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球运动员伤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2018-11-15李双玲
李双玲
现代冰球已拥有了百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完善的赛事体系,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比赛中运动员手持冰球杆穿着锋利的冰刀在冰面上高速滑行,并不时地变换方向、加速、急停,还不时与对手、界墙、球杆或冰球等发生碰撞,所以在冰球训练或比赛中无论运动员水平高低,都可能会发生运动伤病。因此,国外学者高度关注冰球运动员运动伤病特征并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和研究:研究内容涉及不同国籍、不同运动水平、不同性别、不同赛事的运动员伤病发生率、伤病类型、伤病原因、伤病机理等研究;同时也有针对性地对冰球运动员某一部位的伤病(如脑震荡、膝关节、肩关节、面部等)进行调查分析。
冰球运动自上世纪50年代被引入我国,在我国经历了初起、辉煌和低谷3个阶段。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冰球项目回暖,再次成为国家大力发展的运动项目之一。截止2017年底,国内注册冰球运动员达1.2万人,2016年、2017年我国冰球加入KHL联赛、VHL联赛, 随着赛事的增多,运动员的伤病也在所难免。目前,国内关于冰球运动员伤病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现有研究中对冰球伤病的数据调查方式还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经验,对国内外不同级别的冰球运动员出现运动伤病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对冰球运动员伤病发生率、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时间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引起我国教练员和医务监督人员对冰球伤病的重视,充分了解运动员受伤情况,有助于我国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减少和预防冰球运动员伤病提供参考依据。
1 冰球运动员伤病发生率的相关研究
国际冰球联合会对运动伤病的定义是:(1)运动员在一场比赛或训练中因为伤病错过了此次训练或比赛;(2)运动员因为伤病致使不能继续参加剩下的所有比赛或训练;(3)所有的脑震荡;(4)所有的牙齿损伤;(5)任何需要医学诊断的撕裂伤;(6)所有的骨折[1]。国内外学者对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进行统计和调查(见表1),但国内外学者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及统计方法存在差异。首先国外冰球早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联赛体制,所以多数学者以赛季为时间段对运动员伤病进行调查;在对伤病的统计上,国际上认可的统计运动伤病率方法为每1 000名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冰球运动员参与冰球运动每1 000h或每1 000场比赛/训练的损伤发生率进行统计[2-3]。而国内冰球赛事少,参与人数有限,所以多数学者采用调查运动员中伤病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来统计[4]。
所有运动项目都存在伤病风险,Engebretsen[5]等人发现2010年冬奥会所有比赛项目中冰球运动员的伤病率是最高的。Ellen Elizabeth Yard[6]调查了10~18岁321 237名参与冰球、长曲棍球和曲棍球男女运动员的伤病数据,发现冰球运动员的伤病率(53.6%)远高于长曲棍球(26.5%)和曲棍球(19.9%)。Jae O Kohy[7]等调查了1985—2000年的关于运动员患脑震荡的文献发现:冰球和橄榄球脑震荡的发生率最高,足球最低。
在冰球伤病率的调查中学者获取运动员伤病的渠道不一、研究方法不同。国外学者对冰球运动员的伤病的研究或采用描述性研究,或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或进行预警性前瞻性的研究。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体育医疗官方网站,如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伤害监测系统(即NCAAISS)[8]、美国国家电子损伤检测系统(即NEISS)[9]、加拿大医院伤害报告和预防计划数据库[10];有些学者对运动员伤病进行调查问卷获得数据[11];有些学者则是根据队医的损伤诊断获得数据[12]。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学者往往按照一个或多个赛季运动员发生伤病的人次计算[13-15]。从表1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国外每1 000名男子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为4.9-39.8;女子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为3.03-22,其中女子运动员的总体受伤发生率低于男子运动员;而国内主要采用调查对象中受伤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统计,得出我国的伤病发生率(即65.5%~88.5%)相对较高[16],这可能与统计方法不同引起的。
