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针再灌注治疗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2022-09-15蔡国锋高子茵马兴武崔亚男吴珍琦薛佳欣孙嘉鸿冯宇飞
蔡国锋,徐 珂,高子茵,马兴武,崔亚男,吴珍琦,薛佳欣,何 雪,张 瑞,孙嘉鸿,冯宇飞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干眼症是当前发病率较高的眼科疾病,指诸多因素引发泪液质、量和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态下降及眼表炎症,以目涩、流泪与灼热感等眼部不适及视觉功能障碍为主症[1]。高龄、女性、过多用眼与环境污染等诸多因素可提高干眼症的发生风险。当下,视频软件盛行,加之疫情因素,人们工作、学习逐渐转入线上,使得干眼症患病率不断攀升,且有低龄化趋势。据研究,干眼症患病率受诊断标准及人口、体质等因素影响,研究汇总发现其发病率范围约5%~50%[2]。我国干眼症患病率达6.1%~52.4%[3],已成为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干眼症患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老年人是干眼症的主要受众,且老年人多为肝肾阴虚型,治疗老年性干眼症,或能提高老年人幸福感。干眼症治疗多以人工眼泪为主,然而该法作用有限,其中防腐剂等又会加重眼表炎症,缺乏长期治疗效果。针灸施治干眼症,自古有之。现今,经过诸多临床研究已验明其疗效可靠性。笔者采用浮针联合再灌注治疗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患者,并与玻璃酸钠滴眼液干预做对照,汇总中医证候及泪膜破裂时间(BUT)等客观指标,分析其整体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3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眼科门诊就诊的60例(120眼)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30人(60眼)。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干眼症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借鉴中华医学会2013版《干眼症临床诊疗专家共识》[4]:主观症状为眼部干涩感、不适感、烧灼感、异物感、疲惫感与视力波动等中的1项,又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5 s,或者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Ⅰtest,SⅠT)≤5 mm/5 min,可诊断“干眼症”。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眼科学》[5]肝肾阴虚型白涩症诊断。主症包括:①目珠干涩无泽;②白睛微红;③畏光;④久视疲劳;⑤神疲乏力,头晕目眩。次症包括:①多梦;②腰膝酸软;③口舌干燥;④头晕耳鸣;⑤失眠。舌脉象:①舌红,苔薄;②脉细。3项主症+任意2项次症,综合舌象及脉象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①与干眼症西医及中医肝肾阴虚型诊断标准相符;②双侧胸锁乳突肌上段出现病理性既往紧张;③年龄≥60岁;④入组前停用其他干预干眼症的治疗举措>1周;⑤若患高血压、糖尿病和抑郁症等病,但不影响干眼症玻璃酸钠滴眼液、浮针再灌注治疗;⑥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凡不符上述诊断、纳入标准者;②不遵守治疗要求者;③合并循环、神经和血液系统等危及生命重症者;④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等需要持续用药可致泪液减少者;⑤其他原因不能接受浮针再灌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浮针疗法 取一次性中号浮针(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患者取坐位,医者以拇、示、中和无名指指腹,循按胸锁乳突肌,探取进针点。进针点:胸锁乳突肌进针点,取天突穴下3 cm,向上刺入;颧髎穴下3 cm,针尖朝向眼部刺入。进针方法:左手固定进针点,以右手持针,以15°为进针方向,快速刺透皮下组织,后使针体放平,入浅筋膜层3.5 cm,后针尖退出软管并固定。扫散方法:以进针点为圆心,持针座行扇形扫散,扫散动作要轻柔、缓慢和有节律,避免引起酸、麻和胀等不适感。扫散频率为100次/min,持续时间为10 s。
2.1.2 再灌注手法 ①胸锁乳突肌再灌注:嘱患者行坐位,向对侧转头,并联合做抗阻运动10 s,后放松;②眼周肌肉再灌注:取坐位,使患者用力闭眼10 s后睁眼。再灌注活动需联合扫散同步进行,每次再灌注间隔2 min,重复2次,避免过犹不及,引发肌肉牵伤。
