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情的羁绊 生活的余温*
——电影《比海更深》的温情叙事

2022-10-21卢红敏

大众文艺 2022年18期
关键词:温情儿子母亲

卢红敏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 511483)

电影《比海更深》由日本著名文艺片导演是枝裕和自编自导,阿部宽、真木阳子、树木希林等知名演员联合主演,于2016年5月21日在日本上映,曾获第26届挪威南方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和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奖(提名)。该片讲述了一位不得志的中年作家在母亲与前妻的引导下逐渐正视自我,最终开启新生活的故事,承续了导演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一贯的温情叙事风格。

四十多岁的筱田良多(阿部宽饰)曾是一个作家,15年前凭借处女作拿到一个不太出名的文学奖后就再没有写出像样的作品,之后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还染上赌博的恶习。他与妻子响子(真木阳子饰)离婚两年,每月都要为支付儿子真悟的抚养费发愁。为了生活,也为了小说取材,他不得不到一家侦探事务所打工。在一个台风来临的夜晚,曾经的一家人机缘巧合地有了再次团聚的机会,他在与前妻、母亲和儿子的互动交流中重新审视自我,并获得直面现实的勇气。台风过后,雨过天晴,经过心灵洗礼的良多怀着坚定释然的平常心再次出发。

影片透过质朴、舒缓的镜头语言将一个普通家庭三代人生存和情感的故事娓娓道来,既呈现了现实困境中平民人物的无奈和挣扎,又以复杂细腻的情感、朴素隽永的话语传递着平凡生活中隶属于“家”的羁绊与温情。

一、亲情的羁绊比海更深

电影的名字为何取作“比海更深”?这是不少观众的第一反应。《比海更深》的片名来自影片中华语歌手邓丽君演唱的日文歌曲《别离的预感》(《别れの予感》)中的一句歌词:比海还深,比天还蓝,我对你的爱,已达到极限。观看完影片,沉淀在我们脑海里的比海还深的东西首先一定是亲情。

(一)亲情之一:母爱

《比海更深》中母亲淑子(树木希林饰)的形象让观众印象深刻,而她也是影片中最懂爱最能给予爱的那个人。她操劳隐忍一生,包容不靠谱的赌鬼丈夫,撑起整个贫困的家庭。风烛残年的她唯一的希望是儿子能有点出息,可以让她搬离已经租住四十年的位于市郊“团地”的小公寓。但儿子却和丈夫一样寄梦想于虚妄,作为母亲,她虽心生失落却依然深爱自己的儿子。影片开头有一个细节——母亲的阳台上种着一棵不结果子的橘子树,精心照料很多年却无花无果,母亲边浇水边对儿子良多说:我坚持每天给它浇水,把它当成你一样,只要知道它还有点用就行。良多听了很是不屑,觉得自己可比树强多了。但其实良多就是一棵没有结果的树,尽管他有着高大的身材(所以被家人称为“大器”),却没有与年龄相匹配的心智成熟,正如母亲所言:他看起来像成年人,却还是需要人照顾。疼爱他的母亲对他一直不计付出,不求回报,也不奢望他多么优秀,只是希望他平平安安、家庭和睦,即便口口声声地要他换大房子,也不过是在勉励他上进罢了。从良多母亲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天下所有母亲对于儿子的最真诚无私的比海更深的爱。

也许在外人的眼中,儿子良多是不堪和落魄的,但母亲淑子始终以他为荣,对儿子身上的唯一“亮点”从来都不吝夸赞之辞。她视儿子为“小说家”,一直珍藏着儿子小时候的作文,并在孙子面前努力维护儿子的自尊:“文采,是很棒的东西,只有少数人才有的天赋”。虽然心里明白儿子不过是个不成器的“大器”,但母亲依然鼓励他,对他不离不弃。当母亲敏锐地感知到儿子对于家庭分裂的落寞与不甘,就煞费苦心地为儿子与儿媳创造一切有利于复合的机会。在影片高潮的那个台风之夜,她力劝真悟母子留宿,还不听良多“我们已经不是那种关系”的解释,在铺床的时候把孙子的小枕头放在中间,左右两边是两个大枕头,偏执地希望曾经的一家三口能完整和谐地度过一夜。她虽然知道儿子和儿媳复合的希望渺茫,但还是在儿子和孙子半夜外出之后小心翼翼地试探儿媳响子:“我只是想知道,你们两人之间还有没有可能?”在得到“良多真的不适合组建家庭”的答复之后,虽然她心里非常难过,但还是善解人意地给予对方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是一位年迈的母亲对自己儿子和一直当作女儿看待的儿媳所能做到的最大守护。所以即便母亲为开导儿子向前看时说过“我从来没有爱谁爱得比海更深过”这样的话,但她却以实际行动真正体现了她对儿子以及整个家庭的爱是多么地深切,堪称比海更深也不为过。

