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文化记忆与现代转型

2022-10-31李雪明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周涛古建筑营造

陈 兵,李雪明

2003 年10 月1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行的第32 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如下定义:“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011 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民间的文化记忆、生活智慧和民俗信仰,“是我们每个民族历代先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反映出雄浑的、博大的、涵括整个民族的悠久历史进程”。“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2017 年1 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意见》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应秉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态度,“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果的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是广泛流行于南宁、北海、钦州、桂林等广西各地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有机组成部分。古建筑营造技艺2021 年入选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不仅是古代历史文明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精神结晶。当前许多古建筑面临年久失修、拆旧修新的困难,古建筑营造技艺无法与现代化生活相得益彰。因此,如何保护好、发展好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使根植于乡土文化之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展现出勃勃生机就变得尤为重要,持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价值,让尘封于古建筑之中的营造技艺鲜活起来,激活其生命力,“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记忆——对“过去”的社会性建构

扬·阿斯曼曾给“文化记忆”下了这样的定义:“关于一个社会的全部知识的总概念,在特定的互动框架之内,这些知识驾驭着人们的行为和体验,并需要人们一代一代反复了解和熟练掌握它们”。这些知识承载着“过去”的文化内涵,“指向遥远的过去,通过对被淡化、弥散或被遗忘内容的重新提及、对传统的重建和被压抑内容的回归,形成一个历史的时间轴,引导‘过去’进入‘当下’”。“过去”由此与“现在”联结起来,文化记忆在对“过去”的回忆和唤醒中实现其社会性建构。自秦朝统一岭南以后,汉族人或因驻军,或为了躲避战乱,或为了垦荒,或是务工经商等原因,陆续从北方迁居南方。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融合当地的建筑营造技艺,从邻里间互助建房到逐渐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它把汉族传统的建筑营造技艺与广西本土少数民族的建筑营造技艺相结合,独特的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由此诞生,传承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并逐渐形成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选材讲究,即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二是结构巧妙,主要是“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三是技术精湛,注重以木梁承重,各部件间采用榫卯衔接,融经济性、坚固性、防御性、艺术性等为一体;四是造型美观,建筑造型丰富多样,多姿多彩,讲究注重风水、通风采光等。由此,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逐渐“摆脱了日常生活的限制,超越了个体间的交流”,形成“高度成型的、被固定下来的诸如典章礼仪等客观外化物,有专职的传统承继者,具有良好的存贮、调取和传达作用”。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文化记忆因此形成并在代际传递中不断被重复、形塑,它是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融合交流的产物,指向当地人们“过去”的地域文化和居住方式,熔铸了先辈们的“生活故事”,一砖一瓦、一木一梁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声音,是中国古韵之美的再现,凝聚着中国淳朴、厚重、合和的人文精神。

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融汇了壮族、汉族、瑶族、侗族传统建筑结构形式,广泛运用于传统住房的建造。广西壮族传统民居干栏式房屋亦是对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巧妙应用,这种房屋为纯木质结构吊脚楼房,运用榫卯结构建造而成,房屋分三层,底层用于堆放柴草、喂养畜禽,中层为人居,顶层存放粮食与杂物。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建构而成的房屋,凝聚着民族团结融合的厚重历史,展现出中华民族先辈们的勤劳智慧,一榫一卯、一转一折之间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与“过去”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链接,在“现在”社会建构起对“过去”的记忆,输送着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内核。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根基,是精神的寄托,只有文化形塑成记忆,凝注于民族的血脉之中,其内涵才能源远流长,滋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除传统住房外,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还运用于庙宇、礼堂、祠堂、亭台楼阁等公共建筑的建造。比如广西容县真武阁,始建于1573 年,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四大名楼。其一,真武阁是一座全木质结构的建筑物,整座建筑选材讲究,由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的格木建造而成,耐腐蚀、不收缩;其二,真武阁结构巧妙,整个建筑共有三层,第二层中有四根大柱子虽承重千钧,却悬而不落地,巧妙运用了杠杆原理;其三,技术精湛,整座建筑无任何铁钉,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其四,造型美观,整座楼阁轻灵素雅、玲珑剔透,形成一个优美牢固的统一体。真武阁是古建筑营造技艺应用于公共建筑的典型代表,根据《容县志》的记载,真武阁历经五次大地震和三次大台风的袭击,却依然巍然屹立,安然无恙。有着“古建明珠”之美誉的真武阁体现了古代工匠智慧与精神的结晶,蕴藏着古老的建筑哲理,流传着鲁班仙师一夜造阁的文化传说,形成了地域文化记忆,在当地代代传承并在与其他地域人们的互动交流中不断扩散,在传承与扩散中对真武阁结构原理、设计理念等的一次次解读探究无一不是对“过去”的重新建构,对文化内涵和精神的再度温习。正如哈布瓦赫所言,“任何记忆都受到其所处社会的决定,因为所有的回忆都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形成,每个人的记忆当中都包含着别人的成分,被回忆的东西都在一定社会框架中产生。一切记忆都是相关的人出于当下的需要并在当下的意义框架下完成的。人们的头脑中有关过去的图像不是自生的,而是一种社会产物”。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根植于农耕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具体体现,产生于农耕时代的社会框架之中,在现代社会框架之中对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进行建构,有利于我们“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促进乡土文化的现代传承,有利于“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二、家族记忆——周氏家族的代际传承

