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2-11-10□吴

山西农经 2022年13期
关键词:法治文化

□吴 旦

(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乡村治理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利剑”和促进乡村振兴的“法宝”,目前人们对乡村治理的认识度不足、重视度不强、方向性不明、落实度不够。基于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文章从完善治理体系、引进治理力量、筑牢治理基础、打通治理关键等方面挖掘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以期探索乡村治理实施策略,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指导方针,为全面乡村振兴建立坚实基础。

1 以自治、法治、德治为基础,提升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

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基层党组织。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建立科学高效的乡村基层组织体系,明确乡村社会治理工作推进的责任主体,乡村治理才会有坚强的领导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要求以党建促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彰显了我党的执政原则、契合了我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党的执政目标。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乡村治理应以自治、法治、德治为基础,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作为统揽乡村治理工作全局的总抓手。

1.1 以自治为基,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治理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乡村治理重在自知、贵在自治。一直以来,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内生力量与党政干部、技术人员等外生嵌入型力量形成的多元治理主体,由于利益、观念和意识不同,治理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削弱了多元治理的力量,降低了主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党组织是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重要来源,新时代激活和凝聚乡村治理多元主体力量离不开党的引领,应通过党建引领坚定责任和义务,将多元治理主体成员置于乡村治理全过程中,认清现实性、强化能动性、提升自觉性、加强实践性,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激活主体内在活力,实现多元主体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1.2 以法治为本,党建引领保障乡村治理效力

我国传统的乡村依靠熟人社会、伦理关系进行治理、实现稳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理进程和治理效能。《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 年)》指出,建设法治社会是筑牢法治国家的基础,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依法治国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党的领导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必须以“法治”为框架,增强法制观念和法治思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使全民遵法行事、学法力行、守法做人,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创建“法治乡村”典型、培养“法律明白人”、培育“法治带头人”,让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水平更高、能力更强、步伐更快、质量更好。

1.3 以德治为先,党建引领滋养乡村治理活力

乡村治理行动之要乃思想先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国历代以来践行以德治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价值是言行的标准,价值观具有调节和引导人们行为的作用,是指导村规明约定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德治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中国共产党历来是先进思想的代表者、优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风气的倡导者,乡风文明建设必须落在党的肩上,必须由党来领导。绽放时代精神,弘扬价值观念,必须以党建引导思想、思想引导行动、行动践行思想,通过新时代文明讲习所、党员活动中心、屋场会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提高群众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在乡村治理中弘扬正气、展现活力。

2 以乡镇、村委、群众为主体,深化青年人才的治理作用

充分发挥和展现乡镇、村委、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实现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重要前提,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大量青年人才流出农村,成为城市农业转移人口,主体人群的协作能力、创新水平、时代效果弱化,乡村治理人才队伍结构不平衡,无法形成合力。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导向,统筹乡镇、村委、群众的思想和步伐,深化青年人才在乡村的治理作用,是乡村治理有效性和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2.1 用力凝聚青年,深化青年的带头作用

青年充满活力和朝气,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社会力量。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青年有“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乡村振兴是青年的责任。村支两委要用好、护好、管好青年人才,通过政策扶持、场地支持、人力支持,充分发挥青年的资源优势,与村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资金保障、激励机制、舆论宣传,让青年在乡村大施所能;通过组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凝聚青年人才力量,强化青年人才的带头作用,培育技术型人才。

2.2 用心引领青年,深化青年的“智治”功能

《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方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乡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积极寻求乡村数字发展新路径,促进乡村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农业升级、进步和发展,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目前,乡村数字建设以村委、群众等内生型力量为主,缺乏走出乡村的知识型、专业型、全面型等青年人才力量。青年具有独特的创新意识和时代思维,是数字时代的代表和中流砥柱。应通过将青年人才引入农村,依靠青年实施智慧管理、智慧建设、智慧服务,从而传授现代农业知识和方法、解决技术难题、打造宜居环境以及提高乡村治理的科学性和有序性,培育智慧型人才。

2.3 用情服务青年,深化青年的服务意识

青年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心有其梦、肩有其责,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看待青年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判断其优点,精准判断其主流,严格要求和热情帮助双管齐下。乡镇党委作为当地的领导核心,要识才、爱才、惜才、敬才,在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方面做好保障、支持和服务工作,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流汗流血牺牲者留芳,用心用情用力服务,让乡村留得住青年、留得下青年,让青年成为引领乡村治理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培育实践型人才。

