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躯干稳定性及吸气肌肌力的影响

2022-09-20刘梦洁

全科护理 2022年26期
关键词:呼吸肌床边帕金森病

叶 沙,程 津,刘梦洁

帕金森病是临床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有学者认为这主要与神经系统老化、环境及遗传等因素有关,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等表现为主,且极易影响呼吸功能,常导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1-2]。帕金森病的治疗以手术、药物、康复综合方案为主,由于帕金森病病人存在通气功能的受损,因此除常规治疗外,还需及时指导病人有效呼吸,及时纠正氧气摄入量,改善呼吸功能。常规呼吸训练虽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机体通气,但在实施呼吸过程中并未施加阻力,因此对提高吸气肌功能的效果不够显著[3]。床边深度呼吸训练是采用呼吸功能训练仪器辅助行深度呼吸训练,可根据病人呼吸功能评估状况设定阻力,以此逐渐建立耐受,从而达到训练呼吸肌的效果[4],但将其用于帕金森病病人对提高吸气肌功能的效果并未明确。本研究探讨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躯干稳定性、吸气肌功能及吞咽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病人、家属同意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522)纳入我科2019年5月—2021年5月100例帕金森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帕金森病诊断标准[5];②疾病症状、生命体征等相对平稳;③Hoehn-Yahr分期为Ⅱ期~Ⅳ期者。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不能有效交流者;②呼吸衰竭病人;③脑血栓、脑梗死等脑血管病变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53~71(62.98±6.66)岁;吸烟史28例,饮酒史35例;病程4~8(6.24±1.52)年;Hoehn-Yahr分期Ⅱ期18例,Ⅲ期21例,Ⅳ期11例。观察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3~71(62.85±6.53)岁;吸烟史23例,饮酒史31例;病程4~8(6.14±1.71)年;Hoehn-Yahr分期Ⅱ期23例,Ⅲ期17例,Ⅳ期10例。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两组训练前均需行呼吸功能评定:采用呼吸肌功能训练与评估仪器(成都西野贸易有限公司,型号:CHESTAC-8900)予以测评。检查方法:由1名接受过培训的康复师为病人讲解测评过程,以此取得配合和理解。嘱受试者坐下,手握评估仪,置入咬嘴于嘴中,咬紧牙垫,将嘴唇与外护罩紧密联合,经外护罩行正常呼吸,每次取评估测定10次呼吸的最大值以此测定最大吸气流速及吸气阻力。

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主要为胸式呼吸:首先协助病人取仰卧位,微闭双眼,指导其集中所有意念于胸部,将双手重叠,放在上腹部(胸骨剑突下方位置)。此时指导病人先呼气、后吸气,在呼气的同时将手轻轻向脊柱压,尽量保证腹部平坦,促使胸廓回缩。告知病人吸气过程中将双手压向腹部,以此对抗腹肌力量,确保胸廓能隆起。根据病人耐受程度决定训练重复的次数,每天训练时间为2~4次,确保初始训练阶段时间为每次2~5 min,逐渐根据病人耐受程度增加训练时间为10 min左右。观察组:采取床边深度呼吸训练。采用呼吸功能训练仪器辅助行深度呼吸训练,根据病人起初呼吸功能评估结果及阻力设置标准行阻力大小设定(0~1级),本研究中最大吸气阻力均小于25 cmH2O(1 cmH2O=0.098 kPa)。训练过程中先嘱咐病人尽力呼气,然后快速有力地用口吸气,设置阻力模式,缓慢自然地将肺部气体呼出,促使肺部变空,保持训练时肩部及胸部肌肉的自然放松,稍作休息后再次吸气,每天应训练2次,每次呼吸训练30次。两组均干预4周。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①吸气肌功能: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呼吸测试系统(成都西野贸易有限公司,型号:CHESTAC-8900)检测病人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吸气流速、最大吸气阻力,采用肺功能评估仪器(上海圣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AS-507)检测病人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②躯干稳定性: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平衡反馈训练仪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型号:Balance-B)检测病人前后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前后左右标准差、运动轨迹长度与包络面积,各值越大表示稳定性越差。③吞咽能力: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吞咽造影评估(VFSS)[6]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检测病人吞咽功能。VFSS量表分值为1~8分,洼田饮水试验满分15分,上述两项检测均为得分越高吞咽功能越差。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4周后吸气肌功能比较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4周后躯干稳定性比较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干预4周后吞咽能力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3.1 帕金森病病人康复训练情况 帕金森病发生主要与机体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有关,临床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时手抖、肌强直等,严重的肌强直是造成呼吸功能障碍最主要的原因[7-8]。药物治疗仅能改善症状,对控制疾病的进展效果不佳,而康复训练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因此临床常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康复训练[9]。常规指导病人行胸式呼吸是临床最常见的康复训练方法,以此能促使胸廓回缩,增加肺部通气量,但此常规康复训练方式并未做出有效的抗阻练习,因此对提高吸气肌功能的效果不佳[10-11]。床边深度呼吸训练是利用呼吸功能辅助训练仪对机体施加阻力,促使机体呼吸肌产生相应对抗力,从而达到训练呼吸肌力量的目的[12],若将其用于帕金森病或许对提高吸气肌力量的效果更佳。

