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意互转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例谈语文教学中促进“言”“意”互转的教学策略
2022-09-26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万久红
江苏省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附属小学 万久红
语文学习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在言与意的双向转化中实现语言建构的过程。所谓“意”,既包括文本语言的意义,即语言所蕴含的作者的观念、思想、认识;也包括意象,即文本中被作者“选择而有秩序地组织起来的客观现象”。阅读学习,就是建立言与意的关联,实现言向意的转化,这是语言内化的过程;写作学习,就是建立意与言的关联,实现意向言的转化,这是语言外化的过程。学生正是在言与意的不断转化过程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必须坚守语文之本,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实现言意互转,提升学习力。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的衔接与提升,与单元表达目标“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形成呼应。这样的编排体现了“言”与“意”的融合与转换。那么,如何实现“言”“意”互转的教学目标呢? 本文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文本语言与画面转换的教学策略。
一、激活想象,让画面与语言关联
阅读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建立文本与意义(意象)之间关系的过程。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激活想象,唤醒学生的经验,建立画面与语言的关联,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
新课伊始,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猜诗句;读诗句,想画面。 学生吟诵“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教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走得近一点,看得细一点,想象孩子的面部表情,想象场景中的声音、空气中的味道。学生交流:孩子们虽然大汗淋漓但笑靥如花,耳畔有呼呼的风声、鸟鸣声、孩子欢快的笑声,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花香、泥土的芬芳。师生沉浸于画面语境,诵读诗句有声有色。学生建立起语言与画面的联系,唤醒了学习的经验。
二、还原语境,让语言向画面切换
学生阅读是凭借文本语言、依靠想象展开自身经验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相融、再现,在想象中还原、充实作者之“意”。
(一)朗读词串,走近画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的阅读感受是模糊的。教师将字数相近、语义相关的词语串成几行,形成一定的场景或意境,让学生边读边想,勾勒画面。
读读词语,想象画面:
(1)瓜藤 攀上棚架 爬上屋檐
几株花 依着时令 顺序开放
几十枝竹 浓浓的绿荫
鲜嫩的笋 探出头来
(2)母鸡 率领小鸡 林中觅食
雄鸡 耸着尾巴 走来走去
鸭子 游戏水中 扎到水下
(3)夏天的傍晚 天边的红霞
向晚的微风 归巢的鸟儿
月明人静 唱起歌来
甜甜蜜蜜 进入梦乡教师由扶到放,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学生习得方法边读边想,读出情趣,读出画面。
(二)阅读探究,勾勒画面
阅读教学是学生言语实践的过程。教师关注课后问题,引领学生走近文本,开启思维,驱动学习。(见图1)
图1
学生自主阅读,教师行间巡视。动物图画内容单一、特征鲜明,学生能迅速地概括出画面;同一幅画面的取名角度不同、各具特色;少数学生畏难、迟疑,并未动笔。给画面取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应关注学情,精准施教。
(教师请学生到黑板上板书第一幅图画的名字:瓜藤攀架 、门前瓜架、瓜果飘香、丰收等)
师:我们先来读第1自然段!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位同学给这幅画取的名字,听一听他们取名时的想法。
生1:读了这段文字,我的脑海中出现瓜藤慢慢地往上爬的画面。我就取了“瓜藤攀架”这个名字。
师:(指名字、圈画出文中的词语)这个名字简洁明了,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生2:乡下人家的门前总爱搭一瓜架,瓜架上有藤、叶,还有大大小小的瓜,我给这幅画取名——“门前瓜架”。
生3:他也是找到主要景物,不同的是他留意到景物所在的地点。
生4:我看到一个个青、红的瓜挂在房前,觉得自己就想拍拍它,想走近闻一闻,我觉得我好像闻到了它们香甜的味道,于是想到“瓜果飘香”这个词。
师:他边读边想,仿佛身临其境,取了一个有新意的名字。
生5:“丰收”这个词能概括秋天门前喜人的画面,我也觉得挺好的!
