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尖翅燕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2022-11-11郭华阳刘明鉴朱克诚刘宝锁张殿昌

海洋渔业 2022年5期
关键词:着丝粒秋水仙素核型

高 杰,郭华阳,刘明鉴,朱克诚,刘宝锁,张 楠,郭 梁,刘 波,张殿昌,3,4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2.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3;3.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海南三亚 572019;4.广东省海洋生物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300)

尖翅燕鱼(Platax teira)又称长蝙蝠,为在热带和温带海岸附近生存的海水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鲈 亚 目(Percoidei),白 鲳 科(Ephippidae),燕鱼属[1],在阿拉伯海、印度尼西亚到日本海等热带和温带开放水域均有发现。它们主要生活在水深20 m以内的水域。其性情温顺,游动缓慢,属于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来源为藻类和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作为新兴的养殖品种,该鱼在幼年时形态奇特,可以作为观赏鱼;而其成鱼肌肉蛋白含量高、肉质鲜美,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人工繁育技术的发展,在中国海南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均实现了人工繁育及养殖,已成为深海网箱养殖最有发展潜力的鱼类之一。目前有关尖翅燕鱼的研究多集中于发育生物学[1]和形态学[2]等方面,在遗传学方面尚未见相关报道。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可以从其数目和形态来判断物种的进化程度,在鱼类遗传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染色体核型主要由染色体长短臂、臂比、染色体相对长度等组成,某一机体体内染色体可通过相机拍摄的方式,获得其相对恒定的染色体图像。鱼类染色体有数量多、个体小、拍摄难度大等特点,致使研究进展相对缓慢。近年来,对鲈形目鱼类染色体研究较多,但染色体形态数目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对尖翅燕鱼的染色体核型特征进行研究,旨在为尖翅燕鱼系统分化、进化地位等提供基础信息,同时为尖翅燕鱼育种工作提供细胞遗传学等方面的理论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本实验于2021年7月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进行,共取8尾4月龄的尖翅燕鱼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体质量(30.56±2.37)g,体长(12.70±0.59)cm。采集实验样品后为防止尖翅燕鱼发生应激反应,暂养2 d待鱼体稳定后再进行实验,养殖过程中水温27~30℃,pH 8.2~8.4,溶氧5.0~5.5 mg·L-1,盐度30‰,氨氮含量<0.02 mg·L-1,亚硝酸盐含量<0.005 mg·L-1。

1.2 染色体标本制备

实验参照林义浩等[4]肾细胞直接制片法,并略加改进:1)实验鱼分为两组,每组4尾,第1组将实验用鱼进行麻醉,从实验鱼背鳍基部注射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 lutinin,PHA)溶液(0.75% NaCl配制浓度为2.5 mg·mL-1),剂量按鱼体质量15μg·g-1注射,注射后20 h进行第2次PHA注射,注射部位与剂量同第1次。第2次注射PHA 5 h后在同一部位注射秋水仙素溶液(0.75% NaC1配制浓度为125 mg·mL-1),剂量按鱼体质量2.5 mg·g-1注射。第2组使用不同组织浸泡法[3],直接剪去鳍条和鳃组织,置于250 mg·mL-1秋水仙素溶液中浸泡40 min后备用。2)第1组断尾失血:注射秋水仙素溶液3 h后把实验鱼剪尾放血10 min,鱼死前取出头肾,用生理盐水反复洗涤。3)制备细胞悬液:将组织块置于装有少许生理盐水的培养皿中,两手各持1把镊子,分别将头肾、鳃丝和鳍条反复拉撕分散组织,加入生理盐水,用250目尼龙纱绢过滤。4)低渗处理:0.075 mol·L-1KC1低渗处理30 min。5)固定:在低渗液中加少许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体积比),用吸管吹打进行预固定,随后离心8 min,弃上清液,加固定液,离心,重复2次。6)滴片:将细胞悬浮液滴于事先在4℃冰箱预冷的载玻片上,马上在酒精灯上过火。自然干燥后用10% Giemsa染液染色30 min,蒸馏水缓慢冲洗,自然干燥后置于LEICA DM4000B显微镜下观察拍照。

1.3 染色体核型分析

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制片并拍照,选择分散均匀、长度适中、形态明确的分离相进行镜检。用Photoshop CS6软件对染色体进行分析,染色体的数量是根据众数原则来计算的[5]。确认着丝点的位置,测量和计算每条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臂比,并根据LEVAN等[6]的标准对它们进行配对。根据臂比将染色体分为4组。1)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s,m),臂比为1.0~1.70;2)亚 中 部 着 丝 粒 染 色 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s,sm),臂比为1.71~3.00;3)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ubtelocentric chromosomes,st),臂比为3.01~7.00;4)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s,t),臂比≥7.00。m和sm染色体的臂数为2,t和st染色体的臂数为1。相对染色体长度=(1条染色体的长度×2/所有染色体的总长度)×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尖翅燕鱼染色体数目

镜检共获得110个分散良好的染色体并对其进行计数(表1),其中95个分裂项(占比86.36%)有48条染色体,11个分裂项(占比10%)染色体数少于48条,4个分裂项(占比3.64%)的染色体数多于48条,因此确定尖翅燕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48(图1,左)。

