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对多发伤病人急救效率、心理状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2022-09-20吴洁,周婷,程晶,郑瑾
吴 洁,周 婷,程 晶,郑 瑾
多发伤是一种意外伤害,在普外科中非常常见,主要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下造成机体2个及以上的解剖部位组织或器官出现严重的损伤,至少有一个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创伤[1]。该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且复杂,病人抵抗力极差,极易造成感染或死亡[2]。直至今日,多发伤仍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多发伤的急救护理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3]。现阶段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分为院前急救和院内急诊,实践证明,这种急救模式缺乏健全的一体化流程,存在急救环节脱节、反复会诊等状况,进而影响急救效率[4]。因此,如何在急救过程中将急救工作紧密衔接,为病人赢取最佳治疗时机,且对伤情进行有效判断在提升急救效率、改善病人短期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创伤评分是以病人生理、解剖、诊断等指标作为参数,并将其量化、权重处理后算出分值的一种评估方式,可将病人伤情严重程度较为直观、具体地量化出来[6]。研究表明,通过创伤评分对病人评估和应用救治程序是多发伤病人急救决策的一个重要环节[7]。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是将病人院外急救及院内急诊、手术室无缝衔接为一体,接到急救信息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分工明确,有效地互相配合,对病人进行快速急救,使病人在急救黄金时间窗接受各种急救治疗的急救新模式,可有效保障病人得到连续、有效的救治[8]。基于此,我院将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0例多发伤病人为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250例病人为对照组,选择2020年7月—2021年1月收治的250例病人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多发伤临床诊断标准[9]并确诊为外部损伤;无重要脏器功能缺陷;病人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免疫功能异常;妊娠期或哺乳期;严重创伤评分(ISS)>50分;中途转院。对照组:男139例,女111例;年龄24~56(39.45±2.44)岁;交通事故112例,高空坠落100例,挤压伤38例。观察组:男141例,女109例;年龄23~57(40.42±1.13)岁;交通事故119例,高空坠落103例,挤压伤28例。两组病人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编号:2019伦审字S0926。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急救护理,主要包括接到急救电话后派出救护车;达到病人场所后进行相关护理后运送至医院;病人入院后指导其进行入院登记、挂号、缴费,由急诊科医生初步诊断后再请专科医生会诊,转入病房后联系手术急救等。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急救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2.1 成立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小组 选取普外科1名护士长及4名责任护士组成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任小组长,统筹研究工作,监督研究方案实施质量。小组定期开展关于急救护理知识、操作以及创伤评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并进行考核。小组成员查阅相关文献和以往临床记录,开会讨论制定出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方案。将其应用到临床急救护理中,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小组讨论会中将方案进行完善。
1.2.2 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
1.2.2.1 创伤评分 分为院前创伤评分和院内创伤评分[10]。①院前创伤评分分值为1~16分,是病人入院前第一次记录评分,得分越低表明伤情越严重。院前评估主要参考呼吸幅度、频率、收缩期血压、血管充盈回流、意识状态等指标。1~3分为重度损伤,表明病人生理严重紊乱,死亡风险高;4~13分为中度损伤,表明病人生理功能明显紊乱,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等情况,抢救价值大;14~16分为轻度损伤,病人生理功能紊乱不明显,较安全。②院内创伤评分以ISS评分为基础,将人体分为头颈部、胸部、四肢等6个部分,评分范围为1~75分,当身体任意一部分简明损伤评分(AIS)为6分,ISS评分即为75分。得分小于16分为轻度损伤,17~24分为中度损伤,25~50分为重度损伤,评分>50分存活率低。
