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生态美育表征性研究

2022-11-01轩玉荣徐丹丹

高教学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生态

轩玉荣,徐丹丹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生态美育源于当下现实的内在需求即生态文明时代——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种文化需要与表征,也是适应新时代“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美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生态美育是以生态哲学为理论指导,以生态自然美为主要内容,以生态有机整体主义为原则进行的一种生态审美教育。所以,生态美育不同于传统美育和生态教育,就在于它具有的生态性与审美性、欣赏性与尊重性、自由性与平等性、多样性与和谐性、伦理性与道德性、主体间性与诗意性等特征。

一、生态美育的生态性与审美性

生态哲学理念下的美育,是使美育生态化与生态教育审美化,是把生态性与审美性统一起来进行的教育。在生态美育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生态性与审美性融会贯通,一体两面。

生态性是生态美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区别于普通美育和环境教育的特征之一。生态美育是对传统美育的一种转型和扩展,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实施路径等多方面的转化上。生态美育强调生态整体、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的引领和传递,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美育的一种教育形式,生态美育要把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审美观作为基本内容。在实施路径上,生态美育不限于艺术路线,而是着眼于更宽泛更生活化的生态活动,从学校的传统式美育拓展到人们的学习、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生态性活动中,使美育更鲜活、更立体、更接地气。

生态美育是情感教育,与其审美性密不可分。在审美中,人与自然形成一种联动的关系。生态问题的解决不仅在于经济活动的约束,制度的制定,更在于精神层面、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升级。生态美育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从审美的角度来完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从教育实践的角度体验审美性,无论是自然美、社会美、人文美,还是其他教育形式中的美育因素,必须给受教育者以美的享受,在美的欣赏中自由发挥想象力,达到耳美目美,心美意美,美美与共的境界。

“要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没有其他途径。”席勒早就提出审美是人由感性转向理性的桥梁,美育的初级目标是审美的普及与提高。究其教育目标,生态美育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生态审美意识、生态审美能力和生态审美人格的人。新时代生态美育以提升与发展生态审美素质为重要实践目标,帮助人们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经济之间的审美关系,摒弃狭隘的“人类中心”或“自然中心”思想,在共融、连通、双向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审美关系,促使人审美能力提升。

二、生态美育的欣赏性与尊重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依赖、开发、掠夺、和谐四个阶段。在各个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也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在人与自然全面危机显现时,人们开始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性,生态文明时代由此到来,人与自然之间的尊重关系得以确立。生态美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982 年10 月28 日联合国大会第37/7 号决议《世界自然宪章》指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了给予其他有机体这样的承认,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由此可见,它们存在本身就是价值,就是不可侵犯,值得尊重的理由。

尊重是生态美育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实现的前提,欣赏是审美能力的展现。美的事物能让人产生天然的审美愉悦,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生态美育的欣赏性包含了对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文美等多种形式美的领略,及其内在价值领略。卡尔松曾建议我们不仅要从形式美的角度观照自然,“景观”“苗圃”等固然视觉上好看,但我们不能忽略另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比如沼泽、湿地,它们在自然界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是不可替代的价值体。

生态美育纠正人们对自然对象或景观浅显或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欣赏和尊重之情,引导受育者用眼、用耳、用心欣赏自然界的花香虫鸣、姹紫嫣红与风雪雷鸣。“像大山一样思考”,成为大自然的深度知音,对天地万物油然而生一种喜爱之情,欣赏之心。欣赏和尊重能让普通的自然审美达到理想的自然审美之境。

生态美育的欣赏性和尊重性在教育施教过程中还体现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上。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传道受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份生命潜质激发与能量就在于学生对老师的欣赏和尊重,老师对学生的欣赏和尊重,当然也包括自我欣赏。生态美育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欣赏和尊重具有丰富的意义。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独立的存在,欣赏和尊重突破了传统上“我对你”或“你对我”的单向性,成为双方共有的情感沟通,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在彼此尊重、彼此肯定的基础上,收获喜悦。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背景下推进生态美育发展,提高自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性认识,和谐共生不仅是万物权利或利益的肯定,更要以具有生命意义的独立个体来相互欣赏和尊重,唤起人类对生态或环境的自觉保护和审美创造。

