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径不大于5 cm 孤立性肝癌:射频消融与手术治疗的比较

2022-09-22张桥莫阿里高恒毅周伟夏丰张伟桥陈伟强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2年4期
关键词:亚组消融直径

张桥,莫阿里,高恒毅,周伟,夏丰,张伟桥,陈伟强

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LC)是起源于肝细胞或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中HCC 最为常见,约占90%[1],目前HCC 已经成为全球第六大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4 大原因,全世界每年平均约有78 万人死于HCC[2]。HCC 患者往往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出现腹痛、黄疸、腹部肿块等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失去手术切除(surgical resection,SR)的机会。虽然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晚期HCC 的相关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但患者的长期预后仍然较差[3,4]。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是早期HCC 根治性治疗的重要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及重复性应用等优点[5]。一项来自于意大利的Alessandro 等人的研究表明,对于直径≤2 cm 的HCC 有效率甚至达到100%,SR 和RFA的预后相似[6]。考虑到RFA 是直径通过热效应引起肿瘤组织坏死[7],其发挥诱导肿瘤坏死作用的区域存在一定上限。所以对于直径稍大的HCC,特别是大肝癌(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LHCC)的治疗上仍有争议。为了探究RFA 治疗早期HCC的有效临界直径,我们利用大样本、多中心数据对肿瘤大小进行了分层,分别比较SR 和RFA 在各个亚组中患者生存预后,以期确定两者的优劣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人资料

回顾分析了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直径≤5 cm 孤立性HCC 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增强CT 或增强MRI 进行测量确定其肿瘤最大直径。根据肿瘤直径将患者分为3 个亚组:≤2 cm组、>2 cm 且≤3 cm 组和>3 cm 组且≤5 cm 组,分别定义为A 组、B 组和C 组。

纳入标准:①诊断HCC时患者年龄大于18岁;②孤立性病灶,肿瘤直径不超过5 cm;③肝功能Child-Pugh 为A 级或B 级;④术前未接受任何辅助治疗;⑤术后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肝细胞患者;⑥随访资料完善。排除标准:①心、脑、肾功能障碍;②合并有其他肿瘤病史;③门静脉、肝静脉癌栓或邻近器官侵犯或远处转移;④临床病理基本资料不全;⑤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阳性。术后治疗方式包括:再次射频消融、再次手术切除、肝移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2 治疗方式

1.2.1 手术切除 术前检查包括上腹部增强CT/MRI、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甲胎蛋白等常规检查。手术切除均由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外科医生施行,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肿瘤大小以及与肝内大血管毗邻位置关系,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案。手术切除的方式分为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手术基本过程:待患者全麻后,常规消毒。进入腹腔后首先观察肿瘤是否存在邻近器官的远处转移,利用器械分离相应的组织结构。接下来间隙阻断第一肝门,必要时选择性地阻断第二肝门。根据肿瘤位置离断相应的肝段,检查标本切缘无肿瘤残余后,充分止血,松开第一肝门和第二肝门,关腹。

1.2.2 射频消融 各个医疗中心根据各单位的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术前根据肿瘤位置进行相应部位的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等操作。在超声探头引导下确定肿瘤位置,选择进针位置与方向。接下来将射频消融针插入肿瘤中心,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次消融时间约6~8 min。可以选择多次进针,直到消融范围完全覆盖肿瘤,肿瘤靠近腹腔大血管及胃肠等脏器处采用无水酒精进行消毒。

1.3 术后随访

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通过门诊、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随访。在术后2 个月内,进行胸部和腹部CT 或MRI、甲胎蛋白、肝肾功能和血常规检查。术后2年内每隔3~4 个月进行一次复诊,此后每6 个月进行一次。当肿瘤复发时,根据复发情况和患者意愿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手段包括:手术、RFA、TACE、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肝移植。对终末期患者进行了生命维持治疗。研究终点包括无复发生存(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和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OS)。OS 定义为从手术日期到患者死亡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日期,RFS 定义为从手术日期到术后肿瘤复发或最后一次随访的日期。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30 日。

1.4 统计学方法

连续变量以中位数(范围)或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分类变量以患者人数(n)或百分比(%)表示。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进行比较,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进行比较。采用Kaplan-Meier 法绘制RFA 组和SR 组患者的RFS 和OS 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 检验比较其差异。研究的所有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均通过R version 3.6.1分析。P值<0.05 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606 例HCC 患者,其中男性438人,占总人数的72.3%,年龄≥60 岁的患者416 例(68.6%)。绝大多数患者存在HBV 感染,占总人数的90.3%,只有24 人感染HCV。术前影像学检查所示约有75%的患者存在肝硬化的病理基础。肿瘤直径的平均值为3.1 cm。SR 组有362 列,而RFA 组有244 例。

