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原因及对策研究

2022-11-10晏月红

山西农经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云南省区域经济

□晏月红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目标主要是要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云南省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部分,如今云南省的发展定位是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将云南省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更要解决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以来,由于多方面原因,云南省形成了滇中(昆明、楚雄、玉溪)、滇东北(曲靖、昭通)、滇西北(丽江、大理、迪庆、怒江、临沧、保山、德宏)、滇南(普洱、红河、文山、西双版纳)4 个发展各异的板块。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进一步影响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因此文章将探索区域经济形成差异的原因,并根据云南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促进全省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1 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全省面积达39.41 万km,占全国总面积的4.1%,人口总量为4 720.93 万人。云南省是全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8 州(市)的25 个边境县与东南亚国家交界,东与贵州、广西相接,北靠四川,西北紧依西藏,西与缅甸接壤,南毗邻老挝、越南。2012—2021 年,云南省的GDP 全国排名从第24 名上升至第18 名,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但总体来说,云南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发展极不平衡,严重影响全省经济的发展成效。

1.1 云南省区域经济总量不平衡

区域经济总量是指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也就是各产业增加值之和。就经济总量来说,云南省的区域经济总量较不平衡,2021 年云南省的GDP 总量为27 146.76 亿元,而从云南省各州市GDP 数据可以看出,滇中(昆明、楚雄、玉溪)3 个地区GDP 总额11 182.92 亿元,占云南省GDP 总量很大一部分,2021 年楚雄GDP 增速为17.2%,全省第一,玉溪GDP 增速为14.29%,发展后劲大;滇东北的昭通、曲靖GDP 分别为1 462.06 亿元、3 393.91 亿元;滇西北地区(丽江、大理、迪庆、怒江、临沧、保山、德宏)仅有大理GDP 总额超过1 200 亿元,怒江GDP 总额最低,为234.11 亿元,滇西北7 个地区的GDP 总额还不足滇中城市GDP 总和的50%,地区间发展差距较大;滇南(文山、红河、普洱、西双版纳)4 个地区的GDP 总额为5 746.19 亿元,与昆明GDP 总额7 222.5 亿元相比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云南省各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1.2 云南省人均GDP 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平衡

由于人口数量、地区经济等原因,2021 年云南省各地区人均GDP 与各地区GDP 排名不一致,滇中(玉溪、昆明、楚雄)城市都在云南省人均GDP 的前4 名,迪庆为第三名,玉溪是全省唯一人均GDP 达到10 万元以上的城市;红河、曲靖、西双版纳地区紧随其后,滇西北地区(大理、保山、丽江)依次排到第十名,剩余地区人均GDP 低于4.5 万元,昭通人均GDP 仅为28 710 元;在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云南省仅有昆明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平均线35 128 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线25 666 元的地区分别是玉溪、曲靖、大理、红河,其余地州市均低于25 666 元。

1.3 云南省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

云南省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现象较为明显,各地区资源条件不同,资源开发条件差异大,影响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滇中地区尤其是昆明不仅有烟草、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业也在加速发展,生物医药已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该地区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相对高于其他地区;而滇西地区的大理、丽江、迪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滇东地区的曲靖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发展煤矿经济;滇南地区可发展旅游业和茶产业。就产业结构来看,云南省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二、三”到“二、三、一”再到“三、二、一”的调整,总体来说,云南省三大产业发展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一致。

2 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2.1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因素

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与其他地区的空间联系是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由于地理位置不同,云南省各地区气候条件不同,例如滇东北偏冷、滇南地区偏热导致作物生长及发展产业各不相同,水文条件差异也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就自然环境来说,环境好的地方人口相对较多,当地经济发展更好,而恶劣的自然环境无疑会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云南省滇中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位于云南省中部,地理位置好,海拔相对较低,与滇西地区相比,土地相对平坦,有较多人口居住,农业发展条件好,是云南省经济相对发达的核心区域。而滇西地区受横断山脉影响,自然环境较差,交通相对闭塞,离经济中心较远,经济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2.2 资源禀赋及开发因素

