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持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
2022-10-18刘敏王军姬瑞
刘敏 王军 姬瑞
消化疾病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因此消化内科的医生工作量较大,需要消化内科的医生快速的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这时要求消化内科的医生需要有全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1-2]。对于在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刚从纯理论课学习到接触临床患者,他们有着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高的学习热情,但是缺乏相应的临床工作经验和系统的诊疗思维,导致其无法快速的将理论知识融入见习相关病例,这时需要对见习生实施合理的带教[3-4]。文章主要研究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在消化内科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4—6 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38 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 年4—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见习的学生38 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学生年龄21~24 岁,平均(22.52±2.16)岁;男性见习生21 名,女性见习生17 名。观察组中,学生年龄21~23 岁,平均(22.03±1.11)岁;男性见习生20 名,女性见习生18 名。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组间一般资料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模式,方法为:带教教师按照消化内科的见习带教教学大纲对见习生进行教学,向见习生讲解本节见习相关病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教师床旁带教对患者进行病史询问与查体,分组讨论总结病例特点并阅片,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观察组见习生接受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方法为:(1)前期分析:带教教师根据消化内科见习带教的大纲,确定每次教学的主题;将所有见习生拉入至微信群,在微信群内发布本次教学的相关内容和具体教学案例,同时提出相应的问题,见习学生提前预习本次的学习内容。(2)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在开展课堂教学时,经过床旁询问问病史及查体,主要以见习生汇报为主,在见习生汇报的过程中,带教教师与见习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取PBL 教学模式,让见习生自主搜集病例资料,并提出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在教学最后带教教师对见习生的汇报进行总结,并讲解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3)基于微信的课后教学:在课堂教学后,见习学生在群内进行自主的交流讨论,带教教师通过微信群,仔细、全面地向见习生讲解;教师在微信群内将消化内科衍生的知识和最新进展发布。(4)微信在线智能解答:微信是一种实时交流工具,在微信上学生可以就自己的问题及时的向带教教师提问,此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了解相关知识;并且微信提问时不是面对面的交流,可以避免学生的尴尬;微信的提问、回答学习可以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获得更大的收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见习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以及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以及出勤率情况,并作对比。
满意度使用调查问卷进行评定,在教学完成后,向两组学生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由学生自行填写,然后统计,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5]。
理论考核成绩的评定,在教学完成后,向学生发放理论考核试卷,进行评分,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成绩越好[6]。
技能考核成绩的评定,在教学完成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打分,分值为0~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成绩越好[7]。
1.4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 建立原始数据库,数据统计结果由SPSS 11.5 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情况对比
观察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21%,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比 [名(%)]
2.2 两组见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情况对比
观察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为(86.29±8.47)分、技能考核成绩为(85.97±8.4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见习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情况
2.3 两组见习生出勤率情况对比
观察组见习生的出勤率为97.37%,略高于对照组的92.11%,但数据对比,统计学无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见习生出勤率对比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目前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呈多样性,消化内科医生每天需要面对多种的消化内科疾病,这要求医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的病情做出诊断,并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8-9]。对于刚到医院进行见习的消化内科见习生,其只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而无实际的临床操作经验,对具体病例的特点掌握不全面,当其面对患者时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在病史询问与查体,这会影响其见习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对见习学生实施合理的教学,以建立临床诊疗思维[10-11]。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带教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向见习生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疾病的临床处理措施,并进床旁带教,这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见习生兴趣及主观能动性,影响见习生对疾病全面的认知[12-13]。为了提升消化内科见习生的教学质量,临床教学方法在不断的改进,其中混合式教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合式教学原理诞生于2003 年,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应用第七届大会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界转接何克抗教授提出,此种教学理念一经提出快速的在国内教育技术学领域传播开来。现在社会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因此线上教学联合线上教学可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应用混合式教学时,既要充分发挥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要考虑到计算机和互联网对学生的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去接受新的知识。目前混合式教学已经引起较多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由于疾病的复杂性,书本和课堂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如何采用合适的混合式教学方式,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许多临床带教教师所面临的问题。研究对见习学生实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相结合,通过带教教师的讲解和见习生的讨论,能够全面加深见习生对疾病的了解,并掌握各种疾病的临床处理措施,教学质量良好[14-15]。
研究得出,观察组见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见习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习生的出勤率略高于对照组见习生的出勤率,但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结果说明微信支持下的混合模式教学具有良好的教学质量,通过微信,学生与带教教师可以进行实时联系,在微信群内可以自由的讨论,并且学生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反复的复习,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16-17]。目前已经处于信息时代,微信在信息传输方面具有较高的效率,并且传播内容多样化,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等方式,推动人们沟通方式的变革,当微信用于临床教学当中时,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学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使用微信的频率较高,可以实时的关注微信内的内容[18-19]。微信操作较为简单,并且是免费使用,普及率较高,将此种沟通工具用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亲切感,减少排斥心理,在使用微信教学后,学生可以不受空间限制,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质量和效率[20-21]。在混合式教学时,与微信进行联系,以微信作为混合式教学的载体,可以符合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潮流的心理特点,又不会增加额外的教学成本,因此应用效果较好。在医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衍生的知识和最新的进展发布在微信平台,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并且可由通过微信对学生未能理解的知识进行课后辅导和疑惑解答,进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消化内科见习生对教学质量有较高的满意度,可明显提高见习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