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林良花鸟画形成原因及对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影响

2022-10-21赵德聪

大众文艺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画法花鸟画水墨

赵德聪

(红河学院,云南蒙自 661199)

林良的花鸟画在明代花鸟画中独树一帜,是写意花鸟画的开派之人,林良对花鸟画善工善写,由以写见长,水墨花鸟基本上是落笔成形,很少改动,极具书写性,虽写但能够把率性的笔墨控制在精准的造型中,其造型有着宫廷绘画严谨准确的写实精神。林良的花鸟画,对后世不管是大写意还是小写意的花鸟画都有着深远影响,特别在禽鸟的造型与用笔方面尤其突出,后世的墨笔禽鸟在用笔方面都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林良在墨笔写意花鸟画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正如牛顿所说,他取得如此多的成就,看得远,那是因为他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林良对墨笔花鸟的成就,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他是一个善于学习前人而又能有所变通的杰出画家。下面笔者从两方面分析一下林良花鸟画的形成原因,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方面甚至不确定,现在通行一点的说法是林良继承了宋代的院体画风,如清代方薰就说林良是以宋院本为法,高濂也说林良得宋人徐黄家法,但有的也说他继承了文人画风,李开先就说他的画风其原出于文与可,笔者觉得说的都有道理,但笔者认为说的不够全面,也有一点宽泛,还是认为下面两点是林良绘画风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首先一点是林良的聪颖和勤奋好学,明代黄佐所修的《广东通志》有云:“林良,字以善,南海人。少聪颖,以费为藩司奏差。能做翎毛,有巧思,人始未之奇也”。由此可见林良出身微贱,年轻时曾在衙门当差,但他是一个聪明而又勤学好问的人,并且善于向同时代的人学习,不断吸取他人的艺术长处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实际上,笔者认为但凡一个艺术家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那他一定是一个比一般人聪明一些的。林良除了聪明,他应该幼时非常喜欢绘画,可是基本出于自学,从他“以费为藩司奏差”,的记载看,说明林良家境并不富裕,家里没有绘画艺术作品供其学习研究,也没有家学可以继承。但是林良学得比较好,“能做翎毛,有巧思”,按今天的话来说,林良是一个形象能力很好的人。林良稍微年长即拜师学艺,说明他善于向同时代人学习。《广东通志》中提道:“始,主事颜宗善山水,知府何寅善人物,皆乡先生也。这点说明他还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拜了两位老师,老师在当时虽不是首屈一指的绘画大师,但在当地当时也应该是比较有影响力的知名画家。广东省博物馆藏现在还珍藏着颜宗唯一的传世作品《湖山平远图》,其绘画艺术水平还是很高的,何寅没有传世作品,但艺术水准亦不会太低,山水画注重笔墨,人物画注重造型,林良无疑从这两位老师处得到了笔墨与造型的有效训练,为他后面的学习铺垫了扎实的基础。林良的工作是送奏差,所以频繁来往于北京和广东之间,这一点无疑增加了林良对绘画艺术和文学艺术的见识和感受,提升了他的艺术水准。

由于绘画艺术水平突出,在林良三十岁出头的时候被举荐入宫,这让他接触到了大量的皇家艺术藏品和皇家御用画家,大大提高了林良的绘画艺术的眼界。正如前文所诉,林良除了聪颖好学,他还善于向同时代的人学习,不但学习绘画艺术也向他人学习文化艺术,文化艺术的学习,笔者将在另一个林良花鸟画风格形成原因里论述。林良初入宫廷,对他影响比较大的就是活跃于明朝前期的宫廷花鸟画家边景昭,边景昭的画风出于宋代的院体,林良入宫即向边景昭学习,这从林良早期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入宫的前几年主要向边景昭学习,这从他的作品《山茶白羽图》,还有几幅没有名称的画雉鸡,画绣眼的花鸟画,都画得比较精细,特别是《山茶白羽图》精工细腻,色彩艳丽,典型的皇家风格。因边景昭的画风主要继承黄荃,所以才有言论说,林良的花鸟画出于宋院体画。另外最主要的是皇家收藏盛丰,他可能见到水墨一路的绘画作品而深受启发,特别是宋代兴起的文人水墨绘画。