表1 冰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统计表
2 冰球运动员伤病特征的相关研究
2.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冰球运动员损伤情况
从性别上看,多数学者针对男子运动员进行较为全面多样的研究工作,女子运动员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如Markku Tuominen[1]对冬奥会男子冰球比赛、男子冰球世锦赛进行为期7年的伤病调查分析,Kyle Flik[20]则对美国高校男子冰球队23 096名运动员进行一个赛季的伤病调查,Susan Goodwin Gerberich[21]对美国高中生男子冰球运动员的伤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Deanna M. Schick[15]的调查发现:男、女运动员的损伤部位不同,男子多以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和大腿,尤其以大腿伤病居多;女子运动员多以膝关节、头部、手臂和肩关节为主,另外,男、女运动员常常因为患脑震荡而错过训练和比赛。WO Roberts[22]调查了1993—1994赛季9~19岁的807名男女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其中64人中男子运动员为60人,女子运动员为4人;男子运动员中有26人受伤严重,女子运动员则没有重伤。
Sarah Grim Hostetler[9]等人调查了2001—2002年18岁以下的18 000名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发现12~17岁是伤病的高峰期,其中90%的男子运动员受过伤,但伤后需要住院治疗的人很少,不过年龄小于18岁的运动员伤后需要住院治疗的人数却仍是18岁以上运动员的2倍,这说明高水平运动员虽经常发生伤病,但并不严重。Tator CH[23]等人认为大多数的冰球运动伤病主要发生在16~20岁的运动员身上。Brent E. Hagel[24]指出2002年加拿大冰球规则规定,初级运动员比赛(10~11岁)不允许出现身体冲撞,青少年比赛(12~13岁)允许身体冲撞,规则改变后发现11岁的运动员参加青少年比赛的伤病率是同年龄参加初级冰球比赛的2倍。Honey[25]的报道发现,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加,发生脑震荡的危险增加,从5~14岁的0%,高中生冰球运动员增加到2.7%,大学冰球运动员的比例为0.2%~4.2%,优秀冰球运动员的比例为0%~0.6%。综上所述,男子运动员的伤病要远多于女子,而且受伤的程度也要大于女子;从年龄上看,12~20岁是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年龄。
2.2 冰球运动员损伤部位
国外的冰球联赛多、赛期长,通过对参加各个国家冰球联赛的运动员伤病进行统计,可以全面掌握运动员的受伤部位。John A. Grant[26]研究发现前锋发生伤病的概率较高,其次是后卫和守门员。Michael D Cusimano[27]等人调查发现:前锋17例伤病中有12例为脑震荡(占71%),而后卫脑震荡的比例为29%,守门员没有出现脑震荡伤病。Paul Sean Echlin[28]等调查发现:苏黎世2009—2010赛季67名16~21岁运动员中有21名运动员出现脑震荡,其中患脑震荡的人数中前锋为71%;中锋为29%;守门员没有。Y. Tegner MD[29]调查发现:冰球运动员最常见的受伤部位为头部和面部(39%)、下肢(32%)。Markku Tuominen[1-2]分别调查了男子冰球世锦赛和冬奥会的9 394名运动员和女子冰球世锦赛、U18世锦赛及冬奥会共637场比赛,发现男子头部和面部的受伤人次为210例(占39.8%),下肢受伤率为162例(占30.7%),上肢受伤率为115例(占7.8%);女子比赛中有168例伤病,上肢受伤率为1.4%,头部和面部的受伤率为1.3%,躯干和脊柱的受伤率为1.3%。Mölsä J[14]分析了芬兰冰球运动员的肩部受伤占76%;肘关节的伤病为55%;远端肌肉的伤病占45%。Hudsom[30]通过对瑞典冰球运动员(18~26岁)的肩关节损伤调查,其中盂肱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占8%,肩锁关节损伤通常是运动员和界墙发生冲撞造成的。Grand[31]研究发现每1 000名冰球运动员中有44%的发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尤其是前锋最容易出现这种伤病,而守门员最常见的伤病为髋关节。
国内尚久华[32]对黑龙江省冰球队的127名运动员伤病进行调查发现:腰背肌肉筋膜炎(25.2%)、急性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16.54%)、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4.96%)、踝关节韧带损伤(14.17%)和髌骨劳损(9.45%)。于长隆[4]等对我国男、女冰球运动员伤病的调查发现:伤病主要为腰背肌肉筋膜炎、髌腱腱鞘炎、腕关节三角软骨盘损伤、踝关节韧带断裂和不稳、髌骨软骨和肩袖损伤。张效东[33]对参加第7、8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136名冰球运动员的伤病统计发现,膝关节受伤为88例(占64.4%)、踝关节受伤为12例(占8.82%)、腰部受伤为11例(占8.1%)。
国外冰球运动员受伤部位多集中在上肢、下肢和头部,其中上肢的伤病多以肩关节为主、头部多以脑震荡为主、下肢多以膝关节为主。国内运动员最容易受伤的部位为腰部、膝关节、踝关节。
2.3 冰球运动员损伤类型
