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1-04张学成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训练项目体教业余

张学成,赵 鑫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张掖 734300)

自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来,各地区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尝试优化体育和教育环境,学校体育如何抓住体教融合的发展契机,探索体育业余训练新方案成为摆在眼前的一大难题。

1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现状

为充分了解体教融合视角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基本情况,本文对3所高中体育业余训练情况进行了调查,以真实数据为依托,为本文研究提供支持。

1.1 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现状

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有一定的倾向性,主要以篮球、田径、足球、排球、健美操、跆拳道、武术为主。从这些项目的实施情况看,首先是篮球、田径在高中体育业余训练中开展较普遍,占比较高。其次是足球、武术以及跆拳道项目。最后是排球和健美操以及其他新型项目。部分高中开设的业余体育项目中,以1~4项为主,5项及以上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开设的比例较低。

1.2 高中体育业余训练计划现状

业余体育训练需要完善的计划支撑,但从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计划的调查发现,大部分高中体育业余训练不成规模,田径和篮球开展成熟度较高,其余新兴项目的开展程度一般。除此之外,各高中业余体育训练时间段以早晨和下午为主,每个时间段的训练时间为1~1.5h。

1.3 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师资和经费现状

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师资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教师呈现年轻化的特征,学历以本科为主,专科次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比约5%。但专项教师的缺失,导致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开展缺少专业性。从经费来源渠道的调查角度看,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以此来支撑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展开。

2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存在的问题

2.1 训练项目缺乏均衡

从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的开展情况来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开展存在不均衡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单一、枯燥。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中,篮球、田径和足球项目占据较大比重,作为高中生十分欢迎的项目内容,虽然这些项目在高中体育业余训练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凭借单一性的项目内容很难收到显著效果,因此如何保证其均衡发展至关重要。其二,多元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的开发不足。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效果直接影响高中生成长,当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单一的情况存在,造成高中生的体育锻炼体验下降。多元的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的开发目前处于停滞状态,所展现出的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2.2 缺少训练计划支撑

训练计划是保证训练效果最大化的基础保障,从体教融合的背景出发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一个根本原因是训练安排缺乏科学性、有效性。结合现状调查发现,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开展较随意,无论是在训练项目、训练时间还是训练频率层面,都无法为高中生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案,导致体育业余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以训练时间和频率为例,每周的训练时长和训练频率无法满足高中生的训练需要,高水平运动人才的培养效果也受到影响。

2.3 教师综合素质偏低

从体教融合的背景出发,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环境的优化尤为重要,其目的是为广大高中生提供体育锻炼的空间,为高水平运动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支持。当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单一,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体育教师的综合水平偏低,无法支撑更多新项目的进入和实践。以武术项目和健美操项目为例,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这方面专业知识储备,在开展训练实践中探究重点集中在浅层次方面,对于其中更深层次的内容挖掘不够充分。除此之外,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导致高中体育业余训练计划和安排不够科学。

2.4 学校经费投入不足

对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现状的调查发现,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经费来源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这就导致在训练经费上无法满足学校的需要,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发展受到冲击和影响。经费是保证体育业余项目展开的基础支撑要素,经费单一问题的存在限制了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效果。

3 体教融合视角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对策

从体教融合的视角出发,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开展显得尤为重要。但结合调查结果发现,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应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可行方案,优化体教融合背景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环境,最终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3.1 保持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的均衡发展

结合调查发现,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存在单一、枯燥的问题,高中生对训练项目的感兴趣程度明显不足,发展有失均衡,为此应针对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基本情况制定均衡发展方案。一方面,补充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内容。高中阶段要消除以田径、篮球、足球项目为核心的训练框架,不断补充更多新兴的体育项目与资源,带给高中生良好的体育业余训练体验,不再局限于固定的选择框架。例如,适度增加武术、健美操等项目内容,让高中生在武术业余训练中感知传统武术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健美操的实践中充分享受力与美的融合,最终为广大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加大对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的开发力度。学校要提高对体育业余训练的重视程度,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主动探索学校体育的创新路径,激励体育教师投身于体育业余训练与实践中,感知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成长。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的均衡发展,需要得到多元的项目支撑,因此应加大对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

3.2 建立和制订科学的体育业余训练计划与方案

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业余体育训练计划与方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结合调查结果发现,目前的体育业余训练体系不够完善,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因此要妥善协调好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业余训练计划与方案。首先,要全面了解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基本情况。在日常训练实践中,对每一个高中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根据高中生的需求来检验当前现有的体育业余训练计划与方案,发现不足并找准症结,最终提出可行的方案与计划。其次,体育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以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为核心,为广大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服务。适当增加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协调好训练时间、空间,弥补当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计划不完善的情况,增加体育业余训练开展时间,提供更多场地支持。最后,形成完善的训练方案。在经过前期的学情分析后,根据高中生的基本情况来制定体育业余训练的方案,从而形成完善的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如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以及训练效果检验等,都需要得到具体明确,确保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有效性。

3.3 强化教师综合训练素养

高中体育业余训练效果的最大化,需要不断地强化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调查结果看,目前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无法支撑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展开和满足体教融合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可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强化体育教师的综合训练素养。一方面,对内部体育教师开展系统培训。高中体育业余训练项目之所以以篮球、足球和田径项目为主,是因为大部分体育教师对这些项目有着较强的专业素养,能妥善运用专业知识去为高中生提供专业的训练支持。为应对未来训练项目的不断增多,体育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强化自身综合素质,接触更多元的体育项目。只有体育教师对新兴体育项目提高重视程度,强化自身素质,才能为体育业余训练效果最大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外部引进专项教练员。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环境的改善,多元训练项目的开发和引入,势必对师资队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学校要在外部引进专项教练员,负责学校体育业余训练的展开与实践,弥补学校现有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让体育业余训练效果得到强化。

3.4 拓宽业余体育训练经费渠道

由调查可知,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实践过程经费来源较单一,导致现有的基础性训练资源不足,训练效果大打折扣。为妥善处理这一问题,应尝试拓宽体育业余经费渠道,如在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尝试向教体局申请经费。除了这一经费渠道外,还可以去探索社会渠道,如和俱乐部、体育培训机构开展合作,解决目前训练中遇到的经费问题,保证高中体育业余训练可以有序展开。

4 结 语

基于体教融合视角下,学校体育面临新的发展契机,为了确保广大高中生的优质体育训练环境的塑造,应努力探索高中体育业余训练方案。调查发现,目前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为此,学校应从多角度出发搭建体教融合背景下高中体育业余训练的具体方案,以优化训练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支持。

猜你喜欢

训练项目体教业余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地域特征视角下黑龙江省“体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微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与探索
试论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安全管理
为业余棋手诊脉
基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思想转变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