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022-09-23蔡玺
蔡 玺
(甘肃同兴智能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兰州 730030)
0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采用的是先用电后收费的模式,这种交易模式为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使得电费收缴存在一定问题。按照经济学中的二八原则,为企业创造较大利润的往往是少部分用户,电力企业同样适用这一原则,少量企业用户贡献了绝大部分利润,尤其是钢铁、煤炭等高耗能企业。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传统行业面临着被淘汰或者转型的困境,盈利能力下降,这就使得带电收缴存在较大风险,必须强化对高风险用户的管控,以减少企业的损失。本文尝试以国家电网一体化大营销体系管控平台为基础,设计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并提出实现路径,以期满足企业管控高风险用户的需求,强化电力企业电费收缴风险管控能力。
1 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需求
1.1 系统功能需求
根据电力企业过往相关经验以及系统设计目标,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功能:电费结算高风险用户统计功能、高风险用户查询功能、高风险用户预警功能、高风险用户反馈功能、高风险用户管理功能、大型集团用户维护功能等。系统使用者主要是电力企业总部电费专责人员与省(市)级分公司电费专责人员。
1.2 系统非功能需求
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非功能需求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是系统响应时间(见表1),其标准参照一体化大营销体系平台;其二是系统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占用率,要求正常状态下CPU 占用率不超过40%,高峰时期不超过75%;其三是系统内存占用率,要求正常状态下内存占用率不超过50%,高峰时期不超过75%;其四是系统分辨率,要求系统应支持目前主流的几种分辨率,如1280×768、1280×800、1280×960,甚至更高;其五是系统兼容性,要求系统至少可以支持两种不同浏览器的显示与操作。
表1 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响应时间标准
2 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核心技术
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才能实现既定功能,满足使用需求,下面对其中的核心技术进行简单说明。
2.1 多维分析技术
多维分析技术是系统实现数据分析与需求展现的基础,主要使用的是多维分析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功能,具体包括关系型与多维联机分析处理,前者的优势在于加载数据的速度快、系统存储空间占用较少,但是其响应速度低于后者。后者的优势在于响应速度快,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决策可以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但是加载数据的速度较慢,而且会占用较大存储空间。
2.2 数据转移技术
数据转移技术主要涉及数据复制技术与数据仓库技术(Extract-Transform-Load,ETL)。前者负责数据复制,不具备数据处理功能,主要应用于数据产生与传输过程;后者负责数据分析挖掘,具备较强的数据转换与清洗功能。
2.3 UI 展现技术
本设计中采用的是Adobe Flash 与Flex 两种软件,以此进行智能编码、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设计等。
3 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本设计以国网一体化大营销体系管控平台为基础,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如图1 所示。系统采用两级部署,即总部与省(市)级分公司,其中营销业务应用为省(市)级分公司提供用户档案;省(市)级分公司支撑用户电费统计、高风险用户档案收集;省(市)级分公司负责收集并存储高风险用户详细数据,利用数据复制技术向总部实施传输,支撑总部对高风险用户的统计、分析、管控。总部与省(市)级分公司间的通信依靠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实时通信功能,同时负责少部分数据传输;总部与省(市)级分公司数据传输采用数据复制技术、数据转换技术,确保总部与省(市)级分公司数据的一致性;总部数据采用ETL 技术处理,将数据转化为可分析结构并存储到数据库中,最终采用专业数据分析工具完成数据分析处理,输出相应的结果。
图1 电力营销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图
3.2 系统功能设计
3.2.1 高风险用户管理功能
