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油画教学中色调的生成与审美
2022-09-20向虎
向 虎
色彩教学历来被视为高等美术院校油画类课程的核心内容。以色彩展开的教学实践,学生通常在写生过程中利用较单向、客观的审美元素来构建习作色调,面对复杂的写生情形或创作时,习作色调的呈现具有偶然性、不确定性,甚至是无逻辑的。学生如何运用色调实现创作意图、提升习作的审美价值;如何进一步提升各类色调的有效性,使色彩构成关系趋向合理等问题,足以引起每一个教师的关注。也就是说,如何使色彩语言在整体色调的导向下发挥出强大的“能指”功效:依附于客观意象表现体积、质感、空间等具象特征;组构浑然一体的形色情境;丰富画面层次、增强视觉冲击力等等。正如卢卡契认为的那种“由统一的观点出发对各种因素作出安排的特征,由此开始自发地形成一些重要的审美范畴如情节、典型等”,[1]这具体诠释了诸如色调的“集中性”法则统摄于各艺术符号的实际意义。因此,色调的生成与审美是油画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使学生完善习作的整体效果,还是色彩语言展示其自身价值和魅力的必由之路,这在高校油画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色调的生成方式与教学
在油画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发现学生琐碎、生硬的使用颜色,不能准确概括出物象的形色关系;色彩缺乏调和,形单影只,难以形成和谐完整的色调等。其实,这些现象暴露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色调认知与应用能力的欠缺。
(一)利用色环原理生成色调
色环是学生打开色彩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从色环上可以清晰看到颜色的渐变规律,譬如土黄色,与柠檬黄、中黄、橘黄相邻近,这些颜色具有共同的黄色“因子”,即某种色系因物理成分的含量而具有一致性。不言而喻,利用同类色或邻近色与生俱来的相似性特点建构画面色调,易于营造浑然一体的色调氛围,往往给人轻松、平静之感。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画面色彩过于雷同会产生模糊、单调的视觉感受。因此,利用同类色或邻近色构建画面色调,还应酌量色彩明度与纯度的取值,以增强色彩的层次感。例如,当代著名画家杰里米·曼的作品《城市》(图1),画面主要由变化多端的黄橙色块构成,画家把城市印象化为抽象的邻近色符号,还原了颜色最纯粹的视觉功能,偏黄绿的天空下闪耀着明亮的暖黄色及深灰的橙黄、橙色,合而为一的呈现出完美而灵动的橙色调。
图1 杰里米·曼《城市》
我们还可以把色环上的某一个颜色设定为主导色,并始终以这个主导色为中心,使其他色彩的调和与之相呼应、比较。有经验的画家往往将主导色运用于主体物或画面的视觉中心,具有鲜明、突出主题的视觉效果,这种方式遵循了油画审美的视觉规律,体现出艺术家的思想和智慧。创作中,学生经常纠结如何设计“看点”而举步维艰。其实,画布如同一个舞台,视觉中心的物象犹如主角,在色调的构成上,应充分考虑其色相、明度、纯度及冷暖属性上的丰富性,以此建立引领画面整体色调的主导色。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确立对色调起到参照作用的主导色,并以此对比、调整周边非主体物的色彩,充实色调,使学生在创作中能够灵活地使用色彩对比,展现出主次分明、视觉中心突出的艺术效果。
另外,我们在色环上很容易找到某一颜色与之对应的补色,比如黄色的补色是与其成180°角的紫色。利用补色原理生成色调,被广泛应用于油画创作,具有鲜明、刺激的视觉效果。但这是色彩教学中的难点之一。通常情况下,画者为了营造色调的整体氛围,使用小面积、低纯度的补色来调节画面,以扩展绘画语言的色域,呈现出更丰富的细节,增强绘画性与观赏性。也有像梵高、高更、马蒂斯这样的大师,擅长大面积的使用纯度较高的几组补色来建构画面,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适当利用色彩的“冲突”,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利于传递画者内心的浓郁情感与艺术追求。例如,梵高的油画作品《红罂粟与雏菊》(图2),是画家为酬谢加谢尔医生所作的静物画,形状各异且较为集中的红色罂粟花在绿色背景的对比中显得十分饱满、绚丽,同时将少量的白色雏菊、亮灰色桌面及褐色陶罐作为协调色,画家运用补色对比生成富有生机的色调,是对生命的颂赞。运用补色原理生成色调对于油画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需要画者对色彩敏锐的感知力,也需要其具备调和色彩的实践能力。
图2 梵高《红罂粟与雏菊》
(二)利用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及条件色生成不同类型的色调