莫里斯·哈布瓦赫认为,“在一切良好的建立起来的现代社会里,每个家庭有它自己独特的心理生活;家庭单独拥有自己的记忆;它的秘密只向家庭成员透露”。“这些记忆,不仅仅是一系列往事的个体化意象……也是用以教育和发展的一种基础”。“它们不仅仅在重演家庭的历史,它们还界定了家庭的性质、家庭的力景和家庭的弱点”。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以周氏家族最为突出。周涛是周氏家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她的家族与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渊源已逾百年之久。清代光绪年间,以周锡祯为代表的第一代传承人形成了南宁独特的古建筑风格,从此这项技艺便开始流淌在周氏家族的血液之中。第二代传承人周家濯自幼随父亲周锡祯学艺,为使家业踵事增华,带领全家远赴南洋,开办木材厂和唐山建筑工坊,在当地成为影响巨大的华侨建筑匠人,家业在第二代传承人的手中不断发扬光大。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周家濯带领全家老小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仅是运送建筑材料的货船就有7艘,带着那一份小小的乡愁,全家回到了家乡广西北海。回国定居后,周家濯在北部湾一带帮村民建造房子、造大木船和实木家具等,其技艺高超,声名远播。第三代传承人周仕根随父母回国定居,自幼随父亲学艺,成为当地著名工匠。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现已传承至第四代传承人周涛手中,周涛自幼喜爱观古建筑群、摹建筑插画,尤其倾心于榫卯构造。据周涛介绍,为更好地传承这项技艺,她曾去到广州一家装饰公司工作,主动跑工地、做测量,两个月内穿坏三双鞋,但在周涛看来,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便是幸福。她从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去全国各处的古建筑所在地学习。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周涛自费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古建筑年会,阴差阳错走入苏州古建园林大师程茂澄的房间,成为程大师送上门的关门弟子。学成归来后,周涛在广西南宁成立了一家集现代装饰资质和古建筑资质为一体的广西榜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文物古建修缮、仿古建筑、园林景观、四合院、老街修复、寺庙祠堂、庄园度假村、凉亭长廊和现代装饰等业务,先后承接了南宁孔庙、柳州东门城楼西段城墙、柳州柳侯祠、富川县百柱庙、南宁市新会书院、梧州中山纪念堂等多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重建、修缮工程。不仅如此,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周涛不忘反哺社会,积极为新农村建设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南宁青秀区长塘镇加踏坡甜瓜文化基地的建设就是由周涛带领团队完成的,将家族技艺用于提升乡村风貌,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贡献绵薄之力。

“每个家庭最终都会拥有自己的逻辑和传统”,但“这套逻辑和这些传统又是与一般社会的逻辑和传统判然有别的,因为家庭特殊的经历渐渐地渗入其中”,因而,“它们所扮演的角色愈加确保了家庭的内聚力,并保证了家庭的连续性”。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从周涛的曾祖父开始,便开始在家族的血液中流淌,传承至周涛父辈手中,这项技艺已渐渐融入家族的血脉,铸成家族的文化基因,这项承载着家族历史的古建筑营造技艺是独属于周氏家族的记忆,在子孙后代中一代一代传承发展,独一无二的家族记忆由此形成并愈加牢固,熔铸在全部家族成员的记忆中,影响着家族成员的教育与发展,而家族记忆的独特性又增强了家族成员的身份认同,增强归属感,促成家族中凝聚性结构的诞生。不论家族成员间有怎样不同的经历,不论他们年龄与性格上有着怎样的差异,不论他们生活的地理空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家族祖祖辈辈所共享的绝无仅有的记忆,把整个家族成员牢牢地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历经时间长河的检验,成为成员间永续的文化认同依据与基础。

