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对冠心病患者IP-10、CK-MB水平的影响
2022-10-12张立敏
张立敏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主要病理基础表现为血管内皮受损、动脉粥样硬化等,若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不仅会形成微球囊压迫血栓,还会导致一系列急性冠脉综合征[1]。目前,国内治疗冠心病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2]。然而随着手术方式的逐渐改进,关于PTCA 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的影响研究却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对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佳木斯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 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80 例冠心病患者。诊断标准符合文献[3]《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 版)》中的诊断标准:(1)心前区突发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2)易感乏力、胃肠道不适;(3)心音减弱、心律失常。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及PCI 与PTCA的临床手术指征;(2)未进行过系统性、针对性的治疗恢复。排除标准:(1)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严重主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危险病况;(2)合并造血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损害、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或其他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状态不稳定等;(3)不配合研究,态度极差或研究过程中退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凝血指标、药物过敏反应(皮试)等方面的检查,并通知禁食禁水,加强手术介绍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和手术信心,并缓解其焦虑情绪。此外采用相关超声设备做好患者心脑血管监测,包括冠状动脉供血、弹性及粗直状况。
1.2.2 术中 对照组采用PCI,首先将右侧桡动脉骨茎突上2 cm 左右确定为手术穿刺点,之后进行局部麻醉,采用利多卡因(生产厂家: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880008,规格:10 g*6 支)10 g,之后使用专用桡动脉穿刺针进行穿刺,成功后置入6F 桡动脉鞘,并在鞘内注入3 000 U 肝素钠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612,规格:2 mL∶12 500 单位)与200 μg硝酸甘油注射液(生产厂家: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197,规格:1 mL∶5 mg),以防止血管痉挛并减少血栓形成和桡动脉闭塞,手术完成后,拔除桡动脉鞘并使用压迫器止血,术后1 h 减压,6 h 后改为普通包扎,进而转入术后护理。
研究组在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先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右手置于平伸外展位,选用利多卡因10 g 进行局部麻醉,用21G 穿刺针尖斜向近端进针,进入动脉后插入0.021 英寸直引钢丝,并使用球囊沿钢丝插入狭窄处,连接6F 动脉鞘,鞘内注入硝酸甘油注射液200 μg 与肝素钠注射液3 000 U,同样为防止血管痉挛和血栓。造影结束后再通过动脉鞘向球囊中注射7 000 U 肝素钠,以后根据手术时间每小时追加肝素钠2 000 U,但需注意手术过程中注入肝素钠总量不宜超过20 000 U。术后使用葡萄酒软木塞和止血绷带进行止血,2 h 内逐渐减压,2~4 h 内逐步松开紧缚,并撤出球囊,留置钢丝,12~24 h 内完全松开后转入术后护理。手术时,选用Jundkins 导管与6F 指引导管,使用球囊直径为2.80 mm,使用支架(AVE,Biodiviysio,Jomed 公司)直径为3.20 mm,长度为16.20 mm。
1.2.3 术后护理 患者返回病室后对其予以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观察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桡动脉闭塞等急性并发症,同时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渗血,肢体是否出现肿胀等情况,在一切稳定的状态下,指导患者进行术后术侧肢体制动,术侧腕部保持伸直,防止下垂,避免突然性用力或剧烈运动,以防出血。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1)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应用自动心血管功能测试诊断仪(ZXG-F 型)分别于术前1 d 和术后1 周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左心室射血时间(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LVET)与心脏等容收缩时间(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time,ICT)。指标越高表明心功能表现越差[4-5]。(2)比较两组血小板指标。分别在术前1 d 和术后1 周,应用波球血小板黏附仪(3-991 型,成都电子仪器制造公司)测定两组血小板黏附率;应用智能全血血小板聚集仪(TYXN-91 型,上海通用机电技术研究所)测定两组血小板聚集率,测定前需在每份样品中加入0.3 mL 抗凝剂。两类指标越高表明血小板黏稠程度越高,发生血栓的风险越大[6-7]。(3)比较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术前1 d 与术后3 d 分别抽取两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1.5 mL,经过3 000 r/min 离心后,进行血浆分离并将之放置在-40 ℃的环境中进行集中低温保存等候检查,经由专业医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和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水平,水平越低,表明患者体内细胞组织受到损害程度越低[8-9]。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 软件分析研究结果,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女19 例,男21 例;平均年龄(47.50±11.50)岁;平均病程(4.50±0.25)年。对照组女22 例,男18 例;平均年龄(50.00±12.00)岁;平均病程(4.50±0.5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1 d,两组LVET、IC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研究组LVET 与ICT 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ms,()]
