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科学考察视频和答题效率卡的学生解题能力提升*
——以“泸定桥试题”为例

2022-10-12杨如树唐锦镇

地理教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答题试题效率

杨如树 唐锦镇

(1.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7; 2.福建省安溪恒兴中学,福建 泉州 362400)

一、答题效率卡

“高效率”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要求,特别是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高效解答地理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试题,一直是众多教学实践者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众多学生和家长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本研究设立了答题效率卡来缓解以上问题,如表1所示。其中设问指的是问题主要问什么,尽量简洁。行为动词即题目要求学生做什么及完成的程度,如指出即比较简单地罗列答案即可,但如果用分析或说明,那答案呈现就必须要有因果过程。限定词是整个试题的答题要点,出题者通过限定答题的范围和方向来实现地理试题小切口大纵深,进而限定学生答题角度和范围来提升试题的区分度,为高考精准选拔人才。如2021年福建高考地理试题设问从梯田位置角度出发,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此处梯田位置、Z村、品种多样、糯稻等都属于限定词,这样学生答题才有具体方向和深度。关键词则是答题的核心所在,所有答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在此,如原因、地理过程等。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则要求围绕关键词,在图文材料中找出相应的答案支撑信息(做标记和归纳即可)。思维构建是整个答案生成的关键一步,紧紧围绕关键词,根据限定词梳理答案。当然,答题效率卡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不断反思总结,通过反思更能认清地理问题的本质,优化学习方法和解题思维,进而提高解题效率。

表1 答题效率卡

二、高中地理视频资源的选取和开发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涉及的情境也属于抽象复杂的不良结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视频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如何选取和剪辑适合学生学习的视频依然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1]在地理视频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重视地理视频的实效性、地理典型性、生活性并兼具地理美学、科学等方面的价值,梳理地理科考视频并建立和管理地理视频素材资源库。比较适合高中生地理情境学习的科考视频还是比较多的,如《地理·中国》《美丽中国》《超级工程》《星际地球》等。当然,教师在对视频资源进行加工时需要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如何将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和试题呈现等方面有效运用是工作重点。借助视频的目的是为了化解抽象情境和学生缺乏的一些地理实践力,进而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实现深度理解地理情境和有效解题的目的。

三、试题呈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泸定县(102.2°E,29.9°N)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区。境内山高坡陡,高差悬殊,岩体破碎,岩石裸露。泸定县铁索桥(即泸定桥)建于三百多年前,由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构成,9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风格独特,意义重大。历经三百多年,铁索桥的扶手链铁环光滑锃亮,毫无锈迹。泸定桥下流淌的大渡河中生活着一种珍稀鱼类——石爬鮡鱼,多于流速湍急的河道乱石缝穴中产卵繁殖。为适应该河环境,石爬鮡鱼眼睛退化为两个小黑点,胸鳍和腹鳍逐步进化为带有吸附能力的器官。泸定县地理位置图和泸定桥选址图略。

问题(1):结合图文资料,推测当时选择在泸定县建铁索桥的原因。(8分)

解此题的关键是找出限定词,而题目中的关键词主要有4个,具体为:限定词1是结合图文材料,泸定县地理位置图显示该地区只有泸定县,说明此处人口密集,两岸沟通需求大,泸定桥选址相对周边区域来说,两岸有天然凸地,建桥可以降低成本和施工难度;限定词2是当时,体现出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局限性,虽然答案中没有涉及;限定词3是泸定县,岩石裸露说明石料资源丰富,建石桥原料充足,但其岩体破碎,支撑性差,地处横断山区说明木材资源丰富,但其境内高差悬殊,暴雨洪水较多,容易冲毁木桥;限定词4是铁索,一方面从铁索桥的优势出发,自古修桥首先考虑的是石桥或木桥,不得已才考虑铁索桥,因其交通运输功能不大,但此处可能学生更需要从对比角度分析为什么不选用常见的石桥和木桥,主要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梳理完限定词后,学生就可以梳理答案了。这里想强调的是,学生在后期总结时最好能从建桥的原因梳理出发,建桥首先要有需求,其次要从安全、节约成本出发,最后从资金、技术保障以及环保角度出发建立思维链,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答题效率卡在问题(1)中的应用