3 守好脱贫成果、用好乡贤力量、做好绿色发展,筑牢乡村治理基础

“十四五”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目标,全面启动实施乡村现代化规划和乡村建设行动,让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千村千面,万人万心,必须巩固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聚集人心、创新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筑牢治理基础,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3.1 守好脱贫成果,握住乡村治理基本盘

脱贫攻坚战中,全党全国以强大的决心、强劲的力度精准施策,留下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人居环境取得突破性改善,住房、上学等历史性难题顺利解决,昔日荒山坡已成产业园,乡村持续“造血”能力初具雏形。

“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迫切需要守好脱贫成果,将问题清零、防止返贫、强化管理、稳定增收,握住乡村治理基本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

3.2 用好乡贤力量,走好乡村治理动态盘

人作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人心、人性、人力、人品等随着时代发展形态各异,造成在乡村治理中无法聚人心、集人气、合人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而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知识、信仰、追求等决定了人对于乡村治理的态度、观念和行动。乡贤有着德才兼备的素养和德高望重的影响,促进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调解邻里纷争、参与事务协商、办理公益事业、通达社情民意等作用,可以带动群众全面参与乡村治理,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环境。

3.3 做好绿色发展,抓住乡村治理核心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是人类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是倡导“五位一体”之生态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必然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乡村治理要依托特色优势资源,分析绿色发展要义,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绿色发展模式,强化乡村群众生态意识,提升乡村群众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群众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治理创新发展、永续发展。

4 传承传统文化、吸收时代文化、创新乡村文化,打通乡村治理关键

在乡村漫长的历史演变和社会进化中,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意识和行为,形成了乡村别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塑造了我国乡村治理体系与文明体系,对乡村治理形成了关键影响。加强乡村文化引领,是乡村治理的重要载体和铸魂工程,既要促进开放共享,又要保持传统文化与乡风文明;既要深入挖掘、继承优秀乡土文化,又要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效结合,赋予乡村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没有农耕文明以及基于农耕文明基础上处理人与土地关系的一切文明关系的治理,乡村治理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国文化的根在乡村,要古为今用、今为后用,相互融合和促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乡村治理硬力量。

4.1 传承传统文化,坚守乡村治理属性

乡村治理是一个守正创新的过程,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文化是乡村治理的力量之根和发展之魂,是乡村治理现代化最基础、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正如梁簌溟先生所讲“要改造继承中国文化,让文化为乡村治理谋后劲”。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城镇化、现代化治理过程中,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间的矛盾,不能盲目跟风、盲目冒进,在吸收新文化的过程中要避免千村一面、万村同俗。乡村治理要坚守文化根脉,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精神,重视传承和弘扬乡村传统文化,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4.2 吸收时代文化,突出乡村治理特征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围火聊天、走家串门等形式简单、内容单一的文化生活,而是追求更丰富、更多样的生活方式。目前乡村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意识行为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相互碰撞,形成多元文化态势,因循守旧的方式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文化需要、不能响应乡村治理的时代要求、不能解决乡村治理的现实问题。在新时代,要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借助产学研等活动让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在乡村落地生根,在促进传承优良乡土文化的前提下,潜移默化破除陈旧思想和传统陋习,强化价值引领,培育时代新风,让乡村共享城乡优质文化资源,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形成乡村治理新力量,更好、更快、更高效地推动乡村综合发展。

4.3 创新乡村文化,理解乡村治理本质

乡村治理的本质是应时代变化而实现治理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意味着摆脱僵化、封闭的思维,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消除社会矛盾、改善民生,展现“善治”理念的过程。文化不能仅展现在意识形态上,更应该顺应现实变化成为“助推器”“导航灯”“黏合剂”。将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融入自治、法治、德治、政治的治理体系中,运用乡村文化的自身价值和独特优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地域特色创新文化载体,结合现实需要创新文化形式,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抓好文化建设,在乡村发展过程中挖掘文化价值,在乡村管理过程中发挥文化作用,凝聚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

猜你喜欢

法治文化
文化与人
让法治理念根植民心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教学策略探究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