水墨写意一路,一般归结为宋代苏轼、米芾的文人画论。但实际上唐代中晚期就出现了以墨代色的水墨工笔画法,唐代绘画虽以色彩绚丽焕蔚,但也不乏纯以水墨完成的绘画作品,如韩幹的《照夜白图》卷和《牧马图》就是全用水墨分染画成,韩滉的《五牛图》中配景的小树,用墨笔直接写成,这些作品的画法也许佐证了传为唐代所绘的墨笔花鸟画的可信度,如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唐绘手鉴-笔耕园》梅图,就传为唐代张祐所绘,还有另外两幅竹图,一幅传为荣阳所绘,另一幅传为夏杲所绘,所以宋代文同的《墨竹图》也许不是凭空出现,也许也受到了前人墨竹画法的启示,总之任何一种艺术样式一般不会凭空产生,大多画家延续和总结了前人的艺术样式而走出异于前人的艺术样式,当然上述画家还不足以促成林良的艺术风格,因为这些绘画作品对于林良来说,可能没有见到,对于林良的造型方式与艺术风格相差还是比较大,但水墨样式也许影响了林良。那么宋代马远,夏圭的绘画作品,林良一定是见过的,马远,夏圭是南宋画院的著名画家,明朝朱家得天下,内府一定藏有这两位画家的作品。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与树木山石的造型,还有构图方面在林良的绘画作品里面体现较多,如马远、夏圭用笔的劲简与方折,画山石用的斧劈皴或者乱柴皴,边角式的构图方式等在林良花鸟画的配景就比较相似,特别是松树的画法 相似,从这些可以明显林良看出师承关系。还有林良常用的芦苇的造型与宋徽宗赵佶的《柳鸦图》里的芦苇造型比较相似,地面杂草的造型也与宋徽宗《池塘秋晚图卷》里的水草相似,林良树木点叶的方法主要来自前人山水画里的点叶方法,因点叶的方法变化不大,个性也不是很突出,笔者这里就略过不再列举这些山水画家的名字。林良画作里禽鸟的用笔及造型还是可以找出前人很多与之相似的,如南宋画家法常的《水墨写生图卷》里的斑鸠与喜鹊;宋代佚名画家《二郎神搜山图卷》《百鸟朝凤图》里鹰的画法;《寒汀落雁图》里雁的画法;《古柏归禽图》里喜鹊的画法;元代盛昌年《柳燕图》里的燕子画法,夏叔文《柳汀聚禽图》里禽鸟的画法;张中《芙蓉鸳鸯图》鸳鸯的画法以及墨笔花卉的画法;其实同时代中比他年长的边景昭画作里的禽鸟偶尔也有不是非常精细的墨笔表现的小鸟。限于笔者的认识,也许还有其余的画家绘画风格与造型均与这些作品相似,笔者相信,林良的见识的画作一定比笔者多,前面列举的画家的作品他不一定完全见到,但一定还见到过作者没有列举出来的作者的作品。丰富的作品参考与借鉴,加上林良的聪颖好学,这成为他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一个主要方面。

林良绘画风格形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时代与文人化对绘画作品的审美。正如前文所述,在以色彩表现为主的唐代绘画中,在中晚唐还是出现了以墨代彩的工笔表现的方式,虽然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唐绘手鉴-笔耕园》有几幅鉴定为唐人所绘的墨竹、墨梅、墨葡萄,从绘画风格看,不足以使人信服,但会鉴定为唐人作品,应该有一定原因,也许出现过类似水墨作品,出于文献资料,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记载“(殷仲容)工写貌及花鸟,妙得其真。或用墨色,如五采。”有了水墨代替五彩的花鸟画作品,还有传为王维作品的山水画和他的田园诗,这为宋人的文人画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文人画与一般的民间画、画家画、院体画、都有很大的差异。它是文人雅士们的心灵事业,文人画的产生,发展有多方面的原因,这在笔者的另一篇论文《中国工笔画画色彩失落原因探析》里做过分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绘画本体的发展,二是颜料的制作与使用较为麻烦,三是喜欢绘画的文人籍与画工区别开来,因为当时画家的地位比较低下。《宣和画谱》卷十记载:“且往时之士人,或有占其一艺者,无不以艺掩其德,若阎立本是也,至人以画师名之,立本深以为耻。”文人士大夫喜欢绘画却又耻于被称为画师或画工。于是,他们另起炉灶,建立起与画工迥异的一套理论和技法。

在色彩和水墨上,由于颜料的制作与使用较为麻烦,文人画家重水墨而轻色彩,注重笔墨的运用,讲书法用笔、究墨分五色。不把客观真实地再现事物的表象作为创作的主要目的,而是以揭示事物的内在神韵及内心情感的抒发作为最高的艺术追求。基于这种宗旨,文人画家并不求画得工整与客观物象形似,也不讲绘画作品的目的与价值,舍弃华艳,唯取真淳,返璞归真、大巧若拙成为文人画家在艺术方面的自觉追求,随兴所至借以抒泄他们胸中的逸气,心府灵境。他们的绘画作品具有文心和诗情画意,成为文人画。在艺术风格方面,有些历史原因,宋代由于少数民族部落的入侵,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成为史称的南宋,宋人心里有着巨大的遗恨,爱国情绪空前高涨。文学作品多壮志凌云、豪情万丈的表现与抒发,反应在绘画作品中则是李、刘、马、夏为代表的山水画家水墨劲健、气势豪纵的风格。女真族推翻了南宋政权,建立元代政权,歧视汉族,文人隐居不出,以文艺作品表达着自己的内心和对统治者的不满,绘画作品整体上呈现清冷、荒寒、疏简的典型的文人绘画风格。朱元璋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建立了明朝政权,整个明初时代是一个蓬勃向上的时代,元的画风当然不适合明朝初期统治者要求,南宋院体画那高昂激强、爽劲健朗的绘画艺术就非常符合当是统治阶层的审美意识。另外加上平民出生的朱元璋文化素养不高,那些含蓄典雅的北宋绘画风格也在明朝初期统治者的摒弃之中,他们喜欢那种富丽堂皇又明快爽利绘画风格,后世称他们是平民的贵族品位。所以,明初比较有代表和影响力的宫廷画家边景昭的花鸟画,其画法既继承了禽鸟勾勒精细,笔致柔和北宋院体风格,又吸收了南宋马远、夏圭刚劲、简放、粗重,方折的笔墨勾染岩石树木。对于稍晚于边景昭的林良,活跃于宫廷画坛的时期基本到了明代中叶,明朝统治者经过几代的教育,文化与审美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甚至有的帝王也像宋徽宗那样喜欢绘画,参与到绘画创作中来,这为文人气息的绘画奠定了基础。