目前国内高校美术院系大多具有“学院派”绘画的特点,是美术传承的重要阵地,因此油画写生活动主要采用了具象写实的形式,表现自然的现实光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造型和色彩表达的能力,这显然对于缺乏创作经验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现实可行性与科学性。那么,在现实主义绘画语境下,具象造型离不开各种色彩的相互作用——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三者对物体色彩的决定程度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们共生共存,彼此影响。因而,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和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光与色的变化,只有当画布上各种光色关系达成和谐的状态,色调才具有真实感。
教学中需要指明的是,油画色调的真实感是源于画面内部“入情入理”的色彩关系。画面色彩虽然借鉴了客观对象,但绝不是对自然的复刻,因为再逼真的绘画语言也是作者的思想印迹,“任何艺术都起于人类心灵,源于我们对世界的反应,而不是出自可见的客观世界”。[2]这就给写实类风格的油画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学生依据创作需求而主观的选择色彩,或侧重某种色调的构成方式与体系对客观色彩进行相应的艺术处理,于是,即使写实风格的油画也因创作主体的多样性而呈现出多维面相。譬如,条件色与固有色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条件色和固有色两者的关系不是谁更科学,谁否定谁。这两种不同色彩语言规范,各有其观察方法和观察标准。”[3]以再现固有色为主旨的油画创作是欧洲巨大的写实体系之一,色调细致而具体,在达芬奇的宗教画、夏尔丹的静物画、大卫的历史画等经典中足以印证;而条件色的全面应用直至印象派时期才得到蓬勃发展。例如,莫奈晚年所作的《睡莲》系列,是同一创作主题在不同光线、气候条件下变化无穷的外貌,有晚霞满天时池塘睡莲映现的金黄色调,也有晨雾笼罩的蓝紫色调等等,都是画家依据自然的条件色而生成的各种优美色调。因此,由于画者观察方式与艺术理念的不同,色调的结果必然存在殊异,写生教学中须要因势利导,注重表达方式与色彩体系的一致性。
当然,现当代架上绘画重视作者主观思想的介入,由再现自然转向表现自然,画家往往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追求,主观而理想化的处理光源色、固有色和环境色之间的关系,为探索油画个性语言提供了更多途径。例如,朱春林教授擅长使用温和的光线来组织田野、树林、草丛等,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理想化状态,观者可以通过别具匠心的色调和构图体会到画家内心的纯净与平和;而白羽平教授的油画风景,常采用强光聚焦在视觉中心,与周围的幽暗、模糊形成极度对比,这种光源色的陈设吸取了古典主义绘画的营养,给人大气磅礴的视觉冲击力。由此可见,将自然色彩物化为画面色调,与画者自身的观察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艺术理想等因素紧密相关,反映了画者追求唯美的决心,艺术也因此具有生命表征和意义。无疑,色调的整体构思还应注重学生个体思想情感的养成,促进色调形式多样化且呈现出个性特征,通过多方面的引导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理论上讲,色调的构建方式除了以上论述,还可以通过颜色的冷暖属性、色彩要素、主观色彩与客观色彩、装饰色彩等多种方式的调和,生成和谐的整体。尽管色调的生成方式与种类庞杂,重点是使学生理解色调构成的作用及具体方法,需要学生在实践中敢于尝试,结合不同的创作主题、情感等因素,竭力达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状态,才能不囿于理论上的束缚,增强色彩的表意功能,实现创作上的自由和创新。
二、色调构成中的审美因素
油画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完备的风格样式、制作方法及审美属性上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色彩上的探索,从客观色彩到主观色彩的嬗变、从单一的“赭褐色”模式到多元化艺术形态的革新、从颜色表象到色彩内涵的探求等层面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丰硕。这给油画教学带来了宝贵的间接经验和参考价值。以此,在当前美育视域下油画教学必定遵循文艺创作规律,培养学生从审美认知到审美表现,发觉其影响审美的关键因素才能利于学生理解并运用色彩。
(一)色调的“整体性”审美原则
一幅优秀的油画作品,首先是完整的,也必定依赖这个整体展现色调之美和作品内涵。德拉克罗瓦曾在日记中写道:“要是你从像提香、牟里罗或者凡戴克这样的一些大画家的作品中,将其在描绘生动的大自然上所达到的令人惊奇的完整性(正是这方面的技法使得一般艺术作品及艺术家比之相形逊色)抽掉的话,那你就再也看不出什么主题思想……。”[4]也就是说,整体性越强的作品其格调越高,这对于油画创作教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方面,色调的整体性原则内涵宽广。正如德国美学家赫尔巴特所主张的构成一个具有“惬意感的整体”需要以美学为根基,不仅包含色调构成形式上的多样性,还涉及到创作实践中“整体与局部”“理性与感性”等具体问题的艺术处理;另一方面,色调的整体感是作品意境与审美的首要条件,反映了人类对形式美的共同认知。
