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der平衡理论在肝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干预中的应用
2022-09-20周永平
张 磊,王 虹,周永平
原发性肝癌为临床上常见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大多数病人可实施手术治疗[1]。但部分原发性肝癌病人对于自身疾病的认知不足,在疾病确诊时极易出现焦虑、绝望、抑郁等不良情绪,再加上手术带来的疼痛与不适,往往会提高病人的治疗压力,增强其疾病不确定感,影响其预后效果与生活质量[2-3]。因此,需加强对肝癌根治术术后病人的护理干预,以减轻其治疗压力,改善疾病不确定感。Heider平衡理论又称“P-O-X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海德(Heider)提出的一种社会学、心理学范畴的平衡理论,通过建立“P-O-X三角”来揭示一个人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是如何组合与其他人或物间的态度,即一个人的态度改变受哪些因素影响。在“P-O-X模型”中,P表示认知主体,O表示与P存在关联的认知对象,X表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事物或对象,该理论通过调整认知主体的态度以维持整个体系的平衡[4-5]。目前,Heider平衡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行为学等领域中,但在疾病治疗与护理干预领域应用较少[6]。本研究探讨Heider平衡理论在行肝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人术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4月—2022年1月收治的行肝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肝癌病人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26~70(55.40±5.42)岁。观察组男39例,女24例;年龄25~70(55.28±5.36)岁。纳入标准: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并行肝癌根治术;意识清晰,具备正常交流、判断能力;经病人及其家属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脏器功能障碍;术后病情危重;既往有精神病史;伴随其他肝脏疾病或已出现肝转移。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干预。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生活指导等。为病人讲解手术特点、术后常见不适症状、积极配合护理干预的必要性等,对于不良情绪严重者,对其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引导病人进行康复操作,如深呼吸,在腹部膨胀后,缓慢呼气。加强对病人的营养管理,每日定时对其进行手术创口管理等。在出院前给病人发放原发性肝癌术后健康教育手册,病人出院后根据手册进行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引入Heider平衡理论。本研究在P-O-X模型中以P为医护人员,O为病人,X为正确处理延续护理干预内容与方式。Heider理论的平衡状态为当O发现自己喜欢的P与自己对X有共同看法,或自己不喜欢的P与自己对X有相反看法时,O的心理处于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为当O发现自己不喜欢的P与自己对X有共同看法,或喜欢的P与自己对X有相反看法时,O会处于不平衡状态,并产生向平衡状态转变的需求。从不平衡状态转变为平衡状态有3种途径:P转变对X的态度,或转变O对X的态度,或P转变对O的态度。通过P-O-X模型对医护人员、病人、相关干预措施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知临床工作中存在医患沟通不良、病人无视医嘱、病人依从性不高等问题,此时会导致病人处于不平衡状态中,干预效果较差。本研究通过以下干预内容,转变病人对医护人员、干预措施的看法,从不平衡状态逐渐转变为平衡状态。
1.2.2.1 组建延续护理干预小组 该小组由多学科团队构成,其成员均具备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中级及以上职称、本科及以上学历。干预小组所有成员均接受过相关培训,准确掌握Heider平衡理论、本研究的目的、方法与意义等内容。由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协调与指挥,责任护士负责落实相关干预措施,信息科工程师负责开发健康教育应用程序(APP),科室医生负责监测病人的病情与治疗指导,心理咨询师负责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营养师负责管理病人每日营养摄入。
1.2.2.2 研发康复教育APP 通过整合相关文献资料、医护人员临床工作经验以及延续护理干预中的不足与需求等,与信息科进行合作开发出健康教育APP。健康教育APP具有病例查阅、健康教育、在线交流、康复提醒功能。①病例查阅:医护人员可通过APP,给予病人针对性的治疗和干预。②健康教育:医护人员通过APP发送疾病相关知识。③在线交流:通过APP医患沟通,同时可成立病友讨论小组,实现病人之间的互动。④康复提醒:医护人员通过APP,定时提醒病人落实康复内容,病人将落实结果上传至APP,医护人员结合其上传结果给予针对性指导。
1.2.2.3 延续护理干预实施步骤 在进行延续护理干预时,根据Heider平衡理论进一步了解病人的需求,并根据该理论评估三者关系,发现三者处于不平衡状态时,分析其原因,从而提出改善方法,在X的基础上调节P与O的关系,确保延续护理干预的顺利进行。在病人出院前,医护人员引导其正确使用健康教育APP。①密切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与康复进程,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改善两者关系,增强病人对P-O-X模型相关内容的认同感。每日定时在APP上推送一条消息,包括肝癌疾病知识、治疗手段、术后护理干预要点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防治等,同时教会病人在家庭或社区内完成相关康复干预。②在延续护理干预中采用多种形式,提高P-O-X模型中X的效率。通过APP在线互动功能,实现同伴教育,每月定时举行病友交流会,时间为30 min,鼓励病人分享自己肝癌术后康复的经验;护理干预小组每月定时家访,了解病人的饮食、用药等情况,给予相应指导;对病人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评估,结合评估结果给予病人个性化心理疏导。③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为其制订每日康复计划,通过APP进行提醒,规范其康复行为,提高其依从性;在康复过程中为病人营造良好康复氛围。