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和发展路径研究
2022-09-20束亚弟王雯雯
束亚弟,王雯雯
2018年4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在京挂牌成立,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包括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在乡村振兴的“五大振兴”中,乡村文旅融合是有效实现产业振兴(旅游产业)、文化振兴的路径,也能有效保障生态振兴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滁州是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属农业大市,土地总面积占安徽省近1/10,辖2区4县及2县级市。滁州市本土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文旅融合持续深入,文旅融合发展对区域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进程的全面推进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柴寿升等基于共生理论,以台儿庄古城为例,研究认为红色文旅融合发展需要二者优势协同互补,优化共生环境[1]。郭洪豹等认为地区要深入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探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路径[2]。周湘鄂基于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发展背景,分析文旅产业数字化的发展空间、面临的挑战和发展策略[3]。郑陈柔雨等研究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的时空演变特征,认为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向好,但旅游产业区域差异明显[4]。于秋阳等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区域文旅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较高,但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要注重构建联合推进机制,促进区域特色互补[5]。厉新建等认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资源组合、产品整合、渠道结合、体制磨合是文旅融合的有效路径[6]。韩荣鹏认为城乡文旅融合要做好顶层设计,探索融合模式,推动文旅机构融合、文旅服务产业化融合,融入双循环格局[7]。傅才武等认为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与审美特征是乡村文化和旅游的动力来源,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加速城乡资源的流动性,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8]。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是文旅融合的发展机理和路径研究,文旅融合发展耦合协调程度的研究主要以城市带为主,以市域为研究区域的成果较少。本文以滁州市为例,在研究对象上有创新,结合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分析其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一步探究高质量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有实践意义。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规避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主观赋权法存在的主观性问题,更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数据标准化
指标数据间数量级、量纲及性质的不同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因此需要先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参考严翔等[9]无量纲化处理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X′ij为i年指标j标准化处理后的值,Xij为i年指标j的值。
(2)确定指标权重
计算指标x′ij的比重:
(2)
计算各指标的熵值:
(3)
式中,m为指标j的个数。
计算各指标变异系数:
gj=1-ej
(4)
计算各指标权重:
(5)
测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各系统综合指数:
(6)
2.耦合协调度模型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是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通常,采用耦合度度量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间的关联程度。结合耦合协调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10-11],提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二元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7)
式中:V1、V2分别表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表示二元系统耦合度。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12-13],将耦合度(C)划分为5个等级(表1)。
T=αV1+βV2
(8)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滁州市文旅融合系统综合指数,α、β分别为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系统的待定系数,用以反映两系统的重要程度。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14]及滁州市实际情况,本文中V1、V2两个待定系数取均值1/2。借鉴廖重斌[15]等人的研究,将滁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大类十个亚类(表1)。
表1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为了反映滁州市文旅融合系统协调发展状态的动态趋势,引入文旅融合系统的总体协调发展状态趋势指数[16],计算公式如下:
(9)
式中,Dt为第t年文旅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当θt小于1,说明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状态处于衰减趋势。
(二)指标选取
本文立足于滁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区分一级指标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现有研究成果[17],构建了包含十二个二级指标的滁州市文旅融合多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以2016—2020年为研究周期,对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关系开展实证研究。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2021年《滁州市统计年鉴》[18-22]、2016—2020年滁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2 文旅融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文旅融合协调发展评价分析
借助MATLAB软件,利用熵值法计算滁州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两系统的指标权重(表3),求得各系统的综合指数及复合系统综合指数(表4),结合耦合协调理论,得到滁州市文旅融合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表4)。
表3 指标权重
表4 综合指数、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一)指标权重分析
