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时机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预后影响分析

2022-10-16宋平辉段红亮

贵州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结石

宋平辉 段红亮

(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普通外科,陕西 咸阳 712000)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肝胆外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老年人群为高发人群。腹腔镜下手术切除胆囊越早越好,早期行手术胆囊炎症尚未波及周围太多器官组织,利于手术快速切除胆囊,且尽可能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康复[1-4]。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基础疾病多,在胆囊炎早期即行手术,基础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可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患者术后康复[5]。基于此,本方案对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分别于发作后2 d内行腹腔镜手术及发作2 d后行腹腔镜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以期为临床此类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手术顺序编号,单号设为对照组共计30例,双号设为观察组共计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8.84±5.63)岁,体质量指数(24.17±2.71)kg/m2,基础疾病构成:高血压18例,糖尿病11例,腹痛开始时间-就诊入院间隔时间(5.12±1.25)h。观察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8.77±5.57)岁,体质量指数(24.08±2.70)kg/m2,基础疾病构成:高血压17例,糖尿病12例,腹痛开始时间-就诊入院间隔时间(5.18±1.22)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因出现胆囊炎急性症状如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发热、Murphy阳性征等就诊,经影像学检查证实胆囊发炎结石;(2)符合腹腔镜手术指征,患者自愿选择腹腔镜手术;(3)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胆囊炎;(4)患者临床资料收集完整。排除标准:(1)胆囊癌;(2)胆囊腺肌症;(3)妊娠期、哺乳期或计划妊娠妇女;(4)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普外科医师接诊并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就诊后2 d内行保守治疗,2 d后再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在确诊后2 d内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治疗方案:患者办理好住院手术后,对其进行药物保守治疗,旨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基础疾病,在2 d内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任何环节,于3 d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具体步骤为:(1)患者均行静脉全麻,手术切口清洁消毒,铺巾;(2)建立气腹,气压维持在1.5~2 kPa,采用四孔法植入腹腔镜、手术器械,根据患者腹内胆囊病变情况,分离粘连脏器,胆囊清晰显示,与腹腔镜下行胆囊穿刺减压,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夹闭,剥离胆囊,切断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经身体自然腔道取出,置引流管引流。观察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于患者入院后2 d内实施手术,完善各项检查并判定符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指征后,实施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手术方法同对照组患者。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比较

2.2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比较[n(%)]

2.4两组患者治疗费用及对治疗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患者,患者对手术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费用及对治疗满意率比较[n(%)]

3 讨 论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饮食习惯的变化,胆囊或胆总管处结石导致的胆囊炎发病率越来越高。据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患病率高达16.09%,占到整个良性胆囊疾病的74.68%[6]。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占所有慢性胆囊炎的90%~95%。当结石阻碍胆囊管,导致胆囊内胆汁无法正常排泄而淤积于胆囊内,造成细菌感染而发生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急性胆囊炎为结石性胆囊炎[7]。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疼痛剧烈,若不得到及时治疗,可导致逆行感染而并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寻找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普外科的难题之一[8]。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病紧急,快速解除解释嵌顿等阻塞胆总管的最优方法为手术切除胆囊。相较于传统的开腹切除术,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势[9]。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由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情发作的特点是紧急发病,急诊手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一般来说,发病后2 d内行手术具有手术效果好,术后并发症率低等优点[10]。

本方案对比分析早期手术和延期手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发作后2 d内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手术率均低于在发作后2~3 d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这可能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发作至手术之间的间隔时间短,对胆囊周围组织结构影响相对小,手术过程中可快速切除胆囊,而不需要对胆囊周围组织实施手术操作,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中转开腹手术。对于发作至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虽然通过药物治疗,有可能缓解其炎症,但也有可能不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胆汁胆囊周围组织结构感染范围扩大,从而增加术中处理周围组织器官的工作量,增加手术难度。

综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及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较延期行手术治疗可有效提升手术指标及术后康复预后质量,减轻医疗费用,是更适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结石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壁毛糙是患了胆囊炎吗?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胆囊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哪些胆囊“要不得”
腹腔镜治疗急性气肿性胆囊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