(二)亲情之二:父爱

以世俗的眼光来看,人到中年仍一事无成的良多是一个失败者的形象。诚然,他不是一个好员工,也不是一个好儿子,更不是一个好丈夫,但他却在尽力做一个好父亲,总想把最好的爱给予儿子。当得知儿子真悟开始打棒球时,他一心存钱要给儿子买美津浓的棒球手套。在每月一次的见面日,尽管囊中羞涩,他还是带着儿子买名牌球鞋吃汉堡包,为了省钱,他谎称自己不饿,只点了儿子的那份餐食。他还在风雨交加的台风之夜带儿子去公园的滑梯里面玩,边吃零食边聊天,体验探险的感觉。在父子间的温情互动中,尽显其淳厚而又朴实的父爱。

影片快结束时,在与前妻和儿子一起前往电车站的途中,良多又一次去了典当行。他从母亲家中搜寻到的一块方砚,竟然估价三十万日元。就在他心中暗喜之际,典当行老板拿出了一本书——良多多年前获奖的处女作,并告诉良多这本书是良多父亲留给自己的,良多父亲说这是第一版,将来肯定值钱,还买了许多本赠送给邻居们。良多这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误解了父亲,他原以为父亲直到去世也没看一眼自己的书,更没想到他会以自己的儿子为傲。老板请良多用那个砚台磨墨在书的扉页上题字,当良多郑重写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他对父亲所有的耿耿于怀都彻底地放下了。

因为有一个游手好闲、沉迷赌博的父亲,几十年来良多感受到的父爱是稀疏而模糊的。但即便如此,他的脑海深处依然留有小时候父亲深夜带他探险公园滑梯的温馨记忆。现如今良多也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同一地点探险,听着儿子说出和自己小时候一样的理想。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感叹血脉亲情的纽带总是传递着相似的人生。正如是枝裕和所言:“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会继承一些父母的问题,这是我电影的主题。这种继承,有一些是你看得见,另一些是看不见的……是潜在的。”影片中,良多一方面习惯性地表达着对父亲的不屑,一方面又在无意识中处处受到父亲的影响:买彩票、当东西、深夜偷偷带儿子去滑梯里玩,和当年父亲的所作所为如出一辙。是枝裕和曾说:“我不喜欢主人公克服弱点、守护家人并拯救世界这样的情节,更想描述没有英雄、只有平凡人生活的、有点肮脏的世界忽然变得美好的瞬间。”从剧情看,由于自身性格的缺陷,良多的父亲和良多本人都算不上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但伴随着生命逝去与家庭破碎的离愁别绪,迟迟感受到的父爱和略显迟到的父爱,依然融汇成令观众为之动容的比海更深的感情之一。

二、生活的余温励人前行

虽然良多年少时不断提醒自己要成为优秀的大人,心中的理想是当一名勤奋正直的公务员,可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人到中年不得不面对穷困潦倒、妻离子散、事业惨淡的冰冷现实。为了多赚点钱,作为私家侦探的他会把收集到的情报私底下截留,再拿着情报对被调查的对象进行敲诈勒索。他靠这种手段挣来的钱,本可以支撑日常开销和儿子的抚养费,但他又是个嗜赌之人,赚来的钱没过多久就会在赌场输掉。因为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使他“听到自行车链条的声音,就有种活着的感觉”,所以赌场就成了永远也戒不掉的毒,吸食着良多的意志和良知,从而使他的人生陷入一个无法停摆的恶性循环。实在没有钱的日子,他甚至会悄悄潜回母亲家,偷拿母亲的养老金或是把父亲的遗物送进当铺里典当。可以说,在台风夜之前的很长时间里,良多把自己的人生活得一塌糊涂。

作为芸芸众生里的一分子,良多也曾无数次地叩问自己——为什么我的生活会变成现在这样?他在自己的生活里随波逐流,一方面感到自己的“失去”,另一方面又不清楚自己是在人生的哪一步开始“失去”。他企图去挽回,却又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开始。但无论是含辛茹苦的母亲,还是贴心相伴的年轻同事,抑或已经分离心却依旧相连的前妻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关注着鼓励着良多,正是这种无法割舍的亲情、温暖的友情和隐秘的爱情,使良多在不得不面对逼仄冰冷的现实时还能感受到弥足珍贵的生活的温热,并从中获得直面当下、砥砺前行的力量。

台风大雨之夜,各怀心事而无法入眠的母子二人坐在餐桌旁聊天。良多问母亲:“父亲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或许良多在替自己问:“我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母亲告诉良多:当一个人走了以后,再深的思念也无法把他带回来,所以人应该活在当下;若总是去追逐已经失去的东西,梦想着无法实现的愿望,那就无法获得生活的快乐;如果不懂得放弃一些东西,就不会得到幸福。母亲这些充满人生智慧与哲理的话语,句句抚慰心灵,引人深思,使良多开始认真地审视自我,反思过往,直面现实。正是由于母亲的睿智与关爱,才让徘徊于人生十字路口的良多最终拨开眼前的重重迷雾,认清前行的方向。