2.2 总体人群的比较

2.2.1 在总体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总体人群中,行SR 患者364 例,RFA 患者244 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RFA 组的肿瘤直径比SR 组小且年龄≥60 岁、Child-Pugh分级B 的患者多,除年龄存在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临床因素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内容详见表1。

表1 总体人群中RFA 组和SR 组临床病理资料的比较[n(%)](±s)

表1 总体人群中RFA 组和SR 组临床病理资料的比较[n(%)](±s)

注:ALT:谷丙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GGT-γ:氨基丁酸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Alb:白蛋白;TIBL:总胆红素;CR:肌酐;INR:标准化国际比值;AFP:甲胎蛋白;RFA:射频消融;SR:外科手术切除;HCV:丙型肝炎病毒

临床变量年龄P<60岁≥60岁0.032性别0.832 HBV 0.835 HCV 0.722肝硬化0.172 Child-Pugh分级女男否是否是否是AB 0.505 ALT 0.8 AST 0.688 GGT 0.022 ALP 0.494 Alb 0.223 TIBL 0.538 CR 1 INR 0.374 AFP<50 U/L≥50 U/L<40 U/L≥40 U/L<45 U/L≥45 U/L<125 U/L≥125 U/L<35 g/L≥35 g/L<20.4 μmol/L≥20.4 μmol/L<84 μmol/L≥84<1.15≥1.15<400 μg/mL≥400 μg/mL 0.869肿瘤直径/mm SR(n=362)126(34.8)236(65.2)102(28.2)260(71.8)34(9.4)328(90.6)349(96.4)13(3.6)96(26.5)266(73.5)325(89.8)37(10.2)295(81.5)67(18.5)256(70.7)106(29.3)252(69.6)110(30.4)307(84.8)55(15.2)63(17.4)299(82.6)282(77.9)80(22.1)352(97.2)10(2.8)339(93.6)23(6.4)238(65.7)124(34.3)31.36±10.33 RFA(n=244)64(26.2)180(73.8)66(27.0)178(73.0)25(10.2)219(89.8)233(95.5)11(4.5)52(21.3)192(78.7)214(87.7)30(12.3)196(80.3)48(19.7)168(68.9)76(31.1)147(60.2)97(39.8)201(82.4)43(17.6)53(21.7)191(78.3)184(75.4)60(24.6)237(97.1)7(2.9)223(91.4)21(8.6)158(64.8)86(35.2)30.20±9.25 0.159

2.2.2 总体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预后的比较 平均随访时间为33.3 个月,随访期间共153 出现了死亡结局,占总人数的25.2%,出现复发的患者268 例(44.2%)。RFA 组1、3 和5年的OS分别为90.4%、62.8%和50.6%;SR组中1、3和5年的OS分别为94.6%、81.2%和70.0%,SR 组患者的OS 明显高于RF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1A)。RFA 组1、3 和5年的RFS分别为86.5%、49.3%和36.3%;SR 组中1、3 和5年的RFS分别为94.3%、64.7%和46.9%。RFA 组患者的RFS 明显低于手术切除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图1B)。

图1 总体人群中RFA 与SR 组临床预后的ROC

2.3 A 组人群的比较

2.3.1 A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在A 组人群中,行SR 的患者51 例患者,RFA组患者26 例。进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两组临床基本变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 A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预后的比较 A亚组患者随访期间共有13出现了死亡结局,出现复发的患者37 例。RFA 组1、3 和5年的OS分别为92.3%、81.6%和73.5%;SR 组中1、3 和5年的OS分别为93.9%、84.8%和80.9%,SR 组的OS 与RFA 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2A)。RFA组1、3和5年的RFS分别为92.0%、75.5%和54.1%;SR 组中1、3 和5年的RFS分别为92.0%、76.1%和63.5%。RFA 组患者的RFS 与SR 组大致相当,无统计学差异(P>0.05,图2B)

图2 A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临床预后的ROC

2.4 B 组人群的比较

2.4.1 B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B 组中,行SR 患者128 例患者,RFA 组患者111 例。进过对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进行比较,临床基本变量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2 B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预后的比较 B亚组患者中,随访期间共有59出现了死亡结局,出现复发的患者107 例。RFA 组1、3 和5年的OS分别为88.9%、66.8%和58.1%;SR 组中1、3 和5年的OS分别为97.6%、82.2%和58.7%,SR 组的OS 优于RFA 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图3A)。RFA 组1、3 和5年的RFS分别为83.8%、48.7%和40.7%;SR组1、3和5年的RFS分别为95.3%、65.9%和45.3%。RFA 组的RFS 较SR 组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图3B)。

