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文化传承视角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
——以景德镇中山北路改造实践为例

2022-09-20董国娟

滁州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景德镇民俗文化码头

董国娟,荆 琦,冯 艳

文化传承是文化具有民族性的基本机制,也是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动因[1],从本质而言是整个中华民族代代相互传承的基因般的坚固纽带[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城市文化传承主要是运用特定的手法,从各个层面挖掘城市传统文化内涵,并将其有效融入到城市建设中去,使城市环境氛围具有历史文化的识别性,地域性文化的延续性,以及新技术改建的时代性。其实,城市传统文化是其发展、成长的根基,它的历史、文化、精神等视觉元素往往浓缩在零碎的历史街区中,进行着新陈代谢式的自我生长,这种生长的自然机制使城市环境在不断地变化,城市街区文化呈现着有机的更新。“有机”意味着城市街区的更新不是用一块与其场地历史毫无关系的外来肌体来简单替代旧有组织,而是基于原有城市肌理发生机制的有机生长,是在基于历史传统、社会生活和场地条件理解的“适应原则”上的空间诠释——它既不是无根无由的空中话语,也不是对历史内容和形式的直接重复[3]。因此,本文选择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的景德镇中山北路为研究区域,基于城市文化传承视角,将景德镇的历史、文化融入中山北路街区的建筑、公共艺术、设施等改造实践中,对中山北路街区进行有机的更新与保护研究。

景德镇为江西省地级市,陶瓷享誉全世界,是历史上的官窑之地,中国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浙赣皖三地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成为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然而,城市在自我生长过程中,原有文化历史受到时代文化的冲击,历史街区的结构和功能系统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和空间结构交织在一起,使得历史街区特色渐趋消失,新建城区呈现趋同化现象,故而,在新一轮城市发展创新过程中对其历史街区更新改造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从本土文化的根源上直接映证着城市历史保护和有机更新的目的和意义,将为其他历史城市和历史街区更新和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景德镇城市文化

景德镇是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外闻名的瓷都,其历史文化核心区域是中山北路,街区内窑址多、弄巷多、坯房多、民俗多,有古街区、古弄巷、古建筑。本文将从瓷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码头文化等对景德镇城市文化进行解读,从而归纳总结出中山北路街区改造更新的策略。

(一)瓷文化是城市之魂

《景德镇陶录》说:瓷器街颇宽广,约长二、三百武,街两旁瓷店张列,无器不有[4]。中山北路街区不仅盛产陶瓷,留有历代的精美陶瓷、古窑遗址、与制瓷有关的古建筑,还拥有高水平的陶瓷教学和科研机构,是陶瓷研究、文化交流、设计生产的重要基地。如图1所示,以瓷文化为中心,衍生系列不同类别文化,如市井文化、会馆文化及行帮文化等,从而产生各种形式的产业,如制陶产业、产品包装产业、教育产业等,充分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灵魂所在。

图1 瓷文化分析图

(二)建筑文化是城市特色

瓷器产业造就了景德镇独一无二的建筑文化,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废弃窑砖,破碎瓷器为骨料的建筑,与瓷器息息相关的建筑文化成为景德镇城市特有的魅力,其建构方式质朴、外墙形式活泼。如图2所示,民居、祠庙和园林等建筑表皮有机镶嵌瓷器碎片、骨料,整个街区瓷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展示了城市文化的地域特色。

图2 建筑文化分析图

(三)民俗文化是城市精神纽带

景德镇民俗文化形成于千余年的瓷业生产,在瓷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习俗,主要表现形式有祭窑神、吃“知四肉”和烧太平窑等[5],其中,浮梁功夫红茶、浮梁青狮白象灯、景德镇毛笔制作等习俗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都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进行展示,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景德镇城市文化精神纽带,如图3所示。

