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语文要素”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综述及其运用建议

2022-09-20钟振裕周娇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文要素要素核心

钟振裕 周娇娥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0)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特征

“核心素养”最早由21 世纪初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定义“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2]。这四方面形成统一的整体。

语文核心素养最主要的特征为:基础性、综合性、发展性[3]。“基础性”是指学生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学力以及“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奠定“文化基础”,为更高层级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综合性”指语文核心素养是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要素所构成的语文综合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发展性”指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是不断更新语文知识、开拓语文思维、提升语文能力的过程。

借鉴王凯丽(2017)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环状结构”,徐林祥等(2017)提出的“层级结构”和李润洲(2019)提出的“金字塔结构”[4],笔者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性、作用汇总成综合的“层级结构”系统框架图(如图1)。

图1 语文核心素养的系统框架图

针对近五年内“语文核心素养”培养视域下主要的教学改革策略与实践方法,本文以“语文要素”的视角,从“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类。

二、“语文要素”的内涵及呈现方式

“语文要素”指语文素养中各种基本而重要的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宜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被分成若干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的规律,分布呈现在教材中,主要形式有(1)导语:点明语文要素;(2)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贯穿方法指导;(3)语文园地:总结语文要素和相关方法;(4)以习作进行实践性的语文要素应用。概括而言,语文要素包含了语文“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方面。

三、以“语文要素”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分类及启示

笔者选取五十篇自2017 至2021 年间“语文核心素养”相关研究论文,从“语文要素”的“学什么”和“怎么学”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

(一)“学什么”——直击“语文核心素养”显性载体

1.立足统编教材“语文要素”,认识“语文核心素养”载体的进步性

薛法根(2018)对比以往教材和部编版教材,发现部编版教材将精读课、略读课改为由教读课、自读课及新增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形成的共同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三位一体”教学结构。谷双琼、彭倩等(2018)以小学低年级部编版教材为研究对象,揭示了教材内容对于“语文核心素养”四要素的完整对应和体现,指出“语文要素”在教材中分布的科学性及其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黄静(2020)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为例,总结出教材具有构建阅读体系,强化阅读能力的特征。

以上研究一方面显示了语文要素与核心素养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彼此的对应性,也充分显示了教材承载语文要素、内蕴核心素养的基础性和重要性,教者应全面把握、科学落实语文要素,整体而系统地培育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2.着眼不同功能内容“语文要素”,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载体的多元化

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视域下,出现了大量对语文不同方面学习内容的研究。如刘婷(2019)《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高玉荣(2019)《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习作教学设计》、任佳佳(2020)《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研究》、陈茜(2019)《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研究》……他们从不同功能的内容进行研究,阐述了以不同领域的“语文要素”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上述研究说明语文核心素养载体的多元性,同一个核心素养目标,实现的载体可以是多样的。这提醒一线教师:和而不同,面对纷繁多样的语文教材,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用好教材范例来教语文,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达成。

(二)“怎么学”——剖析“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策略

如何落实“语文要素”,助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不同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策略。

第二,善用教材中隐性数学文化知识进行拓展训练.当前教材中出现了许多高考数学文化命题素材来源题.如“阿波罗尼斯圆”、“回文数”、“三角形数”分别出现在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131页习题4及必修3第51页第3题和必修5第28页的正文部分.因此,教师上课时要有意识的对这些数学文化素材或历史名题进行拓展改编.比如根据布洛卡点的基本性质,就可以结合余弦定理、外森比克不等式和等比数列等知识拓展许多变式问题[6].

1.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策略

很多研究将“语文要素”进行线性勾连,提出了从单元整体教学入手落实“语文要素”。张倩(2019)从优化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于甜(2020)针对当前大单元教学往往只是针对教学环节的变革,并未突破传统顺向教学思路的问题,引入逆向设计理论,通过结合逆向思维与顺向思维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段华明(2018)提出初中语文主题式单元阅读及教学设计,把语言放到有意义的主题中去学习,实现教学资源整合化。

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符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特性,有利于每个单元语文要素的阶进式实现。

2.基于语文“工具性”标准的教学策略

杨通知等(2017)着重从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策略。薛政男与李新(2017)从课程目标设计改革的角度来讨论课程目标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从目标与内容确定、教材的利用、教学内容的调整与创新、运用自主学习与跨学科研究式学习等方面探讨对语言文字教学的改革。陈茜(2019)对比新旧教材提出:整合教材内容,根据情境创设任务,拓展资源,关注全程,有效评价。魏银珠(2020)持相似观点,她强调依托文本,构建情境,围绕情境,大力进行语言实践。刘晓慧(2019)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建构、思辨、鉴赏、感悟,让语文教学回归儿童主体,回归语文本体,回归学习本质。刘婷与苏琳园(2019)探讨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语言表达力、阅读理解力、思维发展力、文化发展力等方面。李双宏(2018)、任佳佳(2020)与张守英(2018)分别探讨了语文核心素养目标下诗歌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改革。罗丹(2018)以《祝福》为例,建议从探究语言、关注思维、传承文化方面优化小说教学。在习作教学方面,高玉荣(2019)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目标、内容、教学安排与方法优选、教学评价等方面给出了综合改进建议。孙慧旭(2019)则更注重写作中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张丽娟(2018)提出小学语文“项目式”阅读的概念与实施方法。梁丽锦(2019)提出应用信息化辅助手段,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这些研究主要从语言实践的内容、形式及工具等方面探寻核心素养达成路径。

3.基于语文“人文性”标准的教学策略

冯昊与部日琴(2017)基于核心素养提出“生命语文”的概念,提出推动师生双向主体等完善“生命语文”的思路。林爱珠(2018)提出“智慧课堂”的理念,王本华(2017)提出“阅读即分享”,都强调语言文字训练要服务于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要注重习惯养成的策略。孙林(2019)提出小学语文教改策略:习惯为主、强化基础、教与学关系平等。于洋(2016)建议从双重价值,理念先行,激发兴趣三方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贡如云(2017)以学生为主体,提出“育人价值”是语文学科的核心价值。郑新丽(2019)指出语文的应然价值追求,提出转变教学观念,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这些研究关注语文要素中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向核心素养中的软实力和人文情怀。

一线教学中诸多无法回避的客观因素都会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如地域差别、政策区别、个体差异等。王凡一(2018)调查城乡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现状,分析其差异性产生原因,并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理念落实、教学态度改进等方面来探讨如何缩小城乡差异。程丽丽(2015)提出,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需要从政策层面、教学层面、学生主体层面协同努力。这些研究考虑到了地域、政策等客观因素,为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做了强有力的补充。

四、指向语文核心素养,进一步优化落实“语文要素”的建议

“语文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增的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应在2022 版新课标的指引下,着眼于提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能力,不断优化“语文要素”的落实途径,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笔者认为,在隐性层面要充分用好教材语文要素,健全语文核心素养培育体系,这包括如下四个维度:

1.把握语文要素内涵,建构系统完整的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体系

2.依托语文要素系统,倡导多元有效的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

3.锚定语文要素落地,推动灵动可行的发展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

4.对标语文要素指标,建立立体可视的促进核心素养的评价机制

在显性层面,则要全面优化语文要素落实过程,系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做法有如下四点:

1.扎实认知,形成习惯,培育文化自信素养

2.丰富实践,提升能力,培养语言运用素养

3.教给方法,提供策略,培训思维能力素养

4.创设情境,多元感知,培植审美创造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新增的重要内容,它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应在2022 版新课标的指引下,着眼于提升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根本能力,不断优化“语文要素”的落实途径,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猜你喜欢

语文要素要素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