(教师相机板书:找景物、抓特点、看地点…… )
师:同学们会读书,会思考。其实,给一幅画取名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一般用抓住主要景物特征的方法给画面取名字,注意语言要简洁。
基于学情,顺学而教,引导学生聚焦画面,生发对概括画面策略的关注。学生积极讨论,习得方法,突破学习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迁移运用。
(三)合作共读,分享画面(见图2)
图2
师:你们想汇报的是哪一幅画?
生1:我们给第4自然段的图画取名——群鸡觅食图。
生3:我觉得这幅图中有爸爸、妈妈、孩子,像一家人。我们取的名字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师:名字很独特,把温暖有爱的读书感受融入其中,又巧妙概括了画面,妙!
学生置身文本,阅读、思考,获得真切体验,将文本语言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合作探究,分享观点,不断丰富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串联画面,回顾整体,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三、咀嚼涵泳,让语言与画面融通
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脉。阅读教学应引领学生沉潜语言,通过触摸感知语言的温度与厚度,体会语言的情感,由表及里,循言会意,实现言与意的同构共生。
(一)走近画面——赏
学习要求:
自由读课文,想象画面,把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可以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同伴交流你最感兴趣的一幅画。
教师把阅读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欣赏,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内化作品之“言”;反复朗读,关注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领悟作品之“意”。
1935年,艾考夫的妻子逝世后,这一年,他也在失掉感情依赖的孤独中,于蒙地卡罗离世,享年89岁。之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他的出生地。他的故居Villeneuve Loubet,现在已是“法国烹饪艺术博物馆”。
(学生阅读后交流)
生1:我最喜欢一群鸡觅食的图画。
生2:我也喜欢,我觉得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很有意思。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母鸡发现了一只虫子,立即“咕咕咕”地招呼着孩子们快来吃。结果,所有的小鸡一拥而上,争个不停。一只小虫子一会儿被这只衔到嘴里,一会儿又被另一只抢过去。东拉西扯好一阵儿,直至小虫子被吞入口中,“战火”才熄灭。
(学生轻声笑起来)
师:边读边想象,画面丰富有趣。
生3:我觉得那只大公鸡很高傲,好似个将军,踱来踱去,不可侵犯。
……
读读悟悟,激活文本语言,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动静、有层次、有生机的画面。学生“情动而辞发”,个性化的语言丰富而生动。
(二)含英咀华——品
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关键词句品味琢磨,领会文本之“意”,感悟“言”之法。
1.入情入境赏画景
当学生说到“屋前瓜藤绕”“门前花竞放”“雨后春笋冒”这几幅图景时,抓住“别有风趣”“依着时令”“探出头”等词语顺势引领学生品读感悟,通过联系生活、资料补充、情境表演等方式体会语言之妙、画面之鲜活。
2.有滋有味悟画情
“群鸡觅食”“鸭子戏水”“院落晚餐”“秋虫吟唱”是一幅幅动态图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学生品读语言,分享感悟:小动物悠闲自得,与人和睦相处;人们的生活宁静安详,闲适而惬意。走进乡下人家,邀晚霞、晚风、归巢的鸟儿共进晚餐,怡然自得。秋夜月光如水,鸟虫吟唱伴入梦,幸福美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韵味无穷。“文随心动,情由景生”。走进文本,欣赏多姿多彩的画卷,丰富着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感受,使学生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四、即时语用,让画面向语言转化
文本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节奏明快的短句,朗朗上口;对比、衬托的方法运用让画面丰富而立体;生动的描写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和动作,充满童趣。新鲜的生活场景、独特的表达等,对于学生来说,陌生而有趣,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引发美好的感受和体验。由言到意的转换是吸收、内化,随着“意”的酝酿、存储,逐渐丰盈,以及对于表达方法的借鉴与学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练一练: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观察身边的一处田园美景,把它画下来,请在展示时美美地介绍它;或是用几段文字写一写,最后给这幅画取一个名字。
凭借文本样例,发掘“语言”因素,设计小练习,有效促进迁移和创造。即时语用,立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真实情境下从画面到语言的外化。
总之,语文学习就是言意转化的过程。语文教学就是以课文为例,带领学生去发现、去领悟、去实践、去运用,从而实现言意互转、言意兼得,提高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