撞,为了适应与国内截然不同的海外环境、满足海外受众对文化的需求,戏剧的表演内容和形式必然不断经历“适应性”的选择变化,在“矛盾—变化—适应”的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海外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最终为海外观众所理解和喜爱,得以存活和发展。为扩大粤剧的受众,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粤剧,不少旅居海外的粤剧学者极力推动戏剧的外译、英语戏剧演出等,而粤剧社团也根据海外演出受众、文化环境的不同调整岭南戏剧演绎风格,两者共同促进了粤剧的海外传播。

猜你喜欢

粤剧译介戏剧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有趣的戏剧课
SINGING THE CHANGES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粤剧排场与粤剧传承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1949—1951年粤剧“戏改”
粤剧传承中的“变”与“不变”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