随着冰球比赛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冰球运动员损伤的类型也在发生改变。如Mölsä J[14]分析了芬兰冰球运动员在1996年间861例伤病中32%是挫伤;28%是扭伤或拉伤;27%是骨折。Susan Goodwin Gerberich[21]对明尼苏达洲的12所中学的249名运动员伤病调查发现:运动员中挫伤占27%,肩关节的脱位和韧带撕裂占10%,胳膊和手的骨折占7%,腿、脚和膝盖的挫伤占12%。DM Dryden[15]调查了1997—1998赛季加拿大埃德蒙顿的33支球队共314名女子运动员的伤病情况,最常见的诊断伤病是扭伤或劳损(占52%)。M Tuominen[1]、Stuart MJ[3]的统计发现,最常见的伤病是拉伤、撕裂伤、挫伤、扭伤、骨折和脱臼,其中撕裂伤主要发生在面部。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比赛时运动员的滑行速度和球速越来越快,运动员损伤也有所变化。如John A. Grant[26]通过对美国大学生职业体育联盟(即NCAA)冰球运动员的调查发现,脑震荡是威胁优秀运动员伤病的第一大因素,其次是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第三位是下胫腓联合扭伤。Deits and colleagues[34]发现12~18岁冰球的运动员患脑震荡的发生率(9%)是18岁以上运动员(3%)的3倍。Johnson[35]等人的研究发现16~21岁的冰球运动员中,67例伤病中有17例(占25.3%)患脑震荡,其中有5名运动员是第二次得脑震荡。MM Simmons[18](2017)通过对NCAA 627名男女运动员2009—2014年的伤病调查发现,运动员的伤病中最常见的伤病为脑震荡,男子的伤病率远远大于女子。从图1也可以看出,冰球运动员的伤病中多以挫伤和脑震荡为主,其次是扭伤、拉伤和撕裂伤。
注:数据来自9篇文献的44个数据图1 冰球运动员损伤类型统计图
2.4 冰球运动员损伤时间
冰球运动损伤主要来自比赛,其中男子在比赛中保持了相当高的受伤比例。Engebretsen[5]发现冬奥会中冰球运动员是所有项目中受伤病率最高的。崔性赫调查了我国优秀男子冰球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发现,运动损伤大多数为急性损伤(79.56%),小部分为慢性损伤(20.44%)。McKnight等人(1992年)研究发现冰球运动员在训练中发生的伤病较低。Julie Agel[8]通过对女子大学生的4个赛季的伤病率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伤病率是训练中的5倍(即12.6%:2.5%)。Tuominen[2]等人的研究表明,运动员第2局的比赛伤病发生率最高,这就表明对冰球运动员必须进行适当的耐力训练,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而且可以减少伤病的风险。Smith[36]等人调查发现高中男子冰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与疲劳具有直接相关性,如加拿大西部大学体育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当要求运动员一周内要打4~6场比赛时,运动员往往在第5场比赛由于疲劳而导致运动伤病的发生。
2.5 冰球运动员损伤程度
R Lorentzon[13]调查了1982—1985年间瑞典优秀冰球队伍3个赛季运动员伤病发现:大多数的损伤是轻微的(73%),少数(8%)是重伤。Y. Tegner MD[37]调查了1988—1989赛季664场瑞典优秀冰球比赛中的伤病,发现受伤的人数(285人)中65%的伤病较轻,9%的伤病较严重,其中85%是挫伤,15%是过度训练引起的。Markku Tuominen[1](2018)通过对世界青少年冰球锦标赛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发现,撕裂是最常见的损伤类型,其次是扭伤,其中在U20的比赛中,撕裂伤占面部损伤的80%,肩伤则是U18比赛中常见的损伤部位。Ferrara MS研究了美国东部7所学校3个赛季的伤病,发现运动员损伤天数与损伤类型存在直接关系,其中骨折和脱臼导致平均22.22天不能训练,扭伤导致13.61天不能参加训练。Kathryn Schneider[38](2017)对778名优秀青少年(13~17岁)冰球运动员的伤病调查发现,脑震荡在青少年中的发生率为18%和1.31/1 000h,74%的伤病中运动员需要休息10天,20%的病例中需要休息30天。
3 冰球运动员伤病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3.1 性别因素与伤病的关系
Lauren MacCormick[39]对男女冰球运动员损伤率发现:男子运动员所有年龄段伤病率均高于女子运动员,而且男女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伤病发生率比训练中至少高出2倍;大学生男女运动员的伤病主要集中于头部和面部,其中运动员面部受伤的概率比较高。Karen E[10]对加拿大33 233名(男30 596名,女2 637名)的7~17.5岁的伤病对比分析得出,男女运动员软组织伤病率为39.8%:32.6%,扭伤/拉伤的伤病率为21.1%:17.6%,骨折的伤病率为27.1%:18.2%。在所有年龄、水平的冰球运动员中,男性上肢伤病率较高,其中肩伤占13%,女性运动员下肢受伤率较高,主要是膝关节(17%)和大腿(15%)。另外,脑震荡和内收肌的拉伤是男女运动员最普遍受伤类型。在这些伤病中需要进行医学诊断不足1%,其中多以肩关节和膝关节为主[40]。有关研究还发现,体重为73kg或以上的运动员肩关节受伤的几率是体重较轻运动员的2倍。体重大的运动员产生的冲击力比体重轻的运动员明显大,就更容易受伤。所以,女子比男子体重轻,在比赛或训练中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小,受伤率相对较低。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男女运动员具有相似的伤病率,但男子伤病率高于女子,其多数的伤病为外伤(如挫伤),其原因主要来自比赛中的身体冲撞、对手高杆犯规或者用杆击打造成的,再者高水平男子运动员比赛中一般佩带半面罩头盔,这也增加了运动员受伤的危险。
