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反应团队工作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2022-09-22蒋晓蘅方心怡马敏湖
蒋晓蘅,方心怡,马敏湖,李 蕾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北部院区 江苏常熟215500)
临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较为常见,急性右心衰竭较为少见[1]。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约占0.9%,仅有50%的患者存活率达5年,因此急性心力衰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疾病[2]。急性左心衰竭多见于老年群体,临床常表现为发绀、严重呼吸困难、强迫端坐呼吸等,其发病迅速、病情进展快,一旦发生,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休克、昏迷,若救治不及时,患者往往会在发病数小时后猝死。快速反应团队(RRT)[3]工作模式是以护士为主导,迅速识别患者病情,及时呼叫医生配合迅速处理的抢救护理模式。2020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我院将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RRT工作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同期心脏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标准[4]。临床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端坐体位、大汗淋漓等;②年龄<80岁;③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④需要紧急治疗;⑤无贫血、癌症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⑥无严重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②不符合急性左心衰竭诊断;③休克或恶病质患者;④合并慢性感染、中毒的患者;⑤未按照治疗方案完成全部治疗的患者;⑥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变及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53~80(63.79±5.61)岁;体重45~68(56.21±4.12)kg;原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高血压心脏病14例,慢性心力衰竭10例,心脏瓣膜病5例;NYHA分级[5]:Ⅲ级25例,Ⅳ级2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55~80(64.37±5.53)岁;体重44~68(55.32±4.39)kg;原发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7例,高血压心脏病16例,慢性心力衰竭9例,心脏瓣膜病3例;NYHA分级:Ⅲ级26例,Ⅳ级1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学要求。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急救工作模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自然下垂。对患者各项生命特征(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进行监测,及时给予机械通气,保证氧气充足;尽快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药物减少部分不良症状;使用镇静剂控制心率,降低心脏负荷,使用利尿剂控制血容量,使用强心剂干预心室收缩不全等,主要观察患者咳嗽、咳痰等情况,保持大便通畅。
1.2.2 观察组 救治时采用RRT工作模式干预。①建立RRT工作模式小组:成员包括心脏重症监护室护士长和2名主治医师、6名护师,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组内统筹、总结、监督工作;组内成员均参加技能培训,并了解RRT工作模式实施价值和临床意义,制订RRT工作模式的护理干预方案。②RRT小组成员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初步建立心脏重症监护室RRT的工作模式。采用三级预警管理方案,针对心脏重症监护室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危重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和评估,并用颜色标识,便于交接护士在床旁快速评估病情和交接工作。针对红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间隔15~30 min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告知护士长和科主任、三线医生,下病危通知,组织专家共同讨论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针对蓝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间隔30~60 min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告知组长医生、护士及二线医生,下病危通知,组织专家一起讨论病情,确定治疗方案;针对黄色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间隔60~120 min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告知主治医生、主任医生共同讨论病情,下病危通知,制订患者治疗计划。③建立完善的急救程序:有助于提高急救效率,RRT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实行院前急救。到达医院后,监护护士协助患者卧床、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等,记录每小时尿量、颜色、比重,记录出入量,观察药物作用等,对恐惧、焦虑患者给予语言安抚,由RRT小组主管医生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知识,消除家属紧张感。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各临床指标。记录干预前后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aO2)情况。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头晕、恶心、腹痛等。③比较两组急救结束后患者救治成功率。④比较两组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6]评分,主要内容包括进食、穿衣、行走等项目,总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3 两组急救结束后患者救治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救治成功率为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ADL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前及出院3个月后AD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功能不全反复发作导致,常由心肌梗死、炎症等因素引起心肌结构及功能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所需,出现的心功能不全状态,多见于左心衰竭[7]。而急性左心衰竭通常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体位、粉红色泡沫样痰等,若救治不及时,可引发心源性休克而死亡[8]。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最大程度挽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生命,改善预后。RRT工作模式通过正规训练,具有快速应变能力,将此模式运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工作中,可快速识别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及早告知医生进行治疗,对挽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RRT工作模式运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提高救治成功率。考虑原因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后情况和抢救工作的及时性、科学性有着紧密关系。临床研究表明[10],及时有效的抢救模式有助于提高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RRT工作模式以临床实践和专业的团队训练为原则,结合医学知识和患者自身情况,快速识别患者病情,安排合理的抢救方案,帮助患者迅速稳定生命体征,为抢救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最大限度降低了对患者的损伤,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将患者及时进行颜色标识,便于快速评估交接病情,制订医疗方案,为临床抢救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出院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表明RRT工作模式运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考虑原因为,常规护理抢救左心衰竭患者时,护理人员对于各项措施的处理均以主治医生医嘱为准,科室内护理抢救工作不明确、自身专业水平不一、导致不同患者救治效果存在差异[11]。而RRT小组成员训练有素、分工明确,在接到呼救后第一时间到达患者身边,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后,制订救治措施,缩短了患者抢救时间,规避了诱发患者疾病的外部因素,在抢救中加强患者心理干预,促使患者情绪稳定,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培训后,便于患者出院后家属更好地护理,提高了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促进患者乐观心态,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2-13]。
综上所述,RRT工作模式运用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抢救中,可改善患者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和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