图3 B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临床预后的ROC

2.5 C 组人群的比较

2.5.1 C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资料的比较 C 组人群中,行SR 患者183 例患者,RFA 组患者107 例。我们发现RFA 组的肿瘤直径比SR 组小,Child-Pugh分级B 的患者及年龄≥60 岁的多,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因素在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2 C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的临床预后的比较 C 亚组患者,随访期间共有81 出现了死亡结局,出现复发的患者139 例。RFA 组1、3 和5年的OS分别为91.6%、53.9%和38.7%;SR 组中1、3 和5年的OS分别为92.7%、79.2%和72.9%,SR 组患者的OS 显著优于RFA 组(P<0.05,图4A)。RFA组1、3和5年的RFS分别为77.4%、42.8%和31.1%;而 在SR 组 中1、3 和5年 的RFS分 别 为94.3%、60.9%和42.9%。RFA 组患者的RFS 显著差于SR组(P<0.05,图4B)。

图4 C 组人群中RFA 与SR 组临床预后的ROC

2.6 比较不同肿瘤直径临床病理特征

通过比较SR 组中各亚组的术后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发现C 组的微血管浸润(MVI)率为32.2%,明显高于A 组的15.7%和B 组的15.6%,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他临床病理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而对于行RFA 的患者,C 组和B 组年龄较A 组的患者年龄明显要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其余临床基本资料大致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2 在SR 组中不同肿瘤直径的亚组临床病例资料的比较[n(%)](±s)

表2 在SR 组中不同肿瘤直径的亚组临床病例资料的比较[n(%)](±s)

注:ALT:谷丙转氨酶;AST:天冬氨酸转氨酶;GGT-γ:氨基丁酸转氨酶;ALP:碱性磷酸酶;Alb:白蛋白;TIBL:总胆红素;CR:肌酐;INR:标准化国际比值;AFP:甲胎蛋白;MVI:微血管浸润

临床变量年龄P<60 岁≥60 岁0.265性别0.457乙型肝炎病毒0.713丙型肝炎病毒0.949肝硬化0.691 Child-Pugh分级女男否是否是否是AB 0.557 ALT 0.735 AST 0.939 GGT 0.605 ALP 0.136 Alb 0.864 TIBL 0.897 CR 0.253 INR 0.698 AFP<50 U/L≥50 U/L<40 U/L≥40 U/L<45 U/L≥45 U/L<125 U/L≥125 U/L<35 g/L≥35 g/L<20.4 μmol/L≥20.4 μmol/L<84 μmol/L≥84 μmol/L<1.15≥1.15<400 μg/mL≥400 μg/mL 0.388肿瘤直径/mm病理分级Ⅰ+ⅡⅢ+Ⅳ<0.001 0.054 MVI否是A 组(n=51)21(41.2)30(58.8)16(31.4)35(68.6)5(9.8)46(90.2)49(96.1)2(3.9)15(29.4)36(70.6)46(90.2)5(9.8)41(80.4)10(19.6)35(68.6)16(31.4)37(72.5)14(27.5)41(80.4)10(19.6)8(15.7)43(84.3)41(80.4)10(19.6)50(98.0)1(2.0)48(94.1)3(5.9)33(64.7)18(35.3)15.86±2.65 45(88.2)6(11.8)43(84.3)8(15.7)B 组(n=128)38(29.7)90(70.3)31(24.2)97(75.8)14(10.9)114(89.1)123(96.1)5(3.9)36(28.1)92(71.9)112(87.5)16(12.5)102(79.7)26(20.3)91(71.1)37(28.9)85(66.4)43(33.6)104(81.2)24(18.8)24(18.8)104(81.2)99(77.3)29(22.7)122(95.3)6(4.7)118(92.2)10(7.8)90(70.3)38(29.7)25.15±3.49 112(87.5)16(12.5)108(84.4)20(15.6)C 组(n=183)67(36.6)116(63.4)55(30.1)128(69.9)15(8.2)168(91.8)177(96.7)6(3.3)45(24.6)138(75.4)167(91.3)16(8.7)152(83.1)31(16.9)130(71.0)53(29.0)130(71.0)53(29.0)162(88.5)21(11.5)31(16.9)152(83.1)142(77.6)41(22.4)180(98.4)3(1.6)173(94.5)10(5.5)115(62.8)68(37.2)40.03±5.59 143(78.1)40(21.9)124(67.8)59(32.2)0.001