图片来源:浮梁红茶:http://img1.lukou.com/static/p/blog/medium/0034/15/20/97/34152097.jpg;浮梁青狮白象灯: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223/f1650e7ce61f44a180fece66d5d8af60.jpeg;景德镇毛笔制作:http://h.bytravel.cn/shop/head3/42906.gif;烧太平窑:http://www.jdzmc.com/UploadFiles/Article/2011/5/201105051038535781.jpg

(四)码头文化是城市商业之源

景德镇三面临水,因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运输和出入主要依靠河运,码头文化极其丰富。昌江码头片区在过去的千百年里作为景德镇的交通门户,从来都是千铺万贾汇聚、舟船车马云集的商业集散地,清晰地展示了城市商业文化的最初核心地域空间[6]。如图4所示,沿昌江规划范围内有四个码头,由北向南依次为许家渡、里市渡、石狮埠、中渡口。

图4 沿昌江规划范围内四个码头

二、中山北路街区现状及其发展定位

中山北路是景德镇城市文化中具有典型特征的核心区域,街区现状充分体现当下景德镇城市发展瓶颈,其发展定位直接影响景德镇城市发展,对中山北路街区的改造更新对于景德镇历史文化传承、传统空间展示,以及生活空间组织等具有关键性作用。

首先,城市灵魂文化零碎,街区建筑质量差。中山北路街道平行于昌江,横向街道垂直于昌江,成方格形的街区空间格局,街区成南北向,片区内部多条里弄,沿街多为传统住宅及商铺。由于建筑年代已久,部分建筑整体空间凌乱、倒塌,年久失修的建筑及凌乱的街道体系使街区瓷文化环境氛围破碎,很难凸显一座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

其次,城市商业之源的码头文化效应缺失。景德镇码头文化极其丰富,是城市文化的商业源头,也是外来文化的落脚处,然而,码头区域空间结构混乱,空间组织和导向模糊,码头功能衰弱,面积减小甚至消失。

最后,民俗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不够明显。中山北路街道传统空间肌理混杂,在自然生长过程中,被民俗文化趋同的新建区分隔,同时,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交织在一起,使得中山北路的特色民俗文化渐趋消失,影响了景德镇城市历史文化精神纽带的传承性。

三、中山北路街区保护与更新

中山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不是简单的“修旧如旧”技术层面操作,是以瓷器文化传承为视角,基于瓷器制作而衍生的产业、文化、习俗等场所空间,利用瓷文化符号强化不同场所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采用交叠、拼贴历史符号元素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手法,构建水文化主题景观,塑造公共艺术空间节点装置,从而完善街区瓷文化的整体性、提高建筑特色文化质量、加强码头文化效应,以及民俗文化精神纽带作用[7]。

(一)强化街区的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修复中山北路瓷文化的碎片形态

街区空间格局规划为四段五节五层设计思路,即由西向东设置五层空间界面,南北向设置为 “段”与“节”的空间结构。通过“段·节”空间对原本单一的街道进行划分,控制街道的空间节奏,利用“园林复合型街道”的空间格局与功能布局强化瓷器文化在街区空间上的联系性。在街道两端分别设置广场,把街道分隔成不同的场所空间段,增加街道的纵深感和节奏感;在“节点”上设置牌坊,并与水景结合,加强瓷器文化与民俗文化的联系。以节点为中心,纵向开凿沟渠引昌江水,强化街道的园林景观,改变原有街道的封闭感,增加瓷器文化与码头文化的空间联系[8];如图5所示,四段五节五层空间格局修复瓷文化的碎片形态,强化了景德镇城市文化在空间上的呼应。