1.2.2.2 一体化急救护理 依据创伤评分将病人急救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针对分级情况给予针对性一体化急救护理。①轻度损伤:出诊护士为病人带上氧气面罩,建立静脉通路,并纠正酸中毒;同时对病人进行外伤止血和固定处理后将其搬运至救护车上,转运过程中联系医院上报院前创伤评分,院内根据评分情况安排急救准备,病人入院后护理人员辅助急救医生快速完成各项检查。②中度损伤:出诊护士立即清理呼吸道内分泌物,同时给予病人插管给氧;快速建立2条或3条有效静脉通道,30 min注入500~1 000 mL复方氯化钠;使用加压包扎、骨折固定等方法控制病人活动性出血;实时监测生命体征,与院内联系,上报创伤评分的同时通知急救护理团队开通绿色通道,入院后及时将伤者送至抢救室,辅助急救医生完成气管插管、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准备,以及胸腔、腹腔穿刺等操作,及时采集血样送检,并预见性地准备急救术前、术中、术后工作。③重度损伤:重度损伤病人存在多脏器损伤、休克等急症,出诊护士在院前急救基础上急救上报院内需进行多科会诊;病人入院后由急救护理团队配合急救医生快速落实急救手术准备和紧急处理工作,密切动态监测体征、生化指标,并将有效信息及时、快速地反馈给急救医生,有利于加快会诊、急救进程;同时时刻待命,保障能快速实施救治策略,为病人提供保温毯等保障急救过程中病人保温处置。
1.3 观察指标 ①急救效率: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急救效率情况进行比较,主要包括有效救治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检查完成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是指受伤到抢救成功所用的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是指入急诊到出会诊结果时间。检查完成时间是指入急诊到完成全部手术相关检查时间。②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1]评估两组病人心理状态。HAMA量表共14个条目,HAMD量表包含7个维度共24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得分与心理状态成反比,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87。③短期预后:对两组病人干预后短期预后情况进行比较,以急救结局为短期预后指标,主要包括死亡、休克、多器官功能综合征(MODS)、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急救效率比较 单位:min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后HAMA和HAMD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后短期预后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多发伤多发生于交通事故、爆炸性事故、高空坠落等,多发伤病人病情变化迅速,缩短其有效救治时间是急救护理的重中之重[12]。研究表明,多发伤病人有3个死亡高峰期,第一个为创伤后数分钟,还未送至医院就已死亡,第二个为创伤后数小时内,由不能控制的大出血造成;第三个为入院抢救后数周,因严重感染导致死亡[13-14]。鉴于此,临床提出了“急救黄金时间窗”等概念,因此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快速评估病人,识别危重症病人,为其提供紧急救护措施对挽救病人生命,改善短期预后显得格外重要[15]。常规急救护理院前急救过程中往往采用看、听、触摸、检查等常规伤情鉴定方法,比较缺乏客观数据支撑,存在较大漏诊、误诊风险,院前急救效果并不理想,不能为院内急救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客观的评价与提示,且与院内急救工作存在脱节,不能有效衔接[16]。研究表明,创伤评分有利于及时了解病人病情,将病人伤情严重程度具体量化,对病人获取及时、准确救治十分重要[17]。一体化急救护理是一种高效急救模式,为病人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最大限度提高急救效率[18-19]。
本研究将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中,通过成立干预小组,从院前创伤评分和院内创伤评分将病人急救程度进行分级(轻度损伤、中度损伤、重度损伤),针对分级情况给予针对性一体化急救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有效救治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检查完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进行一体化整合,出诊护士与院内急救团队保持信息同步,在院前创伤评分客观数据前提下,院内急救团队可及时启动相应的急救系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病情诊断和急救方案的制定,从而有效提升急救效率。与周瑞云等[20]在相关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创伤评估可客观反映病人状况,病人客观了解自身病情,同时提高的急救效率增强了病人信心。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病人短期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可能是因为医护一体化急救措施,使急救工作有机配合,病人受到完善、安全的急救服务,同时多学科会诊一体化保障了病人最短时间内得到专业支持,加上急救效率的提高,进而有效改善了短期预后,这与王瑞琴[21]在相关研究中取得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基于创伤评分一体化急救护理干预可提高多发伤病人急救效率,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状况,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