表3 RFA 组中不同肿瘤直径的亚组临床病例资料的比较(n,%)

3 讨 论

在本项回顾性的研究中,我们根据肿瘤直径对患者进行分层并在各亚组中比较RFA 和SR 组患者的RFS 和OS。结果发现对于肿瘤直径≤2 cm的HCC 患者,RFA 可以达到与SR 的相同的疗效,这与过去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8,9]。Peng 等人开展一项回顾性的临床研究表明对于≤2 cm 的HCC,RFA 的临床疗效完全可以与SR 相媲美,而且他们也建议RFA 更加适合肿瘤位置较深的患者[8]。另一项来自于意大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也指出对于≤2 cm 的HCC 患者,SR 组与RFA 组的RFS 和OS无显著差异[9]。

足够宽的手术切缘是减低HCC 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10-12],一些学者认为手术切除的安全切缘宽度为1~2 cm[13,14],外科手术切除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保证足够宽的安全的手术边距。目前,一般RFA 的有效直径范围甚至可达到5 cm[8]。所以对于直径≤2 cm 的HCC,RFA 完全可以使肿瘤本身坏死的同时创造出一个直径至少1 cm 的安全边缘。正因为如此APASL 指南也建议将RFA 作为治疗直径≤2 cm 孤立性HCC 的一线方案[15],与SR相比,RFA 创伤更小、费用更低,肿瘤复发时可重复性更高。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此类HCC 患者,RFA 能作为一线的治疗方案。

RFA 是否可以达到SR 的疗效,这一问题目前尚且存在很大争议[16]。Lee 等[17]研究认为RFA 治疗肿瘤直径3~5 cm HCC 的疗效与SR 相差不大,但亦有多项回顾性的研究发现SR 较RFA 能明显提高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18,19]。然而上述研究结论皆为单中心、小样本的研究,为了进一步探究该争议,我们联合国内大型医学中心的数据,研究发现对于肿瘤直径超过3 cm 的HCC 患者,无论是RFS 还是OS,SR 均优于RFA。

在直径大小2~3 cm 的HCC 的治疗策略上亦存在争议。EASL 认为RFA 完全可以替代SR。APASL 指南则建议将RFA 作为治疗直径≤2 cm孤立性HCC 的一线方案[15],而没有将直径大小2~3 cm的HCC纳入到RFA的治疗范围内。AASLD指南建议则将RFA 治疗范围临界值设定为2.5 cm,而当肿瘤直径2.5~3.0 cm 时则慎重选择RFA[20]。过去很少有研究针对2~3 cm 的HCC 群体对此开展相关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SR 的OS 和RFS 均优于RFA。从射频消融的效率来看,对于直径<2 cm的HCC,其完全消融率为97.2%,而肿瘤直径<3 cm时,其完全消融率只有90%[9,21]。这提示RFA 在治疗2~3 cm HCC 时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存在不完全消融。所以对于直径为2~3 cm 的HCC 患者应慎重选择RFA。综上,RFA 的适应人群应设定为肿瘤直径小于2 cm 的极早期肝细胞癌,而对于直径>2 cm 的HCC 患者应优先选择SR。

此外,我们也比较了不同肿瘤直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发现肿瘤直径与微血管浸润(MVI)阳性率相关。肿瘤直径>3 cm 的HCC 人群MVI 的阳性率为32.2%,而肿瘤直径<3 cm 组患者的MVI 阳性率仅为15%左右。这与国内学者研究结论大致相同[22]。从病理学的角度上说,HCC 的病灶不仅仅包括主癌灶,也包括及其周围的MVI和卫星结节[23]。肿瘤直径越大,MVI分布范围更宽[24]。而如今的影像学无法确切地评估MVI 的有无以及MVI分布范围,RFA 只能保证主病灶消融质量,却不能保证MVI 是否得到有效清除,这势必影响RFA 的疗效。而在RFA 组中,我们发现在肿瘤直径较大患者中年龄≥60 岁较多,这一结果也是符合临床实践的。

因此,考虑到中体积的HCC 的MVI 阳性率高、浸润范围广等因素,RFA 难以充分地对其受侵犯的周围组织进行彻底清除,所以对于直径>2 cm 的HCC 并不推荐行RFA 治疗。

猜你喜欢

亚组消融直径
消融
不同煎煮方法及时间对炮附子配伍大黄治疗阳虚型便秘的效果及对心脏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微小RNA-145、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 mRNA水平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血浆Lp-PLA 2水平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及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
张露作品
各显神通测直径
消融边界:城市中的多功能复合空间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山水(直径40cm)
爱虚张声势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