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在历史课堂中“活起来”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案例分析
2022-11-01徐媛媛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 徐媛媛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是中学历史教师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文物是一部无声的史书,是一座精神的宝库,它蕴含着民族丰富的文化基因。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文物的价值,利用文物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引领学生寻找蕴藏其中的中华文明之“根”,铸就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让文物真正活起来,成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名片。”当前,文物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其重要性愈加凸显的今天,中学历史教师有必要潜心研究,让文物在历史课堂中“活起来”。笔者以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为例,谈谈自身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解读课标,探索教学立意
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对课标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们都应做到立足课标,深入解读课标,以课标为基点,探索教学立意。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属中国古代史。2022年版初中新课标的“课程内容”部分对中国古代史的教学立意进行了如下表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学业要求”部分,新课标有这样一项要求:通过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再深入到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本课在新课标“内容要求”中的表述为: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通过对课标的解读,笔者认为本课的核心立意应展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成就辉煌”。东晋南朝时期政权分立的政治格局下,民族间加强交往、交流与交融。战祸导致的民族迁徙加速各民族间的流动、交融,也成功促进了区域开发。在构思本课的教学思路时,笔者认为以东晋南朝时期的文物为切入点。通过典型文物的展示,表现区域之间、民族之间的文明交流,进而凸显“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成就辉煌”的教学立意,达到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的目的,成功提升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
二、巧用文物,一窥文明之貌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间长期交往、交流与交融,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想要打开这座文明宝库,可以巧用“文物”这把钥匙。
在初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逐步提升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和从不同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而文物能帮助历史教师达成教学中的一系列目标。第一,文物以其直观性的特点,易引起学生注意。第二,作为第一手史料,它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线索和证据。第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祖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学生在探究其价值的时候,可以有穿越历史,古今对话的情境感。所以,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利用文物感知中华文明的面貌。
巧用文物1:青瓷莲花尊:南北对话,多元一体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91 页,有一幅南朝青瓷莲花尊的图片。这尊青瓷莲花尊造型精美,花纹繁复,工艺高超,能体现当时江南地区制瓷技术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进而说明当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后,经济迅速发展,手工业发达。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很多教师在挖掘这件文物的价值时,往往只局限在这一方面。笔者在备课的过程中,发现这件文物可挖掘的价值不止于此。
青瓷莲花尊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典型瓷器代表,在查阅资料时,笔者发现青瓷莲花尊不只在南方的墓葬中出土过,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葬群陆续出土了四件青瓷莲花尊,墓葬应为北齐,证明北朝也有青瓷莲花尊。而青瓷这种技术在南北朝时期一直是南方处于领先地位,北方掌握青瓷技术要晚于南方数百年。南迁的中原汉族人民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江南地区,从这尊做工精致的南朝青瓷莲花尊足以看出南方发达的制瓷技术。此时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与南方汉族政权正处于一个对峙的状态,但从北朝也有青瓷莲花尊可以推测,政权对峙没有隔绝南北方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北方的少数民族人民在和汉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青瓷技术,北朝青瓷莲花尊的出土已足以说明当时北方青瓷水平已迅速崛起。对比南朝和北朝的青瓷莲花尊,两者十分相似,装饰手法一脉相承,器物的表面覆满浮雕莲花。莲花在佛教中被视为美好圣洁的“圣物”,这也能印证南朝时佛教盛行。而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同样采用莲瓣纹饰,可见“南北对话,文明一体”。但区域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使得南朝和北朝青瓷莲花尊各具特色。在胎质上,南方坚硬、细腻,北方厚重;釉色上,南方晶莹纯净,而北方青中泛黄。这也从侧面体现了文明的多元性。
