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下做好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的发掘与路径探索

2022-11-01贾昌路郭亚萍

高教学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广大青年辅导员防控

刘 娜,贾昌路*,郭亚萍,赵 航,徐 园

(1.新疆理工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100;2.塔里木大学,新疆 阿拉尔 843300)

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致使原本正常有序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得被动。但中国人民从不畏惧任何困难,面对这场百年不遇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体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勠力同心,共同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而奋斗着。疫情的发生,虽然给全体人民带来了不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场战“疫”也给予了辅导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最好的素材。辅导员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肩负着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的重要使命,要切实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始终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作为第一要务,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学生、感召学生、引领学生,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因此,面对疫情,作为辅导员,除了做好疫情防控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及引导学生做好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之外,我们更应该去思考,此次疫情给予我们的启示有哪些?如何将疫情防控与青年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又该如何直面疫情,深挖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元素?最终,在后疫情时代下,该怎样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精准发力?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思政人所需思考的。

一、后疫情时代的释义与主要特征

(一)后疫情时代的释义

对于“后疫情时代”,从词的表面看,不难理解,就是“疫情过后”的时代、阶段,本文所述的“疫情”是指2020年初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COVID-19)”,因此,所称的“后疫情时代”就是指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后,疫情防控形势由疫情爆发时的紧张状态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常态,人们的生活秩序及社会秩序恢复正常,经济发展正常有序进行的阶段。因此,面对全球疫情发展情况,不同的国家疫情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各国的疫情防控及效果也是各不相同,故而后疫情时代的起始点也略有差异。在2020 年6 月7 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指出了2020 年4 月29 日以后,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因此,以“白皮书”中所指出的内容为依据,我们可以将2020 年4 月29 日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把此后的时间作为我国的“后疫情时代”。

(二)后疫情时代的主要特征

由于疫情的猛烈,在社会、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后疫情时代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必然存在与疫情爆发之前不同的方面,诸如在生产生活方式上、在社会发展方式上、在人们的生活习惯上等等。鉴于此,在后疫情时代之下,也凸显出了一些特征,主要包括:

1.提倡“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健康生活方式。截至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源头仍未被确定,但科学界认为很大可能来自于自然界且该病毒感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大量生命因此逝去,人们应当提升认识、加强反思,明晰“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深刻内涵。鉴于此,在后疫情时代下,积极探索自然、健康、生命等事关人类切身利益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形成“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守护健康”等理念应当成为人们共同追求的价值理念,不断促进人们建立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2.坚定党的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从疫情爆发到防疫各个阶段再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在整个抗“疫”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不畏艰难、勠力同心,最终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这一战,充分展现了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这一战,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特别是疫情爆发初期,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全力以赴指导抗“疫”、救治患者。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和正确指导下,我国的疫情态势才得以控制,这正是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的具体体现。在后疫情时代下,我们要更加坚定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3.网上网下双管齐下的新模式成为常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逐渐与网络紧密相连,“互联网+”凸显而出,特别是2020 年疫情发生以来,为了阻断病毒的传播,切实做到“少接触、不聚集”,网络便成为了人们进行交流、工作、学习的主阵地,虽远隔千里,但因网而连,以往线下的工作、学习、洽谈等等纷纷转战为线上,腾讯会议、钉钉会议、云课堂等软件,都使得交流、学习、工作等变得方便快捷,切实实现了“足不出户,事事已办”。在后疫情时代下,这种方便、快捷、高效的网上学习、办公模式也将倍加受人青睐,网上网下双管齐下的新模式也必将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常态。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特征,综合各方面的考虑,除了上述列举之外,还有诸如“基层社区组织成为治理新亮点”“以人民为中心成为评价政党新标杆”“构建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新共识”“国际格局将进入新的调整期”等特征,这些特征都将会在后疫情时代凸显而出。

二、后疫情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的发掘

自2020 年初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特别是武汉,为了防止疫情扩散,武汉“封城”,其他各省市的人们也都积极主动配合防疫工作,经过全国人民共同的不懈努力,短短三个月,我国在疫情防控进程中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向世界彰显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以及中国制度优势,赢得了国内外的普遍认同、广泛赞赏。一场战疫,一次大考,一堂大课。在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这本鲜活的教材,结合抗击疫情的重要战略、重要举措以及重要成效,发掘思政元素,找准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一直以来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的核心,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将爱国作为第一要务。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强化对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教育“四个服务”至关重要。面对这场战疫,四千余名工人争分夺秒抢建医院、成千上万的物资从四面八方调配到武汉、无数的医务工作者辛苦付出、无数的科研工作者刻苦钻研、无数的基层工作者默默奉献、全国亿万人民齐心协力,相互扶持,这就是强大的中国、团结的中国、有爱的中国,在这样的危难时刻,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这就是人民的力量,这更是人民对伟大祖国无限热爱的力量,这现实的爱国行为,必将成为难忘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二)生命安全教育