毋庸置疑,“整体性”原则是油画创作与审美经验最有价值的积淀,更是色调构建的基本遵循。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色彩具有整体的氛围感才能吸引人,进而在这个和谐统一的视觉“景象”中领会作品意境;从艺术语言的构建形式上看,油画是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潮下的产物,色调的生成必然具有与之一致的、长期恪守的规范性。教学中,任何习作都要展现一个整体,学生始终围绕整体关系进行创作活动;同时,富有整体感的色调才能促使观者发觉有秩序的画面结构、创作意图等审美感知。以巫俊教授《有鱼的静物》(图3)[5]写生示范教学为例:首先,引导学生进行整体的观察,分析写生对象的色彩关系。深色酒瓶、三尾黄绿色的鲑鱼、零散的蔬菜和白色台布等物象在暖色光源的环境下,亮面呈现出橙黄色的色彩倾向;以此设想出一个偏暖的、黄色为主导色的亮色调。其次,确定构图,建立大体色调。背景采用较深的橙色、土红和纯度较低的蓝灰色,利于衬托前景桌面上的主体物;使用纯度较高的暖黄、橙色、朱红、褐色等色块概括出物象的基本特征,并逐步丰富物象的色彩。最后,调整局部,完善色调。参照实物并主观的提高视觉中心物象的色彩强度,适当调整色彩的冷暖、虚实等关系,以增强画面的趣味性,直至画面色调趋向完整。作品展现出遒劲有力的整体视觉效果,色调鲜明而和谐,“画面的色调更加粗放,画面的笔触肌理更加鲜明,画面的形式感的冲击力更强烈。因为完成了这些,形式介质就能发挥更显著、更充实的实际功能,……以致于高度统一”。[6]由此可见,油画的整体性审美原则始终参与色调建构的全过程,不仅体现在有目的性的调节画面的形色关系,提升意象的审美价值,也增强了色彩传递主体思想和情感的功能。
图3 巫俊《有鱼的静物》
(二)色调的“形式美”
油画属于视觉艺术,其形式本体就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罗杰·弗莱在《视象与构成》中就主张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并且认为“没有秩序,我们的感觉会混乱不堪和茫然无措……”,[7]亦与康德等人强调“美只在规定的形式中”一样肯定艺术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以,油画色彩教学还应对油画本体追本溯源,从中探寻色调构成的法则,其实就是要使学生明白色彩只有通过一定的逻辑关系才能生成和谐的色调:其一,色调的形式美来自色彩要素、冷暖属性、面积、形状、位置等各因素的相互组合与调节,最终生成具有内在结构和秩序的整体;其二,合理的色彩构成关系体现出画者对视觉习惯与艺术规律的遵循。一些关于色彩约定俗成的法则被继承,特别是随着人们对色彩认知程度的深入,色彩的心理效应、补色原理等法则得到充分重视和应用,既丰富了色调的语境,也促进了色调的构成关系更加合理。
而形式美是我们创造美的一种形态,色调的形式美即各色彩审美元素之间合乎规律与目的性的组合,具有欣赏性和识别性。教学中我们经常使用和谐、节奏、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法则来解决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其实就是推动艺术语言的组建及完善,让色彩通过形式主体展现出特定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对色调形式美的理解和实践,是学生审美意识的突出表现,也是习作审美价值的关键因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风景写生的油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自然色彩的梳理、取舍、概括,进而构建出别具一格的色调式样,是提升形式美感的有效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考虑自然色彩的存在状态,也要充分发挥主观色彩的协调性,将两者有机结合,生成具有内在构成意味的整体形式,同时,也因形式法则的表现形态千差万别,由此形成了多样的形式美。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油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方式的存在,是发觉美、感知美、表现美于一体的审美体验和创造美的过程,由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为主宰,贯穿于油画制作的全过程,也渗透在画面每一个局部形式的建立。因此,在色调的构建过程中,学生采取什么样的色调,或者色调是否具有美的形式和审美价值等,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审美意识。
