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训练护理在经尿道行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2-09-22江艺芬邱金花李亚细

齐鲁护理杂志 2022年18期
关键词:电切术痉挛尿道

江艺芬,邱金花,李亚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福州350004)

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尿急、排尿不畅、腰骶部疼痛等症状[1]。若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晚期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器官或肿瘤细胞发生远处转移,甚至会造成恶病质,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针对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常用术式为经尿道电切术,术后基本能够实现治愈效果[3]。但是由于手术属于有创操作,会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创伤,若处理不当,直接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及术后康复效果。因此,需重视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本次研究纳入2019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82例经尿道行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评估行为训练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经尿道行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相关诊断标准;②具有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指征;③了解研究涉及内容、目的以及全部过程,自愿签署同意书;④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报备且通过审核批准后开展。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②泌尿系统急性、慢性感染;③不耐受麻醉;④合并严重心、肺等器官组织功能障碍;⑤认知、语言及精神障碍;⑥中途退出研究。将纳入研究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年龄42~75(58.75±10.44)岁,体质量指数19.3~25.9(23.69±1.01);研究组年龄43~75(59.01±11.27)岁,体质量指数19.5~25.7(23.58±1.1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介绍医院、科室环境,告知其疾病、电切术相关知识。术前,给予心理疏导,与手术医生沟通,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术后,患者恢复至稳定状态,指导其科学饮食、适当运动。

1.2.2 研究组 采用行为训练护理。①成立行为训练护理干预小组:由主治医生、专职护士共同组建行为训练护理干预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学习、查阅行为训练相关知识和技巧。②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患者入院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病情等,同时全面评估其自我效能、健康信念等,耐心、详细告知实施行为训练护理的作用、价值、意义,提高认知度、配合度,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参与行为训练护理干预。③提肛训练:该项训练在术前、术后3 d进行,增强尿道括约肌、盆底肌肌力,预防和控制膀胱痉挛的发生,具体操作如下。指导者佩戴一次性手套,涂抹液状石蜡后插入肛门,告知患者充分放松腹部,吸气时收缩尿道、肛门,且不可紧绷腹部、臀部肌肉,深吸气后,当出现肛门向上提的感觉,屏住呼吸,保持肛门处于收缩状态,维持10 s以上,呼气,放松尿道口、肛门,休息10 s,而后开始下一组训练,3次/d,每次2组,患者完全掌握训练方法后增加训练次数,3~5次/d,每次3组,在卧位、站立位等不同体位下训练,进而更好地控制盆底肌。④排尿训练:拔除导管前,白天夹闭导管定期进行排尿训练,每次间隔时间3 h左右,帮助患者养成良好排尿习惯。拔除导管初期,告知患者若出现尿意,应及时排尿,不可憋尿,于餐前、餐后、睡前指导患者排空膀胱进行排尿训练。拔除导管后,嘱患者多饮水,适当增加水分摄入,每日饮水2500~3000 ml;排尿时进行中断训练,暂停5 s后再进行排尿训练,当患者出现尿意,告知进行憋尿,起初憋尿时间控制在5~10 min,持续1周后,适当延长,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监测,及时纠正错误训练方式;对发生膀胱痉挛的患者,需适当加强训练。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膀胱痉挛发生率。轻度:导尿管周围出现血性尿液,冲洗液颜色变化不明显,每天发生5~6次痉挛;中度:导尿管周围出现少量血性尿液,下腹部存在阵发性胀痛,尚可承受,每2 h发生1次痉挛;重度:导尿管周围血性尿液较多,冲洗液颜色明显加深,每分钟即可发生1次痉挛。②比较痉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③比较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定,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采用5级评分法,各维度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④比较护理满意度。使用医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该问卷克朗巴赫系数为0.805,表明信度良好,内容效度指数为0.970,表明量表关联效度高,总分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例(%)]

2.2 两组膀胱痉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 研究组发生膀胱痉挛6例,痉挛发作频率(3.03±0.98)次/d,持续时间(38.26±10.65)s;对照组发生膀胱痉挛15例,痉挛发作频率(6.12±1.45)次/d,持续时间(95.44±22.18)s。两组膀胱痉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两组GQOL-74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GQOL-74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多发于老年男性,相关研究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上皮细胞、间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被破坏有关[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组织学上前列腺增生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增加趋势,一般发生在40岁以后,60岁以上男性人群中有50%以上会患有前列腺增生,80岁后可达83%左右[5]。近年来,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在大范围内出现急剧上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男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6]。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常见肿瘤,疾病的发生与吸烟、感染、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有关,发病年龄通常为50~70岁,近年来呈年轻化趋势[7]。现阶段,伴随医学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微创技术逐步代替传统开放性手术。由于经尿道电切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已经成为临床治疗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的首选术式[8]。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患者采取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膀胱痉挛发生率较高,导致治疗效果、预后结局受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若膀胱痉挛情况严重,患者需再次进行手术治疗。因此,临床需通过加强护理干预,预防、控制膀胱痉挛的发生,以提高手术效果,改善预后[9]。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孙芳[10]研究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提示行为训练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分析原因:提肛训练及排尿训练可以减少膀胱痉挛风险因素,增加尿道括约肌、盆底肌肌力,进而预防、控制膀胱痉挛的发生。研究组痉挛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P<0.01),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提示行为训练护理干预可以改善膀胱痉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分析原因:行为训练护理干预通过指导患者进行个体化提肛训练、排尿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养成良好排尿习惯,促进排尿功能恢复,进而有效改善膀胱痉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研究组GQOL-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行为训练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行为训练护理实现了患者的中心地位,能够从生理、心理、功能等多个方面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且对前列腺功能、膀胱功能恢复均具有积极作用与影响,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行为训练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原因:患者并发症减少、恢复进程加快、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因此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综上所述,在经尿道行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中,实施行为训练护理干预,对降低膀胱痉挛发生率、改善膀胱痉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均具有积极影响。

猜你喜欢

电切术痉挛尿道
利用横断后尿道板组织修复近段型尿道下裂的术式研究进展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面肌痉挛如何护理
长段外伤性球尿道狭窄行尿道内切开术的有效性和注意事项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防运动后肌痉挛喝水不如补电解质
尿道损伤诊治及合并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