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压力感知量表(PSS)对病人压力感知能力进行评价[7]。PSS包括2个维度,共14个条目,其中应对能力知觉(7个条目)、压力知觉(7个条目),均以0~4分评分,总分为0~56分。评分越高表明压力感知能力越差,压力越小。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重测信度为0.826,可信度高。②采用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问卷(MUIS)对病人疾病不确定感进行评估[8]。MUIS包括不确定性(13个条目)、信息缺乏性(7个条目)、复杂性(7个条目)、不可预测性(5个条目)4个维度,共33个条目,其中第15个条目得分不计入量表总分,均以1~5分评分,总分为32~160分。评分越高说明疾病不确定感越强。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890,重测信度为0.839,可信度高。③临床指标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镇痛泵留置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并记录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④并发症包括排便困难、肺部感染、创口感染以及腹腔内出血,观察并记录以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MUI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病人临床指标比较
表4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3.1 Heider平衡理论在肝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干预中应用的意义 临床上主要采用肝癌根治术治疗肝癌,但手术带来的应激反应、创伤等会促进其体内炎症因子的增殖,使其免疫功能低下,引起持续性炎症,再加上大多数病人对自身疾病认知水平较低,难以有效配合疾病的治疗与干预[9-11]。此外,术后病人在居家康复中缺少医护人员的监督与指导,极有可能导致其康复干预落实不到位,部分病人需要反复住院,加重其压力[12-13]。因此,对肝癌根治术术后病人需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促进其病情的改善。本研究将Heider平衡理论应用于肝癌根治术术后病人的延续护理干预中,基于P-O-X模型,以P表示医护人员,O表示病人,X表示正确处理延续护理干预内容与方式,通过相关干预提高病人对自身疾病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改善医护人员对病人的态度,促进病人康复[14-15]。
3.2 Heider平衡理论可减轻病人的压力感知能力及疾病不确定感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压力感知能力低于对照组(P<0.05)。宁亮亮等[16]研究结果显示,有效心理干预可改善肝癌病人心理健康状况、提升希望水平、降低自我感知压力、提高生存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而Heider平衡理论属于心理学范畴理论,可有效减轻病人的压力感知能力,原因为Heider平衡理论在应用过程中,能够明确病人的各项需求,并对其心理状态、家庭支持情况等进行评估,并适当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不良情绪,同时通过同伴教育,增强其治疗信心,改善病人对于自身疾病的态度,缓解其对生活压力的感知程度,减轻其压力[1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轻于对照组(P<0.05)。柯卉等[18]的研究表明,临床护理人员在护理肝癌病人时应重视其心理护理,以降低其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身心健康。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表明Heider平衡理论可缓解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原因为在干预时结合Heider平衡理论开发出健康教育APP,医护人员通过APP每日定时向病人推送疾病健康知识,同时病人还能够通过APP的在线互动功能与医护人员、病友等进行互动,进一步提高自身对于疾病治疗、术后康复等方面的认知,减轻其疾病不确定感[19]。
3.3 Heider平衡理论可改善病人的临床指标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镇痛泵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表示Heider平衡理论可改善病人的临床指标,原因为根据P-O-X模型,进一步了解病人的实际需求,在对其进行评估后制订规范的术后康复计划,使其延续护理干预更加贴合现实生活,使病人在离开医院后仍能够得到有效干预,进而逐渐改善其临床指标[20-2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刘剑芳[22]的研究结果显示,有效的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可缓解肝癌病人的焦虑及抑郁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表明Heider平衡理论可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原因为在干预时为病人制订术后康复计划,并借助健康教育APP的各项功能,促使病人居家时的康复行为规范化,并通过家访了解其饮食、用药情况等,并给予病人相应的指导,促使其积极完成各项干预,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将Heider平衡理论应用于肝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干预中,可有效减轻其压力,提高其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缓解其疾病不确定感,并且缩短病人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排便困难、肺部感染以及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但本次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其随访时间较短,无法监测到Heider平衡理论对肝癌根治术术后病人的远期效果。下一步可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证实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