云南省能源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动物种类、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土壤资源丰富,但各区域资源状况不同,各州市对自身资源的开发程度也不同。从自然资源禀赋上看,滇西地区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三江并流,旅游产业发展有先天优势,但事实上滇西地区农业发展所占比例也很大,例如大理;滇东北地区的曲靖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很长一段时间曲靖的发展靠煤炭经济,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且产业优化升级缓慢,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滇南地区多为山地,以种植业为主,多为经济作物。从人力资源条件上看,GDP 排名前两名的昆明和曲靖,两地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0%,显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对经济的增长有较强的带动作用。滇西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地处偏远山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于滇中地区,且人口相对较少,劳动生产率低,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2.3 产业结构因素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内部各产业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化水平。区域内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区域产业结构实现,因此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就历史经验来说,经济水平高的地区第二、第三产业相对比较发达,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全面推进,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产业结构。从2012 年起,云南省的三产结构占比比重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2021年云南省第一产业占比为14.3%,比全国第一产业产值占比7.3%高出7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产值占比从2012 年的42.9%降为2021 年的35.3%,占比虽有下降,但变化幅度小,云南大部分地区工业层次偏低,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与全国第三产业结构在2012 年之比为41.1%∶45.5%,2021 年之比为50.4%∶53.3%,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差距缩小,且产值占比增加大,第三产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云南省的区域差异普遍存在于一二三产业中,滇中地区地理环境好,交通便利,资源较丰富,不仅适合发展第一产业,也适合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滇西北地区受横断山脉影响,农产品品质较高,但难以形成规模,第一产业发展困难,而旅游业近几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展更为困难,对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2.4 区域政策因素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区域政策影响,政策因素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区域政策不仅具有选择性,而且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会产生很大影响。资金支持尤其是财政资金支持对各地区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但财政资金的拨付要看各地区具体情况,各地区发展情况、经济基础等有所差别,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也不同,这可能会加大区域经济差异。区域政策的选择性是指在地方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地方经济特色、改善经济结构,政府部门制定的经济战略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例如云南省的花卉、烟草等产业发展相对较好,政府在制定政策以及投资方面就会重点关注拥有这些产业的地区,这也加大了地区间的差异。

3 促进云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就云南省来说,滇西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动力,且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人们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全省经济发展不均衡会导致利益分配不均,不利于地区稳定发展。分析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原因,要实现云南省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推进跨区域合作

如今城乡区域间联系越来越密切,但行政区域的分割可能会导致一些区域主体之间发生不良竞争,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推进跨区域合作,勇于打破行政边界,建立统一规范、定位清晰的区域—城乡政策体系,建立连接县、乡、村三级居民点的功能发展平台,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昆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且位于云南省中部,要充分发挥其集聚、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加强合作,促进人力、物力、技术等向下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此外,如果道路基础建设滞后,当地人民出行受阻,当地资源和产品进入市场困难,地区间的经济差距就会被进一步拉大。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促进劳动人口快速转移流动,也能增进区域间的合作,应加强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以及机场等交通信息网络建设。对于各城市来说,公共交通也起着很大作用,各地区尤其是昆明城区应针对易造成拥堵的地方及易发生拥堵的时间段,制定合理可行方案,规划交通线路,缓解拥堵问题。

3.2 加强资源开发与保护

云南省资源条件得天独厚,水能、煤炭资源储量较大,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要解决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关键要根据各地区资源情况制订合理的产业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云南省要分析自身的优势资源,找到优势产业,对其加强重视和引导,找准区域发展的亮点,找到适合地区特色并能带动经济发展的产业发展重点,从而提升区域的竞争能力。具体来说,云南省水能资源蕴藏量达1.04 亿kW,主要集中在滇西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水电资源丰富,可以加大水电产业发展力度,开发水资源,发展旅游业,也可以依靠河谷地带发展高原渔牧业,发挥“三江并流”优势;德宏、保山、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文山、红河的气候以及地形地貌相近,农业发展模式及农作物经济作物种植趋同,冬季气温高,可以大力发展冬季产业和林下经济等。以昆明为中心,周边围绕曲靖、玉溪和楚雄,4 个地区已形成了滇中1 小时经济圈,区域人口、产业相对聚集,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田园发展如火如荼,要打好休闲牌和园区牌。

3.3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策支持

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极大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针对产业结构问题,应以“一县一业”为重点,全力培育本土特色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要加强对农业产业政策的支持,建设现代农业。企业要利用好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努力做好由田间到餐桌各环节的数字化管理,也可建立农产品贸易中心及新品种研发中心,助力农业发展。政府要发挥在产业规划、组织协调、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企业和农民之间良好的利益联结机制,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实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地政府可根据地区特色,对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企业给予一定优惠,例如税费减免等,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作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对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政府可引进一批中介服务机构,严格监管,带动人们走出去学习技术,提高技能,为家乡发展出力。

3.4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才是地区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想真正振兴欠发达地区,就要培育、吸引并留住人才。应致力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云南省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教育部门要加大对云南省偏远山区的教育投入力度,切实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提升云南省偏远地区劳动力的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一方面要重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逐渐解决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可根据云南省特点建设特色专业,既有利于经济发展又能促进民族团结。另外还可以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其技术能力,增强社会技能。在社会保障方面也要加大改革力度,增强各地州市间各类制度的有效衔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吸引并留住人才。

4 结束语

通过分析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各区域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结构、政策等差异是导致云南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云南省各地区要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经济。此外,要加大对低收入地区的财政支持,可开展区域互助合作,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促进省内城市间有效合作,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猜你喜欢

云南省区域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分割区域
童眼看兵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擦桌子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区域发展篇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