3.2 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吸气肌功能的改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4周后MIP、最大吸气流速、最大吸气阻力、PEF、FVC、FEV1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可提高帕金森病病人吸气肌功能。可能是因为帕金森病病人呼吸功能障碍主要与呼吸肌肌力下降有关,而肌力的下降可能是因为机体内谷氨酸能神经元丧失,呼吸肌肌张力增高,导致胸廓呼吸肌的顺应性、扩张性、协调性的降低,从而造成机体呼吸肌失同步化。同时因帕金森病病人运动需求量消失或减少,可导致吸气肌功能下降[13-14]。在传统康复训练中病人的康复训练主要以胸式呼吸为主,指导病人微闭双眼,集中所有意念于胸部,将双手重叠,放在上腹部(胸骨剑突下方位置),先呼气、后吸气,在呼气的同时将手轻轻向脊柱压住,尽量保证腹部平坦,促使胸廓回缩,虽能增加呼吸肌运动,但未有效施加吸气阻力,因此对促进呼吸肌力量的效果不显著。而床边深度呼吸训练是利用呼吸功能训练仪器辅助行深度呼吸训练,根据病人起初呼吸功能评估结果及阻力设置标准调节训练阻力,以增加呼吸肌力量,刺激病人深度呼吸,从而增加肺泡通气量及潮气量,促进血气交换,进一步提高吸气肌功能[14-15]。

3.3 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对帕金森病病人躯干稳定性及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4周后前后左右平均运动速度、前后左右标准差、运动轨迹长度与包络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4周后VFSS量表评分、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应用于帕金森病病人可显著提高躯干稳定性,同时增强吞咽功能。分析原因可能是常规呼吸训练侧重于呼吸过程、呼气肌的训练,对吸气肌的训练关注较少。同时常规呼吸训练着重利用缩唇呼吸、胸式呼吸等促使胸廓回缩,以此对抗腹肌力量,通过上述呼吸训练主要能练习到机体在呼吸过程中的呼吸肌功能,然而不能有效锻炼吸气肌力量[16]。由于吸气肌功能对肺部通气具有重要作用,而肺通气的增加能有效提高组织氧流量,进一步促使呼吸肌结构改变,增加肌厚度及活动范围,改善核心肌群力量,增强腹内压力,并增加人体姿势控制能力,提高躯干稳定性[17]。床边深度呼吸训练通过呼吸功能训练仪增加吸气阻力,刺激机体在吸气过程中达到深度吸气,提高吸气肌力量,增加肺部通气量及组织血氧度,以此减轻疲劳程度,提升运动功能[18-19]。因肺功能降低会影响呼吸及吞咽间的协调性,床边深度呼吸训练能有效增加吸气肌力量,从而提高肺功能,因此能进一步协调呼吸及吞咽作用,提高吞咽功能,这与厉坤鹏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

3.4 研究结果及局限性 床边深度呼吸训练应用于帕金森病病人可显著提高吸气肌功能及躯干稳定性,同时增强吞咽功能。由于疾病的发生极易影响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并未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探讨,且样本量不足,上述结果或许存在一定偏倚,后期将弥补上述不足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呼吸肌床边帕金森病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关注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
改善生活方式,延缓帕金森病进展
手抖一定是帕金森病吗
基于运动员呼吸肌训练技术分析
叮咛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帕金森病科普十问
理由不成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肌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