图5 四段五节五层空间格局

同时,利用“五层”的空间界面强化了瓷器文化在三维空间上的阐述逻辑,依次设计为玲珑岸、双面街、里坊弄、园林带、大街院。玲珑岸范围从双面街的西侧至堤岸止,功能主要为大师工作室、展厅、高端餐饮、旅馆等(如图6);道路两侧设置民俗商业,形成双面街,以梳齿状结构建构商铺体,并延申至纵向的巷道内,不仅加强街区纵向、横向商业布局联系,强化街区鱼骨状的空间形式,还增加了新建功能区域与原有功能区的契合度,以及与巷道内部瓷业的联系(如图7);里坊弄主要功能有食、淘、游、住,参考宽窄巷子的院落空间(如图8);园林带则以文化保护建筑为中心,以保留建筑及其外立面为“场地”进行园林式景观改建,原来建筑的角色转化为会所,功能转译为餐饮、茶馆、旅社,如湖北会馆、江西会馆等(如图9);大街院为体量较大的功能性建筑,一部分用于开展大型的文化活动,如各类瓷器展览、陶瓷论坛和瓷艺竞赛等,另一部分用作游客服务中心和集中式的商务酒店如图10。

图6 玲珑岸

图7 双面街

图8 里坊弄

图9 园林带(图片来源网络)

图10 大街院(图片来源网络)

(二)采用交叠、拼贴历史符号元素的建筑保护与更新手法,提高中山北路特色文化质量

街区立面建筑以传统风貌为主,维系传统表征,在结构上包容当代建筑构件,并对街面建筑、里坊、园林、大街院四种建筑类型,从材料与构造、比例、尺度、样式等方面进行设计控制,利用量化手法控制各种风貌建筑的出现频率,重现交叠、拼贴历史符号元素的建筑面貌。

首先,把街面建筑类型分为传统改良建筑、具传统意味的现代建筑、完全现代意味的建筑等三种类型,采取类型提取、形式控制手法,从中山北路环境中提取历史文化符号元素,进行交叠、拼贴的二次设计。传统改良建筑从尺度、材料和样式来控制建筑的出现频率,保证立面历史文化元素的丰富与统一;具传统意味的现代建筑,则以现代的材料、构造、造型融合传统文化、衬托传统文化,并使其以景德镇城市历史文化象征元素而存在;完全现代意味的建筑,是以包容理念为出发点,用完全现代的手段进行设计,如图11。

图11 街面各种风格的建筑立面之间的包容

其次,里坊、园林建筑采取新旧并置手法,在街、巷等公共界面上保持原生建筑材料、形式风格(即老墙从背后加固,完整保留街面风貌),而在内部改造上,充分容纳现代性建筑构件、空间组织,以及先进材料,实现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协调并置。公共界面维持传统形象,原样保存尺度形制和部分老墙、屋顶材料,内部院落进行功能空间与形式改建,并适度改变其封闭感,使巷与街、园、铺发生多重交互,有效增加巷道立面的丰富度和空间的通透感,诱使漫游活动自然发生,如图12、图13。

图12 里坊建筑风格意象

图13 园林建筑风格意象

最后,大街院建筑采取形体开放、表皮呼应的设计方法,原样保存地名系统、尺度形制和部分老墙墙体与屋顶材料,改变原有空间的封闭性,通过民居化的自由造型化解大体量建筑的孤立状态,使内部院落与街巷空间发生关联,形成内外交融的空间流动感,增加街巷空间的趣味性。如图14所示,大街院建筑功能定义为古法窑场,集生产、研究、体验、展卖为一体,专注于古瓷的传统古窑场,并具备全国先进的烧造实验条件,打造为国内顶级瓷器研制工坊。

图14 大街院建筑风格意象

(三)构建水文化主题景观,增加码头文化影响效应

景德镇三面环水,河运曾经是景德镇出入和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仅在沿昌江规划范围内就有四个码头,因此水元素运用是中山北路街区改造更新的重点,不仅传承景德镇的瓷文化,展示码头文化,还体现了场所精神,增加景德镇码头文化影响效应。因此,中山北路街区的码头文化系统包括四种类型滨水景观、城市水景观、园林和公共艺术景观节点,如图15。