2.1.3 留针及疗程 取出针芯,将针柄固定,针留置6 h,每周针灸2次,4周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国药准字522H00304)滴眼治疗,1滴/次,5次/ d,4周为1个疗程。方法:先用棉签擦拭眼睛多余分泌物,以免冲淡眼药浓度,眼睛向上注视,用棉签或者消毒后的手指向下拉下眼睑,滴入一滴眼药水,提起上眼睑轻轻覆盖眼球。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中医证候积分 肝肾阴虚型干眼症,中医症状分级借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拟定。①目睛干涩:没有记0分,偶觉干涩记1分,频觉干涩不爽记2分,一直干涩难忍记3分;②白睛红赤:没有记0分,白睛微红记1分,白睛红赤记2分,白睛赤肿记3分;③畏光:无记0分,畏光欲眯眼记1分,畏光眯眼记2分,畏光闭眼记3分;④视物疲劳:无记0分,易疲记1分,视物可持续时间明显变短记2分,眼睑时时欲闭、不能看视记3分;⑤腰膝酸软:无记0分,腰酸隐痛、喜捶按记1分,腰酸膝软、不任重物记2分,腰酸难耐、膝软不欲行走记3分;⑥耳鸣眩晕:无记0分,眩晕阵作、轻度耳鸣记1分,持续性眩晕、耳鸣重听记2分,眼花、眩晕、耳鸣不止和听力减退记3分。
3.1.2 泪膜破裂时间(BUT) 以生理盐水将荧光素钠眼科泪液测试纸(津械准字 20172200300)润湿,涂于眼睑膜囊内,使患者瞬目数次,继而睁眼,以苏州KJ5SE型裂隙灯钴蓝光,记下泪膜第1个干斑显现时间,测3次,后取均值。BUT>10 s为常值,≤10 s提示泪膜稳定性异常。
3.1.3 泪液分泌试验(SⅠT) 在眼部非表面麻醉状态下,取一泪液滤纸(津械准字 20172200301),于头部5 mm处反折,置下眼睑结膜囊中外1/3交界点,闭眼5 min,取出滤纸条,测其被泪液浸湿的长度,长度>10 mm为正常;5~10 mm为泪液减少;<5 mm为泪液缺乏。
3.1.4 角膜荧光素染色(Flourescein staining,FL) 荧光素钠眼科泪液测试纸以生理盐水润湿后,涂于眼睑膜囊内,令患者瞬目数次,于苏州KJ5SE型裂隙灯下,观察角膜染色情况,分角膜成4个象限,各象限若无染色点,记0分;染色点<5个,记1分;染色点6~10个,记2分;染色点>10个,记3分。
3.2 疗效评定标准
据尼莫地平法[7]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总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分)]/治疗前中医证候总分×100%。以疗效指数为基础划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级。①显效: 95%>疗效指数≥70%,中医症状、体征改善显著;②有效:疗效指数70%>疗效指数≥30%,中医症状、体征均见好转;③无效:疗效指数<30%,中医症状、体征均无显著改善或加重。
3.3 统计学处理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86.67%(26/3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干预前,比较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后第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高于第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4.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比较 两组干预前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患者BUT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BUT较治疗后第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疗后第3个月BUT分低于第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BUT比较
3.4.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ⅠT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Ⅰ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患者SⅠT较治疗前延长(P<0.05),且治疗组SⅠ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SⅠT与治疗后第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个月SⅠT分低于第1个月(P<0.05)。见表5。
表5 治疗前后SⅠT比较
3.4.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F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F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第1个月,两组患者FL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FL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个月,治疗组FL与治疗后第1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3个月SⅠT分高于第1个月(P<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FL评分比较
