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的临床效果
2022-09-23张志洋
张志洋
(江油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四川 江油 62170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环境变化,皮肤病已经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而皮肤癌属于一种病因不明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患者的面颊、额头等部位,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疣状细胞癌等。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避免病情过度发展,以此提高治愈率。以往多数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方式,针对皮损部位进行切除,有效清除癌细胞。但手术治疗对皮肤的破坏性较大,在接受切除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植皮等,患者的痛苦程度较大,不易被接受。而最近几年,临床医学对于皮肤癌前病变和浅表皮肤癌的认识不断加深,基于现代医学设备和技术、理念的发展,逐渐重视应用新型疗法。其中,氨基酸戊酸光动力疗法运用较为普遍,该方式具有非侵袭操作、创伤小、肿瘤组织选择性好等特点。研究表明,对氨基酸戊酸进行光照,在化学反应下将会生成自由基和单态氧等,形成对癌细胞有杀伤功能的多种化学物质,当其达到相应浓度后,有助于控制癌细胞的发展,实现抗癌作用。本研究结合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临床资料,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皮肤癌前病变和浅表皮肤癌患者的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江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临床诊断标准;具有治疗适应证和耐受性;入组前未接受其他治疗,均为初诊患者;未发生癌细胞远端转移者。排除标准:合并有光敏性疾病或过敏剂过敏患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免疫系统疾病或精神疾病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1~70岁,平均年龄(55.37±3.36)岁。研究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5.49±3.4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前提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病灶部位实施局部麻醉,逐层切开皮肤、脂肪等,将病变组织及周围3 mm正常组织进行切除,然后对切口实施彻底止血。如果患者皮损相对较小,可直接缝合伤口;如皮损部位面积较大,应实施植皮手术或者皮瓣移植手术,再进行切口缝合。
1.2.2 研究组 予以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①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按照皮损面积大小,将盐酸氨酮戊酸外用散(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027,规格:118 ml/瓶)加入到注射用水,经溶解后配制浓度在20%的药液,再注入到敷药棉片中,敷在患者病变位置,使用纱布进行覆盖并固定,3 h后摘下棉花,及时清理分泌物和剩余药液;②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开展光动力治疗,调整输出功率在100 mW/cm,输出波长设定在635 nm,控制照射部位的激光能量密度为80~100 J/cm,每次照射30 min;对于照射区域的设置,以皮损及周边0.5~1.0 cm为主;如果皮损面积较大,或者皮损多发,可使用多个光斑照射;治疗时间间隔7 d,按照患者皮损部位的薄厚和深浅程度,至少进行5次照射治疗;③完成光动力疗法后,清洁伤口,防范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治疗2~3 d后,采用冷敷处理方式,减轻患者皮损处的烧灼感。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Nodal及TIF-1水平,随访1年调查患者复发情况。
1.3.1 临床疗效 按照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诊断标准:显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无原有病理改变、皮损部位逐渐恢复、色素减退;有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无原有病理改变、皮损面积缩小,较原有皮损减少50%~99%,色素减退情况明显;无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色素沉着无改变,皮损面积缩小程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血清Nodal及TIF-1水平 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通过离心处理后,提取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odal及TIF-1水平。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血清Nodal及TIF-1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血清Nodal及TIF-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Nodal及TIF-1水平比较(,pg/ml)
2.3 两组复发率比较 研究组复发率为0(0/25),低于对照组的20.00%(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3 讨论
当前由于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受空气污染加重和大气臭氧层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紫外线强度大幅增加,导致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升。浅表皮肤癌是发生在人体表皮或者附属器细胞的恶性肿瘤,癌细胞可能会浸润转移到深层组织中,常发生在面部,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早期皮肤癌的临床表现一般包括红斑状、高出皮面的丘疹样皮损,并伴有鳞形脱屑、痂皮等。当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则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发亮、半透明丘疹结节,其表面存在渗血情况,伴有毛细血管扩张或者表面光滑的纤维样斑等,部分患者的症状表现为病灶内存在黑色、融合小点等。而皮肤癌前病变常见包括日光性角化、鲍恩病等,其中日光性角化多发在患者的光暴露部位,通过诊断观察可发现浸润性红斑,且伴有黏着鳞屑等;刮除鳞屑可见轻度出血现象;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异型的细胞排列。如皮肤癌前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将会发展为鳞状皮肤癌。
传统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等。其中,临床用药治疗多选用维A酸,可起到抑制色素沉着等效果,或是采用氟尿嘧啶类药物,其作为一种抗代谢抗肿瘤药,有利于发挥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作用,通过干扰DNA合成实现细胞代谢坏死,保证瘤体脱落。但长期用药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头晕等。手术治疗多应用皮肤肿瘤切除术,对于肿瘤直径超过1 cm患者进行早期手术切除。对于面部皮肤松弛患者,可采用转移皮瓣手术切除,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相对较大,无法根除癌细胞,易复发且患者耐受性不佳。放射治疗对皮肤癌的治疗效果较好,一般是按照肿瘤大小、深度以及年龄等,合理确定放射量,但在治疗中会引起患者疲乏、胃纳减退、低热等不良反。化学药物治疗通常是作为术后辅助手段,对残留的恶性肿瘤细胞及西宁杀伤,以此延缓病情复发,但多数患者使用化学药物存在脱发、恶心、皮疹等副作用,难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因此,需寻求更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以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是现阶段一种新型抗肿瘤治疗手段,通过对患者局部涂敷光敏药物,借助特定波长对病灶位置进行照射,有利于选择性光敏药物在肿瘤组织中得到活化,有效引起光化学反应,实现破坏病灶的目标,能够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不会对皮肤组织产生破坏性,治疗创伤较小,皮肤恢复速度快。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示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有助于提升整体疗效,这是由于氨基酮戊酸属于目前具有较强光敏效应的光敏剂,是人体血红蛋白合成的前身产物。当进入人体后照射固定波长的光源,能够选择性吸收恶性肿瘤细胞,并在细胞内部顺利转化卟啉类物质,促使癌细胞出现凋亡,有效控制病情,加快患者康复。血清Nodal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B-β)中的重要组成,可在恶性肿瘤中被检出,与癌症发展程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而TIF-1是转化生长因子-β中的辅助因子,用于下调TGB-β通路中的抗细胞增生相关基因表达、接触抗细胞增生等作用,导致癌症的发生。因此,这两项指标的含量与癌症发生发展存在密切关系。两组治疗后血清Nodal及TIF-1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分析认为氨基酮戊酸在进入到患者体内后,能够发挥选择性抑制效果,促使增生活跃的细胞因子得到释放,降低两项因子在体内的表达。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表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有助于降低患者复发几率,这是由于该治疗方法能够利用光动力原理,对癌细胞产生较强的杀伤性,促使癌细胞的DNA结构得到破坏,并抑制酶生物活性以及细胞膜转运等,从而破坏微血管内皮细胞,维持较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当氨基酮戊酸进入患者体内后,能够产生活性氧物质,有效破坏目标病灶组织,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复发状况。
综上所述,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癌前病变及浅表皮肤癌中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血清Nodal及TIF-1水平,加快患者整体康复,且可降低患者复发率,预后较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