三、生态美育的平等性与自由性

生态整体主义是生态美育的哲学基础。生态整体蕴含人与自然同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组成了须臾不可分割的生态共同体。生态美育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平等是实现生态美的基础。世界发展的历史已经告诉人类“自然至上”或“人类中心主义”都是片面的。人与自然关系不是敌对的,更没有高低之分,同在“生物链”上的人与万物都有自我实现的权利,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人与自然或人与万物平等亲和的关系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奈斯、利奥波德为主的深层生态学家提出:“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自下而上和繁荣的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如果我们伤害了其他存在物,就是伤害了我们自己,因为所有存在物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平等交往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美育构建审美价值观的机制。作为独立的人,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具有平等对话和交往的权利,无论是传统师生地位之差,学生对科学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还是对世界认识的深浅不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都是平等而自由的关系。生态美育继承和发展美育的对话与交往机制,消解二者鸿沟,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乃至自我之间的平等自由交往。

审美的自由性质决定了审美教育自由性特点。“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美育是“解放的,给人自由的”。审美体验是人的精神自由彰显,这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而不再是对立的主客关系。此时,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突破了现实关系的束缚,自我由片面的、异化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这就进入审美境界。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以至于最后融合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另外,生态美学是从审美角度来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的目的。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种精神性的自由关系。审美主体不追求对象的功利性,向内不受自身欲望的局限,向外不受他人或他物的约束,达到个体自由。受教育者以热情的、敞开的状态来接受、享受美的事物,想象力和接受的方向就是自由的。此外,生态美育的形式是自由的。德育、智育等包含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科学定律等内容是在一定的规则和框架内施教,具有一定的说理性和灌输性。生态美育是引导学生进入审美自由的境地,在情感的愉悦中获得提高与发展,以此实现教育目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比较经典的生态美育教学效果,观照受教育者的心理和选择的自由,极大地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使其产生各式各样的智慧美感。

四、生态美育的多样性与和谐性

生态美育的多样性,与美的形式多样性密不可分。人需要发现美、感受美,“美其实是一种本原现象(urphanomen),它本身固然从来不出现,但它反映在创造精神的无数不同的表现中,都是可以目睹的,它和自然一样丰富多彩。”美的外在表现可以是高山流水、琴瑟之音、莺歌燕舞、诗词歌赋……一幅画作、一首歌曲或一处自然景观等,它们都能带来感官享受或心灵熏陶,皆为生态美育各式各样的教学素材。生态美育教育人们不仅要发现各式各样的美,也要发现有差异的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各有妙处,螳螂、蝉、麻雀在生态圈中自有其位置与功能,美的多样性不仅是外在美,还有使用美、功能美等。另外,生态美育的多样性与其跨学科属性紧密相连,融合教育学、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内容。学科的独立性固然重要,建立与智育、德育和体育的连接在实践上却更为多元化、多样化。随着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精神生态需要的日益增长。生态美育的目标将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

生态之美来自万物之和。以生态美为基本内容的生态美育必然以和谐性为宗旨。“和”是中国哲学、美学的基本范畴,人与自然之“和”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顺应宇宙自然规律,万物间互相制约又互相依存的机制就会达到均衡、统一的和谐状态。生态美育的和谐性超越人类自身的和谐,是一种更深刻、更宏大、范围更广的生态和谐教育及精神和谐教育。它超越人们的物质需要,将自然看作可进行精神交流的对象,教育人们不仅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更要将自然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精神慰藉的家园。和谐一旦进入到精神的层次,人对和谐的追求将成为内在的生命需要,对和谐的保护也将变成自觉的行动。

生态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不仅是古人生存智慧的总结,更是当下迈进新征程的必然选择。2020 年10 月29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十条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生态美育将以和谐教育为中心发挥其强大生命力。

五、生态美育的伦理性与道德性

生态美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致力于人格完善的情育和境育,它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生存生活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具有塑造健全人格、追求至美至善的伦理精神,其存在基础和价值存在指向伦理性。