生命是一个人活着的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存在也有长有短。面对这场疫情,一株小小的病毒,就使得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受到威胁,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这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在生命的面前,没有任何差异可言,无论是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群众,生命都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生命安全也同样是大家共同的期盼。作为高校辅导员、教师,要将生命安全作为各项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学会认知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树立珍视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

(三)崇尚英雄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问及学生的“偶像”时,一大批娱乐明星的名字被提及的概率较大,而科研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等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做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的名字却很少被提及。纵观整个战“疫”当中,我们看到的是医务工作者毫不畏惧奔赴一线,看到的是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潜心钻研,看到的是人民军队勇挑重担,他们被称作英雄当之无愧,他们都应当也必将要成为广大青年乃至全国人民的偶像。要以此为契机,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崇尚英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当英雄,努力为国家、为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

(四)责任担当教育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的教育引导做的好不好,事关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青年的教育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关于青年本质、青年地位、青年教育、青年成长成才等青年工作与青年发展发表了诸多重要论述,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代青年的高度重视、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的集中体现。目前,我们正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这个时期也正是青年学生的人生黄金期,也正因为如此,青年学生所处的历史方位、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所肩负的时代责任更显得尤为突出。纵观战“疫”当中,特别是援鄂医疗队中,90 后就有1.2 万人,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95 后”“00 后”,占了整个队伍近1/3,他们用实际行动保卫着国家、保卫着人民,他们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青年应有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在后疫情时代,我们应该可以清楚地看到,青年已逐渐成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主力军,作为高校辅导员、教师,要将责任担当教育贯彻于青年成长成才之中,融入到青年的学习、生活当中,努力培养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五)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逐渐形成体系的一种以意识、情感和行为为中心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2020 年疫情发生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下,在医务人员的无私奉献、科研工作者的倾心钻研下,在人民军队勇挑重担、社区工作者不畏艰辛的努力下,我国的疫情迅速得到了控制,并在短短三个月内取得了防控阶段性成果,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更加体会到了民族意识的强大凝聚力,也被一位位最美逆行者的勇敢、坚强、无畏、奉献深深打动。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科研工作者、无论是人民军队还是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成为了疫情防控期间最靓丽的风景,也正是在他们的默默付出、忠心守护下,我们才赢得了抗“疫”的初步胜利,对于他们,我们应该满怀敬畏之心,感恩之情。作为辅导员,要适时开展好感恩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知道感恩、学会感恩、做到感恩,进而使知恩感恩外化于行并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良性循环。

三、后疫情时代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着力点精准发力的路径

面对后疫情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展现出了其重要性,要充分结合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成果,兼顾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以战疫期间的思政元素为基础,强化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时代化。

(一)强化思政素材的发掘

面对疫情大考,除了本文列举的5 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外,还存在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等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我们要继续不断发掘,于危机中觅新机,充分利用好战“疫”这堂大课、这本鲜活的教科书,积极地宣传抗“疫”事迹、讲好抗“疫”故事、解析抗“疫”精神,让党领导人民抗击疫情的光辉事迹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二)强化辅导员的素质能力提升

辅导员是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心骨,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承担着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引领的重要使命,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辅导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能力素养,才能更好地、更充分地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辅导员更应该提升政治站位,强化思政育人导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培养自身的教育能力及宣传能力,充分利用好疫情防控这堂思政大课,利用好课上课下、网上网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在广大青年心中。

(三)强化榜样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去教育青年、感召青年也是行之有效的。面对疫情防控,84 岁的钟南山连夜坐火车奔赴前线;73 岁的李兰娟不分昼夜,奋战一线;57 岁的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35 岁的快递小哥汪勇主动接送医护人员;24 岁的甘如意四天三夜骑行200 多公里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他们是抗“疫”的英雄,是人民的榜样,他们不怕牺牲、勇挑重担、甘于奉献,这是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在后疫情时代下,作为辅导员,要深入挖掘这些疫情防控期间的先进人物、先进典型、先进事迹,将这些榜样的事迹宣传给广大青年,将榜样的精神讲解给广大青年,用榜样去教育和引领广大青年,让青年学子们能够感受到中国的抗“疫”精神,感受到中国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一心向党、一生为国。

(四)充分利用好“互联网+教育”的新模式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更高水平的发展,社会发展迎来了“互联网+”时代。在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的模式更显现出其所具有的优势和独特性。与此同时,根据《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 亿,其中6-19 岁网民规模达1.58 亿,占网民整体的15.7%;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25 亿,10-19 岁年龄段网民对在线教育的使用率最高,达48.5%。由此可见,互联网深受教育及学生的喜爱,正因为如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好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方便迅速、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阶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逐渐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进中成为现实,就必须要强化青年学生的价值引领和人生指引,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下,面对经过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疫情大考的阶段性胜利,在享受胜利带来的喜悦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去从疫情大考中发掘思政元素、上好思政教育、做好青年引领、强化青年担当,让广大青年在疫情大考中积蓄力量、提升自我,努力做一名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猜你喜欢

广大青年辅导员防控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