4 讨论
干眼症是以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并伴眼部不适的疾病[8],其危险因素众多,病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由泪液高渗状态、眼表炎症反应和性激素水平波动等作用产生,老年人干眼症患病率更高。该病临床痊愈率不高,影响老年生活幸福感,甚至可导致心理疾患[9]。
古医籍中,干眼症又名“白涩症”“干涩眼花症”等。《龙树菩萨眼论·目涩候》首次记载该病“其液竭者则目涩”[10],可见中医药治疗干眼症历史悠久。肝开窍于目,而“五脏化液,肝为泪”,又肾与津液生成密切关联,可见在眼泪生成、润泽双目的过程中,肝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老年人多为肝肾衰疲、阴精亏少之体,其干眼症病机以肝肾阴亏为主。故老年性肝肾阴虚型干眼症,治当以滋补肝肾、舒筋活络,改善头面、眼周血循,增加泪腺分泌,改善干眼症症状。
现代医学基本证实干眼症中泪液质、量异常既是诸多因素的结果,同时又是干眼症产生的原因[11]。人工眼泪,针对泪液质、量异常,作为干眼症的一线用药,针对泪液质、量异常投入临床。本研究选用以玻璃酸钠为主要成分的人工眼泪作为对照组干预手段。据研究,人工眼泪可以润泽眼表,减缓水分丢失,并促进修复角膜上皮以改善视力[12-13]。但长期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其所含防腐剂浸润泪膜,可破坏泪膜稳定性,产生毒性或引起过敏反应等不良作用[14]。同时,临床试验[15]发现,玻璃酸钠滴眼液并不能够促进泪腺分泌,这与本研究治疗后3个月对照组BUT值较治疗后第1个月降低的结果相符。BUT值反应泪膜稳定性,故而可见玻璃酸钠人工眼泪治疗,或许是治标不治本,并不能提高泪液质量。现今,由于购物平台的便捷,滴眼液被更多地使用,甚至是无干眼症的健康人群,如此,反而损害眼球屏障。药物滥用,在干眼症治疗层面,已不是少见现象。研究证明,针刺可以改善眼周血循,刺激泪腺分泌,而浮针再灌注作为针刺的一种,或有改善干眼症症状的效果。SⅠT反应泪液分泌量,FL评分检查角膜损害情况。本研究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UT值、SⅠT值和FL评分均改善,可见浮针再灌注治疗可以刺激泪腺分泌,加强并维持患者泪膜的稳态,减轻干眼症症状。
浮针,源自《黄帝内经》毛刺、浅刺,可“出邪气”而留精气,以“养其脉”[16]。《浮针医学》是在毛刺基础上与解剖学结合的产物,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再灌注活动”,其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和安全性高等特点,运用前景广阔[17]。浮针针刺筋膜触发点,减少局部神经递质的释放,缓解疼痛,同时浮针对于肌肉临近部位浅筋膜层扫散,疏通经络,推动气血运行,有利于缺血组织的再灌注,促进软组织恢复。现代研究发现,浮针可以助力局灶的炎性反应向愈,缓解炎性粘连的发生,发挥消炎的作用,已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18]。再灌注技术通过反复牵拉肌肉,使血液不断涌入缺血部位,从而再建良好的循环,以助力提高炎性产物代谢效率。而眼表炎症和眼周循环异常在干眼症发生、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研究创新性地将浮针联合再灌注运用于干眼症的治疗上。干眼症患者由于泪膜稳定性差,瞬目频次增加。本研究恰好利用这一点,针刺时配合患者用力眨眼,增加患者眼轮匝肌等眼周肌肉负荷,通过肌肉收缩运动刺激泪腺分泌,改善眼干涩症状。胸锁乳突肌近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二经均上行头面,输布气血,上荣于目,通过胸锁乳突肌再灌注,可加强气至病所,促进面部血液供给,与眼周肌肉再灌注法一起共同作用,改变眼周血液动力学,改善眼周血液循环。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见患者眼球湿润,也侧面反映该法可刺激泪腺分泌。既往干眼症研究,多记录治疗后近期结果,而疗后远期随访数据缺乏。本研究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更详尽地反应出干预手段的远期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中医证候积分、FL评分均降低,BUT值、SⅠT值均增加。足以见得,两组均发挥了减轻干眼症症状、改善泪液质、量、增强泪膜稳态和促进眼表损害修复的作用。较对照组,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及总有效率更优,说明浮针再灌注对于老年性肝肾阴虚型干眼症具有疗效。干预后第1个月、第3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显,可见浮针再灌注长期疗效稳定,优于单一玻璃酸钠滴眼液干预手段。综上,浮针再灌注可运用于肝肾阴虚型老年性干眼症的治疗,可提高疗效,依从性好,并降低药物依赖性和治疗负担,值得在临床中运用与推广。