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运动对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及对策研究

2022-11-04孙清武

少年体育训练 2022年3期
关键词:亚健康战术乒乓球

孙清武

(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江苏 苏州 215129)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胜绩不断,乒乓球运动在我国不断发展,因其独特的历史发展及技术特征被称为“国球”。实际上,乒乓球运动在人们身体素质水平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改善而言,也能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因此,体育教师需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开展,以增强学生体质。

1 乒乓球运动在学生亚健康状态中的干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提出“亚健康”理念后,诸多科研人员便着手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及研究。进入21世纪后,亚健康状态的研究已进入高度活跃阶段,亚健康状态已成为“关心人类身心运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人们多利用美国德尔菲法、美国康奈尔医学指数等衡量亚健康状态。目前,有研究证实,太极拳运动、心理平衡疗法、音乐疗法、中医辨证施治等在亚健康状态干预中均可获得良好成效。经查询文献发现,鲜有关于乒乓球运动对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的研究。

乒乓球运动被誉为“国球”,集娱乐性、竞技性、健身性为一体,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形成、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及独立性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良好作用,还可实现学生顽强、果断、机智等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参与乒乓球运动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可提升身体协调性,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借助乒乓球运动的展开,有助于学生注意力、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及想象力的培养,推动学生形成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针对学生适应社会还可起到辅助作用;乒乓球运动还可增强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学生通过在运动过程中全身性的配合及协调,可以实现体质的改善,强化心肺功能;在乒乓球运动中,学生全身肌肉、关节均处于运动过程,还可有效调节其中枢神经系统,提升触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的敏锐度,学生大脑分析能力也可得以不断提升。

有研究指出,人的双腿在一场乒乓球运动中需移动1 000~2 000m,挥拍击球则可达1 000余次,运动过程中可锻炼身体各肌肉群,加快机体血液循环,提高内脏器官功能,推动个人体质的逐步强化,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还有助于自身社交范围的扩大,感受运动的快乐、激情,使身心保持积极状态。同时,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还有助于视力的保护及恢复,睫状肌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将会伴随乒乓球的穿梭往来不停地收缩、放松,眼睛需时刻追随乒乓球的运动轨迹,可加快眼球组织代谢及血液供应,有效缓解眼疲劳,针对学生视力的改善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若长期坚持训练,乒乓球还可起到治疗假性近视的功效。

综上,乒乓球运动在人体身体素质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改善也可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因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需重视乒乓球运动的展开,将乒乓球运动所具备的价值充分发挥,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2 发挥乒乓球运动价值的对策

乒乓球运动在学生亚健康状态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需加强学生乒乓球训练,充分发挥乒乓球运动价值,提高学生身体素养,改善学生亚健康状态。

2.1 秉持科学训练原则

从本质视角出发,为实现乒乓球运动价值的充分体现,遵循科学训练原则尤为重要。教师在带领展开学生乒乓球训练时,需遵循如下几项原则。(1)积极性原则。教师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应先帮助学生明确训练目的、训练任务,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并自觉地参与乒乓球运动。训练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树立勇攀高峰的宏大理想,以此强化学生的训练动机。同时,教师对训练方法、训练要求、训练目的的明确,还有助于学生乒乓球训练计划的制订与执行,找寻与自身训练特点相符的训练方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采取多样化训练模式,为乒乓球训练注入新活力,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2)循序渐进原则。学生乒乓球战术能力、技术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需长期训练,逐步提升。因此,教师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应先了解学生的乒乓球基础,对学生起步高度加以明确,同时,再以由浅入深及由易至难的步骤实施乒乓球训练活动。(3)实战出发原则。乒乓球运动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乒乓球战术训练、技术训练或体能训练时,均应以比赛实际需求作为出发点。(4)有机融合特长训练、全面技术训练原则。教师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应着重提升学生的乒乓球基础技术,再以学生战术水平、体能素质为依据完成针对性训练策略的制定,切实提高学生乒乓球竞技能力。(5)科学设计运动负荷原则。教师需以学生身体素质为依据,并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为学生设定科学的乒乓球训练负荷。

2.2 合理设计训练内容

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是学生进行乒乓球训练的几项重要内容,结合训练内容差异所应用的训练方式也各有不同。技术训练内容主要为接发球、搓球、基本姿势等,所采取的训练方式多为对墙击球,以加强学生球性熟悉程度,还可借助多球训练,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战术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学生战术意识训练、战术行动训练。战术行动训练即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中,为完成战术计划所实施的多种战术,如接发球战术、拉攻战术及对攻战术等。战术意识即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学生能否对场上情况予以准确的分析及观察,随后结合比赛情况制定自身行动方案或与同伴配合方案。教师在乒乓球战术训练过程中,主要通过发球抢攻训练方式、指标训练方式、比赛训练方式、单线训练方式等多种训练方式的应用,提升学生的战术能力。以本质角度分析,无论是战术训练还是技术训练,所采取的训练方式不同侧重点也各有差异,因此具体应用过程中,教师应以相应的训练目标为参考,选择适宜的训练方式。

2.3 加强训练过程监控

对乒乓球训练而言,监控训练过程的重要目的为对学生训练行为、训练态度加以调控,确保学生可保证质量地按时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训练任务。教师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借助监控训练过程还可保障训练过程的科学性。教师所监控的训练过程主要包括青少年营养情况、身心情况、运动负荷承受情况及竞技能力发展情况等诸多内容。教师在监控训练过程时,需重视如下几点。(1)监控训练过程实为动态过程,监控活动伴随训练活动的变化而改变。分析乒乓球运动发现,其具备战术复杂的特点,学生在各项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中均需投入大量精力、时间。由此可见,乒乓球训练监控为一项持续且长期的过程。(2)学生乒乓球训练过程监控主体为教师,因此教师需重视监控计划的科学制订、监控方式的科学选择及监控结果的科学分析等。(3)教师需对展开过程监控的重要目的加以明确,结合所分析的监控结果,科学合理地调控制定计划,借此保障乒乓球训练质量。(4)过程监控中的“监”“控”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监”可为“控”提供依据,而“控”可对下一环节的“监”提供重点观察内容,借此可保障过程监控的重要性。

2.4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乒乓球训练的引导者、组织者为教师,同时,教师也为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主要谋划者,教师在乒乓球训练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训练过程中,学生多以教师所发出的指令为依据,选择与之对应的战术及技术。然而,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针对乒乓球训练的认知并未及时更新,在理论及战术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可见,教师针对学生所展开的理论讲解、战术讲解不够深刻,此也是学生乒乓球战术能力、技术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师培训力度,推动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亚健康战术乒乓球
乒乓球悬浮术
战术引导模式在乒乓球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2016年里约奥运会跆拳道比赛女运动员主要战术应用特征分析
党员“亚健康”,咋办?——咸阳探索“党性体检”
跟踪导练(一)
跟踪导练(一)
乒乓球与大铁球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迷你乒乓球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