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及并发症观察

2022-10-16历文佳

贵州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手部皮瓣创面

历文佳

(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人民医院,上海 201713)

目前,手部浅表性损伤患者多采用植皮术进行修复治疗,而创伤面积较大或创伤较深的患者则需实施皮瓣修复术,常见的皮鞭修复术包括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和股外侧穿支皮鞭修复术,临床对两种皮瓣修复术孰优孰劣始终存在争议[1-4]。现本研究为验证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差异。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本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6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38例纳入对照组,组内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20~58岁、平均(42.60±5.07)岁,软组织缺损面积43~150 cm2、平均(109.85±20.14)cm2,受伤原因显示:砸伤16例、绞伤10例、切割伤7例、撕脱伤5例;其余38例纳入研究组,组内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23~56岁、平均(42.54±4.99)岁,软组织缺损面积45~152 cm2、平均(110.05±21.24)cm2,受伤原因显示:砸伤17例、绞伤9例、切割伤6例、撕脱伤6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对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分组比较价值。纳入标准:(1)患者均可耐受皮瓣修复术治疗;(2)意识清晰、精神状况良好;(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异常;(2)合并严重感染;(3)心肺和肝肾功能不全者;(4)配合度及依从性较低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对其手部手术情况进行判断,常规清除消毒后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先彻底清除患者创面坏死组织,保留仍存在生机的组织,止血清创后采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对创面进行持续冲洗、消毒。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根据患者的损伤情况设计皮鞭,切取胸膜皮瓣时尽可能保留蒂部皮下组织,皮瓣大小大约在(6.0*2.9)cm~(17.6*9.7)cm,术后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而研究组同样根据软组织缺损情况设计皮瓣,借助彩超确定患者软组织缺损区域血管吻合的具体位置,做好标记;明确股外侧皮瓣穿支穿出的深筋膜位置,根据具体情况对皮瓣边缘设计进行调整。随后在血管干1 cm处暴露一层大脂肪小叶,并对其进行钝性清除,暴露穿支血管;在穿支血管附近做一纵行切口,从血管根部将深筋膜下小血管提起,切取肌肉穿支皮瓣,确定筋膜层上血管支的方向,以此作为皮瓣中心,切开其边界游离皮瓣。取出皮瓣后采用3~0丝线结扎并离断穿支血管,暴露、游离并保护患者的股外侧神经,提起血管束,采用2%利多卡因浸湿纱条进行外敷。皮瓣取下后离断血管蒂,将皮瓣放置在皮肤缺损处进行缝合固定,依次缝合并吻合动静脉端。两组患者均每间隔10 d更换1次敷料,2周后拆线,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观察指标见相关文献[5-6]。

2 结 果

2.1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抗生素治疗时间比较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抗生素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抗生素治疗时间比较

2.2两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前手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两组手部功能评分较本组手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手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2.3两组修复效果比较 研究组修复优良率89.47%高于对照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修复效果比较[n(%)]

2.4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 论

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属于一种常见的外科创伤性疾病,患者不仅因手部疼痛影响其活动,更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一定干扰,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创面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7]。目前,临床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多以修复缺损的软组织,促进手部功能恢复为主[8]。经研究发现[9-10],患者 在受伤的早期阶段,组织关系尚清晰可辨,通过皮瓣移植修复治疗不仅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且移植皮瓣存活后不会发生收缩的现象,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手部畸形的发生,维持患者手部外观和基本功能。

经本研究发现,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的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和抗生素治疗时间均短于采用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治疗的对照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胸腹带蒂皮瓣修复术虽然具备取材容易、修复面积大和患肢固定方便等优势,但其治疗周期较长,患者需经过多次手术治疗,患肢需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皮瓣略显臃肿,修复外观较差。对此,本研究结果证实,研究组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手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此以外,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修复优良率89.47%高于对照组71.05%,并发症总发生率7.89%低于对照组26.32%,由此可以证实,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以在实现良好修复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采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外伤软组织缺损可以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保障良好修复效果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手部功能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手部皮瓣创面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联合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清热解毒湿敷剂治疗四肢创面感染11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