由表3可知,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两个系统中,各指标的影响贡献率分布相对均衡,说明各指标均是影响其所在子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系统中,文化以及相关产业机构数(A3)、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A6)影响突出,而城镇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A2)、专利申请授权量(A4)的影响贡献率相对较小。这个权重差异表明与城镇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相比,文化以及相关产业机构数和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能够更好地反映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旅游产业系统中,各指标影响贡献率排序为旅行社单位数(B1)>星级饭店个数(B2)>国内旅游收入(B4)>国内旅游人数(B3)>国际旅游收入(B6)>国际旅游人数(B5),表明与国际旅游人数相比,旅行社单位数、星级饭店个数等能更好地反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政府可以通过扶持旅行社发展和鼓励建设星级饭店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二)综合指数分析
由图1可知,2016—2020年滁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呈持续上升态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缓慢上升阶段(2016—2019),其综合指数由0.18上升到0.37,年均增幅为20.5%;第二阶段为快速上升阶段(2019—2020),其综合指数由0.37迅速上升到0.67,年均增幅为78.94%。主要得益于“十三五”期间滁州市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持续提升文化软实力,使得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良好。尤其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机构数目大幅增加,由133个增加到241个,同时,人民群众更加注重文化方面的消费,城镇居民家庭全年人均消费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同比增加13%,有效拉动了滁州市文化产业发展。
图1 文化、旅游产业综合指数
从旅游产业发展状况来看,2016—2020年滁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综合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缓慢上升阶段(2016—2018),其综合指数由0.42上升到0.51,年均增幅为9.28%。在这一阶段国内外旅游人数和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增长幅度不明显。第二阶段为快速上升阶段(2018—2019),其综合指数由0.51上升到0.81,年均增幅为59.04%。主要由于2019年国内外旅游人数同比增长明显,导致国内、国际旅游收入大幅增加,分别为19%、47%。第三阶段为快速下降阶段(2019—2020),其综合指数由0.81下降到0.33,年均降幅为58.86%。主要受新冠疫情的巨大冲击,导致旅游业发展水平大幅度下降。
结合滁州市2016-2020年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度,利用系统总体协调发展状态趋势指数公式,得到2020年滁州市文旅融合系统总体协调发展趋势指数θ2020=1.0753>1,表明2016—2020年滁州市文旅融合的总体协调发展水平呈逐渐增长趋势。
(三)耦合协调度分析
由图2可知,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度(C)在2016—2020年先上升后下降,一直介于0.46~0.5之间,整体变动幅度较小。表明研究期内滁州市文旅融合系统一直处于拮抗阶段,接近于磨合阶段,说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和关联性。
图2 2016—2020年滁州市文旅融合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发展趋势
研究期间,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度(D)先上升后下降,呈弱“M”型。2016—2017年上升幅度较大,从0.37增加到0.46,耦合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衰退型过渡到濒临失调衰退型。2017—2018年耦合协调状况保持不变。2018—2019年耦合协调度从0.46上升到0.52,耦合协调类型由濒临失调衰退型发展为勉强耦合协调型。表明2016—2019年间,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水平逐渐增加,系统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但2019—2020年间,耦合协调度从0.52下降到0.49,系统耦合协调类型又从勉强耦合协调型转为濒临失调衰退型。根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可以看出研究期间滁州市文旅融合状况从文化滞后型转为旅游滞后型,主要得益于“十三五”期间滁州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旅游产业发展滞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四)文旅融合对乡村振兴影响
文旅融合是乡村发展的捷径[23],滁州市正依托江淮分水岭国家级风景道,谋划布局乡村振兴图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文旅融合的耦合度不高,文化产业后来居上,超过了旅游产业。既是日益重视文化的体现,发掘复兴文化,为文旅融合做准备,也是为新冠疫情后,旅游业的全面复苏做准备,更服务乡村振兴。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耦合协调理论,以滁州市为研究对象,分析2016—2020年其文旅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状况,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期间,滁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态势,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先上升后下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文旅融合的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从轻度失调衰退型上升为勉强耦合协调型后下降为濒临失调衰退型。(3)根据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状况从文化滞后型转为旅游滞后型。可以看出,目前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等级仍然不高,与实现优质耦合还有较大差距。
(二)思考
在文旅融合耦合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滁州市文旅融合的发展路径:(1)实施文化旅游产品化战略。在滁州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文塑旅,全面创新和提升滁州旅游业产品资源。(2)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在文旅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把握融入旅游业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承,促使优秀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且能够形成独立运行的闭环,实现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传承。(3)实施文化旅游串联工程。依托江淮分水岭国家风景道,将区域内的优秀文化资源、畅销旅游产品串联起来,重在文旅的内在联系,切实发挥风景道基础设施作用,推动文旅协同发展,进而有效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