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健康教育式延续性护理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水平、血糖水平及自我效能效果分析

2022-09-22张娜娜殷同利吕慧改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8期
关键词:延续性视网膜出院

张娜娜,殷同利,吕慧改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 河南新乡453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致病机制为机体血糖水平升高,导致视网膜血管闭塞,致使眼部血管循环出现障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视力会逐渐降低,最终致盲。因此,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患者在院期间尚能认真完成相关医护内容[1];但出院后患者因自控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疾病控制情况不容乐观,复发率极高。延续性护理是对患者出院后进行继续护理,以达到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2]。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内容过于简单,对患者的干预力度不强,效果不显者[3]。因此,本研究将全面健康教育式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改善了患者的视力水平、血糖水平及自我效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4月1日~2020年4月30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标准;②2型糖尿病病程超过5年;③合并不同程度视网膜病变,经临床治疗未发生失明。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②合并重度肾病综合征;③合并阿尔茨海默病;④合并其他眼疾;⑤正在接受其他慢性病治疗。将纳入研究的82例患者以奇偶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实验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41~76(52.31±9.48)岁;糖尿病病程5~11(6.75±1.07)年;出院视力0.64~0.72(0.67±0.03)。参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43~77(52.45±9.31)岁;糖尿病病程5~10(6.67±1.14)年;出院视力0.62~0.73(0.65±0.02)。两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及出院视力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行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随访1年。内容包括:①出院前向患者发放疾病知识宣传手册,嘱患者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②护理人员与患者添加微信,交换联系方式,让患者在出现相关问题时可以咨询护理人员。③护理人员不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近况,并提醒患者定期复诊。

1.2.2 实验组 行全面健康教育式延续性护理,随访1年,具体内容如下。

1.2.2.1 成立延续护理干预小组 成立护理干预小组,护士长任组长,组员包括1名营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组内讨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后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目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制订相关延续性干预计划。患者出院前与护理人员交换联系方式,并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关注微信公众号。

1.2.2.2 一对一心理护理 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近况,了解患者现阶段病情。掌握患者日常自护情况,并给予肯定,对患者疏忽之处进行指导。让患者了解自护的重要性,并询问患者近期自我感觉,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案例,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对存在轻微不良感觉的患者,嘱其放松心态,教会患者相关护理方法;对存在严重不良感觉的患者,嘱其及时就诊。

1.2.2.3 在线健康教育 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患者推送相关文章,主要推送内容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致病因素、发病原因、自护方法、饮食搭配推荐及运动推荐等。推送方式为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

1.3 评价指标 ①由专人使用视力表对患者不同阶段的视力进行测评,视力表视力为0.1~1.0,数值越高表示患者视力越好。②由专人采用血糖仪对患者不同阶段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进行测评,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 mmol/L,餐后2 h血糖正常值为<7.8 mmol/L。③应用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量表(DESE)对患者不同阶段的自我效能水平进行测评,量表包括饮食控制(6个条目)、规律锻炼(4个条目)、遵医行为(3个条目)、血糖监测(4个条目)、足部护理(5个条目)及血糖预防处理(4个条目)6个方面,共24个条目,单条目1~5分,分数与患者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量表Cronbach′s α为0.782~845,信效度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视力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视力水平比较

2.2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血糖水平比较

2.3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DESE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出院后不同时间DESE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表现为视力降低、视物模糊甚至失明[4]。而视力是人们重要的感官,视网膜病变会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有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负性情绪显著升高,不利于患者预后康复[5]。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手段也得到全面革新,当前常见的疗法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及激光治疗[6]。患者经临床系统治疗均可以恢复到较好视力水平。但是患者出院后由于对自身生活习惯不重视,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因此,出院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具有重要意义[7]。自我效能是指患者通过掌握疾病知识与自护方法后,主观意识上想要改变的意愿。有相关研究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自我效能越高,其复发率越低,视力越好[8]。糖尿病是机体基础代谢疾病,受饮食、运动、心理、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单一的护理内容无法有效控制患者疾病发展[9]。而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力不足。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全面健康教育式延续性护理在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水平、血糖水平及自我效能中的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出院6个月、出院1年,实验组视力水平、血糖水平及自我效能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全面健康教育式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通过护理小组内讨论及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影响患者出院后疾病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理状态、疾病知识、饮食等[10]。采用一对一心理干预让患者明确心理状态对控制疾病的重要性,促进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为激发患者自我效能提供了重要保障。在线健康教育让患者掌握了更多疾病知识与自护手段,患者长期接受健康教育,在生活中逐渐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当出现不良事件,患者可以及时、正确处理。武娟等[11]将健康教练技术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研究数据显示,患者血糖水平趋于正常,自我效能提高,与本研究结论一致。苏加丽等[12]研究结论显示,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可降低其血糖水平,减少患者视力损害,与本次研究结论相符。

综上所述,全面健康教育式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患者血糖水平趋于正常,自我效能水平提高,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视网膜出院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型糖尿病脑灌注及糖尿病视网膜氧张量的相关性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视网膜脱离能治好吗
第五回 痊愈出院
非延续性动词与延续性动词之间的转换
延续性动词与非延续性动词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