回顾中国传统审美思想,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美育对人性塑造的重大作用。荀子在《乐论》中提出:“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可以看出美育对于培养人们修身善行、独立高尚的人格和美好和谐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都是美育的伦理性体现。近代蔡元培曾提出“美育代宗教”的教育主张,他说“美育是自由的,美育是进步的,美育是普及的”,他提出要从美育的角度唤醒中国人民的人性解放,美育对社会伦理秩序重建起到关键作用。

这里强调美育的伦理性是对至善人格培育和充满时代精神的行为规则的体现。另一方面,生态美育的伦理性也包括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要肯定生命和自然万物本身的权利和生存价值。以往伦理问题的讨论总是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同体范围内展开,以人类利益的获取为行动的唯一尺度。生态美育的伦理性扩大了伦理研究的边界,把公平正义的原则从人和社会扩展到整个生态圈,包括自然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活动时要遵循经济规律,社会活动时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伦理道德准则。

新时代我国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同为美育的价值旨归。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的主线,融合在各个学科教育中。可以说道德性是每个学科都须具备的属性,生态美育作为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性自然也是其基本特征。那么,审美和道德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审美具有塑造人的功能。从生态美育的过程来看,施教者净化受教育者的心灵,让其形成一种非功利性的态度,进入审美自由场景,在审美场内利用艺术或美的形象来塑造人的人格,在欣赏美、善待美的基础上回归美和再生美,以此获得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生态美育的教育效果来看,其短期目标是人的自洽,陶冶性情、使心灵愉悦;人们可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其长远效果来看,是短期效果的不断累积,实现人性的终极目标。

生态道德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最具挑战性的难题,因为它要求人类承认“动物、树木和其他非人的有机体也具有权利”。生态美育的伦理性和道德性最终反映在我们的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新时代生态美育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人与万物的持续生存,要求人们树立普遍的、能够共同遵守的生态公德。人类有责任完善生态系统,保护和增进它维持生命的能力,任何破坏和损害生物圈整体性和生产力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划定道德界限,在此范围内人类可以开发利用生物和其他自然资源。一切时代,一切民族,一切地域,都有从生态世界中获取正当利益的权力,同时也负有保证生态世界安全和健康的责任和义务。

六、生态美育的主体间性与诗意性

生态美育是生态文明时代消解人与自然关系危机所必须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第一利益的时代已经过去,人与万物的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生态整体主义哲学强调人及其他生命、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同为宇宙的核心。在这个前提下,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是主体间性关系,是一种克服了主客对立的同一的亲和的关系。“主体间性”是一种多元的或相对的主体性。它打破了简单的主客二元对立,将人类和自然放在平等、对话、交流的生态系统内,人类寻求与自然的平等对话,在自然的回应中审视人类自身,在整个世界和谐共处繁荣有序的基础上谋求人类发展。生态审美语境下,同在审美场中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的互动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流、对话,其中人对自然的观照,反过来自然也会对人形成影响,形成交互性主体的双向交流状态。

在生态美育中,教育者和受育者是平等对话、双向交流、互惠互利、教学相长的关系。教育者在引导受育者进行生态审美创造时,反过来激发自身进行审美创造活动。受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启发并主动反馈,形成这种动态交流、融通联动的教学状态。觉醒自身的理想生命状态,丰富自身的思想视野和完善自身人格修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美育的诗意性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倡导理想生活和精神境界。“人诗意地栖居”,是一种美好自然和谐有序的理想生活状态,不仅是人的身体,更是人的心灵要诗意地栖息。林语堂描绘的生活场景“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意地栖居”。第二种是生态美育教育本身的诗意性,课堂实践让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显得生动有趣且富有诗意,走出教室走进自然,真听真看真感受。富有诗意的课堂饶有兴致,其乐融融,充满诗性智慧。

综上所述,生态美育的基本特征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生态审美性贯穿于生态美育之始终,不仅引领美与自由,美与体验,美与情感,美与道德,美与尊重,美与平等,美与多样,美与和谐;而且也引领着生态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生态与科技,生态与政治,生态与生活等多样性的统一。立体化生态美育系统一旦形成,落实到个体与大众身上,就将有助于审美主体的审美素养形成与提升,推动生态世界观的生成。这样的教育不仅有利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而且有利于实现人类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生态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美育教师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