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剂量胰岛素结合电解质补充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11-03陈尔东黄文丹郑庆锋卢蔚薇

糖尿病新世界 2022年17期
关键词:血钠酮体血钾

陈尔东,黄文丹,郑庆锋,卢蔚薇

1.福建省漳州正兴医院儿科,福建漳州 363000;2.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九医院儿科,福建漳州 363000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小儿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一种,表现出病情急骤及发病迅速特点,未经及时治疗,患儿会呈现出昏迷及死亡等现象[1-2]。以往治疗期间,以降血糖及电解质紊乱纠正为主,但难以获得理想效果[3-4]。对此,需探究更为有效的治疗方 法,本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22年4月福建省漳州正兴医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旨在探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采用小剂量胰岛素+电解质补充方法完成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0例。常规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5岁,平均(8.29±1.13)岁。研 究 组 中 男19例,女11例;年 龄4~16岁,平 均(8.33±1.1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经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通过临床检查,获得确诊;②患儿表现出多饮、多尿及多食症状,同时合并恶心呕吐以及腹痛等。

排除标准:①不满足纳入标准的患儿;②有先天性疾病的患儿。

1.3 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对其给予常规检测以及吸氧等干预。完成后,准备两条静脉通道开放,第一条用于液体补充,纠正电解质紊乱;第二条用于胰岛素滴注。

常规组采用电解质补充方法完成治疗,采用胰岛素(国药准字SJ20170011,规格:3 mL:300 U)进行治疗,剂量为0.2 U/(kg·h)。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剂量为0.1 U/(kg·h)。

观察两组连续两次表现出血pH>7.3,尿酮阴性及血糖值<12 mmol/L后,则采用含糖5%液体实施持续滴注,确保患儿保持10 mmol/L血糖水平。并对患儿血糖水平实施监测,如呈现出血糖水平过高,则增加胰岛素用量;如呈现出下降速度过快,则加大含糖液体浓度,降低胰岛素用量。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患儿尿酮体转阴,症状及血糖均转为正常;有效:患儿尿酮体(+),症状改善明显,血糖同正常值比稍高;无效:患儿不满足上述治疗标准;总有效率=1-无效率;②比较两组患儿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除时间;③比较两组患儿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ombining power,CO2CP);④比较两组患儿血钾、血糖及血钠水平。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较常规组(7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儿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除时间比较

研究组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除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除时间比较[(±s),h]

表2 两组患儿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除时间比较[(±s),h]

组别研究组(n=30)常规组(n=30)t值P值pH值恢复时间3.13±1.495.59±1.795.785<0.001血糖达标时间7.35±1.7910.52±1.1314.386<0.001尿酮体消除时间11.25±3.2524.02±3.0215.765<0.001

2.3 两组患儿尿素氮、肌酐、CO2CP比较

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肌酐、CO2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肌酐较常规组明显降低,CO2CP较常规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尿素氮、肌酐、CO2CP比较(±s)

表3 两组患儿尿素氮、肌酐、CO2CP比较(±s)

组别研究组(n=30)常规组(n=30)t值P值尿素氮(mmol/L)治疗前13.52±2.2513.57±2.210.0860.931治疗后9.35±1.6512.25±1.696.725<0.001肌酐(µmol/L)治疗前165.25±2.53165.33±2.580.1210.903治疗后140.13±12.59153.19±14.193.770<0.001 CO2CP(kpa)治疗前16.58±2.4916.62±2.530.0610.951治疗后27.69±2.7921.85±2.858.020<0.001

2.4 两组患儿血钾、血糖及血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钾、血糖及血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钾较常规组明显提升,血糖及血钠较常规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血钾、血糖及血钠水平比较[(±s),mmol/L]

表4 两组患儿血钾、血糖及血钠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研究组(n=30)常规组(n=30)t值P值血钾治疗前3.66±0.823.69±0.810.1420.887治疗后4.77±0.853.99±0.773.725<0.001血糖治疗前26.02±2.1526.17±2.330.2590.796治疗后7.37±1.1314.55±2.1416.250<0.001血钠治疗前153.25±4.15153.35±4.170.0930.926治疗后139.13±2.25149.13±2.4216.575<0.001

3 讨论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作为小儿糖尿病并发症一种,其包括诸多诱因,以感染常见,此外还有糖尿病治疗不当及劳累等。治疗期间,主要选择胰岛素相关药物展开对应治疗[5-8]。但应用大剂量胰岛素后,患儿较易表现出血糖水平快速降低,从而导致机体血液渗透压骤减,表现出低血糖及脑水肿等系列并发症[9-12]。

临床治疗期间将小剂量胰岛素作为主要治疗方式。在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的同时,可促进胰岛素依赖性组织自身功能恢复,充分发挥降血糖作用[13-16],可充分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应用小剂量胰岛素,除合理调整血糖水平之外,还能充分结合受体,抑制机体脂肪组织以及肝糖原分解[17-18]。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常规组(73.33%)(P<0.05);研究组pH值恢复时间、血糖达标时间、尿酮体消除时间较常规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前,两组尿素氮、肌酐、CO2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尿素氮、肌酐较常规组明显降低,CO2CP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钾、血糖及血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钾较常规组明显提升,血糖及血钠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分析原因为,对于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而言,其会表现出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系列症状,通过及时补液,不但能有效改善血循环功能、肾功能,且能促进酸中毒物质伴随尿液排出体外,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配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胰岛素依赖性组织恢复吸收葡萄糖,更好发挥降血糖功效,且血糖下降速度呈现出相对平稳及缓慢特点,充分预防低血糖发生,促进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降低血钾水平。

综上所述,有效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电解质补充方法,疗效显著,可促进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 预后良好。

猜你喜欢

血钠酮体血钾
自发性脑出血发病后血钠水平对30 d内死亡率的影响
血钠波动值在预警院内死亡中的价值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尿酮体“±”或“+”代表啥
肝硬化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特利加压素治疗后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
强化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患者血钾水平的影响
心力衰竭患者血钾水平与室性心律失常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谨防血钾异常与猝死
血钾异常伤心脏
不同血钠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