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课后习题优化策略
——以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

2022-09-20邱尚炜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书面导图习题

邱尚炜

(上杭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龙岩 364200)

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 分钟。那么,语文教材后面的课后习题应该怎么完成呢?尤其是三年级学生,从一二年级没有课后书面作业,到有一定的书面作业,学生们还没有书面作业的习惯,如果教师们对教材课后的练习题,关注点仍旧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一味地让学生以书面形式完成课后习题,显然不符合“法度”,既没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又无法提高学习质量。我们应该以立足落实课程教学目标,以科学、前沿的视角解读语文教学的学科素养为宗旨,研究教材课后习题,通过改编优化、巧妙使用,将完成作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转换成语言、思维、文化、审美等语文核心素养,将完成作业的外部经验慢慢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内部认知结构,同时外化为拥有现实力量的核心素养[1]。让教材课后习题变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多元形式,就一定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而达到提质减负之效。

一、着眼主题,作业有机勾连

传统的作业模式是“一课一练”,作业“碎片化”,没有统筹规划,缺少整体观,语文体系难以建立。统编教材以单元形式安排教育教学内容,每一个单元都确定了“人文主题”。比如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啊,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它放在单元页的左上角,是整个单元的灵魂所在。因此,教师要把单元主题的达成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完成单元主题整合式作业,促进单元主题的实现。“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有更强的单元整体观,布置有整体性、单元知识间联系更紧密的作业。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包括《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望天门山》《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习作:这儿真美》以及语文园地。这一单元的人文要素是感受祖国壮美的山河。结合这一单元主题及课后习题,可以对本单元各课课后习题进行改编设计,优化其内容、形式(见表1)。

表1

对课后习题进行以上改编优化,着眼于单元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既勾连了课内外内容,又照顾了学生兴趣,布置时还可以让学生选择性完成,由被动作业变为主动作业,改变了书面作业不是“抄”就是“写”的形式,这种开放的作业也让没有家庭书面作业过渡到有家庭书面作业的三年级学生有了适应性,同时培养了动笔作业的兴趣。

二、着眼要素,作业突出重点

语文要素即语文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点和能力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整套教材对语文要素进行了统筹而又有梯度的安排,以语文要素作为单元语文训练的主线、明线[2],形成语文训练体系。因此,教师要根据语文要素,充分利用课后习题,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分量适当的作业,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核心素养。教师想要真正地结合课后练习,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传授和讲解,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了解教材编创者的设计意图和教育的意义,才能更好地将这期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工作之中,实现挖掘潜在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的目的。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分别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教师应从总体上关照本单元的所有内容,对于一些重点信息进行归类,从而突出重点。在本单元中,学生既要掌握每一课的基本字词知识,还需要明确课文的结构形式,能够仿照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书面表达。

如第19 课《海滨小城》的课后习题:“有些句子很重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来吗?”可以进行如下改编,并随堂完成:

1.你对文中哪句话印象深刻?

2.小组合作,分享原因,完成表格(表2):

表2

这样把课后题改编为表格式,作为思维支架,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去完成,把静态的作业改为动态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思考、同桌讨论、教师点拨、学生总结提高,就能不折不扣地地落实“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语文要素[3]。在这个基础上,设计下面的读写结合题,进行随文学写:

小练笔:海滨小城很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从下面的句子中选择一句作为关键句并把它写清楚。(1)公园的花真美呀!(2)音乐喷泉真美呀!(3)秋天的果园一片丰收的景象!

从上面两份完成的学习单中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把课后题改编为表格式,作为思维支架,并且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小练笔中才懂得把关键句放在开头或结尾并且围绕这一关键句写,这很好地落实了本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教学目标。改编后的习题帮助了“小练笔”,而“小练笔”巧妙地把本单元阅读与表达的两项语文要素融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一举两得。

三、着眼思维,作业强化深度

叶圣陶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语文作业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作业设计也离不开思维训练,而不是仅当作巩固教授知识的环节。作业设计时,应该根据教材后面的练习题设计出开放性、探索性的,有高阶思维价值的作业,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升知识、学会技能、形成能力、激发思维。深度思维对应着浅度思维,浅度意味着停在表面的、浅层的,思维层次简单,而深度则是深层次、底层、本质的,思维层次复杂,更加多样化,更加完善。不容易完成的作业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度思维。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第3 题:如果到小兴安岭旅游,你会选择哪个季节去?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如果让学生仅仅就题做题,就显得浅显了。因此,我们必须着眼思维训练,结合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进行如下改编优化:

绘制课文思维导图。小兴安岭四个季节的风景各有特色,你能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课文介绍的景象画下来吗?

学生们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有的按四季设计思维导图,有的按景物设计思维导图,有的抓景物的主要特点设计思维导图;有的画成树状,有的画成四季图……思维导图中有或水果,或植物,不同的图像、颜色和线条勾勒出美丽的画面,关键字词标注其间,条理清晰,紧密连接,需介绍的内容自然不会丢了。课文思维导图的设计,不仅是在完成课后习题,而是改进了学习方法,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培养,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着眼创新,作业有机融合

长期以来,教师对于作业的理解更多是教学内容的复习巩固,以布置课本相应习题为主。如果能创新作业的内容、过程、形式、评价,让作业从封闭走向多维开放,就一定会让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小练笔:从下面的图中选择一幅,写几句话。

这样的小练笔,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会因觉得枯燥而应付,我们可以基于课程标准,立足单元语文要素,对这题进行创新优化:

1.我是小画家: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你最喜欢海底什么生物?请将它画下来,并且用几句话介绍一下它吧。

2.我是小小表演家:海底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你了解它们的哪些外形及生活习性呢?请选择最喜欢的一张图片进行角色扮演,从外形或动作介绍“自己”。

统编教材将“小练笔”纳入课后练习中,体现了“小练笔”独特的教学价值,通过落实语言文字的运用,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核心素养[4]。上面第2 题的创新改编,让学生自己成了喜欢的一种海底生物,然后进行介绍,可让学生耳目一新。这样基于教材而生发的创新,引导学生基于教材、超越教材、趣味横生的作业,学生肯定会有浓厚的兴趣,并且能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叶圣陶大力提倡读写结合,他认为读写结合包含了阅读与写作两方面,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法宝。阅读是吸纳、输入,是通过心智活动提高内部语言和丰富思想情感;表达是倾诉、输出,是把自己头脑中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也是思想情感的表达。阅读与表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猜你喜欢

书面导图习题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一道课本习题“链式反应”
Keys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对一道习题的多角度思考与拓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关于一道习题解的讨论
第6章 一次函数
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