当前,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政府的大力提倡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传承发展方式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古建筑营造技艺越来越受到关注,其在古建筑修复、仿古建筑的修建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传承方式也从家庭传承为主逐渐向师徒传承方式转变。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涛开始开班授徒,慕名前来学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周涛组建起专业团队,传承队伍日益壮大。古建筑营造技艺的记忆开始由家族成员间共享转向由社会中某一群体共享,家族记忆逐渐向文化记忆过渡。“文化记忆是人体记忆的一种内在形式,但它是由某个社会群体中的若干人共享并向这些人传达从而建构为一种集体的。也就是说它构成了文化的身份认同”。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和发展的转变,为其在当下社会中实现更稳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这项技艺被越来越多的人经历着、感受着、传播着,由此形成新的记忆,文化的根脉在记忆的不断生成和传递中深深扎根,民族凝聚力日渐增强,民族认同感不断加深。

三、古建筑营造技艺文化记忆的“活态传承”与“现代重塑”

“文化记忆是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人的记忆进行综合性的编码与展演”,在文化记忆中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过去文化的简单回忆和‘复刻’,还是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文化重塑”,以此来补救“日常生活中存在的所遭受的侵蚀与消解”。2021 年8 月12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切实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精神力量”。非物质文化规范着一定群体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是维系和巩固群体团结和谐的黏合剂,是一定群体、一定民族凝聚力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农耕文明的结晶,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留其文化内涵,赋予其当代价值,使其融入民众生活,展现风土人情,凝聚民族精神。“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能单独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而存在,它总是要通过相应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然而,我们更要关注的并非这一遗产的物质层面,而是隐含在物质层面背后的宝贵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统”。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不应是机械性的物质传承,应以系统性保护为前提,注重文化内核和精神实质的传递,在现代性的基础上,以创造性转化为手段,以日常化传承、创新性发展为目的,最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现代重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永续的生命力。

“‘过去’以其强大的历史延续性和多样化的再现存在于‘现在’”,这就需要我们赋予“过去”以现实社会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至今已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历史,传承者要立足现代社会,挖掘其当代价值,通过记忆场、记忆术和传承人互相形成的合力使文化记忆重新焕发光彩,从而构建起文化的传送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因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一)记忆之场

记忆之场,顾名思义,即记忆的场所,从其意义上来说,“记忆之场是实在的、象征性的和功能性的场所”,“三层含义同时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古建筑,作为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承载物,是其文化记忆的物质形式。从这个角度来看,古建筑可被视作一个记忆之场。古建筑是古代实体建筑群,具有实在性。古建筑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代历史文明成果,展现了古代高超的科学与技术水平,“体现了一种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是具有美学、文学、艺术、历史、文化等价值的综合艺术”,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精神结晶,具有象征性。“古代建筑按其用途可分为宫廷、庙宇、佛寺、塔幢、祭坛、祠堂、书院、会馆、城池、园林、民居、陵墓、建筑附属品等”,对现代建筑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具有功能性。“记忆场所存在的根本理由是让时间停滞,是暂时停止遗忘,是让事物的状态固定下来,让死者不朽,让无形的东西有形化,将意义的最大值锁定在最小的标记中”。基于记忆之场的存在意义,由于“文化记忆奠基于过去的某个固定锚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带来淡化以致遗忘”,因此,借助记忆之场为文化记忆续航就十分必要,而古建筑作为一个记忆可以存储、共享和再生的记忆之场,对于促进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文化记忆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保护、传承并开发利用古建筑就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以保护传承为主,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开发利用。首先,重视古建的维护修缮,恪守古建筑修缮原则,尽可能地保护古建筑的原有部分。其次,多媒介开发古建筑的旅游观赏功能与教化功能。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旅游步伐受到限制,在此情况下,各地开发古建筑VR旅游体验馆,融入历史知识、原理构造等的常识性讲解,不仅可以减少实体古建筑的游客接待压力,有效保护古建筑,还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古建筑,了解古建筑营造技艺,促进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播。