巧用文物2:牛车画像砖:汉晋对话,传承发展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的91 页,有一幅南朝牛车画像砖的文物图片。而在本教材的63 页,即第13 课《东汉的兴衰》教材内容中也有一幅画像砖的图片——东汉宅院画像砖。
画像砖的文物价值体现在哪里?笔者在挖掘的过程中,了解到画像砖这一文物是厚葬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砖画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教材中的这一画像砖展现的是统治阶级出行的画面,也有描绘劳动人民生产生活、表现社会风俗等方面。可以说,画像砖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这正是历史教师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所注重的,重视文物作为实物史料的证据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文物的作用,利用文物带领学生穿越历史,感知文明面貌,感受时代特征。
画像砖的文物价值不止于此,作为厚葬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承载了儒家“重视孝道”的传统思想,为亲人先辈进行厚葬是中国人观念中“孝”的重要表现。这种思想外化体现在画像砖上,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两汉盛行。但是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画像砖”文化走向衰落。通过观察东晋南朝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砖,可以发现,东晋南朝延续、传承了这一文化,甚至还有创新和发展。笔者出示一组具有东晋南朝时代风格的画像砖,比如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国家级重点文物——《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规模宏大,超越前朝。还有莲花纹饰同样在东晋南朝画像砖得到运用,引导学生认识到东晋南朝时期的画像砖在一脉相承的同时,也增添了独具特色的时代内容。
巧用文物3:古罗马玻璃杯:中外对话,文明互鉴
根据“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成就辉煌”的立意,笔者利用青瓷莲花尊和牛车画像砖这两件文物来展现东晋南朝在时间上延续汉晋之风,传承中华文明;在空间上南北对话,民族交融,促进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但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中华文明成就辉煌”可以增加一层新的含义,即中华文明与其他国家文明交流时互学互鉴,以自身包容开放的态度传播文明的同时,也接纳其他国家的灿烂文明丰富自身。这是笔者在教材92 页的知识拓展内容得到的启示,知识拓展部分描述了东晋南朝时期发达的海外贸易,当时中国与古罗马等多个国家有商品贸易往来。如何证明呢?文物的价值在此体现,它是历史留给后世的证据。
笔者在查找资料时发现,1972年,南京象山王氏家族墓出土了一件珍贵的玻璃杯。中国古代玻璃制造业并不发达,相反,玻璃制造业是古罗马、古希腊等国家的强项。唐代以前出土的玻璃制品多是其他国家的贸易输入品,而研究也恰恰证明,这件珍贵的玻璃杯是由古罗马传入中国。它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也是中外文明交流汇聚的体现。这件古罗马玻璃杯是中外文明友好交流、互学互鉴的一个缩影。借用这一文物,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扩散性、包容性。
三、审思时代,提升家国情怀
东晋南朝时期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笔者尝试从文明传承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构建东晋南朝的时代价值。
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频繁。西晋灭亡后,多个游牧民族在北方建立政权,但彼此之间依然争斗不断。黄河流域在频繁的战争中经济遭到巨大破坏,人民流离失所。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和核心地区,持续的战乱是否会使中华文明走向衰亡?笔者设计展示东晋南朝时期的一系列文物,如南朝青瓷莲花尊、南朝牛车画像砖和南朝古罗马玻璃杯,引导学生在探究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过程中,认识到东晋南朝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保存、延续、发展中华文明的角色。首先是南迁的汉族人民保留了黄河流域的文明成果,一脉相承,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此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虽与南方汉族政权对峙,但彼此没有隔绝经济、文化的交流,成功实现了南北对话以及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与交融。游牧民族在学习汉族先进农耕文明的同时,依然保留一些本民族自身的特色。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东晋南朝时期国家内部虽政权分立,却依然重视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利用南朝时期的古罗马玻璃杯,可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明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其内涵一直处于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
笔者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这样进行设计,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本课后能成功构建东晋南朝的时代价值,充分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成就辉煌、绵延不绝,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在认识到各民族都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后,能够加强民族认同感,从而达到提升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目标。
重视文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巧用文物,可以达成培养历史证据意识、厚植家国情怀的目标。让文物在历史课堂中“活起来”,才能让教学更有实效,让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新华网,2021-11-24。
[2]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12—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