表1 尖翅燕鱼中期染色体数目计数结果Tab.1 Results of themetaphase chromosome number of Platax teira

2.2 尖翅燕鱼染色体核型

尖翅燕鱼24对染色体中相对长度最大的为4.67±0.220,最小的为1.90±0.213。如图1(右)所示,尖翅燕鱼的染色体核型为2n=48 t,染色体臂数NF=48。所有48条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型(t型),臂比为∞(“∞”表示臂比>7.0),而且未出现存在差异的性染色体。表2为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和臂比。

表2 尖翅燕鱼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及臂比(平均值±标准差)Tab.2 Relative length and arm ratio of chromosomes of Platax teira(mean±SD)

图1 尖翅燕鱼染色体中期细胞分裂相形态(左)和核型图(右)Fig.1 Metaphase chromosomes(left)and karyotype(right)of Platax teira

2.3 不同取材方法对制片效果的影响研究

实验用头肾、鳍条和鳃组织获取制片,共获取110个中期细胞相,95个来源于第1组肾组织,占比86.4%。15个来源于第2组鳃组织和鳍条组织,占比13.6%,其中12个来源于鳃组织,占比10.9%;3个来源于鳍条组织,占比2.7%。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尖翅燕鱼染色体制备直接注射法优于组织浸泡法。

3 讨论

本研究揭示了尖翅燕鱼染色体核型是由24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是鲈形目中最常见的染色体核型[6]。迄今为止,有记载的鲈形目鱼类研究中,大约60%的物种为48条单臂(端着丝粒)染 色 体 核 型[7-29](附 录Ⅰ),如 雀 鲷 科(Pomacentridae)、鲷科(Sparidae)和石首鱼科(Sciaenidae)等[30]。致使非众数染色体分项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秋水仙素和PHA的浓度:使用高浓度秋水仙素和PHA或处理时间过长会影响染色体大小,难以确定着丝粒的位置,导致染色体的数量增加;使用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和PHA或处理时间较短可能会诱导染色体畸变,从而导致观察到的中期染色体数量减少。二是滴片过程中的高度,该因素会影响染色体扩散程度,有研究表明[3],15 cm被认为是最佳的滴片高度。三是制片过程中压片冲击可导致染色体丢失或重叠致使计数不准确[4]。

附录Ⅰ 36种鲈形目鱼的染色体特征AppendixⅠ Chromosome characteristics of 36 species of Perciformes fishes

染色体多样性的研究对不同鱼种的分类、进化和相互关系都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能为鱼类的遗传选择提供细胞遗传学依据[31-32]。然而,在比较不同研究的种间或种内的着丝粒染色体数目时应当谨慎,因为置信区间的确定可能取决于染色体收缩程度[4]。染色体制片成功的前提是获取细胞分裂快、代谢活动旺盛的组织[33],头肾作为硬骨鱼重要的造血和免疫器官,细胞分裂速度较快,因而为制片首选。本实验表明,通过对鳍条和鳃组织的浸泡处理也可完成制片,而就鳍条和鳃组织而言,其制片结果也存在差异,鳃组织的制片效果略优于鳍条组织,造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尖翅燕鱼鳍条过大,细胞分裂较慢,从而影响了实验结果。蒋俊等[34]利用鳃组织成功制备了凤鲚(Coiliamystus)的染色体标本,获得了理想的分裂项细胞,可见鳃组织是尖翅燕鱼制备染色体核型的理想组织。鳃组织制片与肾组织制片相比,用鳃组织作为实验材料,可降低实验成本,且操作简单无需注射[35],更适用于活力强或极易死亡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核型是对染色体数量和形态的描述,每种鱼都有其独特的染色体核型。有研究[11]根据真骨鱼类的系统演化关系将染色体核型分为高位、中位、低位共3个演化类群。鱼类的演化类群进化越高,其染色体数目分布表现为越收敛,端部着丝粒染色体越多,染色体臂数越少[36]。李树深等[37-38]在研究中指出,在特定的分类阶元中,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占据大部分时,该鱼属于原始类型,而具有较多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时,被称为是特化类型;而与染色体臂数多的类群相比,染色体臂数少的类群更可能为原始种[39]。本研究发现,尖翅燕鱼24对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型),其染色体数目极为收敛,并且染色体臂数为48,按上述分类依据划分,尖翅燕鱼属于高位演化类群。

赵金良[40]研究表明,2n=48的核型数量占海洋鱼类核型的72%,而本研究中尖翅燕鱼的核型数量与大多数海洋鱼类的核型一致。本次实验运用的样本为尖翅燕鱼幼鱼,核型图片中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因此推测,决定尖翅燕鱼的性别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今后研究方向拟在尖翅燕鱼的繁殖期以性成熟的成鱼为研究材料,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染色体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剖析性染色体决定的类型。

猜你喜欢

着丝粒秋水仙素核型
苎麻腋芽秋水仙素诱变初探
植物功能着丝粒DNA研究进展
秋水仙素对脑胶质瘤细胞体外抑制和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缺氧/复氧保护作用的研究①
SNP-array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胎儿超声异常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基因也会“作弊”
秋水仙素对红肉火龙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鲜黄花菜如何处理才不会中毒
2040例不孕不育及不良孕育人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全基因组芯片扫描结果分析
玉米新着丝粒形成及其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