高风险用户管理功能主要针对省(市)级分公司,负责增加、更改或者删除高风险用户管控措施。省(市)级分公司电费专责人员根据总部公布的重点关注领域以及国家对相关行业制定的政策,对辖区内用户进行筛查,明确其中的高风险用户,若系统中尚未存在该高风险用户,则将其录入系统列表,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若系统中已存在的高风险用户风险等级降低,则将其从系统列表中删除;若大环境发生变化,需要更新系统列表中高风险用户管控措施,则应与相应责任人讨论后在系统中进行更改。
3.2.2 高风险用户统计功能
高风险用户统计功能主要针对电力企业总部,负责对各省(市)级分公司高风险用户的用电量、电费等信息进行统计。省(市)级分公司确定本辖区高风险用户并将数据传输至总部,总部根据上报的用户用电量、电费等信息对高风险用户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用电量汇总、电费汇总、用电量分布以及用电量趋势等。然后按照用户的产业、行业分类等进行多维度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存储在数据库中,为管理层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若经过统计后对高风险用户的信息存疑,可对对应省(市)级分公司下发督办工单,并提出相应的督办意见。
3.2.3 高风险用户查询功能
高风险用户查询功能主要针对电力企业总部,负责展示各省(市)级分公司上报的高风险用户的详细信息。各省(市)级分公司上传完数据后,总部专责人员查看每个用户的信息及风险应对策略,对策略有异议的直接与责任人沟通,以确保策略的可执行性。总部专责人员根据省(市)级公司、行业分类、营业区域等查询条件查看各省(市)级公司上报的高电费风险用户档案及风险应对策略信息。
3.2.4 预警督办统计功能
预警督办统计功能主要针对电力企业总部,负责统计、查询、展示下发给各省(市)级分公司的督办工单处理状态、反馈情况等。总部向省(市)级分公司下发督办工单后,省(市)级分公司应及时对相关内容做必要说明,同时及时按照督办意见进行处理,并在系统中反馈完成情况以及预估完成时间等。总部利用系统定期统计督办工单分布、处理情况,并对各省(市)级分公司处理效率以及时效性进行对比,对处理效率低、不及时的省(市)级分公司后续应重点关注。
3.2.5 大集团用户维护功能
大集团用户维护功能主要针对电力企业总部,负责创建、更改、删除大集团用户。省(市)级分公司需要将存在电费收缴风险的大集团用户以及隶属于集团的用户信息上传至总部,由总部电费专责人员采集存在电费收缴风险的大集团用户信息,并将用户信息录入系统列表中,不同用户间允许存在级联关系,总部完成维护之后将用户相关信息下发至对应省(市)级分公司。省(市)级分公司仅负责接受总部维护结果以及维护日志等信息,没有删除、更改用户信息的权限。
3.2.6 预警督办工单反馈功能
预警督办工单反馈功能主要针对省(市)级分公司,负责查看督办工单,填写督办工单处理措施、处理进度等信息,并将信息反馈至总部。省(市)级分公司在接收到督办工单后,应先利用系统对督办工单进行分类,若是预警工单,则应根据工单中提供的信息安排专人对用户进行监控;若是督办工单,则应根据工单内容明确处理措施,并及时填写情况说明、督办结果等信息并反馈至总部。
3.2.7 二级集团用户管理功能
二级集团用户管理功能主要针对省(市)级分公司,负责新增、删除辖区内集团用户与其他用户的关联信息,并将具体情况上传至总部。电力企业总部通过系统完成大集团用户信息维护之后,省(市)级分公司应及时筛选出本辖区内与大集团用户存在隶属关系的用户并调出用户详细信息,在系统列表中新增关联关系;若已经存在的关联关系不再满足关联条件,则应从系统中删除。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对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功能的分析,要支撑系统功能实现,数据库应分为两种表,即查询统计与管理类的表。高风险用户列表管理需要采用用户档案表与用户清单表;收集高风险用户操作信息需要采用日志记录表;高风险用户统计查询需要采用统计汇总表与明细表;大集团用户管理需要采用管理表、级联关系表;预警督办工单功能的实现需要采用工单信息记录表与反馈表。根据上述思路,系统数据库、表的设计应当包括用电用户信息表、高风险用户档案表、高风险用户信息删除明细表、高风险用户电费明细表、高风险用户汇总表、大集团用户信息汇总表、大集团用户信息下发日志表、大集团用户级联关系表、预警督办工单清单表、预警督办工单用户信息表、预警督办工单督办日志表、结果反馈表等多个表项。
3.4 系统实现技术
完成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与功能设计后,就可以进行系统开发工作,以实现系统功能。本设计中,系统开发语言采用的是Java,系统前端界面实现采用的是JSP、HTML、JavaScript 以及Flex,系统开发平台利用的是国家电网SG-UAP 平台,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的是Linux,数据库实现采用的是Oracle,操作系统采用的是Windows 系统,服务器采用的是Weblogic。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对诸多高耗能行业采取了多项管控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电力企业许多大用户电费收缴风险增加,为强化电力企业对高风险用户的管控能力,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力营销缴费高风险用户管理系统,为高风险用户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基本满足了电力企业管理电费收缴高风险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