3.2 冲撞与伤病的关系
规则规定男子比赛中允许合理的身体冲撞,女子冰球比赛中禁止出现身体冲撞,所以男子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率较高。Alison Macpherson[41]的研究表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地区允许运动员发生身体冲撞的年龄为10~11岁和14~15岁,他研究这两个地区1995—2002年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发现:在4 736例伤病中安大略省与魁北克地区分别为3 006例和1 730例(63%:37%),而且10~13岁的运动员因为冲撞患脑震荡和骨折的人数众多,男子运动损伤(65%)和严重伤病(77%)均来自冲撞。 Amanda M Black[42](2013)在允许冰球运动员冲撞的年龄推迟到13~14岁后,对卡尔加里的59支冰球队伍的伤病调查发现,每1 000h的比赛时间伤病率由原来的4.37下降至2.79。Emery[43]研究了986人9~17岁的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因为身体冲撞导致的伤病率占45%,而且多以脑震荡,肩关节扭伤、脱位,膝关节扭伤最常见。高速的滑行、合理的身体冲撞就潜藏着运动伤病,女子运动员的伤病有96%来自冲撞,而男子运动员的伤病79%是来自冲撞,冲撞包括运动员与界墙、对手及球杆发生的冲撞,其中男子运动员膝盖、肩关节和踝关节的伤病主要是由于对对手的冲撞造成的。
比赛中冰球运动员不仅运动员滑行速度快、击球速度更快,如前锋比赛中常常是向前滑行,重心以下的部位如果与对手或界墙发生冲撞,就容易导致膝关节负荷增大,引起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了防止运动员比赛中剧烈的冲撞,规则规定所有运动员比赛中必须佩带专业护具,尤其是头盔、面罩。Molsa J[44]等人对头盔标准和面罩的标准进行改进安全设计,使得运动员头、眼和牙齿的损伤的数量减少了,所以冰球比赛要求18岁以下的运动员必须佩带全护面罩头盔;18岁以上的队员才允许佩带半面罩头盔。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国外学者借助各机构中运动员伤病的数据库,对各类冰球赛事、各类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国内的研究相对不深。
(2)冰球运动伤病发生率高于其他技战能主导类同场对抗型运动项目,每1 000名运动员的伤病发生率为3.03-39.8,男子冰球运动员的伤病率远高于女子冰球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冰球运动员伤病率不一致,尤其以12~20岁居多,其中比赛时受伤的概率远远高于训练时,所以提醒教练员在训练青少年运动员时一定要加强运动伤病的防护措施。
(3)通过对冰球运动员损伤部位的调查发现,运动员最容易发生伤病的部位是头部和颈部、膝关节、肩关节等,其中头部损伤以脑震荡居多,肩部损伤主要是盂肱关节、肩锁关节,膝关节的伤病主要以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主。
(4)通过对不同位置的冰球运动员伤病率调查发现,前锋的伤病率高于后卫和守门员,所以建议教练员在训练中要加强对前锋队员的日常身体检查,同时训练中增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5)通过对损伤类型的调查发现,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多是以挫伤、扭伤、拉伤为主,而且运动员的这些伤病多发生在比赛中。
4.2 建 议
(1)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冰球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加拿大在1993年就开发了加拿大校级运动员损伤注册表,每支队伍都会有队医及时上报队伍中的伤病情况,这样可以通过大数据更为具体地了解冰球运动员的伤病。建议我国建立冰球运动员伤病的大数据库,要求每支队伍的队医在每次比赛后或定期向医疗机构上报运动员比赛伤病情况,以期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冰球运动员伤病的情况,从而得到我国球员较为准确的数据,总结出伤病规律,明确运动员伤病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性训练。
(2)针对国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冰球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建议在今后的训练中,我国也应在国际冰球联合会规则的基础上,规定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允许进行合理冲撞的年龄,同时希望建立我国冰球运动防护措施体系。
(3)运动伤病中脑震荡居高,建议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特别是在比赛中一定要做好对头部的防护;膝关节多以内侧副韧带损伤为主,所以在今后的训练中要加强膝关节稳定性的训练,以防止运动员膝关节韧带的伤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