与侦探事务所老板的冷嘲热讽不同,良多工作中的年轻搭档町田总是好言相劝、贴心相伴。因为有着从小就与父亲分离的特殊成长经历,町田十分同情良多的生活遭际,也能理解良多的内心感受,还时常提醒他不要再把赚来的钱拿去赌博。为了成全良多的爱子心切,町田多次给经济上捉襟见肘的良多救急,甚至甘冒风险充当良多违反事务所规定“挣外快”的同伙。町田的陪伴与帮助让平日孤单落魄的良多心生温暖,甚至“感动得要哭了”。町田和良多,不是家人,胜似家人,两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真挚友情俨然成了良多黯淡生活中的一抹亮色。

“成年人只靠爱情是活不下去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是良多的前妻响子说的。曾经的响子对良多充满了敬佩之情,他们因为爱情而结合,但良多在遭遇人生的不如意后走向堕落,变得嗜赌成性,这让响子对良多感到失望,最后选择带着儿子离开。从影片的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离婚后的良多依然深爱着响子,渴望破裂的家庭能够重新黏合,但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每次的近距离接触,响子总是表现出刻意的疏离和毫不掩饰地嫌弃。看似毫无希望的复合,却在滑梯探险时因为几张彩票孕育出新机。真悟在买饮料的途中丢失了彩票,于是父子二人冒雨寻找,响子犹疑了一下也跟了出去,三个人在风雨大作的深夜里来回奔跑找寻着。这一画面于温情中透露着悲情,深撼人心,也是整部影片的高潮所在。良多曾对响子说:“彩票不是赌博,是一个梦,用300日元买的梦。”压垮原来家庭的不是爱情,而是面包,出于对新生活的希冀,三人都拼尽全力地想把这个被捆绑在一起的梦想找回来。从对彩票的厌恶到不顾一切地寻找,响子内心的冰山已经开始消融,只要良多能够改过自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再不切实际地去追逐所谓的作家梦,一切皆有可能。

“并非我在孕育作品,作品也好,感情也好,早已蕴含在世界之中。”影片中响子这一人物的感情流变自然而然,于细微之处见真情,于不经意间显温情。影片最后,在短暂的相聚之后,响子和真悟即将离去,响子提醒良多下次要给的抚养费是三个月的15万了,这句话意味深长,既是鞭策良多要振作起来,又含蓄地表达了她愿意再给良多一次复合的机会。前妻的宽容和期许让良多重燃生活的希望之火,他的眼神变得清亮柔和了,步伐也变得坚定有力了。

结语

是枝裕和导演的另一部电影《奇迹》中有一句台词:“想想,要是每件事都有意义,你会窒息的。”或许这句话就是对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创影创作理念的最好诠释——那些发生在普通家庭之中琐琐碎碎、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却成为他源源不断的作灵感。在是枝裕和看来,“家庭虽然琐碎无比却又是无价的。”他总能把日本人家庭观念中所注重的“羁绊”“传承”处理得简约、温情而又不失深刻。电影《比海更深》也是如此。

“如果说我的电影中有共通的地方,那就是无法取代的珍贵之物不在日常生活之外,而是蕴藏在日常的细枝末节中。”影片始终没有刻意营造剧情张力来引人入胜,而是在缓缓流淌的温情叙事中对普通家庭的平凡生活投以不动声色的关照和审视,在尽量不做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启发观众慢慢品味其中的静水流深。影片最后,良多在车站送别妻儿之后迈开大步坚定地向前走去,开放性的结局引发观众对主人公未来生活走向多种可能的猜测与思索,正如一位网友在豆瓣的留言:是枝裕和是一个神奇的导演,他的电影好像什么都没说,看完的我却听到了很多。也许这就是《比海还深》能够成为第3届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评分最高的日本电影的原因所在。

从演员阵容、剧情衔接、题材选取以及整体艺术风格等方面看,电影《比海还深》可被视为是枝裕和执导的电影《步履不停》(2008年上映)的“姊妹篇”,而这两部影片也是公认的是枝裕和家庭题材电影中的代表佳作。两者承接关系最为明显的一点在于电影的日常叙事,只不过《步履不停》对复杂人性(尤其是人性残酷的一面)的深度挖掘更为凸显,而《比海还深》则更倾向于日常叙事的平淡与温情。

猜你喜欢

温情儿子母亲
天使的温情
氤氲的温情,混沌的大美
打儿子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给母亲的信
温情的雪花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
温情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