色调具有审美或反审美特征,学生需要在艺术语言的锤炼中提升审美意识。色彩作为油画艺术语言的有机构成,而色调所承载的“能指”与“所指”信息,体现出与艺术语言相一致的价值,是画者意识、观念的结果。具体到教学中,通过解读经典作品、点评学生习作,以及阐述油画色彩的演变历程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色调是作品内部组织结构的一部分,既符合创作内容和艺术语言的需要,也体现出创作意图、主题思想、艺术观念等隐性的主体审美意识。因此,提高学生审美意识,是避免盲目、无思想的创作,促进学生建立一个自觉的、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审美思维体系,从而更全面的把握画面色调。
四、色调在教学中的意义
我们以油画教学的关键部分——色调的生成与审美为中心,既是基于油画创作规律而总结的审美经验;也是促成一个主导画面整体关系的有效途径。从而映现出与之相关的创作主题、思想情感、艺术语言等,在一定程度上以微知著的揭示了油画艺术的“真相”,因而具有一定教学价值和意义。
首先,色调随着油画的发展而嬗变,教学中需要对其兼收并蓄、革故鼎新才具现实意义。从广义上说,油画家受制于艺术思潮、生活环境、触及的社会维度等多方面的影响,作品色调呈现出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审美特征。例如,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油画家借助“先进”的色彩理论,致使印象派之后的艺术家“对油画本体艺术语言的关注,包括对色彩自身价值的体现,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强调”;[8]而现当代绘画的“平面化”特征较为突出,在“形”和“色”的界面上更自由的表达,注重形式构成,强调绘画的纯粹性、思想性,并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融入到色彩语言的表现与审美范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建立多重的色调价值取向,不仅要借鉴油画历程中有价值的色调生成样式,还要结合色调的时代性和民族特征以适应当下的教学任务,竭力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淀的民族色彩,拓展色调的形式和内涵。
其次,色彩本身就具有暗示、象征等抽象意味,通过色调的综合效能提升学生习作质量。艺术家结合自身情感并灵巧的善用色彩心理效应,让人产生联想或想象,使色调的综合审美超越了色彩表象的“能指”定量,产生一种“象外之象”的情境,进而扩大审美意义。因此,对于色调的教学,我们不只是停留于解决创作中的色彩构成问题,还应在认知、审美以及情感上进一步拓展。使学生开拓视野,从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高度综合的完善艺术语言,将色调赋予艺术语言更具能量的“所指”信息。正如狄德罗提倡画家“要有丰富的想象,炽热的激情”[9]。当然,这种“想象”实质上是一种符合思维逻辑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构思;“激情”是一种合理的、体现出画者自由精神的作画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动性和内驱力,将色调的审美意义从“有限”延伸至“无限”。
此外,油画色调的生成是由于各种创作需求的结果而使然,反映出主体的创作精神。在油画教学中,学生的创作实践活动需要通过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构思,进而依据创作需求转化为和谐的色调作为审美认知的载体,以传达学生自身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事实上,色调的生成虽然与创作需求和过程相关,但最终的实现还依赖于主体的艺术构思。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以符合自身思维逻辑的绘画意识、审美倾向和创作态度驾驭画面的整体关系,应对画面的每一个色彩元素都有着充分的把握和准备,并朝着他预期的目标而付诸实行,既使途中不断的调整色彩关系,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色调也逐渐在他艺术构思的驱使下显得具体、明晰。
总之,从艺术规律与审美经验中发掘色调的生成方式,将其物化为适宜画面内部构成逻辑、充满情感的艺术语言,旨在提高学生油画作品的完整性与观赏性。色调的生成方式多样,然而“关于颜色调和的正统法则仍然适用,可以这样说,并不存在绝对不好的色彩组合。要对颜色的独特属性保持敏感,这样就可以开创属于你自己风格的色调了”;[10]同时,充分重视艺术类学科的教学特点,“艺术教育不同于文理工学科的逻辑与系统,艺术学习是一个‘参悟’的过程,它的‘教’与‘学’是灵动的”,[11]油画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具有特殊性,需要结合专业、年级和学生个体等实际情况而具体展开,才能“言之有物”。因此,色调作为艺术意象与思想情感的载体,既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艺术法则,更要在创作中抱诚守真,重视对社会生活的体察,奋力创作出具有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面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