表1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ms,()]
2.3 两组血小板指标比较 术前1 d,两组血小板聚集率、黏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周,研究组血小板黏附率与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小板指标比较[%,()]
表2 两组血小板指标比较[%,()]
2.4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术前1 d,两组血清IP-10 与CK-M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血清IP-10 与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近年来,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由于冠心病时常伴随多种并发急症,且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造成很大影响,所以大多数医疗机构对于手术介入治疗途径的选择都是慎之又慎[10]。根据国外研究结果显示,由于PTCA 具有穿刺损伤小、血管并发症少、术后止血方便且恢复快等优点,自1989 年起PTCA 便开始替代经股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主要方式[11]。与此同时,探究并分析在微球囊压迫下进行PTCA手术对患者体内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也成了冠心病临床研究的重点。
冠心病临床上主要的病理特征为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等,由于其病理特征的特殊性,会对冠状动脉产生较大影响,当冠状动脉管径小于原有管径70%时,血液循环能力将大幅下降,届时便会出现心肌缺氧、缺血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心肌梗死[12]。除此之外,张新才等[13]在研究中发现,在外界诱因的刺激下,患者体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会逐步加重,而当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而使管径变窄时,血流会明显减少,致使病变冠状动脉供血心肌区长期处于缺血状态,并最终形成冬眠心肌,进而发生心脏排血功能异常,心肌收缩功能下降等现象。由此可见,通过手术方式在减少穿刺损伤的基础上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及开通闭塞的冠脉,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是治疗冠心病的根本[14]。基于此理念,郭景红[15]在研究中表明,PTCA 能够在膨胀球囊的挤压下使血管内的粥样硬化斑块断裂,内膜层暴露或出现浅表的纵向撕裂,并可延伸至中层,导致中层永久性的纵伸延长,从而扩大血管腔的横断面积,以进一步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脏排血及心肌功能。而这一点在本研究结果也得到体现,研究组术后1 周LVET 与ICT 指标均短于对照组,说明冠状动脉狭窄处在装有球囊的动脉导管的充压干扰下,局部血管得到扩张,心脏排血功能也得到缓解,并且唤醒了冬眠心肌,使得心肌收缩能力也有所恢复。与此同时,郑直等[16]在研究中提出,冠状动脉过于狭窄会激活并引起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增加形成血栓的风险,同时还会造成一系列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内膜受损,并释放某些血管活性物质,从而引发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而PTCA 则可以显著改善冠脉的狭窄程度,从而较好地缓解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率。而这也正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本研究显示,术后1 周研究组血小板黏附率与聚集率均有所下降,且低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不仅可以缓解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提高患者心功能,也能够改善其体内血小板功能异常的情况,从病理基础上缓解冠心病及相关病症。
此外,IP-10 作为一种血管新生抑制因子和趋化因子干扰素诱导因子,能够选择性地诱导白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及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使病变部位聚集大量炎症细胞而引起炎症反应,延缓血管修复进度,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等基质细胞产生各种趋化因子,趋化更多的炎症细胞到病变部位,加重组织损害[17]。而在细胞组织受到损伤,且无法修复或修复较为缓慢时,CK-MB 便会通过被破坏的细胞膜释放入血液,进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状态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毒性而加重心肌损伤,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恢复[18]。由此可见,对冠心病患者在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 可以在提高其心功能的同时,改善病变部位所衍生的炎症反应,并降低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从而加快血管修复进程,促进病情恢复[19]。通过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理论的可行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术后血清中的IP-10与CK-MB 水平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说明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 能够从改善冠脉的狭窄程度出发,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和冠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并改善心肌细胞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致损因子释放-损伤的不良循环,降低患者血清中的IP-10 与CK-MB 水平,减轻其体内细胞组织受到损害程度,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恢复也具有更加突出的效果[20]。但由于本研究关于冠心病患者在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 的研究样本数量较小,研究角度不够全面,同时受经济、人力等条件限制,未能对患者进行更长时间的随访,因此后续仍需深入探索手术效果及其带来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微球囊压迫下行PTCA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体内的心功能指标,通过降低血清中IP-10 与CK-MB 水平达到缓解病变部位细胞组织的受损程度,进一步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