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活动支持下的初中“地理分布”教学
——以“气温的分布”为例
2022-10-12杨煜
杨 煜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一、地理分布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
初中地理分布知识,比如气候、河流、土壤、人口、交通、农业、工业等地理要素的分布,与学生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学习地理分布知识,不仅能帮助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客观认识,还能充分了解要素的空间布局,增强对国家政策和有关全球议题的理解。因此,地理分布教学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初中地理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初中地理分布教学内容一般包含:地理分布事实知识、地理分布规律知识、地理分布成因知识和地理分布影响知识。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地理分布教学时,一般围绕是什么、在哪里、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等环节展开。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分析的思维发展过程。然而,大量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初中生的理性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性的,依赖于感性经验和具体形象的直接支持。[1]地理分布教学尤其是分布规律和成因教学中涉及较多复杂的地理原理,此时仅依靠简单的问题引导和情境刺激,学生可能难以真正理解,往往会死记硬背知识结论,进而制约核心素养的提升。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将丰富的地理素材与鲜活的地理活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做中学,获得并积累学习经验,关心并探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2]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活动的重要载体,是以学生参与为主的,以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学习活动,具备学生有直接体验和操作行为这两个基本特点。[3]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原理,按照一定的地理方法去认识、研究和揭示地理环境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并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去深入理解教科书中的重要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思想教育内涵。[4]其形式多样,包含制作类、模拟实验类、观察观测类、户外考察类、社会调查类、演说演示类、竞赛类活动等,能直观表达地理原理,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获得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结合地理分布教学的难点和地理实践活动的优势,初中地理分布教学中若能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差异性,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通过大量直接的、亲身体验的地理实践活动,从体验出发进行知识建构,完成“认知—实践—深化认知”的完整地理实践过程。这将有效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学生对地理分布知识的理解、感受与应用。
本文根据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气温的分布”内容特点,选择制作类(绘制等温线地图)、模拟实验类(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和户外考察类(设计野外考察方案)三项地理实践活动辅助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参与课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地理分布知识的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二、依托地理实践活动的分布教学设计思路
对应课程标准要求,气温分布的教学活动应围绕两点展开:第一,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和简要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第二,结合实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这两点都是初中阶段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难点一是气温分布图的阅读:学生需要根据图中抽象的等值线体察不同地区气温的差异,同时根据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判断出气温的递变方向。这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难点二是气温影响因素的分析:需要学生在理解气温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判断不同气温分布表现下相应的气温分布规律,从而分析影响因素。这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透过气温分布表象认识影响因素的本质。
本文将三个地理实践活动引入课堂,将抽象的原理转变为具象化的现场制作、演示、观察与设计,以身边的气温分布为背景,以寻找省内避暑胜地为情境,变换空间尺度,组织内容教学(见图1)。
图1 “气温的分布”教学设计思路
三、地理实践活动在分布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导入:炎炎夏日,在江苏省的地域内,怎样才能找到一个避暑胜地?
材料提供:江苏省部分县级城市近五十年7月份月均温。(来源: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来源于真实生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和探究热情,多数学生融入其中形成直觉体验和感性认识。同时通过阅读数据,理解寻找气温规律的重要办法——把数据放入地图中,开启“一境到底”的主题探究学习。
2.绘制地图,提炼原理
师生活动(见表1)。
表1 环节二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地图的地理实践活动(见图2),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深刻理解等温线地图的绘制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对等温线地图内信息的解读能力,尤其是对分布、排列和格局信息的提取和解释。在此基础上通过变换空间尺度,增强学生对全球地理空间格局的察觉力和想象力,最终实现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纬度因素影响下的全球气温分布,归纳气温分布特征,总结气温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因素。这样的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他等值线地图进行识读、分析与应用。
图2 江苏省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学生作品)
3.模拟实验,感悟成因
师生活动(见表2)。
表2 环节三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地理实验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认识和总结气温分布规律。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装置并亲手操作实验,在仔细观察、收集信息、展开联想、用心体验、初步分析与解释等步骤中,充分感知、建立表象、参与分析,进一步认识气温的地区差异,理解气温的分布规律,探寻气温变化成因。并通过变换空间尺度,持续性地完成假设—推论—验证—再假设—再推论—再验证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完成内化并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地理内涵。
4.设计方案,考察成因
师生活动(见表3)。
表3 环节四 师生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在本环节的实践活动中以真实的地理实践项目为中介,开展设计型学习。首先在真实感知的情况下概括影响因素,再通过设计地理实践项目对理性知识加以应用,经历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的认识过程,实现了两次思维的飞跃。有效培养了学生对影响气温分布因素的分析与归纳、抽象与概括、推理与假设等思维能力,在地理分布教学中具有借鉴意义。
5.回顾总结,升华主题
回归主题:总结江苏省内的避暑胜地。如果有机会走得更远,还可以去到祖国的哪些地方避暑?
提供材料:中国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设计意图:一方面契合了整节课的情境设计,并再次引导学生感悟地理课程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同时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树立建设美丽中国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总结课堂内容,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并通过情境进行考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四、反思和展望
受课堂容量限制,如何提高地理实践活动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思考两个问题。第一,流程的优化。例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模拟实验,完整的设计是给学生材料自己组合实验装置并进行操作,最终完成实验观察和记录。初衷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但耗时较久。如何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理解、行动、试错、交流和发现问题?本文做了这样的尝试:学生设计组装实验装置,完成并打开加热开关后,将实验装置放在一侧继续加热,展示教师课前的实验图片供学生观察记录和讨论,在课后观察并对比学生加热和降温的实验结果,节省了大量操作时间,课堂效率有效提高。第二,教师的引导。教师需精心设计并关注课堂,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地引导学生,鼓励他们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动探索解决办法,并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