问题(2):历时300多年,铁索桥的扶手链铁环光滑锃亮,毫无锈迹,试说明其原因。(8分)

此题的限定词主要有4个,具体如下:限定词1是历时300多年,说明时间久远,保存完好与人们定期修缮维护有关系;限定词2是扶手链,此处有与脚踩铁链进行对比,行人经常攀扶,使锈迹脱落;限定词3是光滑锃亮,大家试想,生活中要想使一铁器光滑锃亮,可采取的办法是什么?磨擦。那对于河谷上的桥,哪种地物可以起到磨擦效果呢?风,最好是大的干热风;限定词4是毫无锈迹,要形成铁锈一般有三个条件即铁器、水分和氧气。这里学生主要从铁器(铁质量好,铁合金等角度)、水分(蒸发干燥)和氧气(隔氧)的角度出发,在梳理完限定词后,结合区域干热河谷的特性形成答案。关键词原因,一般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出发,结合形成地理事物特征条件,建立思维链并形成答案。具体如表3所示。

表3 答题效率卡在问题(2)中的应用

问题(3):分析石爬鮡鱼眼睛退化,胸鳍和腹鳍进化为带有吸附能力器官的水文原因。(6分)

此题的关键限定词主要有3个,具体如下:限定词1是眼睛退化,说明河道里光线不足,结合水文特征比较容易想到含沙量大;限定词2是胸鳍吸附,说明河水湍急且底石光滑,这就需要流速很快的水流;限定词3是水文,水文主要包括流量、流速、含沙量、冰期和汛期5大方面,而冰期在此应该予以排除,流量大加上流速快可以综合反映出水流破坏力极大的汛期,让生活在水里的鱼很难适应,因此器官进化以适应环境。这里主要从水文方面入手,在梳理完限定词后,结合西南地区山高谷深、降水丰富的特性,形成所需答案。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答题效率卡在问题(3)中的应用

四、科学考察视频呈现

在解答完以上地理试题后,学生对泸定县特殊的地理位置、水流湍急程度、为何在此处桥身距离最短以及泸定县地处河流阶地等区域特征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为此,文章通过选取科考视频《地理·中国——铁索飞桥》中的一些片段来解决以上疑问。视频解说沪定县是沟通康巴藏区和四川盆地的重要通道;大渡河汛期为每年5月,形成超流体,水流速度极快,破坏力惊人,所以要避免修建石拱桥和木桥;建桥选址位置选取具有天然凸起的岸边,不仅可以降低修建工程难度而且还可以节约成本;泸定县地基破碎,视频中科考专家带领大家到桥两端地基查看,发现泸定县位于河流阶地,岩体破碎,支撑性差,修建重大的石拱桥会有坍塌风险,故排除。视频中出现的地形剖面图,让人形象看到河流阶地的构造及其松软破碎的特性。

五、视频和效率卡的教学启发与思考

2021年,福建省开始采用“3+1+2”的新高考模式,随着新课标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相继发布,使得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有了理论依据和方向。[2]在此背景下,加强对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的分析与研究,开展基于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试题命制实践,对今后的教学备考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在新高考命题更加侧重学生的深度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情况下,本研究借助科考视频的目的是尽量将与学生日常生活或与生产密切相关的复杂地理试题情境化解为围绕主题、层次分明、逻辑通畅、形象生动的信息,这种视频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地理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而且极容易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自身在从事科考行动一般。短视频不仅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更是学生在地理实践方面受到安全性、活动资金、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情况下,可采取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为此,教师要善于精选能联系生活、化解复杂情境的视频,以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知识为起点,展开实践活动的链式追问,注重学生进阶思维的开发。[3]整合素材资源,优化复习效果。加强对地理问题解决型和地理过程推断型试题的重构,形成主题探究,挖掘学生思维深度,减轻学业负担。解题效率卡的运用,能让学生带着关键词在材料中寻找答案,更给学生指明了答题方向,从出题者的角度考虑问题,进而能够更准确地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猜你喜欢

答题试题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答题、拍照、必微博、求关注…… 减了老负担,又练“新技能”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跟踪导练(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