图15 四种类型景观

第一,沿昌江设置码头景观,使其与片区内的广场相连。设置滨河景观、滨水步道,营造亲水休闲区,彰显新时代的码头文化。四个古码头和前后入口各自引出一条横向主轴线,形成六个公共开放空间,每个公共空间都被赋予码头文化主题进行深入设计,并填充具有饱满码头文化意象和时代感的公共艺术品。通过段落的切分,街区、里坊和江面充分交融,从而形成了一条面向昌江打开的市井舞台,如图16所示。

图16 引水入街

第二,“引水入街”,构建街区水景。以中山北路节点为中心,就低挖沟渠引昌江水,强化街区景观空间的内外联系及景观视觉元素的呼应,改变原有街道的封闭感。以线型水道为平面界限,流动的水为基底,植物为景观节点,活化了中山北路码头水景观,渲染了景德镇码头文化氛围,如图17所示。

图17 引水入街

第三,以文保建筑为中心构建园林景观。中山北路片区由西向东第四层空间的园林带与保留建筑及风貌较好的片墙形成园林,原来建筑的角色转化为会所,功能转移为餐饮、茶馆、旅社等。同时,以园林及背街院落为载体,一方面构建高端商业空间,引导士大夫文化进驻,宣传景德镇码头文化,如金石会所、书画会馆、曲艺坊等;另一方面构建同行同业聚集洽谈工作坊,扩大景德镇码头文化影响,如湖北会馆、徽州会馆、江西会馆等,如图18所示。

图18 园林景观带

(四)塑造公共艺术空间节点装置,凸显民俗文化精神纽带作用

在八百米长的中山北路街道上,以古码头为中心,开辟四个开放的景观视线窗,与昌江景观形成视线上的呼应,塑造由瓷而衍生的民俗文化主题景观,分别为四海商贸、水幕影院、水上九墙、百工争埠等四个民俗文化主题空间,凸显景德镇城市民俗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四海商贸位于旗杆弄路口,在瓷片堆砌的底板上勾勒与景瓷通航的世界各地的城市,中心为寓意九州的九个经年不熄的太平窑,游客可以在这里烧窑祈福。水上九墙位于玉字巷与上当铺弄之间,为了表现景德镇开放杂糅的城市文化,选取最具时代特征的九个城市立面,通过艺术的方式组织成“水上九墙”,供游客漫游拍照。水幕影院位于太平巷路口,规划在这里设置一个大型的水幕影院,游客走到这里可以坐下来,面向昌江水,饱览关于瓷器艺术的优美影像。百工争埠与现有浮桥比邻,功能上可作为下堤游玩的主入口,与中山路入口门楼相连,共同成为梦幻古城之旅的起点,文化主题设定为 “百工争埠”,塑造各种瓷业人物形象汇聚奔忙于此,恢复一座繁忙兴旺的古码头旧景。如图19。

图19 四海商贸、水上九墙、水幕影院、百工争埠

四、结语

在全球城市更新和复兴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与更新,不是简单城市街道的复兴,而是完善一个城市文明传统的归属与认同,恢复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生活系统与其空间形式之间的和谐共存,是扭转当前城市建设“千城一面”、场所感缺失、空间趋同现象的契机。

“历史保护”是保护城市的传统文化,“有机更新”是基于原有城市肌理发生机制的有机生长,是延续城市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两者的最终目标是让传统融入到当下的生活中,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的融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更新。

中山北路历史街区作为景德镇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街区,传统风貌较为完整,它的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承接作用,将成为街区乃至整个城市日常生活的必然内容。通过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优化和整合景德镇旧城区的各种文化空间资源,提升景德镇旧城区生活品质,强化街区的历史特征、空间特色和邻里结构,促进中山北路历史街区瓷文化产业升级,也为景德镇进一步城市治理积累宝贵方法和经验。

猜你喜欢

景德镇民俗文化码头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