(二)记忆术

“如果我们可以回顾人类的过去的话,会发现它一直生活在充满记号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将这个有记号的世界称之为‘文化’,甚至也可以将其理解为‘记忆术’,因为它着眼于赋予精神的内心和中间世界以稳定性和持续性,取消其易逝性和生命的短暂性”。由此可见,记忆术即“储存、维护和传承文化记忆的方式手段”,“通过媒介载体(如文本、节日仪式、纪念碑、博物馆等符号系统)和长久的制度化交流(如背诵、阐释、展演、观察)来栽培、扶植、维护和传承”。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文本记忆术和博物馆记忆术来实现,与之相对应的记忆模式是阐释和展演。具体来说,文本记忆术依赖于对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内容进行描述并形成规范记录下来,通过对内容进行的阐释而使之得以永久保存下来,文化的内涵得以永续传递。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内容主要包括:1.布局选址。选址最主要的是讲究风水宝地,遵循的是中国传统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原则。2.木工工艺,主要讲究承重结构、榫卯衔接、雕刻技艺、模数尺寸等。3.泥水工艺,主要讲究用料配比、周正坚固、转角衔接等。4.美术工艺,主要讲究颜色材料、构图造型等,其灰雕艺术为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之一绝。5.禁忌仪式,主要体现在奠基、立门、上梁、打社、竣工、入房、朝向、色彩、图案等的传统禁忌和仪式。具体内容通过文本形式得以固定下来,以此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这项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提供重要基础与保障。博物馆记忆术顾名思义,即将其置于博物馆内进行展示,传承人周涛独创的全榫卯微缩木构古建筑模型,是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精巧呈现,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方式与各地到此参观的人们进行交流,使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在人们的欣赏感悟中得以传播扩散,这两种“记忆方式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实现从一种情境向另一种情境的迁移,并实现代际之间的传递以及历时性向非共时性的过渡”。

(三)传承人

文化记忆需要有专职的承继者使之受到保护并不断传承。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周涛在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这项技艺时,将“过去”与“现在”相关联,在唤醒文化记忆的同时赋予其现实意义,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一,开发家居用品。周涛独创“榫卯夜灯系列”灯具,集实用、观赏、收藏等功能于一体,独创性地将古建筑营造技艺中的榫卯技艺应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性转化,使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其二,创制具有收藏与观赏功能的非遗技艺木构微缩模型,模型的制作接受私人订制,成为馈赠佳品。周涛创制的真武阁——全榫卯非遗技艺木构微缩模型,全面展示出真武阁的重要景观,其内部结构清晰可见,整个模型既精巧又细致,在2020 年“深圳·金凤凰”工艺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荣获优秀奖。其三,现代技术的应用。周涛是非遗传承人中为数不多既懂传统手工技艺,又有计算机基础的传承人。她引进激光切割等现代技术对各类木构微缩模型进行生产加工,不仅提升了模型制作的精度,同时也节省了人力成本,将现代技术巧妙地应用于传统技艺的发展,通过机械化生产的方式满足批量化要求。这使得传统技艺在当代获得了重生,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依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其四,非遗进校园。为了加强非遗的宣传普及,为未来储备传承人,周涛在广西南宁西乡塘区文化馆的牵线下,与南宁市多所学校达成了合作。比如,2021 年12 月21 日,周涛受邀到南宁市龙腾路小学给全体教师进行“非遗古建筑榫卯技艺培训”,使非遗融入教育体系,真正发挥教化功能。其五,儿童益智类玩具。当前周涛正在开发榫卯构造的儿童益智类玩具,包括DIY 手工拼图等玩具,将古建筑营造技艺融入儿童生活,使其充分发挥启蒙作用。其六,采用现代企业制度。为使这项技艺更好地传承发展,周涛成立了广西榜样装饰有限公司,公司采取经营权和所有权相分离的运营方式,经营方是周涛在古建筑修缮过程中遇到的志同道合的伙伴,二人携手致力于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发展。这种方式使得公司的运营更加高效,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同时也是他们术业专攻、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良好基石。南宁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周涛,是传承人中少有的高素质人才,精通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其自发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的重塑方式与手段,不依赖于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充分发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用性、功能性和教育性,为这项传统技艺的发展注入了现代活力。

四、结 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只有使其形塑而成的记忆转化为集体记忆,才能在历史的车轮中缓缓向前。“集体记忆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种物质客体、物质现实,比如一尊塑像、一座纪念碑、空间中的一个地点,又是一种象征符号,或某种具有精神涵义的东西、某种附着于并被强加在这种物质现实之上的为群体共享的东西”。从这一层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其次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就广西古建筑营造技艺而言,既要保护好古建筑群,又要在保留技艺本真性的同时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不仅有助于“保护和拯救地方性、传统和本真性,塑造地方和传播地方形象”,还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周涛古建筑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传统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古建筑文物现代防火保护的有效措施
美丽可持续
五月礼赞
中国古建筑
刍议古建筑保护中的档案工作分析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测试题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周涛新著《天地一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