林良生活的时代,正是文人画气息渐浓的时代,有着文人气息的林良,笔者认为他的内心是骄傲的,不屑于精工细描忠于客观现实物象刻绘的画工画,他想成为为人称颂的文人画家,因为非文人画家的地位一直比较低,无人记载这些画家,不然,不至于我们现在无从知晓林良具体的生卒年,而且林良在文学素养上也不差。如林良交往的多是在文坛及思想方面较有影响力文人士大夫,两广总督韩雍,思想家、哲学家陈白沙及其门人朋友。互相还有诗词唱和。《广东通志》中也记载有“良善滤咏,已而沾士代夫膏馥为诗颇有可观者。都御史何经号敏捷日与剧饮唱和,顷刻百篇。”韩雍诗中也多次写道:“人言林君写生巧,我言林君词翰好”,能得到这些人的认可,可见林良在文学方面造诣不低。有了这些基础、加上为人豪爽的性格,最终突破“院体”创立水墨写意的面貌,那就是将南宋院体的笔墨进一步以刚猛的极致去表现物象,用硬笔求苍老,用焦墨求生辣,书法画的用笔求书写性,形成他斧砍笔刷、粗简泼辣、自由飞动、酣畅淋漓但又不失具体物象特征的水墨花鸟的新风格,具体一定说,林良笔下禽鸟的造型准确生动,形神俱足,完成了宋元严谨细致向后世简洁松动,追求笔墨意趣,书写胸中逸气文人写意画的过渡。配景的木丛、松竹、杂草花卉等的用笔则以行草奔放有力的形式书写,连点带刷,简洁自如,给予观者的感觉是画面特别富于激情和力量。他的画面取材也多是各类雄健壮阔的苍松古树、溪流池塘、鹰雁禽鹊等山野景色,体现的是大自然中的野逸之趣,不是皇家花园里的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这是花鸟画艺术变革中的一个里程碑,有着承上启下作用,影响深远。

林良在墨笔写意花鸟画方面开创的新风格,影响了后世一代又一代,直至现在经久不衰。在明代就直接影响了一批紧随其后的追随者,除了儿子林郊继承加法,如同样与他齐名的稍晚于他的著名画家吕纪,初到宫殿任职是,也是学习林良的画法,明人李开先《闲居集》序:“林良……声名初在吕纪之上,凡纪所作,多假书良名”说明吕纪学林良画法学得很像。瞿杲“常执扫除于林良门下,得窥其法”。清人徐沁《明画录》记刘巢云“学林良花鸟芦雁,技称精绝”。(明)朱谋垔《面史会要》记“邵节,余姚人,善画翎毛,尝从叔有良官于潮,受业林良,尽得其术。胡龄,善水墨禽鸟,宗林良。”《御定佩文斋书画谱》记载“韩旭,浙人,善草虫,其翎毛深学林良。”“任材,善水墨禽鸟松竹,有林良之风。”实际上,明代中后期文人花鸟画家,吸取林良的绘画特点与表现技法的画家还有很多。如王守谦《千雁图》,雁的画法与林良雁的画法非常接近,朱竺《梅茶山雀图》也透露着林良率性简阔的气息。文人画家沈周、陈淳、徐渭等也从中吸取着林良的绘画技法与意趣,“石田翁高致绝俗,山水之外,花卉、鸟兽、鱼虫莫不各极其态,草草点缀,而情意已足,文人戏墨,实无宗派可言;要之,则近徐氏,而与林良辈有同化焉。”陈淳在林良的基础上进一步简化了林良禽鸟稍显烦琐的细节,去掉狂放劲简的山石植物的表现而更显文人气质,徐渭则更进一步吸取林良,陈淳的成果,创造了似与不似之间的大写意花鸟画。唐寅的花鸟画笔墨与林良相似,只是在笔墨性情上,以文人画的精炼简洁代替了林良相对烦琐细碎的状物之法。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更是从林良的笔墨中脱胎,其鹰的画法,从造型到笔墨,都与林良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另外,清代没有文献记载学习林良的画家,但从他们的作品看,要么是直接学习,要么是间接学习,与林良有着较大的关系,如边寿民,华岩,杨晋等。近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都从林良的作品中吸取着营养。

猜你喜欢

画法花鸟画水墨
吴思颖工笔花鸟画作品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鳄鱼的画法
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笔墨情趣
瓜里绘客厅
工笔花鸟画
水墨
水墨人物
当代水墨邀请展
多变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